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控制一個人其實很簡單,採取這兩種行為就夠了

2020-09-16 第一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相信大家都對「洗腦」這個詞有一定的了解,顧名思義,洗腦就是將你大腦中原有的觀念全部洗掉,用一種全新的觀點去取代它,進而達到洗腦者不為人知的個人目的。

有人說,我們每個人都在被洗腦,洗腦無所謂對錯,而是一種自發或者被動的選擇,這種觀點表面上看起來沒問題,但實際上卻是混淆了洗腦與態度改變、知識學習的區別。

態度改變的含義包容廣泛,我們接收他人信息的過程就是態度改變的過程,知識學習從狹義上來說指的是書本知識的學習,從廣義上來講則是一切新知識的學習。

而從本質上來說,洗腦是一種「邪術」,它並非是一種態度改變或者學習,而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們操控。

重複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任何一件事只要被重複多次,就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又比如墨菲定律指的是當一件事被無限次重複,那麼再小概率的事情都必然會發生。

洗腦者正是利用了人們心理的這種規律,從而實現他們不為人知的邪惡目的。

在研究態度改變與勸導的心理學家看來,沒有什麼人的態度是無法被改變的,即使是那些思想極度守舊、頑固不化的人。

研究表明,只要人們接受過新的信息,那麼即使他當時表現得很抗拒,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也會朝著新信息所指的方向去行動。

換言之,只要你學習了一個新的知識,接收到了一個新的觀念,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都有可能在幾天或者幾個月之後發生態度改變。

所以面對洗腦,人們不應該有嘗試的態度,很多時候你抱著這種心態去嘗試,說不定就會把自己搭進去。

此外,隨著信息呈現的頻率增加,人們態度改變的比例也在增加。

相關的實驗最初在某一大學展開,隨著廣播次數的增加,態度發生改變的人數也在不斷上升。隨後的研究表明,信息的重複增加了可靠信息的說服力,但對於那些不具備說服力的信息則沒有太大效果。

所以那些洗腦術並不會堂而皇之地去改變一個人,而是會精心包裝,在不知不覺間佔領人們的大腦。

暗示

心理學研究表明,讓一個人分心,能夠使其改變態度。

這聽起來或許很神奇,但試著回憶一下你打電話的時候,是不是別人給你遞的東西你都會伸手接住?是不是別人說的話你都會承認?

心理學家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分心能夠有效提高人們對某一事物的接受性。所以對於那些洗腦組織而言,他們總是通過暗示的方法來洗腦,通常並不會直接洗腦。

當他們對你說話的時候,那些人們所不能接受的信息通常夾雜在其中,所以你一般並不會意識到你正在被洗腦,但你確實正在不斷地發生態度改變。

對於那些疑似進入洗腦組織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豎起你的耳朵,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句話,尋找出那些夾雜在其中的洗腦話術。

在現實生活中,洗腦或許正發生在你我身邊。

很多人不能判斷自己是否正在被洗腦,其實很簡單,就看別人對你灌輸的信息是否符合科學和事實。

現在很多公司都喜歡洗腦,有一段時間人們經常能夠從微信群裡看到一些視頻,員工們排好隊伍等待著優秀員工的「檢閱」。

可迎接他們的卻是無情的掌摑,最為可笑和可悲的是沒有一個人反抗,他們神情「堅毅」,似乎以被掌摑為榮。

還有一個視頻,員工們排好隊按照順序依次「表忠心」,似乎誰的聲音大,誰就是最忠誠的那個人。這是典型的洗腦現場,他們的公司文化建立在不符合科學、對員工造成身心傷害的基礎之上。

還有一些公司打著「自願加班」的旗號肆意壓榨員工,一方面,他們給員工灌輸觀念,讓他們認為「不加班就是不上進」。

可另一方面,他們不給加班費,以「工作沒做完就應該加班」來拒絕員工的合理訴求,這也是一種洗腦,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壓榨的員工會認為無償加班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警惕身邊的洗腦,它並非只發生在邪教組織中,只要是利慾薰心的人,都有可能實施洗腦。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控制一個人其實很簡單,做到這兩件事就夠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控制一個人或成為被控制者是很簡單的事。生活中那些能夠掌控他人的人,未必讀過萬卷書,他們只是懂得了兩件事。一、懂得洞察人心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如果你想要控制一個人,卻連其內心所想都不知道,那麼根本無法投其所好,社會上那些能將人的意識掌握得死死的人,都是會「讀心術」的。例如,很多女孩子在剛開始認識男生時,還是會帶著一定的防備之心,可隨著對方的攻勢越來越猛,各種體貼、關心接踵而至,大部分女生都會難以抑制的產生好感,強烈的依賴感讓她們將自己一步一步地託付給男性。
  • 心理學家:通過這四種洗腦術,控制一個人很簡單
    這只是個假象。真正可怕的不是身體被禁錮,而是思想,你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會被它們完全同化和控制。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你所有的抵抗都將毫無意義,最終成為他們的傀儡和利潤工具。是什麼神奇的力量使一個被極度排斥和掙扎的人突然變得順從,甚至成為一個組織的骨幹?答案來自兩個詞:洗腦。
  • 心理學家:通過這4大洗腦術,控制一個人的思想其實很簡單
    由於「洗腦」可達到徹底控制他人的結果,使得傳銷性質的活動屢見不鮮,更讓受害者們常常身陷囹圄而不自知。傳銷性質的活動本質是控制他人思維,降低他人思維的獨立性,這是心理學角度的客觀分析,我們知道,創新思維是近年來以及未來都需要的一項能力。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當眾表揚一個人,這樣的行為殺傷力太大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當我們認為某個人的某些行為十分值得肯定時,往往會當面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表揚。同樣,當我們自己的某些行為受到他人表揚時,我們的內心也會有一些觸動。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當眾表揚一個人,這樣的行為殺傷力太大
    但是心理學家卻認為,永遠不要當眾對他人進行讚揚。這種讚揚會給人壓力人們在生活當中難免會感覺到壓力,源於生活當中各個方面的壓力都會讓一個人顯得比較不適,這種情緒自然也會體現在生活當中,做事情會比較緊張。同樣,常常被我們忽視的一點就是,也許來自外界的讚揚也會給一個人帶來一些壓力。
  •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自尊心是高是低?心理學家:主要看這三點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克裡斯託夫·安德烈和弗朗索瓦·勒洛爾在《恰如其分的自尊》這本書裡指出,自尊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自愛、自我觀和自信,他們是構成自尊的三大支柱。想要了解他人或自己的自尊水平,可以從這三個方面著手觀察和自省。
  • 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 01-03《科學與人類行為》(上)
    斯金納始終是個很迷戀精確和可預估的心理學家,所有不能量化的依據在他眼中都是不可靠的,所以在行為科學的操作定義中是拒絕一切非物理可計數數據的。但我們作為人又都很清楚絕大多數情況下自己似乎並沒有對自己的行為很負責任的進行評估後才採取行動,這樣做要麼是沒有必要的要麼是來不及的。
  • 心理學:毀滅一個人的內心有多簡單?看看心理學家是怎麼做的
    摧毀一個人有多簡單,在研究人類心理的心理學家面前,這似乎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他們能有能有無數種方法,摧毀一個人的心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心理學家是怎麼輕而易舉的摧毀人類心理的。1.恐懼實驗人類情感是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約翰·華生。他最著名經歷就是開展了小艾伯特恐懼實驗。該實驗揭示了在一個嬰兒身上是如何形成對恐懼的條件反應的。
  • 心理學家說:一個人太愛自己,其實也是一種病!
    01心理學家說:一個人太愛自己,其實也是一種病!攬鏡自照,你是否常常會覺得鏡中的自己才是最美麗的那一個?撫胸自問,你是否常常會覺得自己才是卓爾不群、才華出眾的那一位?面對別人對你的批評,你是否認為這只是別人嫉妒你的結果?
  • 高層領導:管理一個人其實很簡單,做到這3件事就夠了
    高層領導:管理一個人其實很簡單,做到這3件事就夠了 對於管理這件事情來說,應該是公司很多優秀員工的必經之路。畢竟他們在能力上是要比其他人出色不少的,業績也總是名列前茅。在如此矚目的成績之下,自然就會引起領導的關注。
  • 為什麼一個人總喜歡挑角落坐?心理學家:背後隱藏了3個心理需求
    但有些人總喜歡挑一些很偏僻、很角落的位置坐,這反映了一種什麼心理呢?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偏好角落位置,其實暴露了他身上三個顯著的心理需求。比如,一個人總喜歡坐同一個位置,其實也表明了他有很強的「地盤感」。地盤說白了,其實就是空間。可以試想,一個人在什麼時候特別需要空間呢?答案是,當一個人感覺到有壓力、緊張、焦慮的時候,他為了逃避這種不舒適感,特別需要把自己安置在一個熟悉的、安全的空間。
  • 心理學家:想要安慰一個人,7個字就足夠了,不需太多語言!
    通常安慰和鼓勵其他人是一種親社會的行為,畢竟每個人會遇到一些困難和無助,這個時候總是希望別人可以理解自己,無論是安慰者還是傾聽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緩解對方低落的心情,其實安慰一個人也是需要技巧的,並不需要說太多,只需簡單的七個字就可以了,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看。
  • 心理學家:女人在挑選對象的時候,其實最喜歡這兩種長相的男性
    對於這兩種不同的說法,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擇偶的時候提的要求自然不同。但是我卻認為既不是看經濟條件也不是看身材。女人看中一個男人,往往第一眼看到的是長相,所以顏值對一個女人的吸引力更大,通過心理學研究調查得出的結論也是如此。
  • 心理學家:通過這三種方式,可以判定一個人是在說真話還是在撒謊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一些和潛意識相關的概念來解釋自己臨時產生的一些感覺,如第六感、直覺等,其實這都是潛意識的不同表達。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的形成是通過壓抑過程形成的,就是人的主觀意識會拒絕那些不道德的、令人感覺到痛苦的欲望進入意識之內,以免焦慮。
  • 孩子「偷東西」先別打罵,這其實是正常的,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
    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如何決定了他們的一生高度,所以父母要多給孩子一點關心。孩子偷東西先別打罵,這其實是正常的,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前兩天和同事聊天,有一個同事說她家的寶寶,自從上了幼兒園以後就經常往家裡面拿東西。
  • 心理學家:想要瓦解一個人的人格,這幾種簡單的方法就能做到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想要瓦解一個人的精神意志,摧毀一個人的人格,其實很簡單,最常見的就有以下幾種。(1)持續暗示曾經有個心理學家想要知道了解語言能力是怎麼形成的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通過持續的暗示或者告知,可以顯著的改變一個人心理狀態和認知
  • 心理學家: 真正喜歡一個人, 會有這四種感覺
    GIF 知道真正喜歡一個人是怎樣的感覺嗎?閉上眼睛感受對方的唯美、溫柔,親密,今天我們將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待喜歡一個人是怎樣的感覺,以及如何培養這種感覺。無法隱藏自己的好奇心,它的每次出現總是讓你激動,心跳加速,甚至呼吸急促 太希望了解對方,刻意將自己表現的更完美,其實更需要流露的是真實的你 在了解對方的過程中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這是在暗示對方,我喜歡你的優點 GIF
  • 從心理學家視角學習如何透徹了解一個人
    很多人驚嘆於一些心理學家根據一個人的衣著談吐說出其性格特徵,這並不是心理學家獨門絕技。各行各業中不乏能迅速識人的人,銷售尤甚。簡單的看,就是不斷學習鍛鍊,才能精準熟知人性把握人心。心理學家研究的就是人的心理,由於工作主要是發現人們存在的心理障礙進行疏導,並不用去研究相應方法利用人心特性達到自己目的,所以心理學家對人心的把握更具客觀性,沒有銷售或其他行業投客戶所好的功利性。心理學家如何去探究人的本質呢?心理學家會像醫生一樣把握一個人的情緒狀況,或是消極或是積極。如果發現諮詢者情緒消極,就需要找到癥結所在,並對其進行積極引導。
  • 心理學家闢謠:男女行為差異其實不大
    但有心理學家指出這可能是個刻板印象由於兩性的行為和觀點在正態分布上重合的程度很大,以致使平均得分低的性別中也有很多人的得分高於另一性別的平均得分。所以不要聽說男人比女人在性上更放縱,你就認為只有男性。有些兩性差異的確存在,但非常小,兩性性別內的行為和觀點差異遠大於兩性之間的平均差異,就像男性較女性更能接受隨意,短暫的性關係,但也有一些男人根本不喜歡。男性在性生活上的相似程度遠不如男性和女性的平均水平。
  • 心理學家:一個人即將死亡時候有兩種感覺,是什麼感覺?
    後來,心理學家們根據以上情況,總結出來一個人即將死亡時候的兩種感覺:1.放下;2.平靜。何為放下?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一個即將死亡的人對仇恨或是什麼不可釋懷的事情也就慢慢放下了。因為他感覺到了自己的卑微與渺小,相比之下一切顯得就沒有那麼重要了,豁然開朗。何為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