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民主的內涵

2020-12-16 搜狐網

  時間:2009-03-30 03:57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 手機讀報

  民主與法治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互為條件,不可分離,它們共同構成現代政治文明的基礎,說有民主就無法治,要法治就不能要民主,這是危言聳聽。

  民主與集中是同一個政治過程中兩個各不相同而又不可或缺的環節,把民主與集中對立起來,以為講民主就是否定集中,或者要集中就沒有民主,都是極大誤解。

  民主與民生並不互相排斥,民主促進民生,民生需要民主,以為發展民生就阻擋了民主,是一種嚴重的錯誤。

  民主是普遍與特殊的真正統一,把民主當作西方國家的專利,簡單地否定民主的普遍性,正像簡單地否定民主的特殊性一樣,都是有害的偏見。

  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處於政治過程的不同環節,它們不能相互取代,那種認為中國的民主是協商民主,西方的民主是選舉民主的觀點,是對民主的無知。

  由黨內民主帶動社會民主是中國民主發展的現實道路,以人民民主去否定黨內民主,或以黨內民主去否定人民民主,都是對中國民主發展道路的曲解。(據2009年3月18日《光明日報》)

  俞可平

  (

相關焦點

  • 近代中國人對「民主」內涵的認識
    這一時期介紹西方民主比較多的是早期改良思想家和一些比較有眼光的官員,他們認識的民主主體部分仍是民主制度,但已經開始注意到民主思想層面的內容,內涵有所擴展。例如,王韜非常關注西方國家的民主制度,並對西方國家政治制度形式作了劃分。何啟、胡禮垣還根據各自願望對中國應該建立的議院制度進行了設計。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內涵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內涵 2017年12月14日 07:1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佟德志 字號 內容摘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大精深,
  • 領導幹部民主素養的內涵特徵和時代要求
    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也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全面提升包括民主素養在內的綜合素質,更好履職盡責,成為忠誠於黨、敢擔當善作為,具備高超領導能力和領導藝術的好幹部。為此,我們要科學解析領導幹部民主素養的內涵特徵和時代要求,深刻理解領導幹部民主素養的功能價值,切實探索新時代領導幹部提升民主素養的實踐路徑。
  • 如何看待民主的科學內涵和實踐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提出「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學內涵和實踐」的重大課題。以什麼樣的思路來謀劃和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對國家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響。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適用於一切國家的民主發展道路。
  •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深刻內涵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第六部分以「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題,闡釋了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交匯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主要措施,強調了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 生動講述「中國之治」,上海實踐豐富全過程民主時代內涵
    生動講述「中國之治」,上海實踐豐富全過程民主時代內涵 2020-11-24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句話讀懂中國式民主內涵
    什麼是中國式民主?筆者認為,這指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主義性質的民主政治形態。從堅持和發展中國式民主的戰略視角來看,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 第一句話,中國式民主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民主。十八大報告強調「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 李鎮西:我所理解的「民主教育」——重發17年前寫的博士論文《民主與教育》節選,以紀念偉大的「五四運動」一百周年
    當然,有時人們談及「教育民主化」也包含這樣的內涵,即教育越來越由專制或者非民主朝著更加民主的方向轉化。我把前者(「越來越多的公民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會,受到越來越充分的民主教育」)理解為狹義的「教育民主化」,而把後者(「教育越來越由專制或者非民主朝著更加民主的方向轉化」)理解為廣義的「教育民主化」。 廣義的「教育民主化」與「民主教育」在內涵上十分接近。
  • 包剛升談民主③:歷史更多站在民主政體這邊丨高見
    我2014年出版的《民主崩潰的政治學》一書,就專門研究民主政體失敗的問題。一個主要的發現是,當選民政治分裂引發嚴重的政治衝突,而不合理的憲法設計與政治制度無法塑造有效的國家能力時,民主政體更有可能走向崩潰。對一個民主政體來說,如何防止民主的挫敗和希特勒的崛起呢?
  • 民主社會主義
    民主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思想體系,它是當代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黨、社會民主黨和社會工黨的思想體系與意識形態的總稱,是同科學社會主義相對立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思想體系
  • 堅持和完善民主生活會制度
    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和關鍵環節。習近平同志先後出席指導河北省委和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精神,研究探析黨的民主生活會的歷史發展,總結提煉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的成功經驗,對於加強黨的建設、進一步堅持和完善民主生活會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 「泰式民主」概念淺析
    本文介紹「泰式民主」概念出現的背景、泰國學者對其內涵的探討以及這個概念面對的批評和挑戰,提出以西方民主的學術理論為參照,是進一步探索如何建構「泰式民主」概念的一個途徑。目前的「泰式民主」是否已經變異成為失去民主特質而不能再被成為「民主」?一個國家的傳統社會、文化和歷史特質是否與現代民主相兼容?這些問題關乎泰國政治文化和局勢發展的方向,也反映了一個由來已久的觀點之爭,即在民主和人權議題上,東亞的學者和決策者立足的文化相對觀點和西方或傾向西方思維的學者和決策者堅持的普適觀點之爭。
  • 力學所召開2017年度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
    2月9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召開2017年度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相裡斌出席會議,力學所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參加會議。會議由力學所黨委書記劉桂菊主持。她緊扣民主生活會的主題,從六個方面深入查擺領導班子存在的問題,深挖思想根源。針對突出問題,提出了整改措施。領導班子成員秦偉、劉桂菊、戴蘭宏、尹明、魏宇傑緊扣本次民主生活會主題,按照「三個對照」、「三個聯繫」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問題意識,把自己擺進去、把思想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先後從六個方面切實查找不足和問題,結合徵求的意見和建議,逐條查找梳理,深入具體地進行分析,提出整改的具體措施。
  • 警惕「民主」概念陷阱
    但是,西方尤其是美國為向全世界推廣兜售其民主理論和民主制度,將民主變成「鮮花」掩映下危險的概念陷阱:將「普世價值」、「民主價值」、「西方民主價值」、「西方民主制度」、「美國民主制度」、「投票選舉程序」、「普適制度」劃等號,誘導人們以西方標準檢視、否定本國民主理論及實踐。反對西方標準的民主就被認為是「反民主」,不同於西方主流民主理論就被認為是「異端邪說」,不實行西式的民主制度就被認為是「獨裁專制」。
  • 獨家文稿 朱松嶺:準確把握民主的深刻內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單純就這個題目展開來看,可以有很多個專題來進行專門闡述。有幾個部分特別值得關注,或者說把線條理清楚。 第一,什麼是民主?民主的概念是什麼?民主的特點是什麼?民主是怎麼演變的? 第二,為什麼要民主?民主是具有正當性的,民主是具有合法性的,民主是具有可行性的。 第三,我們應該怎樣實行民主?
  • 中方再談蓬佩奧「瘋狂行徑」:他代表不了民主自由
    中新社北京7月27日電 (記者 梁曉輝)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蓬佩奧口口聲聲說要維護民主自由,實際上他代表不了民主自由,他是為了美國的霸權、為了他身後的利益集團服務。蓬佩奧口口聲聲說要維護民主自由,實際上他代表不了民主自由,他是為了美國的霸權、為了他身後的利益集團服務。但今天早已不是挑動意識形態對立的年代了。世界多極化潮流勢不可擋。」汪文斌說。他指出,今年距尼克森總統訪華已近半個世紀。中美關係半個世紀以來的發展歷程表明,只有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中美關係才能穩定健康發展。中國無意改變美國,美國也改變不了中國。
  • 站在學生的崗位上談民主│解放前中國託派雜誌文章之四十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民主勢力不斷地增漲,目前,誰也不能否認,民主的要求,是一種客觀的、普遍的、不可阻抑的要求,一切被法西斯專制鎮壓過的人民,被天皇橫暴統治過的人民,以及一切參加過這次大戰的下層群眾、農民、工人、知識分子,經過了這一場浩大而又殘酷的撕裂與劫奪以後,他們是必然地,而且又是非常正當地要求兌現他們所日念夜思的民主支票的。
  • 概念演變:從「社會民主主義」到「民主社會主義」再到「社會民主主義」
    從名稱和概念上而言,歐洲社會民主黨(包括社會黨、工黨)的思想體系與意識形態經歷了從「社會民主主義」到「民主社會主義」,再到「社會民主主義
  • 楊潤廣:解讀美國的民主觀和民主制度
    美國高揚民主的旗幟,熱衷於在世界上推行民主制度,宣稱美國民主代表著文明理想,有著普世價值,試圖按自己的意志和國家戰略建立所謂的民主世界,貌似美國是民主制度的衛道士。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直到建國近200年的時候,美國才停止拒斥民主制度,上個世紀60年代才完成了公民權制度的構建。
  • 馬正義|當民主遭遇傳統:非正式制度在民主鞏固中的兩幅面孔
    [21]儘管已有分析並未就非正式制度的內涵達成一致,但多元的分析視角為本文理解非正式制度內涵提供了重要的鋪墊。本文認為,非正式制度的概念一方面需要足夠的寬泛與包容,以便能夠充分反映其多樣性和複雜性,另一方面也應儘量地簡潔明了,以便有助於迅速把握其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