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陽光網訊 近日,市文廣新局公布了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名單,共有8家單位被評為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望牛墩水鄉記憶館成功入選,這對於望牛墩鎮保護、傳承和發展乞巧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水鄉記憶館是望牛墩鎮為了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而建,位於望牛墩水鄉公園內,面積500多平方米,於2014年8月建成並免費對外開放,是開展七夕文化傳承、傳播活動的代表性窗口。水鄉記憶館內設有「浪漫七夕」、「龍舟盛會」、「望溪記憶」三大主題展示區。其中「浪漫七夕」展區集中展示特色乞巧文化,該展區分為「貢案精品」、「大型獲獎貢案」、「七夕乞巧文化習俗簡介」等三大陳列區,通過整合多方專業資源,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乞巧文化體驗式空間。同時水鄉記憶館也是開展七夕貢案製作、學習、創作研討交流的重要場所,承擔著向外界展示望牛墩乞巧文化的重要任務。每年七夕風情文化系列活動期間,多項活動都會在此舉辦,向外界展示望牛墩七夕乞巧文化,吸引本地及外地遊客參觀,使之成為遊人賓客體驗和解讀七夕乞巧文化的必到之處。同時,鎮文廣中心還不定期組織未成年人參觀水鄉記憶館,讓其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使七夕乞巧文化在新一代中播種、生根、發芽。
從今年起,望牛墩鎮文廣中心每月在水鄉記憶館的水鄉文化傳習室開展一期七夕手工藝製作DIY培訓活動,由省級乞巧文化傳承人陳杰芳、黃妍等代表性傳承人向市民傳授貢案製作技巧,促進乞巧文化的傳承。至今已開展7期,受益群眾達300餘人次。
接下來,望牛墩鎮將繼續做好對「乞巧節」的宣傳工作,利用好水鄉記憶館,定期開展乞巧節傳承人授課教學製作七夕貢案、群眾DIY製作七夕貢案等活動項目,大力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積極推進「乞巧節」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弘揚和傳承工作,賦予其更強的生命力與活力。(記者:李國健)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