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機關的辦公室內上班時間沒有人。記者盧斌攝
今年,南京市將舉行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16家單位、1.3萬多個黨組織、35萬多名黨員將參加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記者了解到,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將持續到今年9月。參加單位主要包括區(園區、大學城)及其機關部門、直屬單位和企事業單位,街鎮和村、社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其他基層組織。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動員部署會上,南京市領導歷數第二批單位在「四風」方面存在的六大類突出問題。
一些窗口單位工作人員推諉扯皮,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群眾辦事「等周一再說」、「領導來了再定」,上班抽菸、聊天、玩手機、上淘寶……您遇到過這樣的機關工作人員嗎?針對南京市各區縣進行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南京晨報將開闢專欄、熱線,邀請群眾一起來「反四風」。如果你遇到這些事,請電話聯繫晨報,並且可以用手機「隨手拍」,我們將對這些「不良行為」進行曝光。【記者暗訪】
聊天、玩手機成少數工作人員通病
春節後,南京市不少區級機關均相繼召開了機關作風建設大會,甚至有的區領導對於幹部的作風問題,給了毫不留情的批評。如今基層機關作風建設做得如何?近幾天,南京晨報記者對一些基層機關進行暗訪,結果發現大部分單位情況良好,但個別單位少數工作人員仍存在上班抽菸、玩手機、聊天等問題,有的還唱起了「空城計」。
暗訪地點:六合區馬鞍街道辦事處
少數工作人員上班取暖聊天
2月18日下午2時30分左右,正是上班時間,記者首先來到南京市六合區馬鞍街道辦事處,就當地居民集中幾次向街道反映一處木材廠搭違建久拖不拆的事,來到該街道辦公室。此時一間辦公室空無一人,相鄰一間辦公室大門半開半閉。記者推開門看到,辦公室內有一名女子和一名男子坐在一起,用電熱器取暖,男子將鞋脫掉後雙腳放在取暖器附近,室內散發一股難聞氣味。
「現在上班了嗎?」記者向聊天的一名女性工作人員問道。「上班了呀!」該工作人員看見記者要走進辦公室時這樣答覆。隨後,記者要求就木材廠搭違建久拖不拆的事見一下街道有關負責人,她聲稱領導到區裡開會去了,現在找不到。
暗訪地點:玄武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有人低頭玩手機,有人邊抽菸邊辦公
2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位於珠江路上的玄武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由於前來辦理業務的人員很多,從一樓到二樓、三樓的服務大廳裡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在緊張地忙碌著。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在三樓一進門負責受理創業服務的工作檯,可能是因為前來辦理與諮詢的市民太少,一位穿著白色羽絨服的工作人員顯得非常悠閒,一直低著頭擺弄著平放在桌上的手機。
而當記者下到一樓大廳,發現緊鄰大門的工作檯裡也出現了正在玩手機的「低頭族」。當記者靠近該工作人員時,她顯得非常警惕,趕緊把手機收了起來。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江蘇省就頒布了禁菸條例,特別強調不允許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室內、會議室和提供公共服務的室內區域吸菸。不過記者在該局大樓裡仍然發現,有的辦公室裡的工作人員一手夾著香菸,一手抓著滑鼠在辦公。在三樓的一間辦公室門外,記者看到該辦公室半掩著門,並不時從屋裡冒出藍色的煙霧,記者借詢問辦理業務流程而進入辦公室,並沒有發現工作人員抽菸,但屋內仍有一股煙味,而其中一名工作人員的辦公桌上還放著一根香菸。
隨後記者在該局五樓一間一百多平方米的大會議室裡看到,空空蕩蕩的會議室不僅燈全部開著,非常刺眼,而且桌上還擺著菸灰缸。
暗訪地點:玄武區社會管理服務中心
還沒到下班時間工作人員就已離開單位
2月21日中午11點30分左右,記者又來到了玄武區社會管理服務中心,在一樓北邊的辦公室附近,記者看到一些部門的辦公室大門緊閉,不過透過玻璃發現裡面空無一人。
記者正好遇見了一位身穿工商制服的工作人員,記者詢問他玄武區法律援助辦公室在哪,他表示自己並不清楚,然後就與一位同伴離開了辦公室,走出了大門。此時記者也在走廊裡看見有工作人員正拿著飯盒,準備熱飯;而有的人則推著自行車從大樓裡走了出去。記者也跟在後面走了出去,結果發現身後又有很多人陸續推著車從服務中心中走了出來。
11點40分左右,記者再次回到玄武區社會管理服務中心,敲開了一間辦公室的大門,只見應該多人辦公的辦公室,此時只剩下了一名工作人員正在打電話,而他旁邊的辦公桌上的電腦卻開著。
記者注意到,該辦公室大門上清楚地寫著上午的辦公時間應該是到中午12點,但是顯然很多人並沒有遵守這項作息制度。甚至記者在玄武區政府專用的非機動車出口處看見,不少從裡面騎著車出來的人,也選擇了在12點以前離開單位。
六類突出問題
區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
重點解決政績觀不正確、不敢擔當、拍腦袋決策、奢侈浪費等問題
【主要表現】有的為了快出政績,硬要把發展模式貼上個人標籤,換一任領導變一套思路,不惜浪費土地、破壞生態、過度舉債,搞所謂的大開發、大手筆、大效應;有的不敢正視問題、不願解決問題,該報告的不報告,該請示的不請示,隱瞞事實、粉飾太平;有的創新意識消退,拼搏鬥志減退,不擔當,不作為,樂當「太平官」、「逍遙官」;有的把組織紀律拋在腦後,發洩私憤,搞無原則紛爭;有的重經濟輕民生、重幹部輕黨建,甚至對基層基礎工作不過問、不研究,當甩手掌柜。
園區、大學城領導幹部
重點解決發展定位不清、創新驅動不足、風險意識不強、艱苦奮鬥意識淡薄等問題
【主要表現】不搞調查,不懂裝懂,盲目鋪攤子、上項目,貪大求全,好高騖遠,追求轟動效應;有的只顧眼前、不求持續,不在產業轉型升級上下功夫,只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做文章;有的片面追求速度,寅吃卯糧,債務風險加劇;有的產業同質化現象嚴重,惡性競爭愈演愈烈;有的以招商引才為名,講排場、要檔次,花錢大手大腳;有的行政、事業、企業編制管理混亂,薪酬待遇很不規範。
區級機關、區直單位
重點解決庸懶散拖、敷衍塞責、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等問題
【主要表現】有的不掌握上情、不了解下情,任務來了不思考對策、不考慮效果,被動執行、盲目落實,當「夾心層」、做「夾生飯」;有的把政策當作私有資源,該傳達的不傳達,該公開的不公開,該落實的不落實;有的把上級決策部署當耳邊風,不推不動,甚至推了也不動;有的在位不在崗、在崗不盡責,磨洋工、混日子;有的玩心太重,沉迷於酒桌牌局,甚至放縱私慾,腐化墮落,拿公共資源做人情,輸送利益,謀取私利。
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
重點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服務生冷硬,工作拒推拖等問題
【主要表現】有的濫用職權,不講是非、只講世故,不講原則、只講關係,有人打招呼,事情辦起來很快,否則就推三阻四、吃拿卡要,甚至拖著不辦;有的執法不公、有法不依,作風霸道;有的人員管理混亂,胡亂作為,一旦出事就以「編外人員所為」推脫責任;有的抓工作缺乏「盯勁」,搞「一陣風」,一些窗口單位節假日安排普通幹部或聘用人員值班,群眾辦事只能「等周一再說」、「領導來了再定」,有的還與中介捆綁,交了費用才辦事。
街道(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
重點解決政策縮水、方法簡單、態度粗暴、心浮氣躁等問題
【主要表現】有的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視而不見、久拖不決,使小矛盾演變為大問題、個人糾紛演化為群體事件;有的弄虛作假、欺上瞞下,造假臺帳、報假數據;有的把到街鎮任職看做是「鍍金」、撈「資歷」,安不住神、沉不下心,三年不動就滿腹牢騷;有的在「四風」問題整治中搞變通、玩隱形,如在公車治理中,有的給公車掛私牌,有的長期向下屬單位、服務對象「借車」,有的一邊拿著車貼,還一邊繼續使用。
村、社區等基層組織
重點解決黨組織軟弱渙散、帶頭人能力素質參差不齊、服務群眾意識不強等問題
【主要表現】有的存在「機關化」傾向,工作內容服務上級多、服務群眾少,為群眾辦事坐等上門多、主動上門少;有的執行政策不公,把低保補助、扶貧慰問指標等分給親朋好友,有的假公濟私,利用公共資源謀取個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