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方鴻漸的悲劇告訴我們,平凡和平庸,只在一念之間

2020-12-15 靈楓歷史閣

《平凡的世界》裡曾有一句很打動我的話:「我覺得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一個覺醒期,覺醒期的早晚,決定了個人的命運。」熬過了覺醒前的那段時光,你將不再平凡。在那段日子裡,選擇了放棄,你終將平庸。

一、平凡與平庸

我們生而平凡,但我們絕不平庸。我們生來便是芸芸眾生中毫不起眼的那一個,但我們絕不是渾渾噩噩,數著日子等死亡的那一個。

但是在文學作品總有警示的意味,告誡人們不應做的事。正如錢鍾書先生的《圍城》那般,警醒著人們可怕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

《圍城》的主人公方鴻漸,生來平凡,僅僅只是一個鄉紳的兒子,但他確實命運的寵兒。未婚妻的病逝不僅讓他逃過了包辦婚姻的悲哀,還讓他擁有了出國留學的機會。

奈何他終是扶不上牆的阿鬥。方鴻漸在歐洲不學無術,才華與學識毫無增長。歸國之際,為了應付家中長輩,花錢買了一個學位。

方鴻漸雖說是買一個假學位,但是在當時也無人能辨出真假。故而,他的社會地位一下子就被提高了。

若方鴻漸是一個有一點羞恥心,一點上進心,不甘於平凡的人,那麼他的人生將會從這裡開始改變。

無奈一切假如之後的文字,都是對於遺憾的無限希冀。方鴻漸沒有改變,他的平庸導致了他所有的悲劇。

二、拒絕平庸

王陽明先生曾說過:「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終年碌碌,至於老死, 竟不知成就了個甚麼,可哀也已!」

方鴻漸的第一份工作是嶽父給他介紹的一份銀行閒差事。這份工作在上層社會看起來並不是那麼體面,但是對於方鴻漸這樣不願意去奮鬥的青年來說,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故事總有轉折才會吸引著讀者繼續關注。方鴻漸在這個時候瘋狂的愛上看一個上流社會的貴族小姐——蘇文紈。

蘇文紈是典型的白富美,又是正派的歸國女博士,來往的人非富即貴。相較之下,方鴻漸就覺得有些自慚形穢。

但方鴻漸還是那個方鴻漸,生而平凡,甘於平庸。他辭掉了原來的工作,接受了同為女神追求者的趙辛楣推薦的工作。

方鴻漸滿心歡喜,以為自己要當上大學教授,成為為人尊重的人上人。但天不遂人願,他造假學歷以及遊蕩多國的事被發現了。

三閭大學的校長一改原先的約定,轉而讓方鴻漸做副教授,教授大家都不願意教的課程。方鴻漸雖心有不滿,但他就是那種敢於平庸,逆來順受的人。即使他是心有不甘,但還是接受了。

然而這就是方鴻漸一切噩夢的開始。他的教學,讓人一言難盡。意外之下,他又被派去教授英文。

這一去可不要緊,偏巧又得罪了一位不省事的「油燈」。對家韓學愈無情地指出,方鴻漸指出對英文一無不通。

留學國外,他的語言還比不上國內上學的學生,可想而知這是有多平庸。校長再也無法忍受他的平庸,辭退了他。他日的平庸,終究是狠狠的給了方鴻漸一記響亮的耳光。

尼採說過:「極端的行為來源於虛榮,平庸的行為來源於習慣,狹隘的行為來源於恐懼。這樣來尋找原因一般不會出錯。」

方鴻漸習慣於平庸,從他出國開始就習慣了。然而最終,平庸還是以自己的方式給予了他相應的報復。

三、接受平凡

周國平說:「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後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

故事中的方鴻漸,只要在任意一個時間節點,不甘於平庸。那麼《圍城》或許就將變成另外一個勵志的故事。

畢竟他出生平凡,卻一路都有貴人的提攜。無論是嶽丈也好,「情敵也好」都對他的人生起了很大的作用,無奈的只是他一直平庸。

我們的生活終究不是錢鍾書先生筆下的《圍城》,有很多事我們都無法像故事那樣直面結果。很多時候,我們立志奮鬥,卻仍是茫茫夜幕中可有可無的那顆星星辰。

在這個時候,我們能做的唯有接受平凡。這世界上有珍珠也有沙粒,但珍珠畢竟是少數。當我們窮盡一切努力,仍舊還是那個平凡的自己,那嘗試著接受自己吧。

相關焦點

  • 被困婚姻「圍城」的方鴻漸告誡讀者:沒主見的男人,人生有多懦弱
    《圍城》講述了方鴻漸與5個女人(周小姐、鮑小姐、唐曉芙、蘇文紈、孫柔嘉)之間的愛情和婚姻故事,但是都是以失敗告終,終其原因,就在於方鴻漸太沒有主見,深處婚姻「圍城」中的方鴻漸告誡讀者:沒有主見的男人,生活有多懦弱!
  • 《圍城》:愛上方鴻漸的這三個女人,揭示了男性婚姻痛苦的本質
    方鴻漸遇到的這些女子中,唐曉芙、蘇文紈、孫柔嘉都是真心待他,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是他的幸福歸宿。無論方鴻漸選擇了誰,最後都是走向不同的悲劇罷了。01 唐曉芙:男人心中的白月光,皎潔卻不切實際唐曉芙可以說是《圍城》中唯一可愛的女性角色,是方鴻漸心中的白月光。唐曉芙單純不做作,出身名貴又不故作姿態,純真可愛又善解人意,這樣的人,仿佛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
  • 《圍城》:方鴻漸和孫柔嘉的結局,印證了婚姻裡最扎心的七個字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曾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和電影。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圍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市井百態圖,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圍城》故事發生於1920-1940年代,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群相。
  • 《圍城》蘇文紈選擇方鴻漸,原因很簡單
    文/大慧《圍城》中主人公方鴻漸的愛情故事共有三段,一段是妾有情郎無意,一段是兩個人情投意合,卻沒能在一起,另一段女追男,最後走到了一起,卻並不幸福。故事一開頭寫的是蘇文紈對方鴻漸的愛情。從蘇文紈一出場,就註定了她和方鴻漸不可能走到一起。
  • 《圍城》丨方鴻漸和他生命中的五個女人
    《圍城》所講的故事發生於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鴻漸是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於家庭壓力與同鄉周家女子訂親。
  • 再讀《圍城》:夫妻之間最忌諱的,是扯掉對方最後一塊「遮羞布」
    正如孫柔嘉不擇手段地闖入婚姻的圍城,其實不過是想在一個合適的人身上尋求現世安穩。《圍城》這本書中塑造了方鴻漸、蘇文紈、趙辛楣、孫柔嘉、唐曉芙等個性鮮明的人物,其中作為陪襯的其他人物也各有特點。方鴻漸和這些人之間有逢場作戲的交往,也有真情流露的付出。然而最終方鴻漸一起走進婚姻圍城的人,卻是那個平凡普通,被讀者認為「心機深重」的孫柔嘉。
  • 老實人方鴻漸與4個女人痴纏:愛情一旦摻雜欲望就走進了「圍城」
    以前看《圍城》時,就覺得方鴻漸是個倒黴的角色,被鮑小姐引誘,被蘇小姐栽贓,被最愛的唐小姐拋棄,最後又要和個無甚特色的孫小姐將就一生,不禁暗生同情。有時實在想不通錢鍾書先生為什麼用他的筆為老實的方鴻漸劃上一道一道若即若離的傷痕。讓我看著心中又癢又疼,卻無法用什麼東西去搔癢或撫平。
  • 圍城之方鴻漸,自己籤約三閭大學,為什麼卻覺得被周經理趕走了?
    圍城中的方鴻漸,在離開「金點銀行」之前已經收到了一份來自三閭大學的聘書,他明明是自己決定離開金點銀行的,為什麼卻覺得自己是被周經理趕走的呢?方鴻漸為什麼要離開金點銀行?要幫周氏夫婦的孩子輔導作業,但是這孩子往往作業自己不做留著方鴻漸做,而且毫無感恩之情。周家的下人和孩子對方鴻漸全無尊重,仿佛供他上了幾年學就成了他的衣食父母和債主一樣,這讓方鴻漸學得特別不舒服。沒有人願意生活在債主的門下,還得天天對他們畢恭畢敬。
  • 不想讓孩子成為方鴻漸
    導語:眾所周知,方鴻漸是錢鍾書先生著的小說《圍城》裡的主人公,他是許多人曾經嘲笑的對象,我曾經甚至恨不得用刻薄的語言去苛責他。如今,再細細想來,越發覺得他有些可憐,覺得我們身上都有方鴻漸的影子,因此不忍心去責備了,也許這就是張愛玲所說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吧。
  • 錢鍾書的《圍城》寫了啥?網友:濃縮成10句話,又毒舌又犀利
    《圍城》不光是說婚姻,也說了人生中的那些「潛規則」:年輕的方鴻漸在該努力時不努力,一直都在浮躁變動,因為平庸吃盡了苦頭!在職場生活中,方鴻漸雖然對現有的待遇不滿意,但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也只能逆來順受。方鴻漸和多數普通人何其相像,在該努力的時候,沒有好好努力,在該積蓄力量的時候,得過且過,不肯吃奮鬥的苦,最後因為平庸,吃盡了生活的苦。這次讀《圍城》,卻讀出了許多無可奈何,許多人生真相,想起了許多人事,開始念及己身。
  • 《圍城》告訴我們3個道理,女人怎樣才會幸福?讀懂一生受益
    《圍城》之所以受眾很廣,不僅是方鴻漸這個人物的大眾化,還有作者透過整個故事傳達出的婚姻觀,告訴我們3個道理,女人怎樣才會幸福?讀懂一生受益。《圍城》嘲笑了婚姻,但錢鍾書的婚姻,卻令人羨慕。生活中,兩個人雖然有爭吵,有嫌棄,但因為彼此的愛意和相互遷就,才讓婚姻裡的枯燥和乏味,多了一絲溫暖和幸福。
  • 讀《圍城》,從趙辛楣和方鴻漸吵架,談人與人該如何保持「界限」
    在錢鍾書先生的小說《圍城》裡,有這樣一個情節,方鴻漸去韓學愈家吃飯,回來和趙辛楣說韓太太的國籍和他的文憑可能是假的,要趙辛楣幫忙鑑定,沒想到被趙辛楣懟了回去,說他:「你這人真沒良心。吃了人家的飯,還要管閒事,探聽人家隱私……」
  • 錢鍾書《圍城》裡最毒辣的一句話: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的中國經典現代文學名著。全書以主人公方鴻漸回國求職、工作和戀愛、結婚為線索展開,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在書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如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
  • 《圍城》:從方鴻漸的三段工作經歷,可以得到哪些職場智慧?
    《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作品經典之處在於,其中涉及到了人生的多個方面,且都無不犀利精準的直擊問題本質,或明或暗的透著人生智慧。對許多朋友來說,可能因為著作中關於婚姻是圍城的經典語錄,以致在閱讀作品時思緒過多的關注主角方鴻漸的戀愛和婚姻相關事件,而忽視了作為一個成年人,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工作或者說是事業。留洋歸國的學子方鴻漸,生活一塌糊塗,工作諸事不順。成年人的生活一塌糊塗,多半是工作上的不順和經濟上的拮据導致。
  • 人生有許多圍城,你是城裡的局外人嗎?如何進入和離開你的圍城?
    《圍城》,圍城……不知聽了多少遍,大家肯定對它不陌生。不管你承不承認,我們每個人都處在自己的圍城裡,學校的城,社會的城,愛情的城,婚姻的城,家庭的城,事業的城……各種各樣的城包圍著我們。你喜歡你的城嗎?如果不喜歡,可以做些什麼呢?看看錢老的《圍城》,或許你能得到一點啟發和安慰。
  • 《圍城》:方鴻漸的懦弱被動,其實是家庭權威教育的悲哀
    ——錢鍾書最近在讀《圍城》,大名鼎鼎的一部作品,初讀讓人覺得戲謔,再讀卻發人深省。因為書看剛看了一半,主人公方鴻漸已經從前嶽父小銀行辭職,去往三閭大學,即將開啟他的教學生涯。對於人生,方鴻漸很少有主動的時候,唯有退婚和愛上唐小姐,似乎是他對被動人生的反抗,讓他看起來有了點「活」著的感覺。1.
  • 人生如同一座圍城——錢鍾書《圍城》的存在主義哲學探析
    題記:《圍城》是一部展示知識分子生存狀態的小說,其中並沒有「高大全」的知識分子形象,作者通過以方鴻漸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的悲劇命運,揭示了那個時代的荒誕,這無疑與西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一脈相承,筆者從存在主義的幾個基本觀點來分析。
  • 《圍城》一書被我們現代人提取得僅剩一條婚姻格言?
    《圍城》被讀到薄至如此,卻又廣入人心,不知是該書的幸,亦或不幸。但我想錢鍾書先生一片匠心,也定不是想用25萬字告訴我們一條婚姻箴言。《圍城》中精妙詼諧的譬喻俯拾皆是,書中人趙辛楣評價主人翁方鴻漸「方先生人聰明,一切逢場作戲,可是我們這種笨蛋,把你開的玩笑都得認真」。
  • 《圍城》:人生就是荒誕與虛無中進行絕望抗爭,唯有反抗才能自由
    叔本華方鴻漸終其一生也沒有脫離圍城對他的羈絆,在他人生的某個階段,總會出現一點光亮一點希望,但最終都是悲劇收場,照應了存在主義的核心,生命就是一場悲劇,無時無刻不充滿痛苦圍城》,一次又一次的因為方鴻漸的懦弱退縮虛偽優柔寡斷而深感憤懣,推己及人,我們是不是也在某個時候想到了自己,自己所處那樣的境況又會做怎樣的抉擇,方鴻漸經歷過鮑小姐,蘇小姐,唐小姐,自以為聰明最後卻被女大學生生孫柔嘉擺弄,何嘗不是他自己自作自受。
  • 于慧陳道明、葛優史蘭芽、徐金金李媛媛、呂麗萍英達演繹《圍城》
    主演英達主人公方鴻漸留洋四年只混了一紙不能當真的博士文憑。他無理想與大志也缺乏手腕和壞心眼,回國後謀生很難自不待言,在愛情婚姻上也多有坎坷。蘇文碗憤怒之下略施手段便使方鴻漸與唐小姐有情人不能成為眷屬。為謀生他隻身赴三閭大學任教,並在那與並無愛情基礎的孫女士結成了夫妻。婚姻猶如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但衝了進去就一定幸福麼?電視劇圍城對此作了形象的註解。方鴻漸的無用,孫女士的多嫉妒。方鴻漸的家人對兒媳的責難,尤其是孫的姨媽對侄女的挑唆。不久,方鴻漸的婚姻就烽火不息,在風雨之中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