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2 16:33:25 來源:安慶新聞網
市民汪先生是個攝影愛好者,閒暇時就喜歡背著相機四處走走拍拍。5月21日,他騎著電瓶車前往大觀區海口鎮想拍攝鳥兒,沒想到在尋找的途中,看到田野...
市民汪先生是個攝影愛好者,閒暇時就喜歡背著相機四處走走拍拍。5月21日,他騎著電瓶車前往大觀區海口鎮想拍攝鳥兒,沒想到在尋找的途中,看到田野裡拉的絲網上粘了不少鳥兒,其中不少已經死去多時,這讓汪先生很是心疼。萬幸的是有一隻黑烏鶇鳥還活著,他連忙將這隻鳥兒救下來放飛了。隨後他懷著沉重的心情,用相機將那些慘死的鳥兒都定格下來,並將照片上傳到網上,想呼籲更多的人來保護這些可憐的鳥兒。
攝影愛好者發現絲網上的死鳥
5月22日,市民汪先生向記者反映,他5月21日在大觀區海口鎮拍攝鳥類時發現,在一處田野裡,絲網粘住了不少鳥兒,有的已經腐爛,有的剛剛死去,其狀慘不忍睹。他希望相關部門能管管,救救這些可憐的鳥兒。
汪先生是攝影愛好者,閒暇時喜歡背著相機四處走走拍拍。5月21日,他騎著電瓶車前往大觀區海口鎮想拍攝鳥兒,在尋找的途中,他看到田野裡拉的絲網上粘了不少鳥兒,其中大多數已經死去,萬幸的是有一隻黑烏鶇鳥還活著,他連忙將這隻鳥兒救下來放飛。隨後他給慘死的鳥兒都拍了照片,傳到網上,想藉此呼籲更多的人來保護這些可憐的鳥兒。
5月22日,記者在汪先生的指引下,找到了絲網粘鳥的地方,大概位置在皖河大橋前面的一處田野裡,絲網架在魚塘埂上,長約100米。細細的網很隱蔽,不仔細看很難發現,而且粘性很大,鳥兒的羽毛一旦粘上,就很難掙脫。記者數了下,絲網上粘了10隻鳥兒。有的早已腐爛,只剩下幾根羽毛,有的剛死去不久,還能認出品種,多半是池鷺和黑烏鶇鳥。
養魚人解釋拉絲網其實是為防鳥
見到記者和汪先生,旁邊一對養魚的夫婦連忙解釋說,他們拉絲網不是用來捕鳥,其實是為了防鳥,因為他們在旁邊的魚塘裡放養了魚苗,又在魚塘埂種植了麥子,如果不拉起絲網阻擋,麥種和魚苗就會被鳥兒偷吃了。「現在,這魚苗可貴了,一條都要1塊多錢,可不能讓鳥兒給吃了。」夫婦倆一再強調。
汪先生告訴記者,這樣的現象不只出現在海口鎮,今年3月份他在宜秀區五橫鄉大煙水庫路口也看到了三隻鳥兒被絲網粘住了,其中有兩隻還活著,他費了很大的勁兒都沒解開網,只好向當地村民借了剪刀,剪斷了絲網才救下鳥兒。
專業人員表示此舉是明令禁止的
5月23日,記者將拉絲網粘鳥的情況反映給了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王康明說,他們會通知當地林業部門前往現場查看,只要發現有拉絲網捕鳥的,會立即拆除,並給予批評教育;同時他們會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並鼓勵群眾一旦發現有非法捕鳥的行為,積極向森林公安機關舉報。王站長提醒,捕獵野生鳥類,屬於違法行為,如果捕殺的是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會追究其刑事責任。在農田、魚塘拉絲網驅鳥是禁止的,建議採取人工驅趕或扎稻草人等辦法驅鳥。
5月26日,記者從市林業局得到反饋:5月25日下午大觀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前往海口鎮巡查,在南梗林場發現汪先生所說的驅鳥絲網,當場予以拆除並燒毀;宜秀區林業局工作人員也前往五橫鄉大煙水庫路口巡查,未發現有驅鳥絲網。林業部門表示,他們會繼續加大巡查力度,針對絲網捕鳥的現象將加強執法力度。
科學驅鳥有章法
鳥兒啄食種子、魚苗,的確會給農民朋友造成損失,但驅鳥也要講究方法,切莫害了鳥兒性命。記者就搜羅了幾種科學驅鳥的方法,僅供參考:
1、數碼語音驅鳥:利用模仿天敵、同類警告等聲音,嚇退鳥類。這得事先觀察要驅趕的是什麼鳥類,再選擇相應的聲音,網上有很多相關聲音文件下載。
2、驅鳥劑:驅鳥劑是一種特殊氣味的藥劑,鳥類受不了這些刺激氣味,會被燻跑。用氨水也行。
3、稻草人、假人等:把稻草紮成人樣,吊在空中隨風飄動,利用動靜驅鳥。或者在田地裡拉尼龍繩,吊上許多廢棄易拉罐,微風一吹,易拉罐相互碰撞就會發出一陣陣「叮鈴噹啷」的聲音,嚇走鳥兒。
4、防鳥彩帶:防鳥彩帶是一種以聚酯薄膜為基材的閃光防鳥帶,一面為銀白色,另一面為紅色。防鳥彩帶通過反射光線來驅趕鳥,在有風的情況下,彩帶還會發出金屬樣的響聲,也有助於鳥遠離這一區域,而不會傷害鳥類。
責任編輯:杜宇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