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生下健康的寶寶,準媽媽就得吃得好。水果營養豐富,是準媽媽解饞飽肚的好選擇,但是孕期吃水果其實是很有講究的。
今天會給準媽媽們分享一系列孕期吃水果的建議,比如怎麼選、吃多少、什麼時間吃等等。
準媽媽吃水果有什麼好處?
懷孕期間,身體的激素水平會發生變化,準媽媽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求增加,而水果富含維生素 C、胡蘿蔔素等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能滿足身體所需。
很多準媽媽懷孕後噁心嘔吐、胃口不佳,吃些酸甜可口的水果,可以適當改善食慾。孕期還容易發生便秘,水果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
準媽媽選水果要注意什麼?
注意多樣搭配
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營養,所以大家要把各種水果搭配著吃,這樣不僅營養更均衡,口感也更豐富。
「糖媽媽」要選 GL 和 GI 低的水果
血糖生成指數(GI)和血糖負荷(GL)偏高的水果容易導致血糖升高,如果準媽媽有妊娠期糖尿病,要儘量選擇 GL 和 GI 較低的水果,少吃 GI 或 GL 值偏高的水果。
「胖媽媽」要選熱量較低的水果
如果準媽媽體重增長過快,要儘量吃熱量較低的水果,少吃熱量較高的。 以下表格列出了常見水果熱量的高低,供大家參照。
每天吃多少水果比較好?
有的準媽媽聽說水果有營養,就敞開了肚子猛吃。凡事過猶不及,雖然水果是個寶,但也不能當飯吃。很多水果的糖分比較高,如果吃太多,不但會影響其它營養物質的吸收,而且會使體重增長過快。
那麼每天吃多少合適呢?《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孕早期(前 3 個月)每天可以吃 200~350g 水果(相當於 1~1.5 個網球大的蘋果),孕中晚期(3 個月以後)每天可以吃 200~400g 水果(相當於 1~2 個網球大的蘋果)。
如果你對水果的重量沒有概念,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圖,了解一些常見水果單個的重量,大致估算一下每天吃的水果量是不是在合適範圍內。
什麼時間段吃水果比較好?
推薦在兩餐之間的時段吃水果,比如上午 9:00~10:00 和下午 15:00~16:00。
最好不要在吃正餐的時候吃水果,因為水果裡的鞣酸會和魚類、肉類等食物裡的蛋白質結合,降低蛋白質的吸收。
如果準媽媽體重增長過快,可以在飯前吃點水果,先產生一些飽腹感,正餐就可以少吃一些,這樣有利於控制體重。
和水果相關的常見疑問
吃龍眼真的會流產嗎?
不會,準媽媽可以吃龍眼。
坊間流傳:龍眼性溫、味甘,易上火,吃了會引起流產。實際上,並沒有吃龍眼引起流產的病例報導,懷孕了是可以吃的。
需要注意的是,龍眼和龍眼乾的熱量和糖分都比較高,患妊娠期糖尿病以及體重增長過快的準媽媽要少吃。
吃果乾、喝果汁能代替吃水果嗎?
雖然很多果乾和果汁味道可口,但是不建議代替水果。
果乾經過加工烘乾,維生素 C 和其它水溶性維生素損失較大,營養價值不如新鮮水果;果汁經過榨汁,原本水果裡的膳食纖維被破壞,而膳食纖維能促進排便,改善孕期便秘。所以,還是吃水果來得實在。
蔬菜能代替水果嗎?
蔬菜不能代替水果。
儘管蔬菜和水果在營養成分和保健作用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畢竟是兩個類別的食物,具體到每一種蔬菜、水果含有的營養素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果糖、葡萄糖等)以及有機酸(蘋果酸等)和芳香類物質都要比蔬菜多。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多數的水果攜帶方便、可以直接吃,不需要烹調處理,所以它的營養成分不受烹調因素的影響,營養損失也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