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沒有錯,錯的是有些人眼中非黑即白的教育觀

2020-08-29 永-Sunshine

每年七八月份,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歡喜的,是孩子終於考上了錯的大學,而愁的,自然是考得不好的家庭。

但是,讓人意外的是,有所高中,一本上線率高達95%,可是學校的校長卻被家長批評,這倒是很讓人意外。

明明已經考上一本,什麼家長依舊不滿足?歸根結底,還是大家對分數和名校的過分執著。

清北重要,還是孩子的生存能力、快樂能力重要?

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總督導徐凱文曾經做過一項演講,他在演講中提到,北京大學30%優秀的學生都有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的症狀,很多人甚至因此而自殺,他把這種症狀稱為「空心病」。

不是天之驕子嗎?不是前途一片光明嗎?為什麼卻有那麼多人連活下去的理由都不到?難道這不是更值得大家反思的嗎?

以前總覺得學校不給力,但經歷過南京一中這事後,覺得家長才是剝奪孩子快樂的罪魁禍首!因為在他們眼裡,孩子上不了清北,就是loser。

實際上,今年南京一中一本上線率高達95%,這是該學校在堅持素質教育下取得的成績,在外人看來,這其實已經很優秀了不是嗎?孩子們課外知識豐富,興趣廣泛,吹拉彈唱樣樣都會,還能考得如此優異的成績。

但是,在那些家長眼裡,什麼興趣、什麼特長、什麼快樂,全都比不上清北的一紙錄取通知書!

至於孩子上了大學後會怎麼樣,能不能適應,他們想不了那麼長遠,他們只想要高考成績公布那一刻,孩子的成績有沒有讓他們感到臉上有光!

禍害孩子的,除了家長,還有非黑即白的教育觀

與南京一中相反的,是不重視高考的家長,他們覺得高考決定不了孩子的一生,上不了大學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甚至持有讀書無用論的觀點。

說實話,我個人是支持高考決定不了孩子的一生,以及上不了大學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的觀點的,但是我不會覺得讀書無用。

以上兩種,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兩個極端,一種覺得唯分數至上,一種唯快樂至上。

本來,素質教育就是可以中和這兩種極端觀點的,但可惜,人的思想是複雜的,頑固的,所以最後似乎誰都改變不了誰,結果越離越遠。

那些只看分數的家長們,如果以後發現自己的孩子只會刷題,發現他們明明上了最好的大學,但卻時常覺得不快樂,找不到人生的樂趣,患上「空心病」,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後悔?

而那些不讓孩子在學習上下苦功的家長,如果以後發現自己的孩子只能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做最苦的工作,賺最少的薪水,不知道會不會心疼,會不會悔不當初?

素質教育是應試教育的改善,而不是否定

很多人其實對素質教育根本不理解。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簡單來說,素質教育關注的是孩子較全面的發展,它與孩子要考取好成績,考上好大學其實一點也不衝突。

學習能力和考試能力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它只是糾正了應試教育只關注成績,而忽略其他能力的不足,而不是提倡考試無用。

實際上,這些年在高考中最拔尖的學生,其實已經是素質教育的結果,不過這些素質教育基本依賴於家庭。

比如去年很火的詩詞才女武亦姝,還有今年的湖北狀元唐楚玥、重慶理科狀元謝欣穎、山東考生孟令昊,這些人除了成績優異,還有很不錯的性格,以及令人羨慕的興趣特長。

在這些優秀的人身上,我們看到的不是他們苦兮兮地不斷刷題,而是懂得勞逸結合,懂得培養其他方面的能力。

唐楚玥除了成績好,她還是運動健將、彈得一手好鋼琴好,演得了好戲劇,還寫得了一手好字,真確確實實的全面發展。而謝欣穎,不管學習多緊張,她每周都會堅持去爬山;孟令昊則是大提琴十級,每天都花幾個小時練琴。

而那些每天只會刷題,其他什麼都不關注、不接觸的學生,也許能考一個不錯的成績,但他肯定不是最拔尖的,而且哪怕他們考上了大學,各方面的表現肯定也是比不上那些多方面發展,把學習當作樂趣的學生的!

素質教育是讓學生快樂自願地學習,而不是讓孩子不學習!但實際上有多少都只是粗暴地把素質教育歸結為不讓孩子學習?

結語:

素質教育的出現,是因為應試教育下,很多孩子確實出現了問題,比如學習成績很好,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卻幾乎為零;比如有些人畢業於名校,卻沒辦法適應社會生活。

但是,素質教育並不是要打敗應試教育,而是希望兩者結合,讓學生愛學習、懂學習、愛生活,而不僅僅是一個能考高分的機器。

所以,不要遇到問題就去批判素質教育,把它妖魔化。素質教育本身沒有錯,錯的是很多人根本沒理解素質教育的含義,總是抱著非黑即白的教育理念。結果自然只能往兩個極端走。

---END---

我是,喜歡碼字、熱愛心理諮詢的寶媽一枚,不定期與大家分享各種育兒知識和經驗,最大的心願是讓孩子和父母都更快樂,讓親子關係更和諧。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留言、點讚。你們的支持,是我分享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減負」就是素質教育?非黑即白的教育之路還要走多遠?
    素質教育從來都不是一刀切、非黑即白,硬生生從過去應試教育減負到無作業無壓力教育。今天鼓吹教育局鼓吹減負,那麼明天升學考試會為了你而降低難度嗎?還是高考會因為看你快樂而特招你?不會的,進入大學的門檻只會越來越嚴苛,長久以往下去,教育真的和國外一樣只為」精英「服務了。
  • 教育應是應試與素質的結合,而不是非黑即白
    記得自己的學生時代,當時還沒有什麼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說,儘管當時中國教育實行的就是專家們口中所說的應試教育。那時候,校外並沒有什麼培訓機構,學習成績的好壞全憑學生在學校吸收知識的多少及努力程度,現在五花八門的什麼聲樂、舞蹈、美術、書法、棋藝等等高大上的培訓班就更不可能有了。
  • 教育應是應試與素質的結合,而不是非黑即白
    近日某校大門遭到學生家長圍堵要求校長下課一事引起了全國的轟動,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係再次掀起了社會的大討論。我不是什麼專家學者,也不是教育工作者,說不出兩者的什麼哲理關係,只是作為一個普通人,或者更貼切地說,作為一個家長,我只想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記得自己的學生時代,當時還沒有什麼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說,儘管當時中國教育實行的就是專家們口中所說的應試教育。
  • 自我糾正扭曲思維之一:非黑即白
    下面先來談第一個扭曲思維:非黑即白。01 流行的錯誤在評價人或事物時,要麼是好人、要麼是壞人,要么正確、要麼錯誤,不是朋友、就是敵人,不是成功,就是失敗等等,這種非此即彼、二元對立、二必選一的思維方式,就是非黑即白思維。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思維十分流行。據媒體報導,一位清華大學學生上周跳樓自殺了。
  • 瘋聲|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爭論卻要你死我活?
    在「職業寫手和鍵盤俠」眼中:請給我一個目標,我可以翹翻地球。過去、現在、未來,生活、事業、感情,我就不相信世界上會有人沒有黑點,就算沒有,斷章取義,自助P圖總可以了吧!在「正義之仕」眼中:民眾一定是弱勢悲苦的;,上位者,一定是冷血無情的。人們善於忘記弱者之所以弱可能有其「惰性」的根源,也習慣性地假裝不知道上位者曾經的努力、付出和掙扎。
  • 最差的教育是「非黑即白」,最好的止損是重整旗鼓
    這種「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沒有中間地帶,也沒有緩衝空間,它把更多的路堵上了,扼殺了可能性,也把自己逼進了狹仄的迷宮裡。抬頭就是牆,轉身也是牆,想跳跳不出來,最後真的就妥協了,放棄了。「非黑即白」會毀了孩子的努力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非黑即白的策略」,他們從身邊的重要他人那裡習得,這個重要他人最可能的是自己的父母。
  • 沒有落井下石,沒有幸災樂禍,你以為非黑即白的美國大選是錯的
    歐巴馬稱「我們都是美國人。我們都是人類。我們希望每個人都健康,不論我們的黨派是什麼。」而眾議議長佩洛西,這位民主黨在美國政壇的最高官員,當被媒體問及白宮是否就總統順位繼承與她聯繫時,佩洛西回答說:「沒,他們還沒有。」「沒和白宮談,但在和軍方聊事情,以及坦白地說,和一些政府官員(聊)。」佩洛西稱:「讓我們先為總統的健康祈禱——謝天謝地,副總統和『第二夫人』是陰性。所以再次申明,政府銜接事宜會是正常的。」
  • 綜合素質:教育觀
    在教師資格全國統考的綜合素質這一科目中,教育觀是綜合素質的必考點。這部分的內容難度不大,容易理解,考試形式一般有單項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兩種。下面我們就針對教育觀的內涵進行系統梳理。一、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 大部分人眼中的素質教育,其實理解錯了!
    實際上,大部分人並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素質教育。比如:有人把素質教育誤解成與應試教育對立的一種教育模式;還有人誤解成把音樂課、體育課、美術課等加進課堂裡,就是素質教育。這些理解都是不正確的,那到底什麼才是素質教育呢?
  • 生活並不是非黑即白,有些事情難以分清,灰色地帶也很多!
    生活中很少有物品全都是黑的或全都是白的,總會在黑的方面透露出白的,白的方面也會透露出黑的,人也一樣。作為一個人,也不能單憑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來判斷。世上沒有一個完全好的人,也沒有一個完全壞的人。道德經曾說:即使再混蛋的人,內心也有純良的一面。就像我們印象當中的大灰狼是個非常壞的人一樣,但他也有替小紅帽照顧過孩子。就算是進入監獄的殺人犯,在他們心中也是有值得呵護的東西,也許正是因為善才有惡。前些天,溫姐回老家聽說了一件事。
  •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知識點:素質教育觀
    一、素質教育觀的定義和內涵素質教育觀是與應試教育觀相對的一種教育觀。是把教育活動目的指向「素質」——人的全面素質的教育觀。素質教育觀認為,教育活動應當指向人的整體的、全面的素質發展,使人的整體品質、全面素質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質及後天環境和教育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的全面發展。
  • 中學綜合素質——教育觀的核心考點
    近幾年中小學教師資格科目一綜合素質關於教育觀考查的比較多,多數都是單選題和材料題的形式來考查,教育觀是人們對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和觀點,它受到環境、制度和教育要素的制約。具體來說,教育觀就是人們對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屬性和相互關係的認識。教育觀的核心是「教育為了什麼」,即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由於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者實施的教育活動也不同,從而產生的教育效果也會不同。
  • 教師資格筆試科目一乾貨 | 綜合素質知識點——教育觀
    教育觀是人們對教育所持有的看法,他既受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制約,又受人們對教育素質不同觀點的影響,具體的說就是人們對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屬性和相互關係的認識,還有人們對教育與其他事物相互關係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對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 南京一中「認錯」,素質教育沒錯
    多少年來,我們一直在批判應試教育,上至專家,下到一般老百姓,中間還有無數的學校校長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似乎中國的教育全毀在應試兩個字上面。二、什麼是素質教育同樣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 奧斯維辛之後,非黑即白才是殘忍的
    奧斯維辛之後,非黑即白才是殘忍的作者/慧超「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日本援助武漢的醫療物資上,一些箱子上隨贈的詩句,收穫了很多朋友的好感。我們這邊,各地紅橫幅上的「硬核」防疫宣傳語層出不窮,兩相對比,這些詩詞中飽含的審美和意境,的確讓人感到一種「遺失的美好」。
  • 綜合素質~教育觀
    《綜合素質》~教育觀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其中全面的意思是所以學生的各種素質都應該得到提高。素質教育的三大基本任務:分別培養學生的身體,心理,和社會素質。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人人都享有素質教育的權力,強調在教育中每個人都應該得到發展,而與應試教育不同,應試教育是具有選拔性,淘汰性,只能照顧一部分人的發展。
  • Hedi Slimane:非黑即白
    如果說想從眾多設計師裡找出一個和Raf Simons一樣固執大膽,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並且不會因外界的看法而動搖的,那麼這個人非Hedi Slimane莫屬。Photo: David Bowie身著Hedi Slimane為他設計的巡迴演出服裝03攝影:非黑即白「那些被他拍攝的加州搖滾和滑板青年們,在黑白光影中散發著青春和迷離的氣息」在任Dior Homme期間,Hedi Slimane也在同時發展著他的攝影天賦,並同時出版了一些攝影集
  • 素質教育觀在材料分析題中的應用
    教育觀是人們對教育所持有的觀點和看法,當前我國的教育觀是素質教育觀。確立素質教育觀的國家文件是一九九九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自此,我國的教育開始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更加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 南京一中認錯,但素質教育本身沒有錯,天津一中學子講述真實自己
    近日,南京一中眾多家長雨中手持標語要求校長下課的新聞燃爆網絡,引發了無數學生和家長以及眾多教育界人士對於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思考!實際上,追求素質教育沒有錯,追求高考分數也沒有錯,兩者本身並不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學習能力突出,成績優異本身就是學生綜合素質優秀的一個方面!
  • 綜合素質備考日記:第一章第一節教育觀
    綜合素質|第一章第一節 教育觀★素質教育觀認為,教育活動應當指向人的整體的、全面的素質發展,使人的整體品質、全面素質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質、後天環境和教育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心理素質及社會文化素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