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清晨,當你睜開眼睛,就有了由視覺帶來的神奇感受,我們開始了全新的一天。眼睛幾微秒就能發現、跟蹤、聚焦和處理多個圖像。眼睛要捕捉評估,大腦才能感受到它傳遞過來的信息並作出判斷,所以眼睛是真正的心靈之窗。
一天中視覺接收的信息就佔了人接收信息總量的八成(83%)。我們的大腦將要用1/3的腦力對這些視覺信號進行處理,大腦要不停地把新的數據與原來一瞬間之前的數據的進行比較,然後結合大腦提供的信息,最後形成我們的視覺,我們看到了清晰的物品或影像。
如何進行視覺訓練:
眼睛是大腦的外延,促進嬰幼兒視覺神經系統的健全,是寶寶早期教育最為重要的部分,適當的視覺訓練加速腦部視覺區域的發育,可以幫助寶寶提高認知能力。
一, 利用視覺激發卡:緊扣視覺發育的關鍵期,培養視覺精辯力,提高記憶力和思維能力,促進神經系統發育提高智力。
0-3個月內的寶寶對黑白兩種顏色感覺靈敏,黑白對比強烈的卡片,可以有目的的吸引寶寶的目光,不斷刺激寶寶的視覺神經中樞,讓腦部神經發育更活躍更完善,智力的提升會讓寶寶更聰明。
4-6個月左右,隨著寶寶視覺系統的不斷發育健全,寶寶對色彩就有了感受能力,可以通過認識色彩、感知色彩來享受色彩的世界,這時培養敏銳的色彩感覺,對寶寶的智力發展和培養繪畫興趣都大有裨益。抓住最早期用較好的方法幫助寶寶辨認顏色,但寶寶對顏色的認識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必須經過不斷的訓練和培養。
使用方法:
1)手持卡片距離寶寶眼睛30公分左右,移動卡片,吸引寶寶注意5秒鐘左右換一張。2個月以內的嬰兒最佳注視距離是15-25釐米,50公分以內都有感覺。
2)每次用2-5張卡片,每天訓練5-8次,根據寶寶的年齡和狀態決定。用於黑白視覺期和彩色視覺期的訓練。
第1-2個月時先從簡單的黑白輪廓開始。第2-3個月時,在黑白輪廓圖案中逐漸增加一些細節。促進寶寶注意力發展,提高辨認細節的能力。 簡單的彩色輪廓卡,第4個月開始使用。顏色鮮豔豐富多彩的圖片,刺激腦部視覺區的發育,增強視覺系統察覺邊緣對比敏感能力,從而激發寶寶更高層次的認知能力。 細節性彩色輪廓卡,5個月時就能鑑別物體的顏色、形狀,5-6個月以上可以使用,實物認知細節觀察,提高寶寶的觀察力和認知能力,提高視敏度。
不要強求,在寶寶面前沒有必需,重過程不重結果,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保持訓練的連續性完整性。
二, 利用彩色汽球、小鈴鐺,音樂吊鈴等對寶寶進行視覺維度訓練。讓寶寶的眼睛跟隨移動的物體旋轉眼球,最大可能地訓練寶寶視覺的經緯度。
三, 讓寶寶認識更加多彩的大世界,(包括室內外)。
隨著寶寶年齡的成長,寶寶的自主活動也在不斷地增強,給寶寶布置一個學習活動的區域顯得必不可少。寶寶可以在這個區域內自由地活動,認知這個自己的彩色的世界。除了色彩卡片,我們應該給孩子準備更多的視覺卡片,它們可以是美麗的鮮花,也可以是絢麗的大自然,還有可能是高山、海洋、森林......(增加大量的圖畫、卡片,還可以教孩子觀察圖片中的細節,跟寶寶交流就有了豐富的內容)
四,6個月以後就可以通過視覺訓練寶寶的認知能力,主要包括早期空間概念、空間知覺,大小的概念,幾何圖形的概念。
讓寶寶看,教寶寶說,讓寶寶摸,去感觸感覺。根據年齡的大小,從簡單開始,把認知的概念放在頭腦中,不追求結果,只把它當遊戲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總是要跟寶寶交流,選擇性地、有針對性地資源就是一種訓練。
除了敏感階段外,對寶寶的訓練沒有嚴格的界線,比如一個月時看的東西,過了一個月就失去了再看的意義。不是這樣的,只是那個階段的寶寶發育不全,接受簡單的更合適。年齡增長後仍然可以再學習,相反,再學習後得到的更多了,因為在原來的學習後,大腦已經有了原始的記憶,在學習後又產生了新的大量神經刺激,激發大腦的活躍度。
寶寶年齡較小,視覺發育不全,2歲內儘量不要給孩子看電子產品,電子屏幕產生強烈的藍光對寶寶的眼睛刺激,所造成的損傷是非常嚴重的的,孩子未來靠眼睛來觀察、探索這個美麗的世界,保護好他們的眼睛是我們做父母的責任,不是可有可無的。年輕的父母覺得寶寶看電視看平板看手機時比較乖,省事,造成的傷害也看不見,就放鬆了對電子產品的控制,一旦造成了傷害,後悔就晚了。
視覺訓練的路徑:1)刺激視覺神經 2)提升感知能力 3)促進全腦發育 外界給予的感官刺激越多,腦細胞相互間的連接就越多,大腦的各種功能才能發展的越快越好,智力才能得以大大的提升。所以,我們要充分地給予寶寶視覺上的訓練,讓視覺神經中樞得到促進和發展,同時也有利於寶寶大腦的發育。
我是,長期專注於嬰幼稚兒的早期教育,關注我,得到更多育兒知識和常識,讓我們一起科學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