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直覺比理性還靠譜?

2021-02-08 騰訊網

在生活中有兩種人,一種比較衝動,做事憑感覺,經常一拍腦門就做了某個決定;還有一種人呢,就比較喜歡理性分析,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覺得,做事應該三思而後行。不過,有時候直覺還真比理性靠譜。

咱們先說說直覺是什麼,直覺源自我們大腦中的潛意識,就是負責瞬間決斷的那部分。我們大腦裡的意識和潛意識是交替發揮作用的,為了節省資源,我們會習慣性地把高端複雜的工作交給潛意識。就像一架先進的無人駕駛飛機一樣,沒有意識的指令,也能自動飛行。但是,理性分析有時也會妨礙到人們的洞察力,想的過多反而變得不準確了。有時候,在短時間內迅速做出的判斷,完全可以和慎重的理性決策媲美。為了證實這個觀點,心理學家還特意做過實驗。

有份知名的美食雜誌召集了一個食品專家組,讓這些專家通過品鑑,為44種高中低端品牌的果醬打分。然後再把這些果醬交給一組大學生品嘗,結果這些大學生單單靠品嘗給出的答案和專家非常近。甚至排名前三的果醬都和專家的選擇完全一樣。也就是說,即使不是果醬方面的專家,也能在品嘗時分出果醬的優劣。後來這個雜誌又做了第二輪試驗,召集了另外一組學生,給每人一張調查問卷,讓他們在上面一一列舉偏愛某種果醬的原因,然後再對44種果醬進行排序,結果這一輪的排序完全錯亂,學生組和專家組幾乎沒達成什麼一致意見。你看,一經過理性分析,他們反而嘗不出果醬的優劣了。

如此說來,難道是讓我們放棄理性全憑自覺嗎?當然不是這個意思,這個要看情況而定。

如果我們在某一方面非常專業,修煉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時,我們對於自己潛意識裡的相關活動會很清楚。比如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讓一對夫婦進行15分鐘的對話,然後把對話錄下來,讓心理學家僅僅根據錄像上的說話語氣,手勢和表情,來判斷這些夫婦未來的婚姻走向,結果最終的準確率竟然高達90% 。心理學家經過多年專業訓練,實驗中對心理學家做的測試也算在他們日常工作的範疇,所以這種情況下,直覺會特別的準。還有,「二戰」期間英軍的信號偵聽員,在聽德軍部隊的無線信號時,即使弄不清楚信號的含義,也能靠聽取信號的節奏,吃透每個德軍報務員的「筆跡」,了解發送電碼的人是誰。也是這個原因。

另外,如果局勢瞬息萬變,或者必須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決策,這個時候就要啟動直覺模式。比如在2002年,美國國防部策劃了一次叫千年挑戰的軍事演習,分為藍軍和紅軍兩個陣營。藍軍擁有史上任何軍隊都無法匹敵的戰略資源,什麼戰略系統、實時地圖、資料庫、信息網絡等等,藍軍通過這些先進武器甚至能夠系統的了解紅軍的作戰意圖,還能對「紅軍」的各種因素進行徹底分析,推測出紅軍的下一步行動。在大家看來,這幾乎都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爭,可最後表面上看來毫無競爭優勢的「反派」紅軍,卻讓軍事力量非常強大的藍軍輸得一敗塗地,令所有人大跌眼鏡。

其實,紅軍的指揮官只做了一件事情,他只告訴士兵戰略目標,並不給他們具體的行動指示,他鼓勵士兵運用自己的直覺來判斷,儘可能採取出乎敵人意料的行動。於是,當藍軍在戰場上理性的分析局勢、評估範圍的時候,紅軍卻萌發出各式各樣的新點子,從各個意想不到的角度對敵軍進行了攻擊。

你看,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在我們輕車熟路的領域,我們就完全可以用直覺來做緊急的判斷了,這時候的直覺就很可能比理性更靠譜。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些人的直覺特別準?這樣的直覺思維靠譜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部《薩利機長》電影,男主角薩利機長在駕駛飛機時遭遇意外,他憑藉瞬間直覺做了「迫降哈德遜河」的決定,而這個決定也拯救了飛機上155人的性命,這是由一個真實故事改編的。這種行為就像在考試時看到了題目,直接寫出了正確答案一樣。注意!這道題不是選擇,而是數學應用題。
  • (李說當然1007期)你的直覺很靠譜
    一生中,經常需要做決定,但當你礙於資訊不足、情況複雜而難以理性或左右不定難以確定的時候,我給你一個最有效的應急方法,就在這為難的檔口,迅速的靜下心來,那怕只有幾分鐘,仔細聆聽你內在的「直覺」。古今中外無數實例表明,以自己的直覺來做決定,準確率高達90%!
  • 兼顧直覺和理性的阿爾法
    文 郭靜老喻《人生算法》第19講--衝動:像阿爾法狗一樣,兼顧直覺和理性。直覺和理性,是個相對論。直覺思維是對一個問題未經逐步分析,僅依據內因的感知迅速地對問題答案作出判斷。雖然人們很多時候會衝動靠直覺解決問題,但人們處於危機時刻,無法通過理性思維逐一分析時,直覺思維就能迅速做出抉擇。想要擁有相對理性的直覺思維,是可以通過長期訓練將理性內化成直覺思維的。老喻說了3種提升決策質量的方法:1. 建立幾個評價維度,給不同維度賦予權重,就能讓混沌不清的問題,變得清晰起來。
  • 怎樣讓你的直覺判斷更靠譜
    接下來,我開始思考產生直覺決策的根源。在多年諮詢行業的從業經歷中,鮮有顧問和我探討直覺判斷,理性分析才是我們的手藝,但理性分析的前提我們擁有供分析的信息,所以獲取信息的工作時間投入也會在項目中佔據較大比例。科學決策需要信息層面的支持,對於一名從大學畢業不久,缺乏足夠行業經驗的Karen,信息層面的支持變得更加重要。
  • 什麼叫「直覺」?就是直接察覺真相的能力!
    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卻又覺得神秘莫測的「直覺」。直覺,到底是什麼?用一個形象的比喻,直覺就是內心的GPS系統。它隨時隨地,自動地向你發出通知,甚至不需要專門的技巧,你只需要聆聽、行動。比如憤怒時呵斥他人,悲傷時閉門哭泣;還包括為了追求快樂和感官刺激去消遣和娛樂。理性的。經過周密的考慮,反覆權衡利弊才做出的決策。
  • 直覺和理性相結合的雙軌思維才是認識世界和解決問題的強大工具
    1.直覺的陷阱,看看直覺到底會有什麼危害。前面文章我們提到,認知小工非常勤勞,有時會去攬一些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結果就會好心辦壞事,挖下一個個大坑讓我們猝不及防地掉進去。因為直覺會扭曲記憶,構建出和自己目前所處境地相一致的虛假記憶。關於回憶,最可靠的不是腦子,而是當時就記錄下的資料。依靠記憶,很多時候我們就會掉進直覺的陷阱。3.維多利亞時代的童話之王、蘇格蘭作家喬治麥克唐納曾說:「感受出現的時候,好像永遠不會離去。當它消失時,好像從來就沒有存在過。
  • 心理學家:直覺是科學的智慧
    原來,直覺有時真比知識和邏輯更準確!所謂直覺,可能是你愛上某人,覺得 「就是 ta」 了的確信感,也可能是工作中沒有理由的選擇。總的來說,是基於學習和經驗,充滿著情感的認知和判斷,在無意識中瞬間輸出的想法和感覺。但是,直覺真的靠譜麼?
  • 有時候直覺準到嚇人?它還真是大腦總結經驗給的信號
    當人們憑藉直覺做出選擇時,可能常常會被認為不靠譜,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直覺往往被認為是不可靠的,而且沒有事實依據。但仔細分析所有選項肯定會給我們提供正確的答案嗎?不一定,因為我們的直覺並不總是像看起來那樣隨機,它們可以是基於對形勢的快速評估。我們可能並不總是意識到這一點,但大腦會不斷地將我們目前的情況與我們對以前情況的記憶進行比較。因此,當某個決定感覺很直觀時,它實際上可能是基於多年的經驗。以工作面試為例。
  • 高人論宗教與科學:光有直覺不行,理性過度也不好,需結合運用
    在哲學中,理性不可缺,而直覺同樣不可或缺。直覺是本我,理性是超我,理性和理性思維讓我們形成知識,認識真實的客觀世界,知識雖然不能改變命運,但是可以塑造世界的面貌。一切存在都是知識的對象,在所有的知識中,直覺知識是最先出現的,直覺導致的精神元素就是先天和先驗的那些無需證明的真理。
  • 直覺,往往是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是不用去懷疑的
    直覺,對於一個人來說,一直都是一件很準的事情,你在感情中能夠感覺到的所有的不被喜歡,所有的怠慢,以及那些不被關心和不被關愛的現象,比你更不是因為你內心敏感,而是一些真真實實的存在,儘管有些時候聽起來,直覺是一種很不靠譜的行為,但是在面對愛情時,直覺往往是最真實的一種表達方式。
  • 投資直覺總是時靈時不靈,究竟在什麼時候才好用?
    譚昊今天繼續飆車,接著聊投資中的直覺。上篇講了為什麼直覺會比理性好用的兩個理論根基——第一是吉仁澤提出的「少即是多」效應,第二是達馬西奧提出的情緒快速決策效應。接下來我們來探討另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直覺在什麼時候好用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會列出兩個特別重要的維度——第一個維度是時間維度:過去與未來。第二個維度是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的水平:新手與高手。
  • 心理學:憑第一直覺你看這是一幅什麼圖片?看你擁有什麼樣的天賦
    心理學:憑第一直覺你看這是一幅什麼圖片?看你擁有什麼樣的天賦嚴格意義來說,每個人的性格沒有好壞,我們會在彼此不同的成長環境,教育程度,天賦等方面來適應著生活!你很理性,有自己的判斷和原則,你努力維持秩序,所以你的東西都喜歡放的規規矩矩的,你會安排好自己的計劃周期和日程表,嚴格按照自己規劃的目標來完成,並且認真的去實施計劃。有些時候周期可能會長,但是你會堅持,下定了決心就會努力去完成,這樣的你會取得不小的成績,你討厭磨磨唧唧,做事情很果斷,尤其是在決策上面。
  • 國外心理學研究:直覺比知識更重要?學者告訴你原因
    但是,直覺真的靠譜麼? 大叔放下了好壞利弊的權衡,傾聽內心的想法,利用直覺中的情感做出了選擇,它讓我知道相比於考上更好的學校,我更不願意復讀。 在選擇和誰談戀愛、買房子結婚、做什麼工作時,如果權衡利弊做不出選擇,不妨聽聽內心直覺的聲音,或許它能告訴你 「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 什麼是「直覺決策」?
    有人說直覺不靠譜,你們說得沒錯,之前死理性派的文章中有大把的依據;也有人說直覺是人性(Human Nature)的一部分,相較推理更擅長處理複雜問題,心事鑑定組的文章不就早已為直覺翻案了嗎?其實這並不是自相矛盾,直覺本身也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
  • 控制錯覺定律:相信直覺,但別迷信直覺
    這是人類的本能,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一次次面臨窮途末路,必須要相信自己的直覺,而不是把命運交給未知。可以說,「控制錯覺」所帶來的自信,正是人類一步步走上進化鏈的頂端的動力之一。但很多時候,也正是這種本能,讓我們常常會「自信地犯錯」。
  • 原來,70%的場合,「直覺」做出的判斷都勝過深思熟慮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為什麼我們不妨先從什麼是「直覺」說起。關於直覺,心理家給出的定義是「根植於人類的大腦思維模式中,基於過往的經驗判斷,受到環境的影響,形成為一種無需經過推理的判斷。」隨便舉幾個例子,你看到陌生人,會不自覺的根據他的言談舉止判斷他的性格,這是直覺。
  • 女人的直覺有多準?
    直覺不準,你認為他不會幫你,結果,他幫了你!不要靠直覺否定一個人!男人的直覺並不比女人差,因為,男人是理性動物,女人是感性動物!理性做事,而所謂的直覺,是僅供參的信息而己!在人生道路上,我們多一點理性,少一點感性,那我們做的每件事情都不會後悔,更不會遺憾了!
  • 你是一個感性還是理性的人?丨擁有幸福的關鍵
    「理性的人永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感性的人永遠只會跟著感覺走。」  在評價自己或者他人的時候,我們經常使用的一對概念是理性和感性,比如你是一個理性的人,還是一個感性的人?要判斷自己的類型,更靠譜的方法是分析自己生活中的表現。接下來我們就詳細的了解下。
  • 什麼時候用經驗主義,什麼時候用理性主義?
    先問你一個問題,在你看來,經驗和理性思考哪個更重要?有的人會說,一樣重要,或者都重要,但這樣泛泛地講,實際上毫無信息量,等於沒有說。談重要不重要之前,先要搞清楚經驗和理性究竟各自在什麼領域適用,本身又有什麼樣的特點。「休謨的叉子」在我看來,要理解經驗和理性的作用,我們可以先藉助一個工具,把人類的知識做一個劃分,這個工具叫做「休謨的叉子」(Hume's fork)。
  • 信任你的直覺力 | 如何培養直覺力呢?
    靈性直覺指出為了能夠更高頻振動的生活,就不要制定過於僵化的計劃,開放地允許你的直覺帶領你前行。接下來,本文將會闡述為什麼以及如何培養直覺力。信任你的直覺力:順勢而為如何培養你的第六感——直覺力這樣做能幫你注意到理性思考之外的想法,因此十分有用。在安靜、不受打擾的環境下自由寫作。拿出一張空白紙,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就算一開始只能寫出「我不知道該寫什麼」也沒關係。如果你需要激勵,就問自己問題。比如:「我需要回答什麼?」「最近我常想什麼?」你會寫下事情,給你意料之外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