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開學季,估計很多培訓機構的校長已經在發愁招生計劃了。
今天來給大家梳理一下新學期的招生指南。
一、暑假班續費完成了嗎?
暑假課程即將結束,續班率依舊低迷,還想再掙扎一下?家長雖答應了續班,但是交起款來卻拖拖拉拉?還有那些遲遲不續班的家長,難道就只能任由流失?
顯然,現在是秋季續班的最後節骨眼,如果你不抓緊,之前努力恐要白費。
前幾天,深圳的一家機構校長跟我抱怨說,暑假馬上結課了,低價引流來的學生,續班的寥寥無幾,一暑假白忙活了。
其實不然。現雖處於暑期課程收尾階段,但是它對續班率的提升作用卻不容小覷。如果利用得當,它將會變成刺激家長續班繳費的黃金節點。
那麼,我們具體要怎麼做呢?
說到續班問題,教育機構都會非常煩惱,究竟如何才能留住孩子、留住家長呢?
1、灌輸暑秋課程體系化意識
續班意願不強的家長,他們大多是因為有這樣的顧慮:
暑期已經對秋季的課程進行了預習,還有什麼必要報秋季班呢?
究其原因,是因為家長對我們的課程沒有體系化和連貫性的認知。所以,你得向家長傳達你的課程是健全的、呈體系化存在的,講明暑秋課程的聯繫。
比如,通過推薦進階類課程規劃:
(需注意續報課程與暑假課程的關聯性,要讓家長認為不學秋季課程,暑假這期就白學了,所以很多家長想到這一點也還是會續費的。)
2、建立師生情
外化教學過程,記錄孩子成長變化,拉近師生關係
課後點評不僅僅是教學成果的總結,同時是我們和家長溝通的主要載體。
目前,家長雖然有心輔導孩子,但是因為工作等原因往往無法深度了解孩子的課堂表現。
所以我們需要在課堂點評處給家長一個概述:告訴他們每節課教了什麼內容,孩子又有什麼收穫,以及孩子的表現。
通過頻繁的師生互動,增加家長對機構的信任,提高家長滿意度,促進續費。
3、展示教學成果
總結學習報告,讓服務更具價值
學員的成長是教與學的過程,品牌的口碑積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學員檔案記錄成長中每個細節,家長見證孩子的學習過程,口碑積累自然越做越好。
二、想要招生,你的市場準備好了嗎?
市場推廣 = 品牌曝光率 = 招生率 = 口碑
目前主流的市場推廣方式主要還是以線下為主,但是當線下推廣遇到瓶頸的時候,該教育培訓機構就要往線上推廣、引流等去進行全新的曝光嘗試了。
例如一場【教師節助力贏學費】活動:
在這一天,家長學生會比往日更樂意幫我們轉發活動;學校可要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借大家的朋友圈做一波宣傳,幫機構實現裂變推廣效果,帶來漲粉,獲取新客名單。
線上:製作一張推薦海報,只需完成裂變任務,老生即可在教師節當天在店內領取一把卡通雨傘(或其他實物獎品、限量),新生則獲得3次體驗課。
任務人數,根據送出的獎品價值來設定,價值越高活動吸引力越大,助力人數要求也可以高一些,一般是2~5人不等。
海報背景,建議設計教師節活動海報圖,更有節日氛圍,有利於活動傳播。
線下:同步開展校區線下教師節活動,現場準備易拉寶/DM單等物料,引導用戶掃碼參與線上活動。如有家長群的話更佳,在群內同步獎品剩餘數量,營造緊張氛圍,不斷刺激大家去轉發。
活動結束後:
對未完成任務的新客,發放體驗課優惠券,降低潛在新客的流失。
對完成任務的新客,邀約到店體驗上課,做進一步的正式課轉化(這屬於課程顧問的任務,稍後就會講到)
三、課程銷售的培訓
市場引流的工作完成,接下來就是銷售轉化的重點了:(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建議把銷售/市場負責人員分開考核的原因,如果是同一個人無法考核出,是市場的資源質量差,還是銷售的轉化率有問題)
SOP(標準化流程管理)服務開學季活動全員營銷性培訓電訪、接待、談單、籤約的技能打磨課程顧問成長最快的是來自自己團隊的互相分享,而不是從外面請什麼招生團隊幫你招生。顧問團隊一定要有分享的氛圍,讓團隊業績最好的人來分享自己的諮單過程,團隊每周需要做一次復盤總結,大家分享心得經驗。技能是熟練經驗的積累沒有這個積累過程,任何形式的技巧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四、教學的重要性
無論哪種招生方案,必須有個大前提,就是機構的教學質量一定要過硬,體驗流程要好,超出用戶的預期。否則用低價引流方案則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轉化率低不說,反而帶來不好的口碑。
如何提升教學服務體系:
搭建既符合教學效果又滿足商業運營的教學體系課堂VS課後服務標準化流程建構科學規範教學流程和教師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