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9 1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你的孩子去幼兒園哭了嗎?」
「哭,哪有上幼兒園不哭的。」
近日,瀋陽一位爸爸在某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送兒子到幼兒園的畫面,這是兒子上幼兒園的第四天。視頻中,因為對幼兒園的抗拒讓孩子哇哇大哭,但他還是聽從爸爸的吩咐,自己緩緩走向幼兒園。
快到門口時,一邊哭著一邊禮貌地給老師鞠躬問好。走進校門前,還不忘回頭和爸爸道別,雖然嘴上說著再見,眼淚中卻滿是委屈,令人心疼不已。
據孩子爸爸講,今天已經是兒子上幼兒園的第7天,目前,他已經接受了自己上幼兒園的事實,不再哭了。這位有禮貌的萌娃實在是可愛至極。
孩子剛剛開始上幼兒園時必然會大哭幾天,這似乎成為了所有寶寶的共性。孩子哭,家長也十分心疼,這時,那些開開心心走進幼兒園的孩子就讓很多家長十分羨慕,「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不哭?」
若不想讓孩子哭,首先就要先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哭?
對於小朋友來說,每天面對的都是固定的家人、固定的環境,因此,在孩子的心中,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才是安全的,當他們意識到自己需要獨自前往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接觸完全不認識的人時,便會產生強烈的焦慮、不安、不愉快的情緒,也稱之為「分離焦慮」。安全感就會遭到強烈的打擊。
長期生活在固定的環境裡,無論什麼事情都由家長代勞,突然的分離會讓孩子失去自理能力,認為自己無法面對任何不同的日常。
為了孩子的安全,家長總會囑咐孩子「一定不可以離開爸爸媽媽身邊,否則會有壞人把你帶走,你就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這種出於安全的教育會根植於孩子心中,他們認為分離就等於再也見不到。
首先家長自身不能產生分離焦慮。不僅孩子沒有安全感,伴隨著入園,很多家長也會失去安全感,擔心孩子在園內吃不好、睡不好、被欺負。在這種情緒之下,便會表現出對孩子的不舍、擔憂,進而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看著家長凝重的表情,會使孩子更加緊張。因此,家長要開心的和孩子說再見。
其次,和孩子認真地解釋為什麼要去幼兒園、幼兒園內有什麼。雖然突然改變的環境會讓孩子感到不安,但對於新朋友、新遊戲,他們總是飽有好奇心的。在放學後,積極地和孩子交流幼兒園裡趣事,增加他們對幼兒園的喜愛程度。
最後,準時地來接孩子。孩子之所以感到不安,大部分原因是誤解家長「不要自己了」。家長要明確地告訴孩子,自己會一直愛他,除了家長,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也都非常喜歡他。等到放學的時候,一定會準時接他回家,並且務必要準時,不讓孩子有「滯留感」。
關鍵詞 >> 幼兒園,孩子,寶寶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