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 19744
預計閱讀時間: 60分鐘
這是一篇很長的文章,有些雜亂以至於自己不知道如何命題。2020年其實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對自己來說極其特殊的一年,很久沒有寫東西了,我覺得有必要用文字這種最稀鬆平常的信息媒介給人生中幾十分之一做個記錄。
如果是資料庫,2020年可能只有一個關鍵詞能檢索到我的這365天——考研。年底的時候,我經常問自己:「這一年你過得到底怎麼樣?」我覺得非常美好,幾乎沒有人能想到某種蛋白質和核酸的結構體會奪走數百萬條生命,比起不幸的逝者,我還能享受充足的物質資源,安心地去追求理想;我也覺得很糟糕,有些「理想當然」的事情做的一塌糊塗,自己幾乎是「all in」的考研,失敗了。我不知道輸掉這場梭哈掉大學最關鍵一年的賭局會對未來的自己有多大影響。但是無論如何,考研這件事是自己做的決定,加入這場遊戲就得輸得起。做一次復盤,談談感想,發發牢騷,對自己和身邊支持我的人一個交代。
其實說心裡話,我現在看見「考研」這兩個字非常反胃,那種噁心就像原本痴迷於甜食的人被甜膩的糖脂澆灌到窒息,然後味覺和神經一起倒戈的滋味。並非因為結果不如意,而是沉迷其中再剝離出來後的落差會讓人心生畏懼。《肖申克的救贖》裡,老布「沉迷」於坐牢這件事足足五十年,離開肖申克的高牆後,重拾自由的他選擇自我了結。
老布比我強多了,我才一年。考研結束後,我屏蔽掉關於考研的一切信息源,退掉了一直用的小號,重新生活的感覺真好。
我想,這也許是最後一次這麼專注地談考研這件事了。
2018年夏天臨近考試周,師大的大類招生再專業分流的政策要在我們2017級的學生中落實。我填報志願來到市場營銷班,被戲稱為「PPT專業」的人pre的確很在行,院長和老師的宣講很精彩,但是願意學習一個聽上去像畢業做銷售的專業的同學,很少。似乎這是一個不太受追捧的專業。二十人的小班由此誕生。有人嚮往營銷,也有人沒卷贏隔壁的會計和人力,無奈被調劑至此,但這並不妨礙在這個小集體度過我們各自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學時光。
後來,多數在校大學生一樣,我參加(shui)比賽,去學生會工作(mianfeilaodong)、去準備(luokao)四六級、去認識朋友(lurenjia).
但是事情很明顯,大學生活的迷茫是不分專業的。不過迷茫甚至抑鬱過後,即使我至今仍會吐槽國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體制與社會勞動需求脫節導致的就業問題,我依舊認可營銷這個專業,也希望從事相關的工作,於是和377萬中的大多數人一樣,逃避低質量的就業,妄圖通過三年的研究生學習(雖然研究生教育體制一樣值得吐槽)換得一紙學位和提高求職競爭力的緩衝期,我加入了這場「卷」翻天的遊戲。
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Unified National 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是指教育主管部門和招生機構為選拔研究生而組織的相關考試的總稱,由國家考試主管部門和招生單位組織的初試和複試組成。是一項選拔性考試,所錄取學歷類型為普通高等教育。
——百度詞條
這裡換個文風,以知乎經驗貼的通用筆法開始梳理一個考驗戰敗者的經驗貼。啥?你說我考炸了還有臉發經驗貼?同學你不知道失敗是成功他親娘嗎?
其實是希望我在備考過程中踩的坑能夠成為後車之師,能偶然看到這篇文章的基本也是商學院裡的學弟學妹,公共課部分大同小異,按照在師大複習的尿性,大家很多備考的要點幾乎是同樣的節奏。
2019年考試周前一個月左右向2015級學姐收了一些專業課本,學姐順手送了我一本書:
看完這本書我只用了兩天,它一種程度上強化了我考研的動機。客觀的說,雖然張雪峰是一名合格的考研網紅,稱職的考研焦慮散播者,在考研圈裡名聲不太好。但是這本書的確對於很多當代大學生活症狀和就業困境直言不諱,從對考研小白科普「什麼是考研」的指導性和易讀性來說很有幫助。後來我也和同學參加了他來師大的講座,如果不是脫口秀愛好者不建議聽,因為浪費時間,內容幾乎和這本書一致。如果距離備考時間還有一年以上,或者對考研的本質不清楚,這本可以當作娛樂看一看。
之後開始了漫長的信息搜集過程,知乎重度用戶,所以信息源以知乎、院校官網、微信公眾號和機構群為主,閱讀各類經驗貼,以專業選擇、公共課備考方法論、複試政策、院校背景和研究生在讀者體驗為主,也有各自勸退和失敗者的自述,估計有十萬字的閱讀量吧,基本了解到可以給別人科普的程度(後來也在班會為同學做過一次簡單的備考科普交流),然後選定了院校專業,構建了基本的複習路線和規劃。
個人的學習情況如果參照高考,2017年全國二卷理科陝西省排名13000+,總分540+,數學80+屬於短板,英語130+尚可,總體天賦和興趣偏文科,吊車尾進入師大。大學期間,高數靠平時作業和考前突擊勉強七八十;線代主要靠公式記憶而且當時比較自覺地做題,比高數好一丟丟;概率論幾乎沒有基礎,開學前三周後上課屬於神遊,考試周突擊,高中的摸球(suijishixi古典概型)都不會了,自學隨機變量很痛苦,60+飄過。大英逃的課數不清,四級裸考通過,六級認真準備兩個多月470+(感謝自己複習六級時的詞彙積累,考研英語省了很多精力。如果你也有認真背六級大綱詞你就會驚喜地發現:考研詞彙算個der)
經過系統且綜合的考慮之後,選擇報考西南財經大學的市場營銷管理學碩(後改為企業管理),原因包括:
211財經院校,cover掉師大尷尬的師範背景,對於經管專業深造來說專業性也更強,各類資源更豐富。
成都,新一線城市中排名靠前,未來有川渝經濟區的政策優勢,相對於北上廣深壓力略小,人口、經濟和區位相比西安更有增長潛力,作為陝南人,四川的生活方式契合度更高。
西財的工商管理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為A-,專業水平能打。就業去向偏向於四川、廣東、深圳、湖北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少部分為國企和網際網路企業。
西財為極少數為市場營銷開設碩士專業的學校,相比於中南財大,考研難度較低(2019年複試線僅355)。其研究方向以金融產品、品牌策劃和消費者行為主,符合未來產品類和運營類的求職意向。
經管專業本身考研已經很火,211財經學校的難度不亞於普通985,水平有限,我更信奉中庸,折中是最佳選擇。
中國人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魯迅《吶喊》
知乎和B站大部分考研經驗貼有長期的備考時間安排,很詳細,具體到每個月的學習進度,複習指標幾乎實現量化。我想說的是,時間和進度很重要但不直接決定最終複習的結果,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和行為習慣各不相同,一切時間規劃必須在保證複習質量的前提進行,考研是一項時間產出比並不高的活動,欲速則不達。自以為最佳的時間線可能執行時會遇到突發情況,如果向要較高的容錯率,那麼像我這樣一整年的備考期更佳,總之就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矛盾有它的特殊性(這條是政治必背知識點啊),一切事情都要因人而異。
考慮到數學是弱項,笨鳥先飛吧。在前一年12月份就開始網購下單各類考研書籍、收集網課資源(當然是盜版)。
1月13日離校回家,此時距離新冠病毒奪第一條生命剛剛過去4天。
1月20日,考完科目四拿到拖了快兩年的駕照。宣誓大廳人群湧動,只有我和少數人戴著口罩。
1月23日,武漢全面封城。
1月到3月是疫情最嚴重的時間段,小區限制出入,家裡開始以周為單位囤積生活物資。這段時間是我的複習預熱階段,以看高數零基礎課程和背單詞為主。每天的作息比較隨心,一般在9點之後複習,全天學習5-6個小時。
3月初,校內網課開始進行。
4月初市內商家開始陸續營業,兩個多月的預熱複習結束後,考慮到前三月生活狀態欠佳,全國自行居家隔離的政策讓人胖了不少(雖然本來就很胖),我開始閉關,卸載掉一切娛樂軟體,退掉了大號,開始用微信小號關注各類考研公眾號以及和研友交流複習心得。過濾掉許多幹擾,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專注於目標,每天開始抽出兩個小時左右時間去健身房做有氧運動,跟著Keep學習少量器械和徒手的無氧運動,開始自己嘗試做低脂餐。學校的網課已經處於掛機狀態。由於健身和自己做飯,偶爾要應付專業課的小組作業,之後每天的複習時間調整為7個小時。
4月—7月初,熱乾麵聯合其它中華美食們挺過了建國以來最嚴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國內陸續開始全面復工復產,國外的其他藍星民眾則在以懂王為代表的國家元首和皿煮基因的體制文化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可是這雨我無瓜啊)。處於這個階段的我已經完全適應了每天6個小時以上的複習節奏,全面搞定了單詞,看完高數基礎班網課,1800題基礎篇。專業課教材只有一本西財老師自己編著的《管理學原理》,通讀了一遍(哇,發現自己大一的管理學學了個寂寞?)。
7月中旬,健身卡過期,想到300的月卡太割了,已經開始強化複習,白天學習強度也很高。改為沿馬路晨跑,買了瑜伽墊和啞鈴開始在家自己摸索。
7月中旬—8月下旬,基本完成強化複習,數學還剩概率論的強化,高數線代看完了強化課和1800的強化篇。英語真題做完2003-2015一遍,專業課勾畫了背誦重點。政治網課只看完徐濤強化班的馬哲部分(其他個人認為不需要看,科社不是重點也很好理解,政經?線文老師大一講得非常六,這應該是商學院學生考研政治的優勢吧?至於近代史和毛中特,前者靠記憶和梳理,後者通常會結合時政考察,暑假急個錘子。而且除了馬原,其他政治內容很好理解,主要是積累背誦),肖秀榮精講精練同步進行到馬原結束,通讀+勾畫1遍,肖秀榮1000題刷完馬原1遍。暑假的強化複習幹擾少,每天複習時間穩定在8個小時以上。
8月底師大開學,提前3天到校,搶先到學院的考研自習室佔了一個坑位,用掉一天搬書,陽光苑採購牛奶水果零食,搞搞個人衛生等等一些雜物活。次日加入到暑假留校備考的同志們的戰壕裡,開始長達4個月的並肩作戰。
9月上旬徹底結束了暑假落下的強化複習,伴隨一周9節的專業課(大四上學期全年級最多課——市銷班)。
9月中旬——10月中旬,開始第三輪複習,依舊以數學為重心再次複習三科講義,全書和其他老師的經典網課,鞏固三科的知識點和大量的題型練習+總結,將系統化地梳理考點,所謂很多經驗貼裡的知識框架,我在這個節點基本形成。政治一輪複習繼續,按照近代史、毛中特、思修的順訊通讀精講精練,完成配套的肖1000。英語一歷年真題做完2003-2015一遍,其餘留下模擬。開始看小三項(完型、新題型、翻譯)的網課學習。專業課屬於停滯(原因見下文)。雖然在校課程排課很密集,但是因為複習節奏已經得心應手,並且強化已經結束,查缺補漏的鞏固階段壓力較小,反倒加長了每天的複習時間,9-10個小時。
9月預報名綜合5月份公布的20考研報錄比、西財暴漲的分數線和今年得疫情影響,放棄之前確定的市銷管理,改為報錄比依然感人但是上岸可能性相對高一丟丟的企業管理(西財的工商管理類專業課內容統一為803管理學,不影響複習)
10月下旬正式報名。
10月底結束了9周的校內專業課學習,解放了真好,又有全天候的整塊時間複習了。
10月底到12月初,完成了第三輪複習,這一個多月數學部分以練習歷年真題為主;英語我選擇做完英二的閱讀和完型,因為英一做完兩遍以後已經到了看見文章第一句就知道內容和答案的程度;政治二刷肖秀榮1000題,同時用背誦手冊過時政內容和選擇題考點;專業課開始抽出更多的時間背誦考點。這個階段的複習在整個一年的考研周期中可以稱為巔峰,即達到了最高的強度和最佳的熟練度,生理和精神開始出現兩極分化,狀態不好是必然,如果沒有正確調整,心理防線很容易崩塌而導致前十個月的努力付諸東流。每天複習時間適當縮減到8-9個小時。
12月上旬直到初試12月26日的20多天裡屬於衝刺階段,數學、政治做各類模擬題(甭管做得有多辣雞,堅持做下去),看看習題冊和真題的經典錯題、講義的經典例題、鞏固所有數學公式(線代和概率論公式多到爆炸),英語則以三天一次模擬考試的方式做掉2016-2020的真題;專業繼續追進度背誦。每天的複習時間9個小時左右。
12月27日,GAME OVER。
對於大多數經管專業學碩專業的考研來說,公共課一般為政治、英語一和數學三,專業課則五花八門,但以西經、管理學、會計為主,偏向於背誦理解。
下面用很大的篇幅說說公共課複習我積累(cai guo)的經驗(da keng)。
字很多,特地加大一個字號便於閱讀。
考研數學對於考研有多重要?和高考類似,它直接決定了能否考上研究生,也勸退了許多數學不好的人(沒錯,正是在下)。但是,即使83分的高考戰績使我無法去剛好的學校,但這依然沒有阻止我選擇考數學三的學碩,因為我愈發覺得數學對於未來個人發展的重要性,而它似乎又是很多人的硬傷。
曾經我認為它是自己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恐懼而躲避,後來我發現躲避解決不了問題,木桶效應組裝的手槍終究會讓它成為擊碎自己某個理想的彈丸,考研可能如此,會不會還有下一次呢?我最終還是克服了心理障礙開始主動去試著解決它。後來雖然考場狀態很糟,再次間接導致一戰的失敗,但是好像考研數學也沒有那麼的難。我希望這裡的你如果和我一樣有弱勢的學科,如果你敢於冒險,請你放手一搏,很多內心深處的畏懼必須克服。
前期預熱:
選定專業和院校後,下定決心考數三,1月中旬開始著手準備數學的複習,基礎薄弱加上腦袋裡學的都交給老師了,複習前的狀態:三角函數、初等函數求導都忘了,要看書才想的起來。所以我選擇以零基礎高數課程開始入門,看的是大一時一位同樣數學不好的同學當時發給我的網課《徐小湛高等數學138講》(很感謝她的安利,我沒有想到躺在自己網盤裡足足吃灰兩年後還能幫助到我,希望後來光榮入伍的她能夠理想成真),徐老師是陝師大數學專業畢業的校友,後來入職川大任在數學學院任教授,長期從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等公共基礎課的教學,138講全套視頻課基本覆蓋了高數上下冊的全部知識點,並且每小節課程會用早年的考研真題進行延伸,基礎知識結合全彩的課件,講課嚴謹而不失幽默,除了有點電流麥,聽課體驗很好。
徐老師的138講我只選看了數三的考點章節(大約110講左右,每節知識點3-4講,每講40—60分鐘,徐老師說話很慢,全程1.75倍速),在草稿紙上配合練習《張宇帶你學高數》中勾選的教材課後必做習題進行入門學習。不得不說,主動學習的效果會比上課好很多。在1月中旬到3月底,這樣一輪預熱複習非常有幫助,很多概念理解得更透徹。如果數學薄弱且備考期不少於一年,推薦這個視頻課進行預習,也可用於期末考試。138講全套視頻老師放在了優酷,all free!
一輪複習
4月初開始全面閉關後,之後的三個多月使用專門的考研資料進行系統複習:
湯家鳳高數基礎班+湯家鳳高數講義+湯家鳳1800題基礎篇高數部分+張宇36講第一講(銜接高中數學知識點和常用公式,對個人基礎而言很有幫助)
李永樂線代基礎班+李永樂線代講義+湯家鳳1800題基礎篇線代部分
餘丙森概率論基礎班+隨堂筆記+李永樂數學全書概率論部分+湯家鳳1800題基礎篇概率論部分
(看網課+做簡單的基礎題,以章為單位循環)
二輪複習
7月—9月上旬進行第二輪複習,也就是強化階段。資料變化不大,刷題的強度更高了。
湯家鳳高數強化班+湯家鳳高數講義+隨堂筆記+湯家鳳1800題強化篇高數部分
李永樂線代強化班+李永樂線代講義二刷+隨堂筆記+湯家鳳1800題強化篇線代部分
餘丙森概率論強化班+餘炳森概率論講義+二刷之前的隨堂筆記+b站自學卷積公式(森哥玩的是分布函數暴力求導,這個方法雖然很萬能但不是很親民,尤其是對付2007年的概率論大題會被卷積黨秒殺,保險起見我還是看看吧)+李永樂數學全書概率論部分+湯家鳳1800題強化篇概率論部分
(看網課+梳理重難點和常見的各類題型+啃強化題(1800強化篇許多題非常搞心態),以章為單位循環)
二輪強化複習
9月中旬——10月中旬,勉強算是第三輪複習的過渡階段,我認為更像是二次強化,因為三科的知識點量很大,遺忘速度會非常快,當進行概率論的時候可能高數的一些知識點的記憶會有退化,所以在大多數經驗貼中用來模擬真題的這段時間我選擇再次強化,並且以高數為重點,因為2021的考綱算是近十年的大改,數三的高數部分又是典型,知識點數量和考試要求增加,我認為有必要再鞏固基礎並做適當的延伸。
三輪複習
10月底——12月初進行第三輪複習,以歷年真題為核心,考慮到時間,選擇做李永樂歷年真題(2006-2020),比張宇歷年真題大全解的題量小(後者足足有30年),並且李老頭的這本題在題型部分添加了早年真題和數三與數一數二公共考點的內容,線代部分有一題多解,雖然只有近十五年真題,但是在考綱大改的背景下,作為真題集其實題量很足。考慮到前期只做了1800,這個階段我又做了李林108,好傢夥又是一本神題。
(除去16/18/20三個公認高難度的大年真題放在最後研究,其餘年份採取模擬考試的形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改錯,標記,回顧知識點)
衝刺複習
12月上旬——初試進行衝刺階段,以各種模擬題為主,做了一些市面上的經典模擬題:
李林6套卷+李林4套卷+李永樂6套卷+張宇8套卷前三套,同樣經典但是沒時間做的還有合工大共創+超越、湯家鳳8套卷、張宇4套卷等等。模擬卷全部用於模擬考試,做的成績不是非常理想,但是鑑於模擬卷的本質是在於適應考試節奏和保持做題手感以及知識點查缺補漏,心態比較穩定,有時候空幾個大題也莫名自信。
個人認為考研失利的問題30%在於前期走了彎路和平時的懈怠,70%是因為後期複習狀態很差,時間安排混亂,尤其是考完政治和英語後身心很疲憊,但是由於專業課準備不足和對數學的擔心,焦慮促使我考前失眠,考數學前夜只睡了4個小時,監考撕試卷袋時我非常困,考場做題狀態遠低於日常刷題的狀態,思路緩慢,計算錯誤百出,至少白給20分(如果拿到這20分,我現在肯定在準備複試了,因為其它三科估分後比較滿意。)。
2021是傳統考研的數學小年+疫情衝擊造成的社會壓力+今年數學考綱改動(數三變動最多)很大,所以今年的考研數學相比過去三年還是很簡單的,分數線可能也會有一到兩分的上漲?本來是我這種數學渣上車的好機會,但是我居然睡過了站.
考研數學終究是應試玩法,複習模式已經非常成熟,經驗也好套路也罷都是在上千萬考研黨們實踐檢驗總結得出的,具備較強的可複製性。但是關鍵在於自身的長期努力和正確的學習方法,複習核心還是大量知識點的理解吸收+持續穩定的習題實戰。但是個人今年考研失敗的硬傷依舊是準備最充分,投入最大的數學。問題出在,對數學的不自信使自己在後期陷入考前太肝卻處於低效學習的怪圈,前期其實低估了自己的基礎,學零基礎課程佔用的時間過大,有部分精力做了是無用功。
至於課程和紙質教材,各類經驗貼已經介紹的爛大街了,不在這裡廢話。考研數學需要付出多少?可能就是十幾籤字筆芯和三四百張草稿紙吧,這個複習強度應當依據自身情況和目標院校的難易度確定,我的強度估計只是稍高於路人的水平,雖然遠未達到自己的極限,但也問心無愧吧。考研數學捲起來非常可怕,強化階段,夜裡11點群裡的衝985的研友們討論數學題是很常見的,大佬們總是能看到題幹就知道出自哪本習題冊的哪個位置。如果要考數學,請務必全力以赴。
線代的公式定理很多,且各章節互相聯繫,知識點系統性很強
湯家鳳高數講義是定理+對應題型的結構布局,基礎和強化學習都用這本
1800題量雖然很大,但是高數佔比較高,線代概率論還需要自己找題補充練習
數學複習的全部家當,紙質資料建議少而精,貪多嚼不爛,教材沒有最好,適合自己即可
網課知識點在講義上都有,複習方便可以補充拓展的重難點在邊頁
草稿紙淘寶很便宜,雙面省著還用掉三四百張,籤字筆做題比德芙還絲滑,秒殺所有中性筆
考研英語自2010年開始分為英語一和英語二,前者典型的特點科研應用導向,真題材料以報刊、科普文章為主,詞彙語法要求更高;後者為工作實踐導向,真題材料也側重於知名報刊雜誌和生活,詞彙要求同英一,語法要求較低。二者的核心得分點和難點都是閱讀和作文,翻譯和完型屬於閱讀能力的延伸考察(即文章閱讀能力越強,翻譯和完型相對得分更容易),早年完型偏難,近3年趨於簡單(當然,簡單是建立在複習基礎好的前提下)。翻譯則屬於小三項平均得分最低的題型,性價比較低,可選擇性複習。
說英語二比英語一簡單其實有點耍流氓,雖然考英語一但是後期真題做完後,買來英語二歷年真題的刷題卷做了閱讀和完型,個人感覺英語二的閱讀較簡單,體現在超綱詞少,敘述邏輯是線性的,題項設置很直白,做題套路類似高考的看關鍵詞回文找答案。英語二閱讀則詞彙量更大,題項經常挖坑,長難句等語法要求更高,完型和小作文則大同小異。翻譯一比二難,大作文英一側重於看圖論述,總體偏向高考和四六級風格。英二則是標準的圖表數據應用文,用模板解決更高效。
考研英語複習的各模塊重要程度:詞彙>長難句(考研英語語法考察主要為長複合句和特殊結構)>閱讀理解>作文>小三項。詞彙和語法是基石,唐叔的閱讀課被奉為經典,但是他也多次強調任何閱讀題技巧都是建立在看懂文章和理解題目的基礎上,因此在英語複習的預熱階段我只有兩個目標:背單詞,學語法。
單詞
1月中旬——2月上旬,由於處於預熱階段,對考研英語沒有太多概念,而且自身的英語基礎還過得去,重心放在數學,複習單詞選擇了考研界很火的戀練有詞,但是從眾多經驗貼來看。朱偉好像從新東方火了出來單幹以後的業務沒有當年那麼實在了,對韋林的營銷多了不少網紅飯圈的風氣。淘到了2018年老版的戀詞課程,老版的戀詞他講課廣告和廢話很少,30個單元課時很長,內容是以戀詞書為順序對單詞在真題中的釋義、用法、詞根詞綴進行串講,捎帶一些語法點撥和詞彙背景(沒錯會講有些詞是出自拉丁文還是法語,跳過跳過,考研是功利行為)。某種意義上不是單純的單詞課,像是一鍋亂燉,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每天學完數學之餘,花一個小時左右看一個單元的課。30個單元結束後,我感覺對詞彙的記憶不夠到位,而且戀詞詞書只收錄了3k左右的高頻詞彙(我買的是綠色老版,2021年戀詞意識到這個問題進行了改版,黃色新版戀詞擴充到5k),而大綱詞彙在5.5k詞左右,並且視頻課的串講只能加深理解(相當於和高頻詞們混個臉熟),邊看邊做筆記其實也記不了多少單詞。
我及時更換為紅寶書,它同樣是老牌考研詞書的Top3,有5k多的詞彙量,按重要性從高到低分為28個單元的高頻詞、30個單元的基礎詞和大約1000個歷年真題超綱詞,全套的紅寶書包括一本大開本的詞書(包括單詞的釋義、詞性、例句、短語等)和精編版的口袋書(只有單詞釋義和詞性),還會附贈配套的艾賓浩斯日記本(沒有還想要的自己找草稿紙畫一個)、自測習題以及其他用處不大的小口袋書。
以艾賓浩斯記憶法,對詞書進行背誦:即每新學1個單元(大約60個/單元),複習3-4個單元,學習方法:對單詞進行逐個閱覽,默記全部釋義,看例句理解單詞的用法和語境,串記標註與之相關的詞。比如copy是個常用詞,近義詞可以是duplicate,同樣prominent和eminent意思基本都是卓越的;出色的,還是同一個詞綴。dominant好像和這倆特別像吧,但它是nant結尾,不是同一個詞綴,意思毫不相關和,是「首要的;佔支配地位的」,再看domain,詞根和dominant相同,但是它是名詞「領域『範圍』,在某個領域獨大不就是dominant,這就是我個人總結方法,用詞根詞綴串聯相關單詞,起到背誦一個詞可以聯繫回憶一個詞系。這樣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詞(長得很像)、類型詞(表達某類概念:比如閱讀常出現的行政地理單位:國家country、西方國家的州state、中國的行省province、郡縣county、村莊village)、特殊聯想(紅寶書有一些插圖聯想,自己也可以大膽想像),這些方法的核心就是要形成自己的聯繫習慣,詞根詞綴記憶也好,象形口訣也罷,只要能提高背單詞的效率,當然像大多數人那樣大聲重複中英文也可以,怎麼記得住怎麼來,我背東西一直是默背,我只分享我自己的套路,學習方法沒有高低老規矩,最適即最優。
精煉本我用上述的背誦方法進行了串記標記,初次記憶很陌生的詞進行色彩標註,二次複習針對性記憶,這樣做後期複習方便到飛起
艾賓浩斯記憶很痛苦,需要重複多次。整整2個多月每天花一個多小時複習英語,只搞單詞。第一輪用詞書背完了高頻和基礎詞,基本可以看懂真題的文章。於是這個階段我開始嘗試做真題。但是背單詞不能停,不過我換了陣地:放棄詞書,改用墨墨背單詞APP(忍痛花了50塊買上限,後來基友才告訴我有破解版),一直背到考前。
墨墨的優點有兩個:首先,它考研模塊的詞庫除了其自有品牌和大綱詞書,基本覆蓋了當年市面上的所有詞書,70+本左右。紅寶書的所有詞彙也全部按照詞書的順序收錄。其次,它的背誦計劃也類似艾賓浩斯,按照用戶制定的日記數量根據背誦效果按照算法調整跳詞順序,定期隔日地將用戶記憶效果差的單詞加入每日計劃。我就在不知不覺中強化了之前用詞書背誦時沒有察覺到的bug,這種算法的缺點是每日計劃中複習內容佔了絕對比重,導致進度很慢,有多慢?我從3月下旬開始了150詞的每日計劃,直到12月初衝刺複習才背完紅寶書詞庫。
寫這篇文章時是2021年2月,部分上市較早的22考研詞書已經更新
背到後期時,260多太天的每日打卡會免費贈送很多單詞上限,根本用不完
用它背了大半年的紅寶書,每天100—150的背誦量其實也背完五千多個,但是記得很牢固
選擇墨墨主要是因為它的助記模塊非常適合我說的串記方法,而且釋義、例句、擴展等模塊採用官方錄入+UGC的形式,用戶過濾後的內容質量很高
痛苦的付出自然會有收穫,用詞書+App的組合拳背完兩輪後,看真題文章沒有任何生詞,基本可以口譯,再有唐叔的閱讀課加持,英一真題刷第一遍就可以穩定在每套錯5個以內,二刷則可以控制在3個以內,個別年份全對。前期咬牙堅持背單詞的反饋非常好,也因為2019年準備下半年六級時每天零碎地刷單詞,減輕了前期背單詞的痛苦。
語法
考研英語語法主要圍繞句子進行,不涉及構詞法、時態等其他語法知識,如果高中基礎好,複合句、獨立主格、倒裝、非謂語動詞這些知識點是有基礎的,考研英語的語法複習可以快速上手,如果四六級600+,個人建議可以跳過這個複習模塊,閱讀課都可以不用看,背背單詞直接刷真題吧。
語法複習我用的是何凱文的長難句解密,沒有聽課,也不想評價他本人。這本書的結構是:簡單句知識點+複合句知識點+特殊語句結構+真題實戰。我只在複習前期進行了簡單的看書理解,因為有中學英語的語法基礎,看書進行適當的拔高和補充後,由於詞彙量自信的加持和真題試做的良好體驗,我停止了語法複習。
因為語法受限於早期的積累,難以短期提升。國內英語教育水平各地區差異大,所以要因人而異,有人有語感,單詞沒問題時閱讀理解很順暢。有人單詞基礎差,語法的優先級就應該降低。我更推薦基礎差的學生聽一聽市面上口碑不錯的長難句課程,唐遲、田靜、劉曉燕均可。
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是考研英語分值最大的題型,4篇文章20道題40分,與30分的寫作部分同為複習的重中之重,基本決定英語這個單科大盤。
1月中旬——3月,在背單詞之餘我選擇試水閱讀理解的文章難度,使用何凱文的同源外刊,每天用20分鐘讀1篇大概讀了一半有30+篇左右,幻想練習讀文章的能力。
為什麼後來沒讀完?時間是次要原因,主要是因為我發現同源外刊是個坑,它是照搬原文,篇幅長、超綱詞太多、難度太高。不要妄圖考試時遇見原文,時代周刊、經濟學人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衛報、華盛頓郵報balabala這些業界大IP每年要出多少期?想碰運氣你怎麼不去摸彩票?這些報刊的確是真題閱讀理解甚至其他題型的出題素材,但是考研英語的牛逼之處就在於命題人高超的命題水平,真題文章是報刊原文修改過的,在維持400-500詞的基礎上,確保邏輯合理、超綱詞用大綱詞替換、題型符合考綱、選項具有迷惑性等等條件,這也是不推薦真題沒刷爆就去搞模擬題的原因,機構老師是幹不過命題組的,當然,肖老是特例。就我用過的人來看同源外刊並不適合大多數考生,有標題黨的嫌疑。只要解決單詞和長難句,適當學習做題技巧,足以應對閱讀理解。
↑ 割韭菜的雞肋,單詞都沒背完的別浪費錢了,買來搬書的時候加負重?
大概在5月左右開始看唐遲的閱讀課,個人認為只看技巧班即可,如果刷真題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再看真題閱讀的串講。唐叔閱讀技巧課是公開課,在網易有道直播。(我當然看的盜版錄播視頻了)。唐遲的閱讀技巧是劃分題型(例如最常見的細節題、例證題、中心思想題),然後有針對性地使用技巧(例如串聯段首句、跳讀、抓情感修飾詞、解讀標點符號、小墓碑選項)。其他老師我沒有聽過不做評價,但是唐叔的閱讀乾貨量很足,長難句語法課短小精悍也不錯。
比較奇怪的是,在後期在做真題閱讀時我好像已經習慣於不使用技巧,我總結為當詞彙量和語法的基礎足夠到一定程度,閱讀理解可以不用技巧流暢到秒選(有點凡爾賽,但是前期背單詞的我真的很痛苦以至於後來身邊考研的同學10月以後還問我單詞怎麼辦,我只能勸退發言,所以早點開始背單詞很重要)。事實上初試時的做題手感依然良好,雖然今年輿論認為英語閱讀的難度超過了2010年到達新的巔峰,但是對完答案應該只錯了三四個吧,低於之前錯5個的預期。但是英語救不了數學..
寫作
寫作部分我犯了拖延症,沒有看作文課,只買了何凱文的作文書,前中期還一直吃灰,但是在做真題時發現張劍黃皮書裡附贈的寫作冊子相當不錯,裡面的寫作思路和句型語料比何凱文的更精煉。但是複習寫作的失誤在於時間把握不到位也不夠重視,尤其是大作文,一直在積累語料,沒有進行任何背誦和練習,以至於26號下午考完政治很疲憊,然後草草看了幾眼筆記就上了考場,還好題目中規中矩,臨場發揮還湊合。如果二戰,我會選擇加購一本張劍的作文書早點開始準備,好好做人。
11月以後開始在作文書上摘抄一些寫作語料(我甚至用了六級的句型,非常合適,建議大家試試),讓另一位同學給從她自己的作文書上盲抽了一些小作文題目發我微信,自己用積累的模板語料進行限時練習訓練。
真題&實戰
英語真題非常關鍵,選取資料就顯得尤為重要,必須要有一套真題全解。我用了適合英語基礎較好的張劍黃皮書,分為2002-2008、2009-2015、2016-2020三套,我將前兩套刷了兩遍,最後一套用來模擬。真題在背完一輪單詞,看完閱讀課後大概5月份開始,主要是閱讀理解。第一遍的刷題模式:讀文章+做題+訂正+生詞摘抄+比較翻譯對理解錯誤處進行語義糾正+剝離文章中理解困難的長難句進行結構拆分解析並記錄,這樣精做一篇閱讀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所以每天只做一篇,13套真題共50多篇文章一輪下來就需要將近2個月,所以英語真題一定早點開始。
英語資料基本就用了這些,後期借同學的作文書看了看寫作框架,做了素材積累。網上說黃皮書較難是因為它的解析以命題思路和題型技巧為主,非常詳細。但對長難句只是選講,不是逐句講解,基礎差讀不懂文章的同學也可以選擇《考研真相》
第二輪真題刷起來就很快,從7月暑假強化階段開始,每天2篇閱讀+1篇完型/翻譯,同樣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閱讀部分由於一刷是精做而且正確率可觀,於是二刷我的重心就不再糾結對錯,而是利用前期總結的唐叔閱讀題型技巧去分析真題中的各類題型以及幹擾選項的特點,達到對這套方法論進行實踐檢驗的效果。同時還專注於文章敘事的邏輯結構和命題角度,相信我,只要不厭其煩地重複做這件事,大家都能或多或少地發現命題老頭們的規律,後期甚至可以一眼看穿真題閱讀中的竅門。
掌握文章結構就等於掌握一半的命題思路,老外寫議論文的套路其實比較明顯
二刷真題後已經臨近9月開學,因為對文章實在是太熟了,一看首段就知道後面寫的什麼破事,再刷下去也是邊際效益瘋狂遞減。考慮到需要保持做題手感,我買來一套英語二的真題刷題卷(就是那種賣得很便宜,解析內容很少,外觀偏薄的機構卷)每天刷刷閱讀和完型,體驗一般,因為和英二是不同的命題風格。另一方面由於之前二刷都沒有學過小三項的技巧,開始找小三項的網課看,但是除了李玉技老師的完形填空乾貨很足(找的2015年的網課,現在他已經從新東方離職了,他的新題型也很好,但是下載的視頻資源損壞了,懶得再找就列印了講義的PDF看了看),其他網課更偏重對真題的串講,感覺幫助不大還影響做題效果就沒看了,後來對完型題又進行了二刷。
做得差自然就記得多點,如果能讀懂80%,不建議手譯原文,太憨批了,考研時間很寶貴
李玉技老師的完型講的很好,紅花綠葉詞套路好像新東方老師都有借鑑
早年完型比較難,他會分段位給出差異化的拿分技巧,近年完型偏簡單,今年好像全對?
英語是語言,注重日常積累。對付國內的應試,複習核心始終是詞彙和語法,考研也是如此,技巧是錦上添花,再秀的做題套路都是建立在「識別關鍵單詞,理解句意,進而看懂文章邏輯」的前提下,如果看不懂文章或者題目,十個唐遲也救不了,中學時代「不讀文章直接看詞找答案「」的方法已經不適用了。所以基礎薄弱還想短期速成是妄想,更不要幻想像四六級裸考那樣撞大運,別人裸考那是人家高中有紮實的學習基礎,只是考前做題而已,認真你就輸了。對於經管學碩而言,如果目標院校不是冷門,英語一至少拿70分才不會拖後腿。建議採取長期、規律、持續、全面的複習方式。
眾所周知,政治複習是公共課中複習性價比最高的,可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部分內容而拿到平均水平的分數。但是這並意味著政治只需考前突擊,原因是考研競爭的激烈程度令人膽寒,越來越多的卷王們不再滿足剛過線的成績,多一分就多一份上岸的希望,那麼這一分為什麼不能靠政治呢?所以政治複習要把握好度(當然把握事物的度是唯物辯證法的精髓之一,質變量變規律可是馬哲的選擇題考點哦),過度投入收益不高還影響其他科目的複習,不重視可能會因為少那麼幾分無緣目標院校。
我複習政治和大部分人同步,雖然早早買了資料,但是直到暑假7月中旬才開始上手,我雖然是理科出身但是思維偏文科,所以歷史和政策的內容理解起來不是特別困難,難點在馬原的哲學模塊,所以我的複習資料搭配是:
徐濤強化班的馬哲部分+肖秀榮全家桶+腿姐背誦手冊PDF+零散的時政補充內容
徐濤強化課生動有趣,注重理解,考研界有目共睹,其他老師沒看過請大家自行考量。暑假的兩個月每天晚上抽半個小時看徐濤網課並在肖秀榮精講精練上做筆記(其實內容基本一致,排版不同而已,這種混搭完全可行),看完一章做對應章節的1000題並改錯記錄考點。接著是近代史、毛中特、思修,這三科我沒看視頻只用精講精練勾畫自學,暑假只學完馬原和部分近代史,1000題同步。
9月——10月初繼續進行基礎複習直到精講精練和1000題一刷結束。
10月——11月上旬利用一刷時留下的標記,對錯題進行了二刷,同時回顧刷題本的錯題筆記,同時丟掉精講精練,改用他的知識點摘要,它對精講精練進行濃縮(200頁左右的小書,精講精練是本500+的大書),類似腿姐背誦手冊的前半部分,用它複習選擇題知識點。
學習經驗貼的做法,我對選擇題用不同符號區分一刷和二刷的錯題,考前衝刺對錯過兩次的題重點關照一下
肖1000的解析會配套精講精練標註知識點,便於回顧
淘寶買的可以二刷的刷題本,與1000題同步編制。我這樣整理錯題筆記全套下來會很累,雖然方便回顧自己薄弱的地方,但是考完發現性價比不太高,不如多看幾遍知識點
11月底肖老的時政和行策的小冊子上市,我買來用零散時間看完,又列印了一些其他機構的補充內容,快速熟悉21考點的相關內容,例如國內的新冠疫情、脫貧攻堅、抗美援朝70周年、天問北鬥、香港國安法,國外的聯合國成立七十五周年、貿易戰。
12月初——考前,肖八上市刷肖八,肖四上市搞肖四,還用平板忙裡抽閒快速過了兩遍腿姐的背誦手冊,因為腿姐的選擇題技巧相當強,個人體驗:背誦手冊對選擇題的知識點梳理比肖老要好很多,更適合應試。但是大題背誦出了點失誤,前期用了肖老的考點預測,因為和肖四的背誦要點很吻合,開始陷入猶豫的境地,準備兩個取併集,結果背誦效率特別低,導致考前三天才開始系統地背肖四大題,純機械式背誦,不夠熟練,考試寫大題有不少屬於臨場發揮還差點沒寫完。
我認為考研政治的最佳複習方法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重複複習所有的知識點至少3次,尤其是近代史和毛中特部分,前者從1840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者涵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早期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至今,都有很長的時間跨度,事件、會議、理論、關鍵時間、政策、影響意義等等內容都需要記憶,有一個初識、理解、遺忘、回憶、梳理、再遺忘、再回憶、再梳理的過程,需要多次反覆才能保證選擇題拿到可觀的分數。分析圖今年肖老押題很猛上了熱搜,所以考前半個月放心地背肖四,總結好當年的時政內容,大題水平幾百萬人其實都差不多的。
作為2021考研的失敗者,上述的每一個字、每一張圖都是我的親身經歷,希望有幸能幫助到即將參加考研的你們,都看了這麼多了,請容許我再多叨叨一些我認為很重要的東西:
網際網路為消除信息鴻溝搭起了高架橋,焦慮的擴散幾乎不會區分用戶畫像,幾十年的大學擴招在提高公民素質的同時也讓勞動力過剩,於是內卷產生了。考研人數以每年幾十萬的速度上漲,高校擴招到宿舍都裝不下也趕不上讀研需求的爆炸,相比於理工科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國家發展戰略廣泛的人才需求,經管專業本科畢業求職時如果前三年沒有豐富和出眾的經歷,大多offer不會很體面多金。組織成員的社會化需要過程,新的螺絲釘們必須從基層開始成長。
經管類考研歷年都是大熱門,報錄比都很感人。21考研網友造了個「考研氣氛組」的網絡熱詞,自嘲而已,大多數人是踏實努力過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但是考研這條路不是文藝青年坐火車,院校和教育部不會關心你沿途熬了多少夜刷過多少題,也不在意你告別多少中途放棄的人才堅持到終點,定局只在12個小時裡你4張試卷拿到多少分,更不必說複試還要對綜合素質的考察。
我的初心其實很簡單,大一帶著小鎮做題家的思想妄圖用211的牌子做資本,大二發現了生活的本質後,迷茫、抑鬱、覺醒、規劃、踐行,但是效果不佳,大三確定了目標,想用讀研來換一個理想的城市和學校,為自己再造一個機會。因為我了解考研的本質,其實我很早就做好了當炮灰的準備,挫折和失敗是人生躲不掉的。我更怕大學四年過於平淡會留下青春的遺憾,勢必要為理想拼一次,即使它不是成功的,這次失敗也會在我未來面對生活更多洪水猛獸時給自己打下一劑強心針吧。
複習時又刷了這部經典的《墊底辣妹》,除了遇不到坪田老師那樣的燈塔,我想每個考研人都能在工藤沙耶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希望大家都能去往自己心中的慶應。
說努力是必要條件是因為努力不一定能上岸,但是上岸的人們沒有不努力的。不要相信運氣、天賦這種鬼話,少看那些個三本逆襲985的雞湯文,三百多萬人有幾個人能逆襲?浪費時間是小事,它會干擾大家對考試難度的判斷。考研這樣的國家級大考發展到今天已經卷的沒譜了,報錄比從過去的3:1,到現在的4:1甚至5:1(我的目標專業2020年的報錄比已經超過15:1,經管學碩就是這麼殘酷)。
很多雞湯文鼓吹什麼「三百萬人中幾十萬中途放棄、幾十萬遲到、幾十萬沒考完、幾十萬發揮失常,你的對手就是你自己,堅持到最後就是勝利」。不好意思我在師大文津樓考場沒見過幾個缺考的,每個人都是全力以赴,他們可能就是我的對手,況且大部分競爭者在四川那邊,我連人都見不到。我複習了一年也考完了全程,但我就是發揮失常的那批人,所以如果大家走上考研這條路,不要有任何僥倖,做最充分的準備也要做最壞的打算,感動自己是考研複習的第一殺手。
上圖分別為2019年和2020年西財工商管理類學碩的報錄情況,在考前準備期,我對比數據發現西財的市場營銷管理是其中相對競爭較小的,2019年僅350+的複試線,專業性和研究方向都比較滿意。
但2020年的報錄情況很不理想,5月公布的複試線為371,暴漲僅20分;統招人數下降,偏向於接受推免生。看到2020考研的數據我失眠了很久,非常絕望,等到2021年的招數計劃和推免公式,發現西財與全國的學碩招生政策一致,沿襲了2020年的趨勢,學碩繼續縮招+推免佔比上升,當時只想去211財經學校,其他幾所211財經的對口專業更可怕,沒辦法只能硬撐到報名,換成賭贏機率相對更大也不影響專業課複習的企業管理。由於教育部對碩士培養制度的改革,這樣考研趨勢未來基本會繼續保持下去,所以通過統招考試讀研的難度會與日俱增,如果決定了,請早日上車。
我個人認為考研複習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特節奏,每天一定要保持規律、重複、機械的學習生活,初期會非常痛苦,但是一旦習慣以後,完成任務會像例行公事那樣自然,每天不學習還會有些彆扭。
自制力很重要,我前期的設想很好,閉關斷網不玩手機,其實執行起來總是很低效的。我只實現了最低的自控:4月—8月閉關,停掉所有社交圈,只用微信小號和研友交流。但是假期在家吃飯會刷個電影、紀錄片,在學校b站刷知乎也停不下來,每天娛樂時間雖然不多但是一年下來就浪費了很多時間,這些時間可能全用來學習也不理想,因為腦力勞動時的興奮閾值很低,會快速疲勞,但是如果用來休息的話可能白天的狀態會更好,也許考數學的失誤會更少。
付費入手了正版Forest,這是個很好的專注App,去年進行了迭代,時長設置更靈活,將學習工具類設置成白名單也會更人性化。統計數據也反映了我1月到12月的複習節奏,是一個明顯的預熱+基礎+強化+衝刺的過程,兩千多個小時好像日積月累下來也沒有那麼漫長。各模塊的時間佔比很有說服力,一半的愛給了數學,另一半給了單詞、英語題和政治,專業課複習沒有安排妥當,我只買了西財紅寶書沒有買課,紅寶書有兩本需要背誦,一種要精背,全書150頁都是高頻考點,另一本是補充超綱考點,需要選背。我很抗拒背書,而且西財的管理學教材大面積機翻出來的東西很晦澀。所以前中期沒有分配足夠的精力給專業課,考前10月才開始背精背那本,選背本幾乎只是看了幾眼就上了考場,本來是數學渣,專業課卻成為我初試最擔心的一科,好在今年西財命題很簡單,機構的教材很給力,後期突擊背誦也考得比較滿意。
My Fucking Math Experience
如果像我這樣基礎差的,合適的老師很重要,我主跟湯家鳳老師,他科班出身,經驗豐富,負責、踏實、敬業,口碑很好。但也不是完美的,湯家鳳團隊的營銷慢慢多了起來,他過度偏重於基礎題型的講解,忽視對邏輯延伸和公式原理的解讀,這一點在做1800時的的體會很明顯,考研數學正在向重基礎多變化的方向發展,過去僅靠大量相似題型總結應付考試會捉襟見肘。相比之下,武忠祥老師的17堂課讓我相見恨晚,他的題型講解與公式定理的巧妙運用進行有機結合,點撥易錯的解題思路,適當進行拔高,聽完後對高數的理解更加透徹,個人更推薦他的高數課。
比如武老師經典的二重積分求旋轉體體積,從重積分概念的本質出發,適合一切旋轉軸的萬能解法,不用背公式更不用考慮絕對值問題,今年數三填空我就用上了
線代的市場基本被李永樂「壟斷」了,李老漢的線代非常強,大號馬克筆手寫的課件加上細緻地講解會很生動,講課風格是層層遞進,對知識點的回顧不厭其煩,和武老師一樣,直播課的答疑環節很耐心,兩位都是和藹可親的老頭兒,挑不出任何毛病的老師。概率論通常是三科中最後複習的,它的知識點不多,很多人就想當然地認為它是套公式的送分題,但是君不知多少前人送了命。概率論老師沒什麼好選擇黨的差別不大。我選擇了餘丙森,他不如方浩、王式安、張宇等人出名,是被文都冷落的數學老師,但是課程一點毛病都沒有,他會舉很多有趣的例子,開玩笑抖包袱十分拿手,多元隨機變量部分非常精彩,森哥的概率論可以放心跟。老師的選擇不建議廣撒網,機構老師太多了,有名的也很多,儘量在前期快速確定,可以試看幾節,數學網課有點像短視頻,容易獲得自我滿足的快感,腦袋明白和獨立解題是兩碼事,老師們講的多好雨你無瓜,關鍵還要動手實戰,否則誰也帶不動你。
森哥的公眾號和他本人一樣,是我見過最接地氣的,名氣小流量少,很少恰飯,暑假前開基礎班時直播始終只有幾十個人
李老漢辨識度超高的教具「冰棍棒」,後來他親自在課堂上澄清其實是原子筆,爺青結
三巨頭每年考完都會被出版社拉去做客直播,左至右依次為李、王、武,分別在清華、北理、西交有過任教歷史,前兩位早年都是考研命題人,武老師在西交大時期就參與考研輔導工作
早年大佬們的夢幻聯動
數學用的資料再嘮叨一下,三科講義是必備品,跟誰的課用誰的書。全書它更像三合一的百科全書,對知識點進行了全面覆蓋和濃縮精簡,但不是必備品,我用的李王全書算是最流行之一,其他口碑好的還有張宇30講、李範全書等等。習題冊我做完了1800,聽著好像很厲害,但是只做了一遍,很多難題沒有深入鑽研,後期也沒有及時回顧錯題,所以習題在精不在多。1800的貼合湯家鳳的例題,個人風格濃重,建議舍書中的偏難偏怪題,補充其它老師的部分習題,張宇1000題、李永樂660都很好,李林880和108很不錯,後者我在二輪強化和衝刺期做完了,真題風格濃厚且難易度適中,推薦入手,模擬卷的李林李6+李林4直接入手不用猶豫。
全書如果買了就在強化階段過至少一半,章節習題都值得一做
李林108的是以108個真題命題點出的,400多道都是精華而且題量不大,很適合我在做真題前進行過渡和補充
至於筆記和錯題本,這就是見仁見智了,請量力而行,很多考研人筆記和錯題抄一大堆沒時間看的,拿出來感動改卷老師嗎?如何做筆記和錯題本大家自尋門路吧,不要本末倒置就好。
湯老師那句「你這個年齡段怎麼睡得著」的名句我想即使不是考研人也略有耳聞吧。
和幾百萬人競爭其實不準確,因為大家只要幹掉當年和你報考同一志願的幾百人就夠了,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的對手們會學多久,內卷會讓大家陷入囚徒困境,所以學到傷身是不可避免的,我本來是毛髮濃密的基因,過去只擔心頭髮鬍鬚的野蠻生長,考研居然掉頭髮,我直接驚呆了。
強化階段在家偶爾學到興奮會肝到12點以後,不過還是學校自習室氛圍更好
雖然我們班大四上的考研關鍵期排9節課很智障,但是非常感謝學院提供的考研自習室,無論暑期留校的還是開學後中途加入的人,大家都很努力
教資考試改卷徵用了學院機房,自習室關了一個多星期,恰逢圖書館清書,向同學打聽了排隊的時間,準備5點早起去搶個好位置,結果第一次翻牆被漢園的大門安排了,落地把腳扭了只好瘸著去圖書館,路上遇見和我一樣慘的玩具狗,拍照留個紀念
情報失誤還憨憨地跑到前門,我還納悶師大不至於卷到開館前兩個小時排隊吧?來得太早沒辦法扭了腳也回不去,只能用手機看徐濤的政治帶背計劃直到天亮,再次證明考研真是一場信息戰。
後續腳痛還是沒堅持下去,感謝老畢同學送我回宿舍,搶的座位還是拱手讓人了。室友都考研還給我帶了三天飯,永日同學的雲南白藥效果槓槓的,都是好人。還好傷得很輕,五天以後又能上躥下跳,一周以後重返自習室。
夜裡貪玩手機的習慣+複習強度高,衝刺期的睡眠嚴重不足,焦慮情緒導致白天補覺的效果也不好,時常腦仁痛,真擔心猝死。
前期其實一直在控制飲食堅持鍛鍊,強化階段到了後期想擠出更多時間就停了下來,壓力也促使食慾暴漲,去學校後的四個月正餐猛吃還加夜宵,各種垃圾食品不斷,狂吃不動+睡眠不足,胖了20斤。避免變成像我這樣的極端,有合適減壓方式和過人的自制力還真是蠻重要的。
知乎上有很多類似「考研究竟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的熱議貼,曾經我是個看客,終於有一天輪到自己切身體會時,又是截然不同的感覺。 我很喜歡紅翼行動的海豹生還者馬庫斯·勒特雷爾在自傳《孤獨的倖存者》裡寫下的:
身體可以遭受一切磨難,唯有意志需要錘鍊。
一場沒有結果的考研讓我胖了很多,近視也嚴重了,但是用這些換取一個靠近理想的機會,一場對意志力的考驗,在我看來是值得的。
在自習室看到別人也用的西財803紅寶書,頓時就警惕了起來,後來知道學姐是一戰的西財,二戰換學校了書繼續用而已
作為牛飲選手,奶從沒斷過,自習室是屯奶屯水果的好地方,補充營養很重要
最後一周突擊背誦專業課懶得去吃飯,開啟麵包泡麵模式
9月開學我們市銷班就排了9節課,很搞人心態,但是無法改變的就逆來順受吧,上課偷偷寫幾道題,後期也找藉口逃了幾次課
午後的一道陽光從窗簾縫隙溜進來照在了阿鳳自信的臉上,哈哈,是希望的曙光
基本每天早上第一個到自習室,大爺偶爾前天夜裡會忘記關掉走廊盡頭的燈
The Battle Time of Team Player
考研好像是一個人的堅持,但其實終究離不開身邊人的支持,過去一年的備考周期裡,父母、朋友、同學、老師、輔導員都給予我很多信任和幫助。前半年在家裡備考,父母多次叮囑學習的投資不要擔心花錢,開學後本導也通過談話試圖緩解自己的焦慮,4個月裡和兩個考研的舍友吃膩了陽光苑,自習結束又披星戴月地重複地走那條宿舍到學院的路線,受傷時同學的扶持和照顧.
當然,一路走來也收穫了很多鼓勵,謝謝你們。
在這裡要特別說說與好基友一起考研的故事,畢竟兩個老鐵一起考研的機率真不大。
好基友孫長老是我初中的同學,中考一起去了市裡的公立中學,在高中時代見證他的初戀和分手,同在西安讀大學他計科我商科,在長安城裡瞎逛拍視頻素材,在終南山上搭帳篷喝酒鑽睡袋,在召喚師峽谷裡吹風種蘑菇找快樂,可以一個月不聯繫但是見面卻好像有扯不完的淡,在彼此都抑鬱時煲電話痛斥傻逼的大學生活然後無奈妥協。
去年1月我們又相約考同一個城市的研究生,他報了成電的軟工,我報了西財的營銷,我在想如果我們都能上岸的話以後會不會又在同一個樓盤當房奴呢?我是黨員,大概也是個唯物主義者,如果我們是,我想孫長老肯定會是我孩子的教父吧哈哈哈。
閉關後我留了一個備用微信,原來的微信號很久才會看一次,後來那個小號裡始終只有孫長老一個人,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探討噁心的習題,吐槽苦逼的生活,相互鼓勵,彼此調侃。我想我們彼此之間無需感謝,只當幸運遇見。
在這篇推文的的副推裡放上了2020年裡我倆之間一起追夢的點點滴滴,留作見證友誼的紀念品,多年後再回眸翻閱這些綠白塊的氣泡,我想,必然是彌足珍貴的。
考試結束後我們到常去的咖啡店敘舊,疫情經濟不是很景氣,店鋪易主,新接手的老闆娘沒有拉花的經驗,多次向我們解釋,於是我便和孫長老在有些冷清的咖啡店裡補錄了我的年更電臺,還臭美地加了張封面。
Vol.19【閒言碎語2020】考研數學,菜是原罪
2020,極為特殊的一年,有人在仿佛地球停轉的幾十個日夜裡失去了一切;有人拿生命同病魔死神談判,勇敢地將身邊的人保護的很好;有人受幸運的眷顧,帶上薄薄的口罩就能繼續新的生活。世界好像從未那樣魔幻,當外面的風景是伏屍百萬時,瘟疫卻難以撼動這裡的祥,我想是因為:列國有疆,國士無雙。
作為第三類人,我的2020伴隨口罩、網課、習題冊落下帷幕,加繆在《鼠疫》裡寫下:
為了適應嚴酷的氣候、大量的生意經、枯燥無味的景色、短促的黃昏、娛樂的方式等等,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疫情似乎不曾成為我2020的主旋律,我深信不疑地察覺到會有更加嚴酷的「氣候」在未來某個寒冬的清晨捲土重來,放眼當下,我恰有一未經生活捶打的好身體。而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於是我選擇考研並堅持走完全程。像是荒漠中斷水的旅人揪住了一把救命的稻草,我也揪住這一年的時間不敢放開,無論能否上岸我都相信,它一定會在未來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
我很感激兩年前自己輕度抑鬱的那段經歷,那種看穿自己的醜陋,接受自己的平庸,喚醒自己的迷惘,然後撥開黑暗和煙霧重見天日的感覺,我覺得這輩子都不會再有了。後來孫長老在他的一篇失眠雜談裡也記敘了他的感受, 即使發在他用Github搭載的小站,不經意地藏在其他技術貼中,字裡行間我看到的都是自己。他引用了王小波《黃金時代》的這段話: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年少時你渴望長大,因為長大就能獨自去遠方,於你你帶著眾人的期許來到理想或不理想的大學,你為之投入時間、精力、物質,感情,你哭過,笑過,也留戀過,然後想當然地認為這便是「長大」了吧,可生活會在未來你我猝不及防時舉起現實的大錘,你曾經渴望的會成為困住你的,生活用它的手法完成了一個循環。
事情很明顯,長大是很不好玩的,不管你願不願意,時間會把你變成充滿攻擊性卻又無法避免傷害的成年人。所有青春都是萬能的,只是沒人能永遠年輕。
——姬賡《那些夢想還萬能的日子》
2020年,羅翔老師和他的法考課一起走紅了網絡,每當我複習時感到絕望時,都會想起羅老師講過的那位誤入歧途兩次考研兩次法考的學生,好像眼前的那些破事也不過如此。
要相信追求理想的痛苦中也有精彩,希望大家一定要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找到自己與這個時代的接口,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成為自己的管理者,然後繼續生猛下去。
總有人單獨作戰,無一部屬,然而仍不失為管理者。
——彼得·德魯克《管理:任務、責任與實踐》
如果要問為什麼,羅曼羅蘭不是說過: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
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生活。
要考研的話,這些是我篩選過的乾貨內容,或許會有幫助:
B站:積分技巧:有理函數拆分 BV1LE41137no
B站:積分技巧:有理函數拆分進階 留數法 BV18K4y1Y7kC
B站:積分技巧:待定係數法 BV1JE41137TV
B站:因式分解技巧:多項式除法 BV1YE411F7ZQ
B站:齊次微分方程巧解:微分算子法 BV14a4y1a7YS
B站:21考綱新增內容 武忠祥 BV1Z54y1278R
B站:20考研數學:武忠祥高數17堂課全集 BV1mJ411u7k4
B站:深刻理解卷積公式 BV1f4411B7gv
B站:考研數學常見的100個易混考點 BV1s5411x7kL
B站:考研政治肖秀榮1000題怎麼刷 BV1F54y1z7su
熱愛數學的武慢零老師:BV12x411X7Ua
李永樂團隊大佬們的愛恨情仇:BV13k4y1R7ZU
李永樂老師冰棍棒的真相: BV1Ht4y127rS
考研日語湯家鳳: BV1Zz411i7wu
考研韓語湯家鳳: BV1x54y1Q79b
考研祖安湯家鳳: BV1QC4y1W7Ae
考研全能湯家鳳:BV1d64y1u7Wb
腿姐減肥名場面: BV1eD4y1Q7Ho
腿姐發火名場面:BV1MZ4y157gG
羅翔:演好你人生的劇本 BV1jK4y187Hz
海豹老將威廉麥克雷文2014德州大學畢業典禮演講節選: BV1ns411A7nv
人生不要放棄 BV1Mx41197Ms
你並非徵服了考試,而是戰勝了對手 BV1ZA411t7kY
盡吾力而能無悔 BV1tt411m7bL
記憶中沒有痛苦,只有遺憾 BV1V7411m74x
你有多想成功? BV1fs411S7VJ
不要害怕改變 BV16x411r7eZ
如果你們還有考研的疑問或者需要考研的資料
不嫌棄的話,可以找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