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深夜11點,譚秦東終於吃上了走出看守所後的第一頓飯——重慶火鍋。此時大部分飯店都打烊了,他和律師胡定鋒沒有更多選擇。
三個多月前,也是差不多時間,深夜下班回家的譚秦東,在家門口被蹲守的內蒙古涼城警方抓捕。
如今,譚秦東將自己的案子看作一個「導火索」。
跨省抓捕案,將公眾目光引向含有67種藥材的鴻茅藥酒。國家藥監局也公開發文,要求內蒙古食藥監局責成企業對社會關注的鴻茅藥酒安全性和有效性情況作出解釋。
三個月的看守所日子,譚秦東黑了、瘦了。出來後忍著眼淚說「自由真好」的他,說不後悔發表那篇網絡文章,強調這是科普文章,而非吐槽,以後再遇到這樣的「神藥」,還要寫。
涼城縣看守所
取保候審籤字時還以為是認罪悔過書
坐在已空蕩蕩的火鍋店裡,他和律師胡定鋒都喝了幾杯白酒。
回憶起取保候審時,譚秦東說,嚇了一跳,甚至一度不願意籤字。
17日下午3時左右,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發布消息,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指示,聽取了涼城縣人民檢察院案件承辦人的匯報,查閱了案卷材料。經研究認為,目前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將該案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並變更強制措施。
強制措施最終變更為取保候審。
譚秦東回憶,看守所工作人員找到他,並詢問家庭住址、戶口等信息,讓他籤署相關文件、按指印,但此時,譚秦東並不知道自己被允許取保候審了。
譚第一反應是要籤悔過書、認罪書之類,心裡有些恐懼,於是要求見律師胡定鋒。
原本等候在外的胡定鋒獲悉上述情況後,快步走進了看守所。當面與胡律師溝通後,譚秦東終於放下心來,在文件上簽了字,走出看守所。
譚秦東換下了在看守所的上衣並扔在地下,又黑又瘦的他對著澎湃新聞記者的鏡頭說:「感謝所有關心我的朋友和網友,感謝媒體的關注,能夠提前出來,很激動。」
譚秦東承認此前導致他被跨省抓捕的《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文章用詞不妥。
他告訴澎湃新聞,如果以後再寫這樣的文章,會注意很多,「比如措辭,會詢問法律專家規避掉一些風險,(文字)會溫和很多,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說實話。」
禍從筆出。
去年12月19日,譚秦東在網上發了一篇帖子,稱在老年人群體中熱銷的「鴻茅藥酒」,實際上是酒劑類中藥,成分中含有多種毒性中藥材,並在標題上將鴻茅藥酒寫成「來自天堂的毒藥」。
這篇只有2000餘閱讀量的網文,成為譚秦東被跨省抓捕的直接原因。
走出看守所的譚秦東被問到,是否後悔寫這篇文章?受了這麼多苦值得嗎?
「值!如果能推動藥品廣告審批變得更嚴格,監管更嚴格,我覺得值。人這一輩子總要有些擔當。」
走出看守所的譚秦東仍然神情不安,但說起話來條理很清晰。他說自己以前膽子比較小,但慢慢覺得,人還是要做一些對得起良心的事。
譚秦東覺得自己這次很幸運,他想起「峰迴路轉」這個詞,「世界還是(有)公平正義在。」
譚秦東走出看守所
撰文「沒有收別人錢,也沒有受僱於他人」
被抓捕後,直到接受審訊時,譚秦東才明白,自己是因前述網絡文章罹禍,被指控罪名為「損害商品聲譽罪」。
鴻茅藥酒公司報警稱,文章給鴻茅藥酒公司造成了140餘萬的退貨損失,嚴重損害了公司聲譽。
「經銷商退貨,(鴻茅藥酒公司)便說是看到我閱讀量只有2000多次的網絡文章,經銷商怎麼看到的,難道一看到我的文章,就退貨?」
憤怒的譚秦東有些停不下來。
最讓他疑惑不解的是,網絡上那麼多人寫過指責鴻茅藥酒的文章,為什麼只有他被跨省抓捕,他是如何被「挑中」的?
4月16日,鴻茅藥酒公司生產中心總經理王生旺告訴澎湃新聞,公司沒有「挑選」,而只是在依法維權。他表示,譚秦東做的太過分了,雖然有那麼多人指責過鴻茅藥酒,但譚秦東 「是第一個說它是毒藥的人。」
據悉,譚秦東發表涉事網絡文章的帳號已經使用超過一年,他寫了多篇護膚相關的網文,關於鴻茅藥酒的文章,這是第一篇,但不幸「中招」。
這篇文章也並非譚秦東第一次寫「科普」文章,譚說,在被抓前的一年多裡,自己一直在寫醫學科普的文章,但主要是關於皮膚護理方面,「鴻茅藥酒」是第一篇關於「神藥」的科普文章。
「在看了一個微信公號的相關科普文章後動筆寫的,從檢索資料到完成,大概花了三四個小時。」
發文時,譚秦東正在自主創業,其發文動機也因此受到了一些質疑。
重獲自由後,譚秦東當面告訴澎湃新聞,自己是臨床醫學專業的本科生、麻醉學科的碩士研究生,曾是廣州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麻醉醫生。
後來,他離開該院,在某外資醫藥公司任醫學支持,隨後創立公司,代理護膚品。
但寫作並發布《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這篇文章,譚秦東強調自己並非槍手,「沒有收別人錢,也沒有受僱於他人來抹黑鴻茅藥酒,資料都來自網絡,是一篇科普文章。」
譚秦東解釋,撰文的主要目的是提醒老年人,尤其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的老年人,不要服用鴻茅藥酒,以免給身體帶來危害。
「因為我是醫生出身,所以對藥品廣告特別敏感。酒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的一類致癌物,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服用後,很可能加重病情。鴻茅藥酒含酒精成分,而且它的臨床實驗數據、安全性實驗數據都沒有公開。」譚秦東說。
三個月的看守所日子,譚秦東黑了、瘦了。
回憶稱疑似鴻茅藥酒人員參與抓捕
4月17日,從看守所走出的譚秦東向澎湃新聞回憶了他被抓捕的經過。
1月10日晚上10點,居住在廣州的譚秦東下班回家,在自己家樓下準備乘電梯上樓時,被蹲守在電梯間的涼城縣公安民警一行人抓獲,連夜帶到廣州市車陂派出所突擊審訊。
次日,先後乘坐動車、汽車,途經深圳、北京後,他被帶回了千裡之外的涼城縣看守所羈押,並於1月25日,被正式逮捕。
他稱,參與抓捕他的人員中,除了涼城縣警方外,還有疑似鴻茅藥酒工作人員。
譚秦東記得一個細節,是他從北京被解回涼城途中。當時,他們乘坐了一輛商務車,有民警在車上抽菸,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一位男子提醒民警,「不要抽、不要抽,我們董事長不喜歡」。
在隨後的交談中,譚秦東聽見民警稱這名男子為「林總」、「某林」。據譚秦東回憶,「林總」微胖,頭頂微禿,身高一米七五左右。
譚秦東還說,1月10日他在家裡被抓時,現場來了數位便衣人員,有人出示了警官證,自稱是涼城縣公安局經偵隊民警,但上述「林總」並未表明身份。
譚秦東說,在從廣州到涼城當地整個過程中,這位「林總」都全程陪同。在從北京到涼城的途中,一位民警下車,但這位「林總」一直在。此外,在譚秦東被宣布逮捕時,這位「林總」也在現場。
譚秦東說,此人的樣子他至今記得,如果見面一定能夠認出。此外,他從家被帶走時,路上很多地方有監控。
涼城縣公安局出具的受案登記表顯示,2017年12月22日,鴻茅藥酒公司委託一位名叫木林的員工報案,這一名字與譚秦東描述的名字近似。此後,鴻茅藥酒全權委託木林參與報案和舉證事宜。
內蒙古涼城縣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江則稱,譚秦東案件辦案至今,他沒有發現民警在辦案過程中有違法違規行為。
潘江說,譚秦東被抓捕過程中是否有鴻茅藥酒的員工參與其中,由於涉及案情,且案件還在調查中,他不便回應。
鴻茅藥酒董事長辦公室秘書張萬綏則表示,對此不知情。
4月17日,公安部官方微博也對此事作出回應,立即啟動相關執法監督程序,已責成內蒙古公安機關依法開展核查工作,加強執法監督。
曾想過認罪以求輕判
剛被關進看守所時,譚秦東非常不適應,內心恐懼、失落。
每天兩個半饅頭,睡在廁所邊上,不知道是否會被打,甚至一度想要自殺,同時又懷著強烈的渴望,想要出去,回到家人身邊。
在被抓捕半個月後,正月十三(2月28日)是父親70歲大壽的日子,他在看守所裡哭了三天。
為了早日離開看守所,他一度想通過認罪,來爭取法院的從輕判決。
在最絕望的時候,譚秦東說,自己確實有過「放棄」的念頭,甚至一度拒絕律師胡定鋒「無罪辯護」的建議,要求進行有罪辯護,放棄抵抗。
甚至在媒體首發報導發出之前,他還寫信給妻子,希望她不要找媒體,不要與涼城縣當地辦案部門衝突。
在看守所裡的日子,譚秦東的內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想通過認罪來獲得輕判,另一方面,他又堅信自己是無罪的。
對於這一切,譚秦東告訴澎湃新聞,根本原因還是想儘早出去,哪怕是背負著罪名。
在被羈押的三個多月裡,譚秦東通過先前的辯護律師王永奎向涼城縣公安局申請取保候審,未能獲準;也曾向鴻茅藥酒公司尋求和解,同意賠償其部分損失,並公開致歉,但被拒絕。
在譚秦東取保候審前後,王永奎也陷入了一場風波。
譚秦東稱,自己被抓後,在一位民警的推薦下,找到了涼城當地的律師王永奎委託辯護。
新京報《局面》欄目也報導,譚秦東妻子劉璇稱,此前委託律師王永奎,是涼城一位警官推薦的。該報導稱,王永奎還自稱曾擔任鴻茅藥酒法律顧問,且在委託期間一直向家屬灌輸「對方實力大」、「要配合」、「不要找媒體」、「否則會重判」等思想。
王永奎向澎湃新聞承認,自己是警方推薦給當事人的律師,但表示自己「沒有特殊關係」。因他在當地,如果廣東律師來不及,他也方便及時趕到看守所。
王說,自己於1990年前後,擔任鴻茅藥酒的法律顧問,當時該企業已是當地龍頭企業,但距今時間過去太久,「跟他們現在沒有什麼交往」。
王永奎還否認 「一直沒有作為」的質疑,稱在接受委託後,他到看守所見過幾次譚秦東,並通過電話聯繫鴻茅藥酒公司的總經理,希望取得對方諒解,但鴻茅藥酒方面「不肯諒解」,也不同意見面。
他也否認「威逼利誘」譚秦東認罪,稱在會見譚秦波期間,譚有過認罪的想法,說過「有罪,差不多,早點出來,緩刑也行。」
4月15日,王永奎被劉璇解除了委託,但在17日又成了譚秦東取保候審的擔保人。
王永奎說,因他最初是譚秦東的辯護人,涼城縣檢察院公訴科科長給他打電話,告知他可以辦理取保候審,「接到電話挺高興的,一直沒有想到譚秦東這麼快就可以獲得自由,我以為一個月就給判了,罪行不會太重」。
經歷了這麼多,譚秦東告訴澎湃新聞,自己目前仍持有醫師資格證,執業註冊是申請變更中,
「(跨省追捕事件)對自己的觸動很大,希望能再回到醫院,當一名醫生,並從事更多的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