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頭版之後,《河南日報》又專版報導汝州,這次是?

2020-12-23 汝州廣播電視臺

頭版報導

12月1日,河南巨龍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馬良峰和工友們正在忙碌。他是汝州市洗耳河街道十裡村人,之前一直在沿海地區務工,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在家待業,後被該公司招用。「每月基本工資3500元,還能在家照顧老人孩子。」馬良峰對這份工作很滿意,打算一直幹下去。

「疫情防控期間我們不減產、不裁員,還在附近村莊擴招了30多名工人。」該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王軍說。該公司在保障居民就業的同時,也享受到優惠政策:獲應急穩崗補貼450多萬元;2月份至今,每月減免社會保險費近30萬元。

今年以來,汝州市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著力落實「六保」任務,突出精準定位、精準承接、精準施策、精準融入,通過開發就業崗位、鼓勵返鄉下鄉創業和開展技能培訓等措施,讓群眾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內拓崗位,外聯輸出,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復工復產後,河南潤靈藥業有限公司共安排工作崗位900個,充分吸納本地勞動力。汝州市以規模以上企業為重點,加大對汝瓷、製藥等特色產業和快遞、電商等新興行業的崗位開發力度,通過用工洽談會等形式,搭建企業和農民工對接平臺。此外,汝州還先後與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等地6家人力資源部門籤訂長期勞務合作協議,以「專班、專人、專車」為舉措,採取「點對點、一站式」閉環直達運輸服務,相繼輸送2200餘名務工人員。

政府搭臺,創業帶動,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今年年初,汝州市政府聯合阿里巴巴打造全國首家數位化夜市「汝州1688便民夜市」,設置攤位1000餘個,帶動就業2300餘人。汝州市還在各鄉鎮、街道便民服務大廳設立農民工返鄉創業服務窗口,同時利用「網際網路+就業創業」信息系統,及時發布創業政策;推行創業擔保貸款業務線上辦理,及時為各類經濟體貸款;鼓勵企業納入汽車裝備製造、桑蠶養殖、汝瓷、溫泉等區域特色產業鏈供應鏈,提升返鄉創業水平。截至10月底,該市今年新增市場主體9849戶。

線下培訓,線上學習,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全面開展。王全光曾是王寨鄉胡莊村貧困人員,去年開始參加護理技能培訓班,經過學習,順利成為汝州市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工。為了實現高質量就業,汝州市積極推動農民工尤其是貧困人員參加家政服務、烹飪、電焊、養老護理等實用技術培訓,並組織實施了「百日免費線上技能培訓行動」,引導技工院校、職專院校、重點企業開展線上培訓。目前,全市各類職業技能提升培訓1萬多人次,支出各類培訓資金370多萬元。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32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25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下,農民工等各類群體返崗復工14.5萬人;新增各類返鄉創業經營主體1298家,帶動就業5531人。

專版報導

這是一段鏖戰貧困的時代凱歌,這是一幅鄉村嬗變的美麗畫卷,這是一張群眾閱評的民生答卷。

兩山夾一川的獨特地貌,使汝州在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局部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亟須轉型升級的軟肋。「十二五」之末,汝州還有63個貧困村6652戶22713人尚未脫貧,這是一場必須要打而且要打贏打好的硬仗。

在省委、省政府和平頂山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汝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時期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狠抓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截至2019年年底,63個貧困村全部脫貧,貧困率降至0.26%。目前已完成貧困人口脫貧退出所有程序。

構建責任體系 凝聚脫貧合力

近年來,汝州市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平頂山市委關於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制訂出臺《汝州市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抓重點、破難點、補短板,著力提高脫貧質量,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務實、過程紮實、結果真實」。

壓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強化脫貧攻堅領導力量。成立以汝州市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市長任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以上率下,壓實責任;嚴格落實市領導「聯鄉聯村」「包村聯居抓支部」制度,所有市委常委分包聯繫深度貧困村,所有縣處級領導分包扶貧任務較重的貧困村,定期蹲點指導開展工作;建立定期研判機制,聽取脫貧攻堅工作匯報,對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情況進行分析研判、安排部署;成立5個脫貧攻堅督查指導組,分區域進行督導指導,現場反饋問題,建立工作檯帳,持續跟進落實。

壓實行業部門責任,壓茬推進各項扶貧工作。成立了12個脫貧攻堅專項工作指揮部,分別由縣處級領導任指揮長,全面壓實教育、衛生、民政等行業部門責任,切實做好各項幫扶工作;建立專項指揮部半月會商機制,指揮長每月2次召集成員單位召開會商會議,分析研判解決工作落實中存在的問題;教育、衛健、醫保、住建、水利等「兩不愁三保障」相關行業部門,成立專項工作組,積極開展「清零達標」活動,逐鄉逐村逐戶開展系統自查,建立問題臺帳,逐項整改落實。

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凝聚脫貧攻堅的巨大合力。全面推行「黨建+責任+扶貧+機制」模式,選派65名駐村第一書記、107個駐村工作隊、378名駐村幹部、78個幫扶單位、6000餘名幫扶幹部盡銳出戰,開展精準幫扶,實現所有建檔立卡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幫扶全覆蓋。大力開展「萬名黨員培訓計劃」和「村支部書記」輪訓工程,提升扶貧幹部整體素質,深入實施大走訪大調研大落實活動,體民情、紓民困、解民憂、暖民心。

聚焦精準扶貧 攻破貧困堡壘

12月4日,在寄料鎮磨石村,村民郭君連家的羊舍裡傳來羊群的叫聲、喝水聲、咀嚼聲,顯得異常熱鬧。郭君連是個養羊能手,一心想養羊,但苦於沒有本錢經營。扶貧幹部得知後,按照政策給他申請了養羊補貼,現在通過養羊光榮脫貧。

打好脫貧攻堅戰,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準」這盤棋,做到扶貧對象精準、扶貧產業精準、扶貧方式精準、扶貧成效精準。

近年來,汝州市嚴格執行「兩評議兩公示一比對一公告」工作程序,做好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工作,摸清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實時更新檔卡資料,精準識別扶貧對象。在此基礎上,全面準確掌握貧困人口規模、分布以及居住條件、就業渠道、收入來源、致貧原因等情況,掛圖作業,按圖銷號,做到一戶一本臺帳、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戶一套幫扶措施,倒排工期,不落一人。此外,在精準退出上,嚴格按照民主評議、核實認可、公示公告等程序退出,認真貫徹落實「四道防線」,嚴防脫貧不實隱患。

精準識別還要精準施策。為此,汝州市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產業扶貧百花齊放。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汝州市明確種植、養殖、特色加工、旅遊及光伏5大類15個主導產業,謀劃實施56個產業扶貧項目,總投資6400萬元,佔總資金的61.81%。目前,63個貧困村均有1到2個特色優勢產業,貧困戶產業增收覆蓋率達到100%。

金融扶貧成效明顯。結合產業發展實際,精準推進小額信貸,引導貧困戶發展肉兔、牛羊、中草藥、蠶桑等短期見效的扶貧產業項目,一對一宣傳金融扶貧政策,精準發放小額信貸。目前,汝州市累計為1826戶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

就業扶貧多向發力。通過勞務輸出服務、開發公益性崗位、務工獎補等多種措施,截至目前,全市9576名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其中對有外出務工能力的貧困群眾,開展「點對點、一站式」服務,通過協調用工單位、點對點輸送、實施務工獎補等措施,幫助3230名貧困勞動力有序外出返崗;對外出務工困難的貧困勞動力,積極對接本地帶貧企業、扶貧車間、就業基地,宣傳就業政策,收集就業需求,為3129名貧困群眾解決家門口就業問題;對不能外出務工和弱勞力、半勞力貧困人員,開發公益性崗位,3217名貧困群眾實現增收。

易地扶貧搬遷紮實推進。近年來,汝州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14個,8112名貧困群眾全部實現搬遷入住,在此基礎上,從公共基礎設施提升、拆舊復墾復綠、社區規範管理、後續產業發展、穩定就業增收上下足繡花功夫,紮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逐步能致富。

對症貧困下良藥,汝州精準扶貧工作不斷推向縱深。如今,一項項精準政策接連出臺,一筆筆精準支出相繼落地,就像一串串「幸福密碼」,串起了汝州大地廣大貧困群眾柴米油鹽、吃穿住行的幸福感。

探索惠民舉措 創新脫貧實踐

12月4日,在汝州市萬基名家小區內,居民姚亞丹正站在一排新設立的「消費扶貧」共享鮮櫃前挑選水果。「在這買東西不僅方便,還是綠色農產品,吃起來放心。」姚亞丹笑著說。

「消費扶貧」共享鮮櫃只是汝州市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汝州市在持續做好貧困村、貧困村民「兩不愁三保障」「五通七有」等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的同時,因地制宜,結合汝州發展實際,積極探索推廣線上線下全民消費、經營性扶貧資產管理等特色做法,打造助力脫貧攻堅的新亮點。

消費扶貧「七進七銷」,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針對疫情影響帶來的貧困群眾農產品滯銷的問題,汝州市創新開展消費扶貧「七進七銷」行動,即扶貧產品進機關單位帶銷、進展示中心展銷、進商場超市統銷、進居民小區助銷、進電商渠道拓銷、進扶貧夜市促銷、進直播平臺營銷,建立扶貧產品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的長效機制,多渠道解決農特產品賣難問題。

為提升貧困群眾農副產品市場競爭力,汝州市嚴把產品生產過程關、質量關、後期營銷關。目前,汝州63個貧困村集中連片區域,實現統一育苗、統一管護已達10個以上,全市58種扶貧農副產品,完成「三品一標」達標認證的達20個以上。

規範管理經營性扶貧資產,助推穩定脫貧。該市圍繞貧困戶增收、「兩不愁三保障」和貧困村退出,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等扶貧項目,形成扶貧資產41197萬元,其中經營類扶貧資產22748萬元。為保障扶貧資產落到實處,該市出臺實施細則,明確細化扶貧資產的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受益權、監督權、處置權等「六權」;建立經營性資產協議備案審查制度、收益提醒預警機制,完善資產管理體系;落實管護責任,切實發揮扶貧資產的使用效益和帶貧效益。

「放心村」創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2019年以來,汝州市大力實施脫貧攻堅「放心村、放心鄉」創建活動,將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分為「兩不愁三保障」、產業扶貧、群眾滿意度等18項指標,每項指標制定詳細工作標準,指導鄉、村兩級對照標準查漏補缺,對標梳理問題836條,全部反饋整改到位,並對按期驗收達標的貧困村按照每村5000元標準進行獎勵。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我們將在繼續鞏固脫貧成果的同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形成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局面。」汝州市委書記陳天富說。

編輯/杭曉寧

來源/河南日報

@汝州市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大河網報導河南18位教育局長為助學政策代言引工人日報頭版關注 贊...
    7月12日,《工人日報》以《「大白話面對面」接地氣河南:18位教育局局長「代言」助學政策》為主題,在頭版報導了由河南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與大河網聯合推出的這項活動,並稱讚:「大白話面對面」接地氣,折射了河南教育部門正由 「管理模式」向「服務模式」的蛻變。
  • 諸暨日報:「病堅強」柴水萍報導的體會
    在「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中,諸暨日報關於「病堅強」柴水萍的報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並受到浙報集團領導、諸暨市委書記的好評和批示肯定。在這次採訪活動中,諸暨日報記者深下去,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採訪,與報導對象心貼心,挖掘新聞「富礦」,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報導案例。
  • 中國優秀少兒報刊34年首次在頭版推小學生個人詩歌專版
    ▲《農村孩子報》4月17日(總第721期)在報紙頭版推出9歲小詩人申雨霏詩歌專版。江南傳媒訊 4月17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推薦的中國優秀少兒報刊《農村孩子報》,在該報總第721期頭版以整版的篇幅,重磅推出9歲小詩人申雨霏的個人詩歌專版。
  • 周廟在汝州 (楊佔營/文)
    一、河南省文物局《汝州望嵩文化廣場項目文物保護工作完工報告》中指出:「擬建的汝州望嵩文化廣場項目地塊,是一處漢代、兩晉、唐代時期的古代墓地。漢代時期,汝州西部為梁縣,公元前113年在尚莊鄉榆廟一帶置承休國,安置周的後人姬嘉。公元前112年在小屯一帶置成安國。東漢改河南郡為河南尹,梁縣屬河南尹。唐代為汝州。
  • 《中國教育報》頭版報導淮南師範學院返校開學工作
    2020年9月1日,《中國教育報》頭版聚焦史上最長開學季,在稿件《三億師生親歷史上最長開學季》中,淮南師範學院作為全國開學報導安徽唯一案例在頭版刊出。黨委宣傳部按照學校黨委的要求聞令而動,全員聯動,拿起筆,扛起照相機,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把鏡頭對準師生,激揚文字,全方位、立體式報導學校返校開學中的最美故事和先進事跡,用有力度、有深度、有溫度、有高度的宣傳形式,凝聚起強大的師院正能量。
  • 讀圖|150年前的美國報刊如何用頭版報導內戰
    近期,曾推出柏林圍牆實物展、「9·11」事件報導與世貿中心遺蹟展的美國華盛頓新聞博物館(the Newseum),正在推出「血與墨:內戰期間頭版報導展」(Blood and Ink: Front Pages From the Civil War),共展出30多份報紙、雜誌的頭版新聞,時間跨越美國內戰期間,從美利堅聯盟國(內戰的一方,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簡稱「邦聯」)的誕生到林肯總統遇刺,皆有涉及。
  • 河南日報今日七版專版報導:出彩河南人你的名字叫「天使」
    張國俊,為了一句「守好河南南大門」的承諾,已連續一個月堅守在信陽疫情防控的最前線,每天都保持24小時備戰狀態,並創下了成功救治省內最小新冠肺炎患兒的紀錄。邵青青,急診先鋒、疾馳武漢。她以年輕之心,奮戰方艙、恪盡職守,全力對抗病魔;她以火熱之心,傳遞溫暖,奉獻大愛,驅趕病人「心魔」。
  • 深山藏古寺 風穴伴雲生 河南日報網-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慎珠    通訊員 時玉峰  1300年前的一天,汝州刺史到城北山中遊玩,見一位老僧瞑目靜坐,兩隻老虎臥於其膝下。崔宗之與李白常常詩酒唱和,他邀請李白來汝州玩,《贈李十二白》詩中云:「我家有別業,寄在嵩之陽。明月出高岑,清溪澄素光。雲散窗戶靜,風吹松桂香。子若同斯遊,千載不相忘。」  貞禪師圓寂後,唐玄宗追諡他為天台七祖。  名人往來,傳說神奇,汝州風穴寺古來名顯天下。
  • 今天,寧波日報頭版關注北侖!
    今天,寧波日報頭版關注北侖!12月13日,寧波日報頭版報導《做好企業「大管家」》「企業門難進、橋梁架不起、服務無從下手」,北侖小港街道楓林社區曾一度面臨這樣的窘境。
  • 頭版!今天,《徐州日報》刊發賈汪「真旺」系列報導
    12月1日,《徐州日報》頭版刊發《牢記囑託勇爭先 書寫賈汪新答卷 》——賈汪「真旺」系列報導(1)深入挖掘賈汪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請看詳細報導本報今起將刊發系列報導,深入挖掘賈汪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做法與亮點,期冀揭示轉型發展的「賈汪經驗」。黨的十九大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地方考察就來到徐州,深入企業、農村、革命紀念館,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考察調研。
  • 生效判決書不給當事人 河南汝州人民法院遭舉報
    然而,河南隨緣閣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廣傑近日卻向本報投訴,稱在中央督辦的河南汝州特大套路貸案件中涉黑人員雷棟楠的「套路貸、虛假訴訟」案件破獲並進入監獄服刑一年多,他卻高興不起來,該團夥刑事判決書生效後將近一年,至今拿不到翻案的判決書。
  • 河南曲劇90高齡 「曲劇之鄉」汝州看她的前世今生
    汝州是河南曲劇的發源地,河南曲劇是河南第二大劇種,是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風雨滄桑,河南曲劇走過了90年的曲折發展歷程。歲月遽變,體制幾易,始終守望在基層演出一線,擔當河南曲劇藝術發展傳承和保護的汝州曲劇團,也在風雨飄搖的前行中度過了近60個春秋。
  • 蘇州日報頭版報導金庭鎮太湖紅心島建設
    6月23日,蘇州日報頭版「以思想大解放之勇 爭高質量發展之先」專欄刊發了題為「太湖紅心島提升發展能級」的報導,介紹了我鎮五大引領工程讓黨建成為鄉村振興紅色引擎的特色經驗做法
  • 16000 篇報導!「頭版上的福田」今日開展!精彩好篇章譜寫創新好作為
    今天(11), " 頭版上的福田 "主題展覽在深圳市福田區委大樓二樓啟動。展覽彰顯了過去一年,福田的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範城區的徵程印記,也凸顯了媒體人圍繞大局,精心策劃,書寫福田好故事精彩篇章的縮影。
  • 嶽陽日報頭版報導《執行路上的一縷金色陽光》,說的是?
    3月23日,《嶽陽日報》頭版報導了市中院執行幹警楊光的辦案故事--執行路上的一縷金色陽光。 『他是一把「尖刀」,利劍出鞘、千裡「獵賴」,參與各類案件執行500餘件,承辦重案難案40多起。他也是一個「硬漢」,碰硬攻堅時有勇有謀,抗爭病魔時卻又雲淡風輕。
  • 河南汝州:種下金黃萬壽菊 農民增收樂開花
    2020年11月23日,在河南恆康杜仲開發有限公司的收購點裡,金黃色的萬壽菊堆積如山。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廟下鎮西荒村村民魯靈強看著自家種植的萬壽菊過磅入庫,點著手裡的鈔票,高興的心情溢於言表。魯靈強種植的萬壽菊正在裝車 馬銘澤 攝魯靈強2020年夏天麥收後與河南恆康公司籤訂合同種植了九分半面積的萬壽菊,從秋天的第一茬到今天,他已經採摘了四批4000多斤鮮花賣了2300元錢。「效益不賴,這相當於種植玉米收入的兩倍,明年一定再發展點。這全部都是實話,都是種地人,不會和你們說瞎話。」
  • 河南日報(農村版)總編在大河論壇與網友話三農""
    網友我愛小丫:我省外出務工人員非常多,希望《河南日報(農村版)》能儘快開設一個專版,詳細介紹他們在外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名字就起個「創業天下」吧。不知於總編意下如何?  於為民:外出務工的農民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
  • 天喜廚電登上浙江日報頭版
    4月21日,浙江日報頭版刊發《打磨好產品 開拓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