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海口民間美容術「絞臉」:臉上汗毛拔光光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阿妹,絞臉嗎,10元錢一次……」近日,在瓊山區宗伯裡一橫路步行街,記者見到幾位上了年紀的婦人在街邊攬客。現代社會,年輕人敷面膜做保養、打粉底化個淡妝,最平常不過了,可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在海口大街小巷中,還流傳著絞臉這種海南古老美容術。

  絞臉是個技術活

  將頭髮用紅色布條圍成一圈固定好,將白色蛋粉均勻塗抹在臉上,絞臉師傅用嘴咬緊線頭,兩手分別把線拉成三角形,再用手將線不斷分合交錯。此時白線在絞臉師傅手中似小李飛刀般在客人臉上飛快移動,隨著輕微的聲響,短短半小時,就完成了絞臉。

  絞臉,又稱開臉、絞面等,是一種歷史久遠的美容手法。使用棉線除去女子臉上的汗毛,在把臉上的汗毛拔除乾淨的同時,由於線的摩擦作用,促進臉部血液循環,從而起到美容的效果。歷史上,它廣泛流傳於中國許多地區,並且通常是在女子出嫁之前,由女性長輩來施行,也是女孩的成人禮。隨著五花八門美容產品的出現,很多地區絞臉美容的習俗已經幾近消失。

  「絞臉的工具雖然簡單,但是技術很重要,一不小心就會刮傷臉。」在宗伯裡一橫路步行街絞臉22年的高師傅,由於技術和服務好,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老高。她說,「完整的開臉,包括剪齊額發和鬢角、修眉,連眼皮上下、鼻梁邊的細小位置、後頸都能用線絞乾淨。絞臉的時候要注意掌握好力度,太輕了臉上的汗毛會絞不乾淨,過重了會傷及臉部皮膚。」

  常絞臉面部光滑

  老高來自文昌,小時候逢年過節經常看見長輩絞臉,覺得特別好看,就和姐妹互相學習絞臉,甚至拿過自己的大腿練習。她告訴記者,儘管現在絞臉的人少,懂絞臉的師傅更少了,但是以前絞臉在海南人之中相當流行。老一輩人都覺得絞臉不會損傷皮膚,甚至去除汗毛後,洗臉更加乾淨,常做能保持面容光滑。但是絞臉也有相應講究,如絞臉後,20分鐘後才能洗臉,而且為了保護臉部,下次絞臉最好在一個多月後。

  當天,在記者探訪這種海南本地美容術的時候,來自外地的遊客王小姐正好在絞臉師傅的棉線下「聲嘶力竭」,直呼「阿姨,輕一點,有點疼。」「你是第一次絞臉,臉上的汗毛又重又粗,所以絞起來有點痛很正常,以後多絞幾次就適應了。」嘴裡含著線的老高,一邊飛快地移動手指,一邊發出含糊的聲音安撫道。

  與遊客王小姐齜牙咧嘴的痛苦狀相比,坐在旁邊絞臉的徐芳閉著眼任由師傅發揮,顯得淡定從容,十分享受。「絞過之後,感覺整個臉都光滑了,而且洗臉洗得特別乾淨。」兩年多前,家住三江鎮的徐芳在朋友的介紹下開始愛上絞臉,現在每過20天就要來府城絞一次。她還熱心地告訴王小姐一秘方,「絞臉後,晚上回家用雞蛋清敷下,讓臉部舒緩,這樣不容易長斑。」

  「電視裡經常出現新娘出嫁前絞臉的畫面,這次來海口旅遊,可算是真正體驗了一把。」絞臉過後的王小姐,摸著自己的臉說,不知道是不是蛋粉的作用,臉部確實比之前光滑了。

  絞臉的前世今生

  關於絞臉的起源,記者搜尋資料發現,據《風土與生活》《番俗六考》等書記載,絞臉是民間美容術,廣泛流傳於中國許多地區。過去,在海南地區,絞臉是女子出嫁時要舉行的儀式。在出嫁前,族中的長者會選定一個好日子,由親娘或宗族裡威望很高的女性長者,為新娘絞臉,用麻線將新娘額前、鬢角的汗毛拔掉,修出豐滿圓潤的額頭,修出彎彎的月牙眉,意為讓新娘別開生面,並祝福其婚姻美滿。據說,長期絞臉的人,皮膚光潔細膩。所以,這種古老的美容術,至今仍受到不少愛美女性的青睞。在海南,很多阿婆阿嬸,春節或重要的節日之前一定要絞臉,修整臉上和脖子上的絨毛,算是美容。

  而另一個傳說是指隋煬帝經常微服出巡,暗中命令侍衛攔截迎親轎子強拐新娘,嚇得百姓迎親時不敢敲鑼打鼓,一個聰明人要娶妻,女方堅持風光出嫁,聰明人便交待媒婆將新娘臉上的汗毛盡除,略施脂粉,讓新娘坐在朱紅描金的藝閣上,迎親隊伍沿途敲鑼打鼓,被侍衛攔截時,推說是迎神會,侍衛看到新娘臉若盈光,汗毛都看不見,以為是天仙而不敢冒犯,便順利放行。此後,民間有女子出嫁就延續了這一習俗。

  在老高甚至整條步行街的絞臉師傅眼中,絞臉和其他事物一樣,一直存在於她們的生活中。從前為了漂亮和儀式,在逢年過節時和姐妹互相絞臉;現在則成為了她們的謀生手段,每日坐在大街上為市民遊客絞臉。曾經火爆海南的老式美容術歷經數年傳承,目前,在海口大同路、解放西路和府城老街一帶能尋覓到絞臉師傅。在現代美容方法層出不窮的今天,絞臉作為傳統的美容手法,憑藉一條細細的棉線,雖然粗獷簡單,但是因其安全、自然,依然受到不少現代女性的追捧。

相關焦點

  • 探訪海口民間美容術「絞臉」:臉上汗毛拔光光 皮膚光滑細又亮
    兩位婦女正在小店中做絞臉。但是絞臉也有相應講究,如絞臉後,20分鐘後才能洗臉,而且為了保護臉部,下次絞臉最好在一個多月後。 當天,在記者探訪這種海南本地美容術的時候,來自外地的遊客王小姐正好在絞臉師傅的棉線下「聲嘶力竭」,直呼「阿姨,輕一點,有點疼。」「你是第一次絞臉,臉上的汗毛又重又粗,所以絞起來有點痛很正常,以後多絞幾次就適應了。」嘴裡含著線的老高,一邊飛快地移動手指,一邊發出含糊的聲音安撫道。
  • 古老美容術「絞臉」:姑娘出嫁前把臉上汗毛拔光
    古老美容術「絞臉」:姑娘出嫁前把臉上汗毛拔光 2015-10-08 16:19:48  絞臉是一種古老的美容術,也叫開臉,是一個女孩子的成人禮。這一習俗有兩千多年了,傳說有許多版本,其中一種關於開臉起源的傳說很大眾化,是說隋煬帝濫搶民女,有一戶人家便把出嫁女兒臉上的汗毛全部除去,塗脂抹粉假扮城隍娘娘抬到新郎家,以躲避官兵的檢查。後來大家紛紛效仿,便成了習俗。
  • 絞臉,海南式美容你要試一下嗎?(圖)
    「絞面」作為古代女性的美容「秘籍」,在海南話裡又叫「滿面」、「開臉」等,意指絞面師用線在絞臉者的臉上划動,把臉上的汗毛拔除乾淨,同時由於線的摩擦作用,促進臉部血液循環,從而起到美容的效果。  相信每一位老海口對常年活躍在海口市大同路泰龍城附近的絞面手藝並不陌生:用嘴咬著細線一端,兩手將另一端繞成交叉三角,隨著細線在臉上來回絞動,汗毛一點點除去……  在泰龍城從事絞臉行業的吳姐今年48歲,她的絞臉手藝從長輩那裡學來的。「小時候見長輩給別人絞臉,就跟著學會了,沒想到後來變成了養活自己的營生。」
  • ...美容術 女子 棉線 線環 臺門 美容師 飛紅 汗毛 滾轉-長三角...
    舊時女子靠絞臉增光  一根棉線,在十指之間轉動飛舞,臉上的絨毛被連根拔除。面容變得潔淨,皮膚變得潤滑細嫩,而且面若桃花,更像一個女人了。這就是一種古老的美容術——絞臉,又稱絞面、開臉,其起源已無從追溯。早期婚前絞臉是讓新娘臉部光潔美麗,使新郎一見鍾情,是舊時代中國女子嫁人之前的一個傳統儀式。
  • 解密「古老美容術」:女性婚前絞去汗毛 從女孩變女人
    而在以前,女子美容的重要手段就是「絞臉」。當絞臉師手中的棉線從面部掃過,臉上的汗毛被絞去,皮膚變得光滑。昨日,合肥經開區蓮花社區明珠居委會就邀請了兩位「絞臉美容師」,讓居民了解、體驗這門老手藝。絞臉手藝母女相傳絞臉曾一度很風行,是以前愛美女性常用的一種美容方式,每逢佳節皆去絞臉。
  • 廈門記憶:絞臉
    絞臉是一種古老的美容方式(亦稱開臉、挽臉等)。舊時讓新娘子臉部光潔美麗,使新郎一見鍾情,是舊時代女人出嫁之前的一個傳統儀式。傳說隋煬帝濫搶民女,當時就有一戶人家在自已家女臉上塗上脂粉,絞臉把臉上汗毛除去,然後假扮城隍娘娘,再抬到所謂的新郎家,以躲官兵檢查。後來民間傳開,便成了風俗。
  • 通訊:「絞臉」美容--古老美容方法迷倒南寧女性
    中新社南寧三月二十四日電題:古老美容方法迷倒南寧女性  作者王剛  只需一根棉線,就可使臉上的絨毛連根拔除,讓皮膚顯得更光滑柔嫩。時下,一種古老的美容術——「絞臉」美容正在廣西首府南寧流行,其獨特的效果備受女性青睞。
  • 一種古老的美容方式——絞臉
    絞臉就是一種古老的美容方式。絞臉,是一種古老的美容方式,流傳於西亞、中亞、東亞。韓國偏遠地區的市民嫁女兒都流行絞臉,表示已婚。到了六七十年代,也就沒有這一說了,一些愛美女子都喜歡這種低成本的古老美容術。我小時候有點早熟,對弄堂裡那些流動的小吃攤販不感興趣!偏偏喜歡看絞臉婆給弄堂裡的女人們絞臉,尤其喜歡看絞臉婆。
  • 絞臉 - 新民晚報數字報-絞 臉
    邵 凌  絞臉,是一種古老的美容方式,流傳於西亞、中亞、東亞。
  • 姑娘成人結婚前的儀式——絞臉,閩南方言俗稱開臉
    我細細地看那姑娘,臉上漾著欣喜,邊讓理髮師傅梳著妝,邊跟他談笑風生,全然沒有即將成婚的女子的羞怯。理髮師傅小心翼翼地給她梳著妝,姑娘還一再要求他待會要把她臉上的汗毛給刮一刮。等到妝梳成之後,理髮師傅還真拿出刮毛刀在她粉嫩的臉上刮起來。這當兒,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兒時常見的家鄉的一種風俗:絞臉。
  • 東莞老街傳統"絞臉"仍受歡迎 古老手藝憂失傳欲1元招徒
    作為一種用棉線拔除臉上汗毛的民間美容手法,「絞臉」(又稱「絞面」、「開面」、「拉麵毛」)在上世紀很流行,曾經風靡一時。如今,對於不少愛美人士來說,這項傳統手藝仍然受到歡迎。不過記者走訪東莞莞城、厚街等地老街發現,如今堅守這項傳統手藝的人已經不多,莞城老街上「絞臉」的攤檔僅剩下兩三家,且攤主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年紀最大的袁婆婆已經83歲。手藝如何傳承下去,是這些手藝人較為憂心的事情。
  • 旅行到南寧街頭,體驗一回壯族修容,拔掉臉上汗毛只要15元
    他們所使用的工具很簡單,就是兩個凳子,如果說拔白頭髮的話,同樣就是梳子和一種小型的鑷子,現場拔白頭髮的時候,我看了看,速度很快,問當時現場被拔的人,他們感嘆很疼,但是愛美促使大家忍一忍,不過也有人說拔白頭髮越多,長得也越多,不過根據權威專家的說法,頭髮也不是越拔越多,只是要注意方式,避免毛囊受損。
  • 蘇北新娘子「絞臉」的風俗,還有人記得嗎?
    不管女孩的年齡大小,絞臉後,再也不是姑娘丫頭了,稱謂上變成了誰誰家的,誰誰的媳婦了。負責絞臉的婦人一定是父母雙全,有兒有女,夫妻恩愛的全福之人。只見新娘坐在麥草上,仰著臉,一條新毛巾把她的頭髮向後遮住,絞臉的婦女從腰裡摸出一個小包,取出香粉盒,還有一條長長的白線,她打開香粉盒,拿出粉撲,在新娘臉上鬢角下巴敷上香粉。
  • 絞臉美容受年輕人青睞 下崗婦女靠技藝謀生(圖)
    王阿姨在為顧客絞臉。    來源:南寧日報  絞臉是流傳於壯族聚集地的一種傳統的美容方式。不過,近來,人們卻發現,南寧市人民路港新商場旁的一條小巷子裡絞臉攤子越來越熱鬧。更讓人驚訝的是,前來做「傳統美容」的不乏時尚的年輕人。    時尚女孩鍾情絞臉  當天下午15時,在林阿姨絞臉的攤子前,坐著一位剪著當前流行的「波波頭」,染著金黃色頭髮,眼上塗著睫毛膏,衣著時尚的女孩。
  • 塗粉、絞毛、挑粉刺……攝影師拍下中國最古老的美容術「拾臉」
    「拾臉」亦稱「咬臉毛」,是一種在民間流傳上千年的美容術。 不少老一輩人都知道,女子婚前都需做這種美容,將新娘臉上汗毛除盡再施脂粉。
  • 愛美女生都知道 去除臉上汗毛方法
    有人問說臉上的汗毛很多,怎麼辦?其實,臉上的汗毛是可以刮除的哦,刮完之後,你會發現你再上粉底液或是再塗保養品吸收得特別快。除了臉上的汗毛,今天還會講到關於鬍子,這是兩件事情,現在先講臉上的汗毛。我們會發現臉上的汗毛如果很長,很容易長痘痘。因為汗毛跟頭髮一樣,是有毛鱗片的,所以我們一般的卸妝水還有洗面乳,其實不容易把它洗乾淨,但我們又不可能用洗髮精來洗我們的臉,所以,建議大家可以每個禮拜修一下汗毛。你修汗毛的當天其實相當於去角質。所以一定要記得敷臉(當然每天都敷臉的人就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
  • 拉洋片 縫窮 白相 拿摩溫 薦頭 絞臉 釘秤 老行當你還知道幾個?
    拉洋片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俗稱西洋鏡,表演者通常為1人。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自宋朝開始至今,拉洋片已經基本絕跡。僅有少數愛好者仍從事此種藝術形式。在那個時代,此種文藝雖數通俗一類,但也並非人人能夠享受的。
  • 光腿的日子來了:你知道除毛器和刮鬍刀的區別嗎
    刮毛器和剃鬚刀一樣分手動和電動兩種,手動的也分兩種,刮腿和胳膊上的汗毛以及腋毛、比基尼區的。  刮私密部位的,通常刀頭較窄,而且一般刀片是單層的。這樣設計的好處在於毛髮不容易堵塞刀片間隙,而且私密部位不平整,大了不好操作。  至於胳膊、腿上的汗毛,則和男士刮鬍刀沒啥區別了。
  • 南海網記者探訪環島高鐵銀灘站 距海口39分鐘
    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南海網海口12月3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望)海南西環高鐵12月30日正式開通運營,12月29日,南海網記者探訪環島高鐵銀灘站了解到,目前銀灘站各項工作已經準備就緒。根據12306網站查詢得知,從海口站到銀灘站僅39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