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皮膚有腫塊,要小心是橫紋肌肉瘤

2020-12-20 騰訊網

橫紋肌肉瘤是是一種惡性腫瘤。一般起源於橫紋肌細胞或這種細胞分化的間葉細胞。一般兒童身上的患病率高。

橫紋肌肉瘤一般分三種分別發生於不同的年齡時期。

一、胚胎型橫紋肌肉瘤。

1、這種肌肉瘤,大概患病率佔了三分之二,患者的年紀平均五歲左右。一般會發生在頭部,頸部和泌尿生殖道等地方,病程比較短。

2、這種肌肉瘤的主要症狀為有腫塊,大小不等,比較硬。皮膚表面紅腫,溫度比較高。

3、這種腫瘤生長的比較快,很容易壓迫神經,導致出現疼痛的現象。還有可能會造成眼球突出,分泌血跡。而且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容易轉移,引起其他新型的疾病。

二、腺泡型橫紋肌肉瘤。

1、一般在青少年時期比較常見,男性患者會對女性患者。在手腳頭軀幹等部位都會長,也可能發生在眼眶。

2、主要症狀是有腫塊形成。會壓迫周圍的神經引起疼痛,會對感覺造成一定的障礙。

3、在早期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淋巴結轉移等現象。

三、多形性橫紋肌肉瘤。

1、這種腫瘤,主要發生在成人,特別是中老年人。腫瘤生長的部位一般在四肢軀幹等肌肉比較厚的地方。

2、會在肌肉間隔較遠的部位形成結節,患病的時間各不相同。會形成腫塊,體積比較大。

3、也會出現淋巴結轉移的現象。

橫紋肌肉瘤治療的方法有什麼?

1、手術治療。需要切除腫瘤以及腫瘤周圍的肌肉組織。

2、化學治療。剛手術治療,沒有辦法切除整個腫瘤的時候,要採取化療的方式,通過藥物輔助來消滅腫瘤。

3、放射治療。要根據不同年齡段位的人來,選取不同的放射量。

4、前3種無效情況下,可以採用免疫細胞治療

得了橫紋肌肉瘤,怎麼去調養身體?

1、有太陽的時候外出注意防曬,不要讓太陽光直接照射。

2、保護皮膚,不要讓物理性和化學性的東西所刺激。

3、要注意飲食,多吃高熱量,高蛋白飯,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少吃高油高鹽辛辣等刺激性的東西,多吃蔬菜和水果候保護皮膚、避免物理性和化學性刺激。

4、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另外,最好不要抽菸喝酒。

5、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注意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相關焦點

  • 橫紋肌肉瘤厲害嗎?對人有什麼影響?
    橫紋肌肉瘤屬於惡性腫瘤,如果不及時治療,腫瘤會不斷的增大,並且會出現轉移,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當然惡性腫瘤也有預後較好的,橫紋肌肉瘤也不例外,有些患者預後較好,有些預後較差,這取決於患者的具體情況,比如腫瘤的組織分型、有無淋巴結轉移、腫瘤的部位等。
  • 今天帶您認識膽道橫紋肌肉瘤!
    今天帶您認識膽道橫紋肌肉瘤!橫紋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兒童期常見的軟組織腫瘤,約佔兒童期惡性腫瘤的4.5%。起源於兒童期向橫紋肌方向分化的間葉組織,可發生於有橫紋肌的部位,也可發生於橫紋肌較少,甚至無橫紋肌的組織。病理上分為胚胎性、腺泡性、多形性三種類型,其中胚胎性又可分為梭形細胞性和葡萄簇狀兩類。
  • 疑難病例治療:小兒盆腔胚胎性橫紋肌肉瘤治療
    橫紋肌肉瘤通過兩種機制產生臨床上明顯的症狀和體徵:最多見的是局部出現無外傷史的腫塊,本人或家長偶然發現的約佔全部病例的80%。其次由於腫瘤發生於關鍵的功能部位,逐漸增大的腫瘤造成的功能障礙而作為初發症狀。最初的二組橫紋肌肉瘤綜合調查研究表明所有腫瘤的35-40%起源於頭頸部區域,如眶、腦膜旁、頭頸的其他部位。
  • 孩子身上有小包塊、小腫塊 查查這兩種瘤
    核心提示:腎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都「偏愛」兒童,前者生長在腎臟,後者則全身都可能發生,最多發生在頭頸部。賈海威介紹,腎母細胞瘤是兒童第二位常見的腹部惡性腫瘤,而橫紋肌肉瘤是兒童軟組織肉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主意檢查孩子的身體異常,發現包塊、腫塊要引起重視。
  • ...這種基因檢測有望預測|橫紋肌肉瘤|基因|預測|癌症|胚系|-健康界
    由於患病人群較少,30多年來,橫紋肌肉瘤的治療方法幾乎沒有進展,還是以手術、放療和化療為主。目前,RMS主要分為4型:胚胎性橫紋肌肉瘤(eRMS)、腺泡性橫紋肌肉瘤(aRMS)、梭形細胞/硬化性橫紋肌肉瘤(ssRMS)及多形性橫紋肌肉瘤(pRMS)。影響兒童RMS預後的因素較多,包括年齡、腫瘤部位、組織學類型、臨床分期分型等。
  • 哪些孩子更容易得橫紋肌肉瘤?這種基因檢測有望預測…
    目前,RMS主要分為4型:胚胎性橫紋肌肉瘤(eRMS)、腺泡性橫紋肌肉瘤(aRMS)、梭形細胞/硬化性橫紋肌肉瘤(ssRMS)及多形性橫紋肌肉瘤(pRMS)。 當前的指南重點聚焦在那些非常年幼的患兒,而新發現可能改寫指南中關於檢測年齡的建議,讓更多RMS患兒能有機會早發現、早診斷,並及早制定個性化精準治療方案。
  • 孩子得了橫紋肌肉瘤怎麼辦?好醫友腫瘤治療應答指數(TRI)量身定製...
    陌生又可怕的兒童癌症:橫紋肌肉瘤  橫紋肌肉瘤(RMS)一般起源於橫紋肌細胞或這種細胞分化的間葉細胞,佔所有兒童腫瘤的5%,僅次於神經母細胞瘤和腎母細胞瘤。  兒童RMS可發生於全身任何部位,以頭頸部、泌尿生殖道最常見,其次為四肢、軀幹、腹膜後等部位。由於患病人群較少,30多年來,橫紋肌肉瘤的治療方法幾乎沒有進展,還是以手術、放療和化療為主。
  • 發現頸部腫塊要小心
    為什麼頸部腫塊要引起我們小心呢?這是因為人們常常在發現頸部腫塊後,因不痛不癢而忽略腫瘤發生的可能性,從而造成診斷治療的延誤。頸部腫塊有60多種,由甲狀腺疾患、惡性腫瘤、先天性和良性疾患「三分天下」,所以要重視。常見的有以下十多種疾病。1.急、慢性頸淋巴結炎:常在頸前後出現淋巴結腫大,如在急性期淋巴結多有活動,病人往往有咽喉紅腫、疼痛、全身發熱、疲勞、食慾減少。兒童或青年人發病為多。
  • 息肉和肉瘤有什麼區別?身上出現了腫塊就一定是癌症嗎?教你分辨
    相信每個人體檢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自己身上長出肉瘤或者腫塊,更怕是惡性腫瘤。一般身上有腫塊或是肉瘤,醫生都會建議患者進行病理性的檢查,來判斷是腫塊還是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的。為什麼有腫塊就要進行病理檢查?
  • 觀眾發現記者脖子有腫塊,一查竟是癌!身上這8類腫塊一定要小心
    記者 Victoria Price醫生提醒:身上出現這些腫塊,一定要小心!都說腫瘤狡猾,一發現就是晚期。其實不是敵人偽裝得太好,只是我們知道的有點少,很多身體信號,比如一些小腫塊可能正是腫瘤發出的「信號」,如果我們不在意、任其發展,就會有癌變可能。1.
  • 觀眾發現電視記者脖子有腫塊,一查果真是癌!身上這8類腫塊一定要小心
    她說:「醫生發現腫瘤正在擴散,但沒有擴散太多,我們希望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手術。我將永遠感激那個不厭其煩地給我發郵件的觀眾。」記者Victoria Price醫生提醒:身上出現這些腫塊,一定要小心!都說腫瘤狡猾,一發現就是晚期。
  • 觀眾發現電視記者脖子有腫塊,一查果真是癌!身上這8類腫塊一定要小心!
    她說:「醫生發現腫瘤正在擴散,但沒有擴散太多,我們希望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手術。我將永遠感激那個不厭其煩地給我發郵件的觀眾。」醫生提醒:身上出現這些腫塊,一定要小心! 都說腫瘤狡猾,一發現就是晚期。其實不是敵人偽裝得太好,只是我們知道的有點少,很多身體信號,比如一些小腫塊可能正是腫瘤發出的「信號」,如果我們不在意、任其發展,就會有癌變可能。 1.
  • 這8類腫瘤,非成年人「專屬」,小孩子也可「中招」,早發現為妙
    現在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年輕化,甚至有幾歲的小孩子患上腫瘤,這簡直讓父母痛心疾首。作為家長切不可大意,多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和身體不適,及早選擇正規醫院治療才能讓病情好轉。容易「找上」孩子的腫瘤有哪些?1、橫紋肌肉瘤橫紋肌肉瘤的症狀表現多樣,腫瘤的部位分期、分型和治療,有沒有復發和轉移等決定橫紋肌肉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橫紋肌肉瘤的惡性程度高,早期往往會有轉移症狀,特別是腺泡型橫紋肌肉瘤發生轉移的機率極高。嬰幼兒有橫紋肌肉瘤一般是胚胎型。
  • 觀眾發現電視記者脖子有腫塊,一查果真是癌!身上這8類腫塊一定要...
    記者Victoria Price醫生提醒:身上出現這些腫塊,一定要小心!都說腫瘤狡猾,一發現就是晚期。其實不是敵人偽裝得太好,只是我們知道的有點少,很多身體信號,比如一些小腫塊可能正是腫瘤發出的「信號」,如果我們不在意、任其發展,就會有癌變可能。
  • 錯以為是生長痛,孩子查出骨肉瘤截肢!懊悔:這些症狀明明能發現
    沒想到,小點的夜間疼痛加劇,腿上還有個奇怪的腫塊。最後,醫生活檢確診為惡性「骨肉瘤」。醫生檢查時發現,小點膝關節上的腫塊部位是正常人的1.5倍大,已經嚴重影響活動,「腿部沒法伸直,用止痛藥無效,這個小朋友我們覺得非常可惜,在確認沒有轉移的情況下選擇了截肢。」
  • 細心觀眾發現記者脖子有腫塊,一查果真是癌!身上出現這些腫塊要小心
    7月26日,美聯社報導,美國一位觀眾看電視時,注意到電視上一名女記者脖子上有一處腫塊,於是給她發郵件,建議她去檢查一下。這名28歲的電視記者聽從了這個建議,結果真的被診斷出患有癌症!並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和幾個淋巴結。她說:「醫生發現腫瘤正在擴散,但沒有擴散太多,我們希望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手術。
  • 細心觀眾發現記者脖子有腫塊,一查果真是癌!身上出現這些腫塊要小心!
    7月26日,美聯社報導,美國一位觀眾看電視時,注意到電視上一名女記者脖子上有一處腫塊,於是給她發郵件,建議她去檢查一下。這名28歲的電視記者聽從了這個建議,結果真的被診斷出患有癌症!並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和幾個淋巴結。她說:「醫生發現腫瘤正在擴散,但沒有擴散太多,我們希望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手術。
  • 11歲孩子被查出骨肉瘤晚期,家長懊悔:錯把骨痛當生長痛!
    骨肉瘤多以「生長痛」做偽裝骨肉瘤「纏上」青少年時,常以「生長痛」作偽裝。羅先生的兒子小虎今年11歲,平時活潑好動,上個月卻每晚都說自己腿疼,羅先生以為孩子處於發育期,是骨骼快速生長導致,並未過多關注,在孩子出現關節腫塊的時候,也只當孩子好動,不小心磕碰導致,只貼了膏藥處理。
  • 陰囊長腫塊沒想到是癌
    兩年前,兩歲的小峰(化名)陰囊右側長了一個腫塊,被當成是積液沒有處理,結果半年後診斷為睪丸癌。上周,小峰到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腫瘤科複查,醫生說他目前情況還較穩定。  福州總院腫瘤科小峰的主治醫生何尚香說,2012年初,在給小峰洗澡時,媽媽陳女士發現小峰右側陰囊出現了一個腫塊,當地醫院的醫生說可能是積液。陳女士就沒帶孩子去做進一步檢查。
  • 罕見癌症丨平滑肌肉瘤Sarcoma|平滑肌肉瘤|惡性腫瘤|存活率|癌症|...
    香港藝人林子博的太太於2019年4月確診患上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s),已經擴散,需要接受化療。今天傳出消息其因不敵病魔不幸去世。什麼是平滑肌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