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長:一切從國家的需要出發

2021-02-16 中國民主同盟

10年前的今天(2010年7月30日),錢偉長在上海與世長辭。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生,江蘇無錫人。1952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作為中國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錢偉長兼長應用數學、物理學、中文信息學,著述甚豐,特別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有重要成就,與錢學森、錢三強並稱「三錢」。

他是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曾任上海大學校長;第一、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第二屆中央委員、第四屆中央常委、第五、六、七屆中央副主席、第七、八、九屆中央名譽主席。

曾有不少人問他,作為一個科學家和教育家,作為一個民主黨派人士,貫穿你一生的信念是什麼?錢老的回答是——「一切從國家的需要出發。

一切從國家的需要出發,是多少年來成千上萬的中國知識分子、民主人士恪守的人生信念,更是貫穿了錢偉長的一生。

1912年,錢偉長出生於江蘇省無錫縣鴻聲鄉七房橋村一個清貧的教師之家。他有個大名鼎鼎的四叔——國學大師錢穆,「偉長」這個名字就是錢穆親自取的。

高中時候的錢偉長

16歲時,父親病逝,之後他就一直跟隨四叔生活。受其耳濡目染,18歲那年,錢偉長以中文和歷史滿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

可就在他決定進入歷史系的第二天,也就是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一時間,全國青年學生紛紛舉行遊行示威,支持抗日。錢偉長從收音機裡聽到了這個震驚中外的消息,當時就火了:「沒飛機大炮,我們自己造。我要學飛機大炮。」錢偉長決定棄文從理,轉投物理系門下。由於高考物理成績只有5分,一開始他被物理系主任拒絕,幾經周折才得償如願,並且學習異常努力,後來成為了物理系的尖子生。學生時代的錢偉長愛國熱情非常高,他還曾經參加過一二·九運動和民族解放先鋒隊。

1939年錢偉長考取了中英庚款會公費生留學生,但留學的過程卻一波三折。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留學計劃一度被迫中止,可三個月後,當中英庚款會做好了所有準備時,錢偉長卻和同學們一起選擇了放棄——護照上有日本籤證並在橫濱停留激怒了他們,當時日本正在侵略中國!直到1940年8月,錢偉長才終於在上海登船,赴加拿大留學。

在多倫多大學博士畢業典禮後留影(1942年10月 加拿大)

他對前來送行的四叔說,出國不是為了自己和家庭,而是想走科學救國的道路。在多倫多大學,錢偉長主攻彈性力學,在導師辛格的指導下,用50天的時間完成了論文《彈性板殼的內稟理論》。這是世界第一篇有關板殼內稟的理論,幾十年來深受國際學術界重視。這篇論文和愛因斯坦等著名學者的文章共同發表在一本文集裡,而那時錢偉長到加拿大還不到一年。


1942年,錢偉長博士畢業後來到了美國,師從世界飛彈之父馮·卡門。之後,他進入美國著名的噴氣推進研究室工作,在導師引領下,不辭勞苦地奔走於研究室的白沙基地,參與火箭和飛彈試驗,並在飛行器結構力學、高速空氣動力學和飛行器動力學方面作出多項成就。1944年,他成為美國航空科學學會正式會員,並在美國航空工程學會上宣讀了《超音速對稱錐流的攝動理論》。美國應用數學季刊分三期連載了錢偉長博士論文的基本部分,其中一個重要方程被稱為「錢偉長方程」。1946年,他與馮·卡門合作發表了《變扭率的扭轉》一文。馮·卡門稱這是他一生中最為經典的彈性力學論文。

正當錢偉長在美國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國內傳來了中國抗戰勝利的消息。1946年,錢偉長做出了回國的重大決定,以「久離家園、懷念親人」為由,取得了回國權。

懷著出國前立下的誓言,他回到了闊別六年的清華大學,擔任了機械系的一名教授。為了生活,更為了實現「科學救國」的抱負,他同時在北京大學和燕京大學工學院兼課,一個星期十幾堂課,幾乎包下了這三所學校物理系所有的基礎課程。因為薪水低,他經常要借貸度日。

1948年有友人捎信給錢偉長,告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亟願他回該所復職,可攜全家定居並給予優厚待遇。他到美國領事館申辦籤證,填寫申請表時,在「若中美交戰,你是否忠於美國?」處毅然填上了「NO」,最後以拒絕赴美了事。

這期間,他參與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力學專業——北京大學力學系;出版了中國第一本《彈性力學》著作,開設了我國第一個力學研究班和力學師資培養班,該班學員大多成為中國從事力學研究科學的領軍人物,為我國的機械工業、土木建築、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新中國成立後,錢偉長開始從事行政工作,擔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6年,錢偉長和400多位專家教授一起參加了新中國自然科學12年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這是曠無古人的大事,分歧爭論在所難免。錢偉長提出要把原子能、宇航、計算機和自動化列入發展規劃,這個主張並不是囿於自己從事的學科,而是關注到國家整體科技實力的發展。當時只有錢三強和錢學森支持。吵了一年多,最後周恩來說,「三錢」說得對,我們國家需要這個,並把三人增補進領導制訂規劃工作的「十人小組」。此後不久,周總理在許多公開場合把三人並譽為「三錢」,也就是後來傳開的「三錢」的來歷。

時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的錢偉長教授(前右),應邀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講課,並認真解答師生們提出的問題(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57年,被任命為清華大學副校長的錢偉長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高等工業學校的培養目標問題》一文,對當時清華大學照搬蘇聯模式的教學思想提出了意見。他的主張與清華園內外的時潮相背,引發了一場歷時三個月的大辯論。隨著反右運動的愈演愈烈,錢偉長被打成右派,毛澤東的一句話「他是好教師」才讓他保留了教授資格,但他已經沒有了上課的機會。

在科研上,錢偉長什麼領域都去研究,在什麼領域研究都有收穫,於是有人戲稱他為「萬能科學家」。對此,他說,「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國家哪方面需要我,我就力所能及地去幹」。從被打成「右派」到1966的九年間,這位被困在清華園裡的科學家先後為各方提供諮詢、解決技術難題100多個。他曾應李四光要求研究測量地引力的初步設想措施;為國防部門建設防爆結構、穿甲試驗、潛艇龍骨計算提供諮詢……

1968年,這位56歲的科學家被分配到北京首都特鋼廠做了一名爐前工。他和工人們一起建立起了熱處理車間,還設計了當時北京最好的液壓工具機,也由此和工人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1972至1974年,他接到為坦克和野外作業部門研製大電流高能電池的任務,他成功地研製出多項指標超過國際水平的鋅-空氣電池,並協助建立了鋅空氣電池廠。

1979年,錢偉長摘下了右派的帽子,開始擔任一些職務。這一年,他已經68歲。1983年,已過古稀之年的錢偉長突然接到一紙調令,被任命為上海工業大學校長。這是由鄧小平同志親自任命的,還特別註明了「不受年齡限制」,意為終身教職、終身校長。

上海市副市長楊愷在上海工業大學歡迎錢偉長校長履任(1983年1月)

上海工業大學原是上世紀60年代初建成的一所地方大學,學校的建設發展在文革時期受到嚴重破壞。錢偉長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教學科研的改革,首先提出了「拆除四堵牆」的口號——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牆,拆除師生之間的牆,拆除科系之間的牆,拆除教學和科研之間的牆。

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1992年,錢偉長又推行了短學期制、學分制和選課制,精簡了教學大綱,並從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增設了許多新的科系。因為在全國沒有先例,學分制剛開始實行的時候壓力重重,後來在幾年內竟風行全國。

1994年,上海工業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和原上海大學合併,定名為上海大學。年逾八旬的錢偉長擔任合併後的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說,要把上海大學辦成世界一流的研究性大學,當好校長不僅是他的責任,更是他的義務。的確,自從來到上海他就一直是一名義務校長,他從沒拿過上大一分錢的工資。

作為教育家的錢偉長,出版過五十萬字的《論教育》。他強調務實,更強調「教育興國」。1977年以後,他去祖國各地做了數百次講座和報告,提倡科學和教育,宣傳現代化。他在辦學中實踐著自己的教育理念,如學校必須適應社會的變化,為社會服務;要辦好工科,必須有堅實的理科做基礎;高校教師要同時挑起教學和科研兩副擔子;不能圍繞高考的指揮棒轉,不能讓分數牽著鼻子跑;學比教更重要,教,關鍵在「授之以漁」;培養的學生應當是全面的人,是愛國者,是有文化藝術修養、道德品質高尚、心靈美好的人……

「拆除四堵牆」的高校辦學宗旨、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思想、和諧教育思想和美育思想,都是錢偉長對中國高等教育理論的重大貢獻。

「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也是錢偉長的口頭禪。「我36歲學力學,44歲學俄語,58歲學電池知識。不要以為年紀大了不能學東西,我學計算機是在64歲以後,我現在也搞計算機了,當然不像年輕人那麼好,不過也嚇不倒我。」他的這番話,跟上海大學校園內他手書的「自強不息」四字一樣,都激勵著年輕的學子們為國家的需要而上進、拼搏。

錢偉長和費孝通這兩位泰鬥級的大學者既是同鄉,又是摯友,還是多年的鄰居。同為民盟的領導人,他們出身名門,卻有著深刻的平民情結,憂國憂民,心繫百姓。

錢偉長在全國政協五屆三次會議小組會上發表意見(1980年8月29日攝)。

改革開放以後,錢偉長的參政議政空間比之前更為寬廣。1978年以後,錢偉長經常到各省市、自治區,特別是貧困的邊遠山區考察,為富民強國出謀劃策。南到西沙群島,北到漠河,西到新疆大漠,無不留下他奔走的身影和直言的調查報告與建議。

1980年受福建民盟邀請講學期間,錢偉長了解到福建馬尾港有四個泊位因選址不當而淤塞,如遷南岸則費錢費時,且陸路不暢。經現場考察,錢偉長建議在對岸水中堆積卵石,「束水攻沙」,解決了泥沙淤積問題,促成了拋石築壩工程的實施。之後他數次去福建講學考察,提出了開放三都澳為民用港口、開發湄洲灣、保護武夷山為朱子理學研究基地等建議。

1982年,費孝通和錢偉長率民盟中央智力支邊小組在呼和浩特草原。

1986年,費孝通、錢偉長等10位主講人以《我國社會經濟科技發展戰略問題》作為總題目,分別就中國科技、教育、人口等10個方面的戰略發展問題發表看法。聽眾900餘人中,有45%來自各級黨政部門決策機構。這只是民盟中央「多學科學術講座」歷年活動中的一次。盟內知名專家、學者受邀赴各地開展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形勢報告等多方面的講學活動,從1983年起就逐漸發展為由各級民盟組織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系列大型講座,取得了極佳的社會效益。

1986年開始,民盟四川省委組織專家學者,開始了對遂寧的智力諮詢服務。錢偉長從1989年「遂寧市經濟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成立伊始就親自指導,歷年來多次到四川指導「盟遂合作」工作會議。1990年,他在《求是》雜誌上發表了《重視發揮民主黨派在地方經濟建設中的作用》一文,指出,盟遂合作「是共產黨領導下,多黨合作的一次成功和有益的嘗試,為全盟提供了值得借鑑的榜樣」。

費孝通、錢偉長與青海省領導幹部一起探討開發青海資源的問題。

1988年,開發大西北問題正式提上民盟中央議事日程。當年,費孝通和錢偉長帶隊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考察,並與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兩省兩區的黨政領導在充分的溝通和協商後達成了共識。7月,黃河上遊多民族經濟開發區建設研討會在甘肅蘭州召開。會後,費孝通和錢偉長以民盟中央主席、副主席的身份聯名上書,向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提出建議,希望建立黃河上遊多民族經濟開發區。這項建議很快得到批覆和支持,經媒體報導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對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後,民盟中央成立了名為「區域發展研究委員會」的專門機構,費孝通、錢偉長擔任召集人,積極推進這項工作的開展。後來,黃河上遊民族經濟開發區順利建成,西北地區的老百姓感動地說:「錢偉長和費孝通為我們西北人做了件大好事!」

1994年,錢偉長、俞澤猷在貴州省畢節市何官屯鎮考察扶貧工作情況。

1988年,錢偉長率領專家工作組赴貴州畢節進行實地考察,幫助畢節制定試驗區規劃。1989年,「支援貴州畢節試驗區規劃實施專家顧問組」正式成立。顧問組由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選派的高層專家組成,錢偉長任第一、二、三屆組長和第四屆總顧問。之後,作為為畢節試驗區實現發展目標而設立的智力支援機構,顧問組對畢節地區重大項目的上馬、重要行業的發展、支柱產業的培育做了大量具體工作,提出了建設「兩煙」、畜牧業、鉛鋅、煤炭產業群,建立項目儲備庫、培訓項目管理人才等重大建議。錢偉長曾就貴畢公路、洪家渡電站、畢節化肥廠「6改12」等項目,親自給國家和有關部委領導人寫信反映情況、提出建議,對促成了這些項目的立項和修建發揮了重要作用。2008年9月,為感謝他們為畢節地區發展做出的貢獻,錢偉長和厲以寧等專家被授予了「畢節地區榮譽市民」。

1988年9月15日,錢偉長會見臺灣「中國統一聯盟」名譽主席胡秋原。

此外,他還於1985年至1990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1988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為香港、澳門回歸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奔走,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

1996年5月,費孝通、錢偉長、丁石孫在京九鐵路考察途中。

對於民盟的參政議政工作,錢偉長說,在新的歷史時期,民盟的工作毫無疑問地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經濟建設服務。而要解放科技這個第一生產力,有一個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的過程。民盟作為以中高級知識分子為主要成員的參政黨,大多數盟員工作在文教、科技第一線,在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促進科技發展、解放生產力、發展經濟等方面,大有用武之地。他說,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民盟已在轉移工作重心的過程中,逐步摸索出一條發揮知識分子智力優勢,為經濟建設出主意、想辦法,做實事、做好事,積極參與國是諮詢,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工作方法。

他傳奇般的人生是我們最好的教科書;他愛國敬業、無私無畏的精神,求真務實、追求創新的理念,敢作敢為、坦坦蕩蕩的人生態度,是我們永遠的楷模。

推薦閱讀:民盟先賢 | 錢偉長與福建二三事

桑榆未晚,欣逢盛世;愛我中華,奔馳不息。——錢偉長

相關焦點

  • 中國的「三錢」——錢偉長
    但入學後,「九-一八」事件爆發,當時全國青年學生紛紛罷課遊行,要求抗日,這種愛國情緒激發了錢偉長。他做出了一個決定:棄文學理。  「我聽了以後就火了,年輕嘛。我說沒飛機大炮,我們自己造,我要學造飛機大炮。我決心棄文學理。」數年之前,錢偉長回憶稱,「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 錢偉長與上海大學
    一、新中國誕生,他忙碌且自信這時候的錢偉長,年富力壯,激情四溢,就像絕大多數從資本主義國家回來的高級知識分子一樣,懷著報國之心,急切地希望把他們所掌握的世界科技發展動向、最新的知識、先進的學術思想和教育理念奉獻給周圍的同事、所在的單位和自己的國家。
  • 萬能科學家——錢偉長
    在他看來,實行開放辦學不是一種被動的應付措施,而是基於對大學發展趨勢的洞察而做出的一種主動的、理性的選擇,這突出地表現在辦學要主動適應上海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在這裡舉行座談會,紀念錢偉長同志誕辰100周年,深切緬懷他為我國科技教育事業和多黨合作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追思和學習他為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不懈奮鬥的崇高風範。
  • 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著名力學家——錢偉長
    與這些晚近的數值解法相比較,錢偉長用解析法手算所達到的精度以及方法的巧妙都是令人讚嘆的,也因此引起了國際上的重視。   錢偉長的攝動法是用中心點的撓度與板厚的比值作為參數的參數攝動法,攝動次數越多,結果越準確。當攝動參數在1附近時,只需要攝動一次。如果攝動參數大於1,例如3-5,則需要攝動兩次以上。蘇聯學者曾經廣泛地加以引用,並稱之為錢氏攝動法。
  • 錢偉長論文曾獲愛因斯坦讚嘆 不得溫飽卻拒赴美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錢偉長剛剛跨進清華的校門。他本來是立志學中文的,可是國家的危亡和民族的災難卻讓他感到,要改變國家的落後面貌,就必須有強大的科技,他毅然決定棄文從理。錢偉長堅持要改學物理,但他只有5分的成績,卻讓當時物理系主任吳有訓教授感到為難。
  • 錢偉長的辦教育
    2007 年,時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到學校看望錢偉長,說起當年他還是河北省的一個縣委書記時,就曾聆聽過錢偉長的報告,給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親切地對錢偉長說:「您老也是我國要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創導者呵。」錢偉長精神矍鑠,四處奔忙,卻有好多雙眼睛正追隨著他的身影,關注著他重振事業的走向。1979 年前後,在國內高校間有個「錢偉長想離開清華大學到南方發展」的說法。
  • 錢偉長看著「錢偉長」,提筆寫下四個字……
    我曾為錢偉長先生塑過兩尊銅像:一尊是2000年為其所塑的頭像,一尊是2010年為其所塑的立像。錢偉長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和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在應用數學、力學、物理學等科學領域成就卓著,被譽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
  • 錢偉長的教育經:任職校長近30年,育人也「馭」書
    1983年,錢偉長(左一)在精切實驗室檢查工作此外,針對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錢偉長增設了許多新科系,使學校整體發展顯現出蓬勃生機,教學科研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它的前身是錢偉長在1997年倡導成立的基礎教學強化班,2007年升格為自強學院;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如今,上海大學錢偉長學院已成為國家高等教育改革首批17個試點學院之一,設有理科試驗班(包含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材料設計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聯合上海大學其他院系所,開展跨學科人才培養。
  • 25年「右派」錢偉長:曾對記者勃然大怒
    追憶錢偉長  本刊記者 陳磊 發自上海  1979年夏,黨中央以文件形式公布55名黨外人士被錯劃為右派分子者一律予以改正,並恢復名譽,錢偉長「是還活著的7人之一」  得知錢偉長過世的消息,上海大學戴世強教授一下沒反應過來——他特意向錢偉長曾經的秘書
  • 錢偉長是如何利用文獻資料的
    科研工作者面對浩瀚龐雜的文獻資料,如何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資料?找到資料後又如何整理並為自己所用?錢偉長治學過程中利用文獻資料的方法值得包括黨史研究者在內的科研工作者學習和借鑑。錢偉長認為,治學一定要得法,學術科研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前進的,要創新就要先參考別人的東西,因此「第一是會找資料,你需要的資料」(錢偉長:《教育和教學問題的思考》,上海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頁。)。 而哪些是科研工作者需要的資料呢?
  • ​寫給同學們——神奇的錢偉長
    錢偉長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讀了以上的簡介,你肯定認為錢偉長是理科天才,並且在數理方面有獨特的天分,若你這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啦,下面我就給各位親們講講神奇的錢偉長然而,他入學第三天就爆發了「九一八事變」,日本人侵略東北三省,燒殺掠搶無惡不作,國難當頭,錢偉長決定棄文從理,救國家於危難之中,他請求轉到物理系學習,然而他當時的物理成績只有15分,想學物理專業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在他苦苦地哀求下,最終物理系主任給他開了個條件,那就是一年後若他的物理成績能達到75分就可以轉到物理系學習。
  • 尋偉長足跡 傳偉人精神——錢偉長去世10周年紀念
    錢偉長的一生「以國家的需要為自己的專業」,國家需要什麼他就做什麼。擔任校長期間他一直在思考辦一所與上海這所現代化城市相稱、以城市名字命名的一流大學。1994年,他親手倡導組建新上海大學,特別確定上海解放紀念日5月27日為校慶日,也體現對新上海大學的目標要求。在錢偉長圖書館專門設有「錢偉長紀念展」,還建成了收藏錢偉長藏書為主的「偉長書屋」。
  • 數學家林家翹:錢偉長勤奮努力 具有超前意識
    作為與錢教授同屬一個學術領域,並且與其有過較深接觸的科學家,林家翹在電話連線間回憶錢偉長生前故事,緬懷曾一起工作學習過的同仁。  當在連線中得知錢偉長教授去世的消息後,林家翹表示非常震驚,回憶起與錢老的接觸,林教授說:「我和錢老的淵源算是比較深了,在清華大學上學的期間,他比我高兩班。
  • 錢偉長曾智救倫敦免遭襲擊 當大學校長不拿工資
    第2頁:一門俱是飽讀詩書人  淚別科學界最後「一錢」  享年98歲 上海大學今日設立悼念場所  我國科學界「三錢」中的最後「一錢」,著名科學家、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教授昨天逝世錢偉長先生被譽為我國「力學之父」,他的去世,標誌著又一位讓人們有著永久自豪的科學巨匠就此成為回憶。  錢偉長先生是昨天6時20分在上海逝世的。消息傳出,立即引起全社會的哀悼。很多科學家和大學生紛紛表達懷念之情。北京大學原校長吳樹青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錢偉長的去世,是國家非常大的損失,認為錢偉長「用謙遜的態度為後輩樹立了非常良好的一個楷模。」
  • 錢偉長曾對物理一竅不通 高考僅考18分
    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錢偉長先生,在應用數學、物理學、中文信息學,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都有重要成就。然而上大學前,他卻是個對理工科一竅不通的人,能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還是顧頡剛幫助的。
  • 錢偉長:1米4的身高吊打日本男足,物理只有5分卻成日後力學之父!
    ——範仲淹 有這樣一個人,以國家之短為自己所長,以自己不善之長為自己所愛。他曾說過,國家的需要,就是他的專業,這一生他都在為國而學。錢偉長最先在無錫工商中學學習,可錢偉長對算數並不感興趣,因為他捨不得放棄語文,所以又考取了國學專修學校,在那裡,錢偉長真正愛上了古文。錢偉長認為研究古文是一個終生愜意的職業。 1930年,錢偉長畢業於無錫第一中學,先後被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中央大學這五所院校同時錄取。
  • 「力學之父」錢偉長:身高一米四九、物理成績5分的清華學霸
    錢偉長小時候家庭貧困,他的父親和叔叔在小學裡教書,他就寄住在學校的老師宿舍裡。錢偉長斷斷續續上完小學,家裡沒錢供他上中學,他只好輟學在家。他的祖母和母親建議他找份工作幫著父親養家餬口,錢摯不願意兒子中斷學業。後來,錢摯聘為中學教員,薪水有所增加,錢偉長才有機會上中學。
  • 上海大學舉行「永遠的校長」錢偉長先生逝世十周年紀念活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我沒有專業,國家需要就是我的專業。我從不考慮自己的得與失,祖國和人民的憂就是我的憂,祖國和人民的樂就是我的樂。」7月30日,上海大學舉行「錢偉長星」命名儀式暨錢偉長先生逝世十周年紀念活動,視頻《偉業流長》帶領大家重溫錢偉長先生不凡的一生,先生的科學精神、教育思想和愛國情懷又一次感召全場。今年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錢偉長先生逝世十周年。2月5日,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並發布國際公報,把國際編號為283279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錢偉長星」,以紀念錢偉長先生傑出的科學貢獻。
  • 錢偉長在上海大學當校長不拿工資沒房子
    錢偉長曾是一個「偏科生」,在數理上一塌糊塗,在文史上極具天賦。九一八事變後錢偉長轉學工科,稱「要學造飛機大炮」。為了學習他廢寢忘食,畢業時成了物理系中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1940年8月,錢偉長趕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習,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在美國與錢學森一起從事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工作,愛因斯坦看過他的論文後曾經感嘆:「這個年輕人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問題。」
  • 錢偉長物理5分進清華,白湘菱B+被拒之門外,人才的標準是什麼
    然而,最終結果卻讓人失望,一切都必須按照規定來,白湘菱最終被清華和北大拒之門外。許多網友為他打抱不平,畢竟能夠考到430分就已經證明了她的實力。事實上,北大和清華按照規定招生,並無不妥之處,然而很多人卻依舊認為北大清華不近人情。這全都是因為,北大清華有許多破格錄取的先例,而且基本人人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