咬指甲,相信是不少人都有的童年記憶,有些人甚至在成年以後依然有啃指甲的習慣,例如小皇帝詹姆斯也有愛咬指甲的習慣。總是不由自主地想把指甲啃得禿禿的,塗指甲油、戴手套、打手……似乎也並沒有什麼效果,還是想咬。那麼,為什麼會有人喜歡咬甲呢?咬甲癖是不是病,要不要進行治療呢?對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愛咬指甲?
通過採訪,記者了解到,一般來說可以分為生理和心理兩大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主要可能是缺鐵或缺鋅引起的異食症狀,這種情況下兒童可能會吃一些如指甲、頭髮或泥巴等非食物性的東西,可以帶孩子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以排除鋅缺乏及鐵缺乏。不過,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黃莉告訴記者,這種原因很少很少,以前愛咬指甲的孩子是很少的,當時覺得可能是因為營養不良,現在發現越來越多的人有愛咬指甲的習慣,甚至成年之後也會繼續咬。可能就是因為,現在不管是學生還是成人,由於學習上和工作上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釋放自己的壓力與緊張不安。
南京12355綜合服務中心心理專家文清也表示,咬指甲還是一種強迫性的、自己無意識的行為。通常是情緒失控的表現,咬指甲的孩子甚至是成人可能有緊張不安、壓力大、焦慮和情緒低落等,事實上,咬甲行為可能是一種緩解焦慮和壓力的方式,就像日常大家說的「十指連心」,通過咬指甲的行為,而讓自己達到快感,釋放自己的壓力。而當試圖制止咬甲行為時,他們反而會更沮喪,更無助,不知道怎麼辦。
不過,一般情況下,參與社交活動時就不會出現咬指甲行為,多數在無聊和遇到挫折時,才會有這種行為。
咬指甲會造成哪些不良影響?
黃莉告訴記者,咬指甲的小毛病雖然不會造成大的危害,但確實也會帶來不少問題。長期啃咬指甲會破壞指甲周圍的組織,引起甲溝炎,指甲也會變的又短又醜,還有可能會停止生長。
尤其是對於孩子,本來就天生活潑好動,喜歡到處摸爬滾打,指甲中攜帶大量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因此,孩子在咬指甲時,無疑會把大量病菌甚至寄生蟲帶入體內。
如何才能改掉不咬指甲的習慣?
文清告訴記者,在通常情況下,憑著訓誡和打罵是沒有辦法改變孩子的壞習慣的,只會增加他們的不安和焦慮感。想要把咬指甲的壞習慣戒掉,就像男人戒菸一樣困難。
文清推薦大家一個好方法,就是在手腕上套一根牛皮筋,有衝動想咬指甲的時候,就拉起牛皮筋彈自己,代替咬指甲時神經末梢帶來的快感。對於女生的話,還有就是塗指甲油,花幾百元做的指甲,也就不捨得咬了。多參加社交活動或者是轉移注意力,讓自己的手忙於做其他事情而無暇去咬指甲,如玩樂器、做運動、畫畫等活動。
不過,還是要解決根本性問題,就是努力消除可能存在的緊張、焦慮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