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新加坡樟宜機場出境大廳的「Kinetic Rain(動能雨)」 (東方IC)
■ 孟買國際機場(東方IC)
● 話題緣起
這個國慶長假,「朋友圈攝影大賽」舉辦得紅紅火火,也由此發現,身邊許多朋友在長假裡選擇了出境遊。旅行,大多數時間是從機場開始的。對一個陌生城市的 第一印象,產生於機場;看這個城市的最後一眼,也定格在了機場。機場作為國內與國際、本土和全球的交接點,既是一個出發與回歸的物理空間,也是一個出發與 回歸的心理空間。正因如此,許多城市越來越注重機場建設,包括在機場開發藝術項目。在這一龐大的鋼結構玻璃建築裡,隱藏著許多令人驚喜的藝術細節。
機場裡的那些藝術品,能告訴你關於這座城市的各種線索
機場,既是一個出發與回歸的物理空間,也是出發與回歸的心理空間。到一個陌生國度的陌生城市,在下飛機到離開機場的這段路程中,沿途擺設的那些藝術品能告訴你關於這座城市的各種線索。
位於倫敦希思羅機場全新興建的二號航站樓的雕塑作品「Slipstream(氣流)」,是英國著名雕塑家理察·威爾遜 (Richard Wilson)的創作,懸掛在人行過道上方20米的半空的雕塑,長70多米,重77噸,是目前歐洲最長的永久雕塑。單是製造這件藝術 品,便花了250萬英鎊。藝術家希望通過特技飛行動感的造型和鋁料對光線的折射,來勾起來往遊客們「看航空展時的激動澎湃感」。所以,是預告接下來的旅程 一定也會讓人激動澎湃嗎?
提到美國加州薩 克拉門託國際機場,不得不說那隻著名的紅兔子,它的創作者是丹佛藝術家勞倫斯·愛勳(Lawrence Argent)。或許你對他的名字不太熟悉,但如 果說到成都IFC大樓上那隻熊貓,你或許會恍然大悟,對,那隻爬牆熊貓正是他的作品。他的早期經典作品是那隻趴在科羅拉多會議中心玻璃上往內張望的藍熊, 創作於2005年,作品名叫「I See What You Mean(我知道你的意思)」。2011年,他為美國加州薩克拉門託國際機場創作了雕塑作品 「Leap(跳躍)」——一隻縱身一躍的紅色兔子。如今,這隻兔子成為了該機場的地標作品,許多第一次到來的遊客都會忍不住用鏡頭留下它的碩大身姿。藝術 家表示,該機場周圍是郊區環境,營造兔子從外跳進機場的一剎那,比喻在機場行李輸送區旅客著急取行李的心情,從而將環境特質與藝術品完美融合。
位於新加坡樟宜機場出境大廳的「Kinetic Rain(動能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態藝術雕塑。這個作品仿佛向所有第一次來到新加坡的遊客傳遞了 新加坡的氣候特徵:多雨。作者的創作者為德國設計集體ART + COM,靈感正是來自設計師們對新加坡氣象環境的感受。
裝置由兩部分組成,每組608滴用通覆蓋的輕鋁製雨滴,共1216滴,用鋼絲懸掛在空中,再通過電腦控制以編排好的方式精確地上下移動,看起來就像會跳 舞的雨滴一樣。雨滴每天從清晨6時「跳」到午夜,每15分鐘重複一次。幾個聚光燈源對這些雨滴的照射創造出美麗的陰影,渲染著雨滴的運動,像極了一處精心 編排的戲劇。如果恰逢雨天,裡裡外外結合起來看,更有一種妙不可言的默契感。
候機時間覺得無聊?不妨定定心心參觀機場博物館
你在機場呆的最長時間是多少?「3個小時左右」「五六個小時吧」「因為轉機,我最長呆過9小時」……說起在機場候機,很多人都有煎熬的經歷。史蒂芬·斯 皮爾伯格曾執導過一部名為《幸福終點站》的影片,影片講述男主角維克多前往美國途中家鄉發生政變,被迫滯留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期間的故事。這位老兄在機場 呆了幾個月,在那裡找到了維持生計的辦法,最終還獲得了友情和愛情。如果我們能學習一下維克多那種積極面對的精神,主動了解所在機場的相關信息,就能趕走 候機時的無聊。
是的,如果你了解到所在機場有一個博物館,是不是會覺得等待的時間更好打發了?
巴黎羅浮宮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具標誌性的博物館,裡面陳列著許多世界著名的畫作。了解一個城市的藝術和歷史,是旅客前往一個目的地前心願表上必列的內 容。但近年來,越來越多來到巴黎的遊客會發現:不用出機場,就可以進行博物館之旅了。戴高樂機場2012年開發了博物館項目,讓遊客在機場就能看到他們向 往的傑作珍品。戴高樂機場博物館坐落於機場2E航站樓M候機廳。博物館面積為250平方米,每年舉辦兩次臨時性展覽,向候機乘客免費開放,為的是弘揚法國 文化遺產,包括法國美食和時尚,讓旅客們在輕鬆的氛圍中度過難熬的等待時光,帶著對法國的美好回憶登機。為什麼要這麼做?巴黎戴高樂機場執行長奧古斯 丁·得夢雷特是這麼回答的:「博物館能不能產生經濟利益?絕對不能。但機場處在不斷的競爭中。轉機乘客可以選擇歐洲各種樞紐,比如巴黎戴高樂機場、希思羅 機場、法蘭克福機場等進行中轉連接。開設博物館,或許就是巴黎機場能夠成功吸引旅客的原因之一。」
機場開設博物館,一方面提高了旅客滿意度,另一方面也讓機場發揮了創新優勢。
巴黎戴高樂機場絕非第一個設立博物館的樞紐機場。其他機場已經做了許多年,比如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的Rijks博物館已經存在十多年了。該博物館 是史基浦和Rijksmuseum之間的合作項目,在2002年12月投入運行。而早在1980年,美國舊金山機場的博物館項目就已經蜚聲在外。這個博物 館從單個的展覽空間擴大到了現有二十多個畫廊的規模,每年還要舉辦超過40次的展覽。
至今為止,舊金山機場展過的主題有:泛亞洲陶瓷展、傳統的旅行記憶、飛行包的歷史和設計、航海藝術、從舊金山廢物中開展的藝術展等。機場的美術攝影畫廊 展覽的主題包括英國鄉村的風景、美國大蕭條時期生活照片等。機場還對1937年建設成的候機樓大廳進行了改建,變成了航空博物館和圖書館。舊金山機場還在 每個候機樓安檢前後安排了畫廊,所有旅客都有機會觀賞展覽。
有人疑慮,那些在博物館消磨的旅客,零售商豈不沒有機會對其進行營銷了?然而事實是,所有跡象都表明博物館項目能夠增加前來機場的客源。一般來說,這些 旅客會提早到達和使用機場的商店和餐館。他們進店的次數會更多,也願意花費更多的錢。一次免費的精神給養,或許能給機場帶來綿長的回報。
(責任編輯:李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