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的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 他究竟得了什麼病?

2020-12-17 騰訊網

這張圖片上的人物相信大家通過歷史書籍或歷史題材的電視劇都看到過,他就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諸葛亮,《三國志》作者陳壽形容他「身長八尺,容貌甚偉」。然而,54歲的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他究竟得了什麼病呢?

病因分析中......

《三國演義》裡多次提到諸葛亮有吐血的情況,有史學家就推測,諸葛亮因消化性潰瘍嘔血而死的可能性最大。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全球性常見病,現代人對他耳熟能詳又一知半解,直到今天它的發病率仍相當高,約有10%左右的人在其一生中患過消化性潰瘍。而諸葛亮恰恰和現代人,尤其是職場上辛苦打拼的白領們有著類似的困擾和易發因素,所以史學家才做出如此推測。

什麼是消化性潰瘍

長期以來,醫學家認為潰瘍的形成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所以稱消化性潰瘍。消化性潰瘍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其中十二指腸潰瘍多見於青壯年,而胃潰瘍多見於中老年。消化性潰瘍最主要的症狀是上腹痛,表現為鈍痛、灼痛、脹痛。部分患者沒有典型的疼痛,但是表現為腹脹、厭食、反酸等。病情嚴重者,如果潰瘍侵犯了大血管,除了腹痛,也會出現嘔血的情況。

消化性潰瘍具有三大特點

1.慢性病,病史可達數年或十餘年;

2.周期性發作,發作期可持續數周或數月,還具有季節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發病;

3.部分患者有與進餐相關的節律性上腹痛,如飢餓痛或餐後痛;腹痛可被抑酸或抗酸劑緩解。

消化性潰瘍發生的原因

是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襲作用與胃腸道黏膜的防禦能力間失去平衡,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產生自我消化。我們來打個比方:如果將黏膜屏障比喻為「屋頂」,胃酸、胃蛋白酶比喻為「酸雨」,當屋頂遇上雖然不大的酸雨或過強的酸雨時,就會被其腐蝕,那正常的屋頂就有可能發生消化性潰瘍。

了解了消化性潰瘍發生的原因,其治療方案是不是就顯而易見了?一方面「減少酸雨」,另一方面「加固屋頂」就可以了?

事實上,人們對消化性潰瘍的認識經歷了三次飛躍,其藥物治療過程也經歷了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門螺桿菌,保護胃黏膜治療三次裡程碑式的進展,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第一次飛躍

1910年提出的「無酸,無潰瘍」是人們對消化性潰瘍認識的第一次飛躍,此後,抑制胃酸分泌成為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核心。可以減少胃酸分泌的有兩類藥物:一類藥物包括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和羅沙替丁等;另一類藥物包括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泮託拉唑、蘭索拉唑和雷貝拉唑等。名稱中包含「拉唑」的這類藥物,可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後一個環節,產生很強的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應;抑酸時間可達72小時。因此,在服用2-3天內可控制疼痛症狀。需要注意的是,這類藥物在酸性胃液中不穩定,因此被製成腸溶製劑,這就要求我們在服用時不要嚼碎它。

第二次飛躍

幽門螺桿菌是目前所知的人類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是由澳大利亞兩名科學家於1983年首次發現的,他們提出的「無幽門螺桿菌無潰瘍」是人們對消化性潰瘍認識的第二次飛躍,兩位科學家也因此獲得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感染幽門螺桿菌是導致消化性潰瘍的一個重要病因,而除菌治療可加速潰瘍癒合,顯著降低消化性潰瘍的復發。如果通過檢查,您發現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醫生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為您制定適合您的除菌方案,您只需按醫囑服藥就可以了。除菌治療後至少4周應復檢除菌效果。

第三次飛躍

1990年,美國醫學家提出「提高潰瘍癒合質量」,實現了人們對消化性潰瘍認識的第三次飛躍。聯合應用胃黏膜保護劑可促進胃黏膜的修復,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重要環節。臨床上使用的胃黏膜保護劑也有兩類藥物:第一類藥物是鉍劑,它在酸性溶液中呈膠體狀,與潰瘍基底面的蛋白形成蛋白-鉍複合物,覆蓋於潰瘍表面,可阻斷胃酸、胃蛋白酶對黏膜的自身消化。此外,鉍劑還可以包裹幽門螺桿菌菌體,發揮殺滅幽門螺桿菌的作用。但是,服用鉍劑期間可能會出現舌苔、牙齒和糞便變黑等情況,如果您可以耐受上述情況,可以不必停藥。另一類藥物如鋁碳酸鎂(商品名「達喜」)可以中和胃酸,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短暫緩解疼痛。

消化性潰瘍患者除了按療程用藥外,還需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如果諸葛亮活在現代,醫生會建議他:

1、保持樂觀的情緒、適當休息、避免過度緊張與勞累、減輕精神壓力;

2、停服不必要的NSAIDs(非甾體類消炎藥),糖皮質激素等。如果確實需要服用這類藥物,應同時加用抑酸和保護胃黏膜的藥物;

3、應規律進食以維持正常消化活動的節律,睡前不宜進食;

4、應戒菸酒,並避免咖啡、濃茶、濃肉湯和辛辣刺激食物。

相關焦點

  • 2019年「藥學科普之星」作品展示 | 54歲的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
    這張圖片上的人物相信大家通過歷史題材的電視劇都看到過,他就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諸葛亮,《三國志》作者陳壽形容他「身長八尺,容貌甚偉」。然而,54歲的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他究竟得了什麼病呢?
  • 杜甫一首描寫諸葛亮的詩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其實杜甫除了評論同時代的一些人物之外,他還寫過一首關於諸葛亮的詩,可以說寫得非常的優美,把諸葛亮這個歷史最神秘,同時也是最不起的一位人物,描寫的非常到位。那麼杜甫的這首詩便是《蜀相》,這也是杜甫非常經典的作品,也可以說是他的代表作,在這首詩中,杜甫把諸葛亮的一生,描寫的淋漓盡致,非常值得一讀。
  • 歷史上五大出師未捷身先死,諸葛亮倒數第一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自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蜀相》,描述的是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沒有成功,最終病死在北伐路上,給世人留下了巨大的遺憾。其實歷史上有很多英雄,最終都敗給了英年早逝,留給歷史以巨大遺憾。
  • 「出師未捷身先死」,揭秘諸葛亮真正死因,光聽名字就讓人恐懼
    諸葛亮作為三國歷史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諸葛亮去世的時候是54歲,很網友都說如果諸葛亮能多活幾年,蜀漢的結局就會改變,那麼諸葛亮到底是得什麼病死的?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分析分析。
  • 網友:真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啊!
    網友:真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啊!「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這句話作為《出師表》中的首句,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對於一些十分喜歡三國的讀者朋友來說,不僅是《出師表》中的這一首句,就是連整個《出師表》都是爛熟於胸。
  • 諸葛亮《出師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宋代詩人陸遊曾寫下「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名句。在古代,蜀相諸葛亮一直是「忠」的代名詞,多少文人以他為榜樣,渴望輔佐君王,報效國家。評價諸葛亮,最貼切的一句話,莫過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為何寫得好,杜甫為何傷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兩句詩歌確實寫得好!詩句是唐代「詩聖」杜甫七律懷古詩《蜀相》中的最後一聯。不但這兩句寫得好,《蜀相》整首詩歌都寫得不錯,細細讀後,讓人懷想古今功業,不禁思緒萬千。開元二十四年(736),24歲的杜甫參加洛陽進士考試落榜;天寶六年(747),在長安參加應試的杜甫,因為李林甫上演了一出哄騙唐玄宗李隆基的「野無遺賢」的鬧劇,他和所有的士子一起落榜了!從此開始了他寓居長安十年的不得志生活。
  • 杜甫最著名的一首七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杜甫最經典的一首七律,那便是他的《蜀相》,這也是他非常重要的一首作品,而且這首詩杜甫表達出了自己對於三國時期諸葛亮才智品德的肯定,同時又感慨了他功業未遂的遺憾,杜甫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深情,讀來更是讓人讚嘆不已。
  • 又一位年輕企業家離世,讓人感嘆:出師未捷身先死
    近日,優速快遞的董事長餘聯兵因發生意外事件,而不幸離世,享年47歲。餘聯兵的意外離世代表著快遞行業從此缺少了一位優秀的領路人,而中國又少了一位年輕有為的企業家。雖然,從年齡上看他已步入中年,但對於他的事業來說正處於年輕力壯的發展期。
  • 中國最可惜的兩個帝王,都是雄才大略,卻出師未捷身先死!
    在讓人惋惜的帝王之中,這兩個最讓人可惜,因為每一個都是雄才大略,能夠大大的推進中國進步,也最可能亂世中一統中國,然而卻出師未捷身先死,戰前病逝!需要說明的是,諸葛亮的「出師未捷身先死」,並非是沒有打贏勝仗,而是沒有達成戰略目的,或最終目的,就「身先死」。
  • 諸葛亮為何出師未捷身先死?魏蜀決戰五丈原,司馬懿早已看破玄機
    後來諸葛亮果然屯兵五丈原,司馬懿堅守不出,即使諸葛亮送女人衣服羞辱也絲毫不為所動,最後果然熬死了諸葛亮。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不敢如司馬懿所說的「出武功,依山而東」,究竟是軍事能力低下,還是另有原因?為什麼屯兵五丈原魏軍就會沒事?我們先看一下附近的地理環境。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從杜甫詩歌看諸葛亮的人格美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此詩作於上元元年(760),杜甫時年四十九歲。《蜀相》首聯「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仇兆鰲注云:「首聯,自為問答,記祠堂所在。草自春色,鳥空好音,此寫祠廟荒涼,而感物思人之意。」 句首稱「丞相」而不是「蜀相」,顯見詩人對諸葛亮之景仰。
  • 你只知道其中一句的詩詞(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譯文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忠誠滿腔。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水晶聖鬥士
    水晶聖鬥士是一位充滿正義,富有同情心的為數不多的好聖鬥士,同時他也是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導出兩位超牛的徒弟:白鳥座冰河和海鬥士艾爾扎克。在和冰河的戰鬥中,水晶聖鬥士展現出了他的強大實力,冰河完全不是對手,光鍵時刻星矢的到來讓冰河有了緩機,如果不是水晶聖鬥士受到幻魔拳的影響,冰河就完了,臨死前終於清醒了,還用最後的小宇宙毀壞了冰金字塔,告誡冰河,聖鬥士是為了人類的正義,含淚而逝。水晶聖鬥士這段是很感人的,也為雅典娜失去這樣以為好戰士感到傷心,為冰河失去這樣以為好老師而難過!
  • 諸葛亮病逝:出師未捷身先死
    諸葛亮日夜操勞,苦思破敵之計。 有一天,諸葛亮想出了一個聲東擊西的良策,他讓大軍西行假裝去攻打西圍,魏軍將領們都想率兵去支援,但是唯有司馬懿部將郭淮識破了諸葛亮的計策,猜到他真正的目標實際上是陽遂。當晚蜀軍果然來攻陽遂,結果魏軍已有防備,沒攻下。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正月十五,祭醫生李文亮
    李文亮大夫,疫情的吹哨人,搏鬥在一線的勇士,漢韻書院校長劉崴老師手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宅於家中,人微言輕,揮筆潑墨為祭奠。他秉持誠實正義,他說「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他還想病好了重上戰場,因為疫情還在擴散,他不願意做逃兵。
  • 幼兒園舉行防暴演練,扮演壞蛋的老師「出師未捷身先死」,寶寶:太弱了
    幼兒園舉行防暴演練,扮演壞蛋的老師「出師未捷身先死」 既然是舉行防暴演練,那麼自然需要有人來扮演暴徒的角色其餘幾位老師迅速上前將暴徒老師制服了,而栽倒在地的老師嘴裡直喊疼,心想自己這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啊。有些正在撤離的寶寶們就愣住了,心想自己該不該繼續演下去,這壞蛋也太弱了吧。網友們在看了這次防暴演練之後也是有些忍俊不禁,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
  • 落鳳坡前話龐統:一代天驕,蓋世奇才,出師未捷身先死
    但是,人們不會忘記,龐統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在群雄並起的紛爭局勢中,為輔佐劉備興復漢室的重要關頭,充分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並留下了英雄的業績,使他名垂青史。一、龐統的一生青年時代的龐統,就很有遠見卓識,他看出了當時社會的弊病是「雅道陵遲,善人少面惡人多」。
  •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妙在這一個字
    前言老街碰到了這個問題:「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如何理解杜甫《蜀相》?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詩詞小紅人諸葛亮,2000年火遍中外,一起看描寫諸葛亮的詩詞
    另外由於《三國志》、《三國演義》等典籍及名著的存在,使得歷代文人墨客都對這位著名的蜀國丞相大加讚揚,用詩詞來表達對他的敬仰之情。我想諸葛亮出現在古詩詞中不能用火這個詞來形容。他在任何詩詞中都是忠義、智慧、愛國、奮鬥的積極向上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