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裡曾有一句很打動我的話:「我覺得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一個覺醒期,覺醒期的早晚,決定了個人的命運。」熬過了覺醒前的那段時光,你將不再平凡。在那段日子裡,選擇了放棄,你終將平庸。
一、平凡與平庸
我們生而平凡,但我們絕不平庸。我們生來便是芸芸眾生中毫不起眼的那一個,但我們絕不是渾渾噩噩,數著日子等死亡的那一個。
但是在文學作品總有警示的意味,告誡人們不應做的事。正如錢鍾書先生的《圍城》那般,警醒著人們可怕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
《圍城》的主人公方鴻漸,生來平凡,僅僅只是一個鄉紳的兒子,但他確實命運的寵兒。未婚妻的病逝不僅讓他逃過了包辦婚姻的悲哀,還讓他擁有了出國留學的機會。
奈何他終是扶不上牆的阿鬥。方鴻漸在歐洲不學無術,才華與學識毫無增長。歸國之際,為了應付家中長輩,花錢買了一個學位。
方鴻漸雖說是買一個假學位,但是在當時也無人能辨出真假。故而,他的社會地位一下子就被提高了。
若方鴻漸是一個有一點羞恥心,一點上進心,不甘於平凡的人,那麼他的人生將會從這裡開始改變。
無奈一切假如之後的文字,都是對於遺憾的無限希冀。方鴻漸沒有改變,他的平庸導致了他所有的悲劇。
二、拒絕平庸
王陽明先生曾說過:「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終年碌碌,至於老死, 竟不知成就了個甚麼,可哀也已!」
方鴻漸的第一份工作是嶽父給他介紹的一份銀行閒差事。這份工作在上層社會看起來並不是那麼體面,但是對於方鴻漸這樣不願意去奮鬥的青年來說,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故事總有轉折才會吸引著讀者繼續關注。方鴻漸在這個時候瘋狂的愛上看一個上流社會的貴族小姐——蘇文紈。
蘇文紈是典型的白富美,又是正派的歸國女博士,來往的人非富即貴。相較之下,方鴻漸就覺得有些自慚形穢。
但方鴻漸還是那個方鴻漸,生而平凡,甘於平庸。他辭掉了原來的工作,接受了同為女神追求者的趙辛楣推薦的工作。
方鴻漸滿心歡喜,以為自己要當上大學教授,成為為人尊重的人上人。但天不遂人願,他造假學歷以及遊蕩多國的事被發現了。
三閭大學的校長一改原先的約定,轉而讓方鴻漸做副教授,教授大家都不願意教的課程。方鴻漸雖心有不滿,但他就是那種敢於平庸,逆來順受的人。即使他是心有不甘,但還是接受了。
然而這就是方鴻漸一切噩夢的開始。他的教學,讓人一言難盡。意外之下,他又被派去教授英文。
這一去可不要緊,偏巧又得罪了一位不省事的「油燈」。對家韓學愈無情地指出,方鴻漸指出對英文一無不通。
留學國外,他的語言還比不上國內上學的學生,可想而知這是有多平庸。校長再也無法忍受他的平庸,辭退了他。他日的平庸,終究是狠狠的給了方鴻漸一記響亮的耳光。
尼採說過:「極端的行為來源於虛榮,平庸的行為來源於習慣,狹隘的行為來源於恐懼。這樣來尋找原因一般不會出錯。」
方鴻漸習慣於平庸,從他出國開始就習慣了。然而最終,平庸還是以自己的方式給予了他相應的報復。
三、接受平凡
周國平說:「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後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
故事中的方鴻漸,只要在任意一個時間節點,不甘於平庸。那麼《圍城》或許就將變成另外一個勵志的故事。
畢竟他出生平凡,卻一路都有貴人的提攜。無論是嶽丈也好,「情敵也好」都對他的人生起了很大的作用,無奈的只是他一直平庸。
我們的生活終究不是錢鍾書先生筆下的《圍城》,有很多事我們都無法像故事那樣直面結果。很多時候,我們立志奮鬥,卻仍是茫茫夜幕中可有可無的那顆星星辰。
在這個時候,我們能做的唯有接受平凡。這世界上有珍珠也有沙粒,但珍珠畢竟是少數。當我們窮盡一切努力,仍舊還是那個平凡的自己,那嘗試著接受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