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都想孩子外向,但又擔心不認生的孩子容易被騙,怎麼辦

2020-09-03 黃衣心理

大部分的家長都認為孩子性格開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結交更多同齡的朋友,幫助孩子發展與他人的交往能力。

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長非常擔心孩子過於開朗,擔心過於開朗的孩子會被陌生人欺騙拐賣甚至是被傷害。

之前在歡樂喜劇人中,沈騰演過一個小品。小品講述了有一對雙胞胎放學回家,在回家的路上,碰見了一個陌生的老太太,老太太請求兩個雙胞胎送自己回家。雙胞胎中的哥哥非常不怕生,想要主動的去幫助陌生的老太太,而雙胞胎弟弟比較害怕,陌生人不願意去幫助老太太。

於是兩個雙胞胎開始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是否應該幫助老太太?但是這個需要幫助的老太太是由一個人販子裝扮的,而這個老太太的真實目的也只是為了將孩子騙到沒有人的地方拐走。雖然這個題材是以小品的形式進行訴說,大多時間都是幽默詼諧的,可是這樣的事情頻頻在日常生活中發生,讓很多寶爸寶媽們感覺到痛心。

孩子內向不敢與人交談,會影響到孩子的社會適應性。但是如果孩子外向,卻又容易被壞人欺騙。這兩天讓很多寶爸寶媽們感覺到非常糾結,究竟孩子是內向好還是外向好呢?

專家說孩子外向更加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的發展,寶爸寶媽們擔心孩子被欺騙,其實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想要養出外向又有安全意識的孩子是需要寶爸寶媽們的共同努力的。

如何養出有安全意識又性格外向的孩子呢?

孩子安全意識的培養是需要寶爸寶媽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不斷滲透來進行培養的。除了給孩子普及安全意識的常識以外,還需要給孩子教授一些自救知識,這樣會孩子在遇見困難的時候可以沉著冷靜的去思考辦法。寶爸寶媽們想養出性格外向的孩子,是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輕鬆的家庭氛圍的。

大多數的家庭養出外向的孩子都是採用了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更側重於尊重孩子的選擇。

採用這種家庭教育方式的寶爸寶媽們都會採用鼓勵的方式去促進孩子內在自信心的發展,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激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的自信心。

一、為什麼很多孩子怕生,哪些原因到導致孩子怕生

01.生理原因

孩子年紀很小的時候都是比較怕生的,早期孩子所接觸的人都是身邊的父母,或者身邊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是非常熟悉的人。並且孩子早期產生依戀關係的對象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只有在爸爸媽媽在的環境下,孩子才會產生安全感,如果孩子突然處於陌生的環境中的時候,就會失去這種安全感,孩子內心就會產生恐懼,害怕的心理。

02.心理原因

孩子從生下來以後,氣質類型就已經固定了。有的孩子屬於粘液質,有的孩子屬於混合質,也有的孩子屬於膽汁質等,因此造就了孩子不同的性格。

寶爸寶媽們就會有一個明顯的發現,有的孩子生下來以後長到一段年紀,孩子就會不是非常怕生會願意的主動與人交往,但有一些孩子,無論什麼時候都喜歡往大人後面躲藏。

03.環境原因

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有家長對孩子說,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在孩子的潛意識裡,陌生人就會等於壞人,所以孩子就會產生拒絕與陌生人交往的情況。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孩子的思維是不可逆的,比如說他們無法理解自己的媽媽可以是姥姥的女兒,也可以是爸爸的妻子這樣的關係,在孩子的認知中,媽媽就是媽媽,不會有這樣多重的身份,這也是孩子成長中必經歷的一個過程。

有一部分孩子拒絕與陌生人交往,並不是因為他們害羞或者是膽怯,只是覺得陌生人可能是壞人,會對自己造成傷害,所以孩子才拒絕與陌生人交往。

二、對於孩子的「怕生」,父母常有的刻板印象是什麼

經常會看到小區裡有寶爸寶媽批評孩子「沒有禮貌,見到人不懂得叫人這麼怕生,以後還能成什麼大事」,寶爸寶媽們總是在孩子出現怕生這樣的行為以後,直接歸結到是孩子自身沒有禮貌的原因上去並沒有考慮到其他原因。

大多數父母的刻板印象就是如此,覺得孩子怕生一定就是孩子的問題,很多時候沒有考慮過孩子自身發展階段就是這樣的。孩子的發展是具有連續性和規律性的,孩子是逐漸的才出現與人交往的行為的,如果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父母就逼迫孩子主動的去與他人交往,會讓孩子產生不適感,反而讓孩子變得更加內向。

三、怕生的孩子真就不好嗎?父母該如何批判看待

很多家長都會問一個同樣的問題,孩子怕生真的不好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有的時候孩子怕生,只是因為對環境的不熟悉,他們在熟悉環境的時候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不像大人那樣,可以快速的應環境,所以會表現出怕生的現象,但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怕生。

就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怕生,也並不是真的不好。有的時候孩子怕生是對周圍環境的警惕,孩子的安全意識過強,因此孩子會在陌生的環境中產生警惕的心理,所以會產生不願意與人交往的表現。寶爸寶媽們要改變這樣的認知,孩子怕生並不是一定就是不好的。

四、家有怕生孩子,父母該如何根據娃的性格特質科學引導

寶爸寶媽們想擁有性格開朗的孩子可以採用以下的三種方法,對孩子進行引導,幫助孩子擁有一個開朗的個性。

01.多製造與人交往的環境

寶爸寶媽們想要改善孩子內向的性格,可以採用給孩子製造交往環境的方法,幫助孩子擁有外向的性格,比如說多帶孩子出去旅遊,多接觸周圍的人,讓孩子學習如何正確與人交往的策略,幫助孩子發展外向的性格。

02.鼓勵孩子與人交往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寶爸寶媽們的鼓勵的,所以當孩子出現與人交往的行為或意向的時候,寶爸寶媽們要及時的鼓勵孩子這樣的行為。

鼓勵孩子與人交往的行為,可以讓提高孩子外向的行為出現的頻率。

03.給孩子做榜樣示範

孩子的學習是需要去自主體驗的,寶爸寶媽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總是採用說教的方法,應該多採用讓孩子親身實踐的方法,多帶孩子去參與一些大人之間的活動,讓孩子學習大人之間是如何進行交流的?這可以促進孩子與人交往的行為。

各位寶爸寶媽們是如何引導孩子擁有一個外向的性格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孩子害羞很煩惱?爸媽別擔心孩子害羞、認生的原因其實是這個
    寶寶之所以會突然變得認生,其實是寶寶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認生表示孩子已經開始萌發自我意識,是孩子成長發展歷程的必經階段之一。因此,孩子認生爸媽不必太過擔心和焦慮。6~12個月 的時候,寶寶開始認生,可以區分出熟人和陌生人,會表現出對親近人的依戀,對於陌生人接近,就會有哭鬧、躲避等反應。8~12個月達到「認生」高峰,也就是到平時有些媽媽說的「上個廁所都走不開」的階段,但之後會逐漸減弱。
  • 寶寶認生怎麼辦?
    「認生」這個詞寶媽們並不陌生,相信很多寶媽們都經歷過孩子見人就哭,見人就躲的場景,很多寶媽總是覺得尷尬,有些寶媽為了緩解尷尬會去說孩子不懂事,怕人,還與寶媽懷孕時的心態有關係,孕期越謹慎,越擔心孩子的,寶寶認生機率會大。
  • 孩子一見生人就哭鬧,只黏我,到底是認生好還是不認生好?
    「寶寶一見生人就哭鬧,只黏我,從不給人抱,看到不認生的寶寶好羨慕,想知道孩子認生到底好不好?」以上來自一位孩子認生的寶媽的煩惱,為了幫助寶媽排憂解難,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寶寶認生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長此以往,會影響孩子與人的交流,容易養成封閉的性格。並且,孩子不認生,給獨自一人帶寶寶的媽媽能減輕不少負擔,如此一來,媽媽們就可以解放雙手,休息一下啦。
  • 孩子「認生」不等同於膽小,家長別逼孩子大膽,當心影響娃的發育
    在外人面前活潑開朗,帶點自來熟的孩子,一般都很受歡迎。對於這樣的孩子,不少人都會稱讚一聲"膽子大"不怕生。因此,很多父母都喜歡培養孩子大膽的性格,讓他們在外人面前敢於表現,自己也更有面子。而孩子如果認生的話,父母就嫌棄他們說孩子"膽子小"!
  • 孩子"認生"不等同於膽小,家長別逼孩子大膽,當心影響娃的發育
    在外人面前活潑開朗,帶點自來熟的孩子,一般都很受歡迎。對於這樣的孩子,不少人都會稱讚一聲"膽子大"不怕生。因此,很多父母都喜歡培養孩子大膽的性格,讓他們在外人面前敢於表現,自己也更有面子。而孩子如果認生的話,父母就嫌棄他們說孩子"膽子小"!
  • 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認生呢?
    相對而言,性格內向的孩子,比外向的孩子更容易認生:體弱多病,接觸人少的孩子,比體格健壯,家中人口多的孩子容易認生;環境刺激貧乏較之環境刺激豐富的孩子容易認生;過分依戀母親較之母子依戀正常及依戀程度較低的孩子更容易認生。
  • 孩子認生、害羞、不願意打招呼,家長該如何引導?
    1、寶媽問:寶寶馬上到一周歲,最近開始變得特別認生。之前誰抱都行,儼然一個天使寶寶,現在只黏著媽媽,對於陌生人尤其抗拒。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辦?皮特老師解析:第一,正確認識該現象。大多數兒童會在7~9個月時,與其照顧者建立穩定的依戀關係(大多數是媽媽),一旦形成依戀,他們就會對陌生人表現出警惕。
  • 外向的孩子比內向的孩子好嗎?家長需要知道
    文/樂樂媽(本文是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和分享)佳佳今天12歲了,學習成績不錯,但是不愛說話,不喜歡熱鬧。學校有什麼活動基本不參加,也從來不參與班幹部競選。媽媽也經常鼓勵佳佳改掉內向的「缺點」,外向一些,多交朋友,但是佳佳沒有什麼改變。媽媽非常惆悵,擔心孩子太內向,以後發展受限,也擔心她會吃虧。
  • 孩子膽小、內向、認生?其實是一種「聰明」的表現!
    知乎上有個熱門討論:孩子怕生怎麼辦?有一位媽媽留言說,快3歲的女兒比較怕生。在熟人面前活蹦亂跳,但看到不熟悉的人就立馬躲到一邊不說話了。因為從小是自己帶的,所以每次自己在家時,女兒只跟在她身邊,不肯跟其他人。這位媽媽很擔憂:孩子是缺乏安全感嗎?還是有其他心理問題?怎樣做才能改善這個情況呢?
  • 孩子「認生」啥情況?值得恭喜,但家長帶養不當影響心智發展
    鄰居小王的孩子長得非常可愛,笑起來就好像是一個福娃娃,以前誰抱著都不哭,還會對著吐泡泡,可是最近孩子突然認生了,誰都不讓抱。下班回家距離很遠,都能聽到孩子的哭聲,抱著孩子的人連忙將孩子遞給小王說:「孩子怎麼這麼膽小,是不是怕人?多接觸一些生人就好了。」小王接過孩子哄了哄,有些為難的想,孩子以前不是這樣的。
  • 寶寶喜歡吃自己的拳頭,寶媽擔心孩子健康問題,其實寶媽不用擔心
    對於很多新手寶媽來說,孩子出生後她們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有的時候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辦,就像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就喜歡吃自己的小拳頭,因為手上是有很多的細菌的,所以寶媽也非常的擔心孩子的健康問題。其實,寶媽們完全不用太過擔心,只要寶媽們細心的觀察,而且注意一下手部的衛生情況的話,那麼就沒有什麼問題的,每個孩子在不同的階段,吃拳頭的狀況也是不一樣的。
  • 為什麼有的寶寶不認生呢?
    媽媽們經常會在一起交流寶寶的性格和行為,有的媽媽說「我的寶寶很外向,不論看見誰都特別高興,笑嘻嘻地讓別人抱」;也有的媽媽說「我的寶寶怕生得厲害,看見生人就哭,愁死了」。這麼看來,認生、怕生的寶寶似乎不容易與人交往,而性格外向的寶寶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真的如此嗎?
  • 寶寶認生嗎?寶寶從這個月開始認生,預示著孩子智力發展較好
    此時這位媽媽說:「孩子從小認生,老是這樣子。」其實孩子認生是我們很多寶媽都會經歷的一個問題。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可愛,見誰都笑,來者不拒。但孩子稍微大一點的時候,陌生人來看的時候就會表現得很害羞,孩子此時會轉過頭去或者不看他們,等到孩子再大些的時候,孩子又不怕生了或者是繼續怕生。那麼孩子怕生到底是對還是不對呢?或者說孩子出生的時候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呢?
  • 真的有不喜歡孩子的寶媽嗎?寶媽:挺對不起孩子的,從小就不愛他
    我是屬於黏孩子類型,從孩子出生,有事出門就長不了,回家就親親親不夠[。我老大一周歲那時候我去上班,一下班就想立馬飛回家,趕緊看看孩子!有兩天,他跟奶奶跟的不跟我睡覺,我難過了好久,他之前都是我一手帶起來的,他奶奶看了幾天咋就帶跑了!?為此,真的不舒服了一陣子。今日話題:真的有不喜歡孩子的寶媽嗎?
  • 「寶寶認生,影響性格?」孩子怕生期,媽媽這樣應對結果大不同
    孩子認生好,還是不認生好?這個問題看似微不足道,但對於養娃的家庭,卻牽動著每個家人的神經。對樂於觀察孩子一舉一動的新手爸媽來說,更是疑惑和糾結: ——請問,抱抱不太人生,也不特別依戀媽媽,是好事兒嘛?正常嘛? ——不認生的孩子,是臉盲還是膽子大?外向嘛?發育正常嘛? ——寶寶認生,親戚卻非要抱她,好想搶回來怎麼辦?
  • 小孩子是認生好,還是不認生好?家長首先搞清楚,什麼是「認生」
    周末跟同學吃飯,聽她表達了對寶寶「不認生」的焦慮:寶寶現在1歲8個月,一點都不認生,誰有吃的就跟誰走,怎麼辦?同事的寶寶跟我們相反,非常認生,根本就不怕他跟人走。於是同學受到了我們的集體鄙視,大家都覺得她是在故意炫耀自己的寶寶開朗外向。
  • 小孩子是認生好,還是不認生好?家長首先搞清楚,什麼是「認生」
    周末跟同學吃飯,聽她表達了對寶寶「不認生」的焦慮:寶寶現在1歲8個月,一點都不認生,誰有吃的就跟誰走,怎麼辦?同事的寶寶跟我們相反,非常認生,根本就不怕他跟人走。於是同學受到了我們的集體鄙視,大家都覺得她是在故意炫耀自己的寶寶開朗外向。
  • 孩子認生了之後,家長及時這樣做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寶寶到了一定月齡之後,就會出現認生的情況。有些孩子認生特別早,百天前後就開始不讓生人抱了。甚至有些寶寶,看到陌生人就立馬會哭。有些孩子認生偏晚,同月齡的孩子都已經能準確分辨家人和陌生人了,自己家的孩子依舊「樂呵呵」面對陌生的逗樂。那麼,小孩子多大認生是正常的?孩子為什麼會認生呢?
  • 面對孩子認生的問題怎麼辦呢?家長不妨試試這幾點,很有用
    前言:前不久,有一個網友來信,信上講述了自己帶孩子的一段經歷,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想必不少寶媽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這位網友說在自己還沒有生孩子之前,就非常不贊同把孩子送到鄉下養的做法。那時就決定,等自己有了孩子後,即使自己再累,也想自己親自照顧孩子。
  • 心理研究證實:孩子有「認生黃金期」,如果提前暗示智力在發育
    「認生黃金期」,如果提前暗示智力在發育鄰居家的寶寶叫盈盈,之前媽媽帶她出來玩,小傢伙都是高高興興地,要是誰逗一逗她,還會笑個不停,我們小區住戶幾乎都認識她。但是現在再帶她出去,就好像變了個人一樣,鄰居想摸一摸她,盈盈都會大哭不止,而且只讓媽媽抱。為此盈盈媽很苦惱,出去一趟累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