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打官司》丈夫要害受傷,農婦狀告眾官員,判決結果讓她傻眼

2020-10-08 井井有聊

「我就是不服,你看,這事情,我告到鄉上,縣上,又到你這裡(市裡),結果都一樣,都沒有讓村長給我認個錯,我就不是多圖個50元錢,我就是不明白,村長怎麼就不能給我認個錯,我是老百姓,你們都是公家人,誰知道你們是不是底下都商量好了。」

——《秋菊打官司》

漫長的訴訟之路,起因只是想「討說法」

「俺只想要一個說法,不要你的錢。」

村民王慶來因種辣椒的事跟村長起了衝突,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吵吵起來。王慶來一時衝動,罵村長「斷子絕孫」,這可把連生四個女兒、想兒子想瘋了的村長惹惱了,二話不說,飛起一腳朝著王的「命根子」踹去。

這一腳下去讓王直接疼到站不起來,身懷六甲的妻子秋菊心急火燎地將丈夫送到衛生室檢查,同時也開始了她漫漫訴訟路。

秋菊想要跟村長討個說法,這也是人之常情,不明不白受了欺侮,誰還不想討個說法!

可村長畢竟為一村之長,總要臉面,讓他低頭跟村民認錯,這事若是傳出去了,他這個村長的臉面也沒處放了。

秋菊看著整日裡躺在床上,幹不了活的丈夫,顧不得自己的大肚子,跑到鎮上找到李公安,告村長的狀。

這李公安是個好人,很熱心地當場跟秋菊回了村裡,出面調停兩家的矛盾。村長也是有苦難言,他一輩子養了四個女兒,又趕上國家實行計劃生育,眼看就抱不上兒子了,秋菊丈夫那句「斷子絕孫」實在太扎心,他一時沒忍住就失手打了人。

村長答應賠給秋菊200元醫藥費,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大數目,李公安覺得秋菊這回肯定滿意,便回了鎮上。到了約定拿錢那天,村長一副居高臨下的樣子,把錢撒了一地,並且拒不認錯。

秋菊若要撿錢,就得向村長低頭,20張錢她就得低20次頭,此刻挺著大肚子的她行動極為不便,倔強的性格讓她乾脆不要錢了,扭頭就走。

回到家中,秋菊把這事跟丈夫一說,丈夫雙手贊成妻子繼續向上告,秋菊也認為,只要一直告下去,總能討回個說法。

就這樣,大著肚子的秋菊把家裡豐收的辣椒一邊賣一邊換路費,和小姑子一路告到了市裡。經好心人指點,秋菊和小姑換上了城裡人的新裝,買了禮物拜訪市公安局長

局長是個好人,不但禮物分毫不收,還派車把懷孕的秋菊送回住處,並承諾一定給秋菊個說法。

審判書下來了,秋菊失望地發現審判結果除了賠償多了50元,變成了諷刺的「250元」,其餘一切照舊。

她不能接受,在她心裡,村長是官,她是民,官欺民,她可以不要金錢賠償,但就必須要個公平,也就是她一直不斷重複的「討個說法」,丈夫的一腳不能白挨,她要村長低頭認錯。

可此時丈夫變了主意,他攔著秋菊說算了吧,人家畢竟是村長,大家都在一個村裡住著,抬頭不見低頭撿的,人家是官,鬧僵了是咱們自己吃不了兜著走。

秋菊就像一頭倔驢,認準了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她豁出去了,竟然到城裡找了律師,律師收了律師費很高興,告訴秋菊你啥也不用管了,包在他身上。

然而,讓秋菊沒有想到的是,她這回走了法律程序,一紙訴狀告上法庭,那麼這個事件中所有受到牽連的人:村長、李公安、鎮上公安、甚至好心的公安局長一下子都成了被告。

原來,經明白人指點,秋菊這是趕上了法律的東風,《行政訴訟法》剛頒布不久,現在急需一個民告官的案例做榜樣,所以秋菊這個官司一路打得很順利。

法院要給秋菊丈夫王秋來做一個詳細的身體檢查,如果是肋骨斷裂,達到輕傷標準,那麼村長的行為就構成故意傷害。

調查過程中,一個大雪封村的深夜,秋菊難產了,性命攸關的時刻,聽說這一消息的村長不計前嫌,連夜帶人把秋菊抬到了醫院,萬幸母子平安。

秋菊醒來後,得知是村長救了自己和兒子,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到了兒子滿月酒,為了感謝村長,秋菊更是堅持只有等村長來了才能開席。

一個晴天霹靂傳來,法院的檢查結果出來了,說是丈夫確實被村長打成輕傷,村長這是犯了罪,警車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目瞪口呆地秋菊衝出去,想憑一己之力攔住警車,救下村長,那可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呀!可是,這又怎麼可能呢?

故事出自1992年張藝謀執導電影《秋菊打官司》,影片向我們刻畫了一位倔強樸實、心地善良的農村婦女形象。

這個故事的矛盾點就在於,秋菊生活在農村,農村是個人情社會,有些東西不是有錢就能解決的,比如臉面、尊嚴。

而她卻想通過城市文明手段——打官司,來給自己討個說法,其實,從一開始,法律便給出了公正的判決——那就是賠錢,現代文明中,經濟賠償就是公平,就是萬能的。

至於秋菊執著的一個道歉,則根本不在法律範圍內。用冷冰冰的法律求一個人情味十足的「道歉」,秋菊這個「說法」怎麼可能討得回來呢?


反叛傳統和權威,女性意識的萌生發展

正如這部電影的名字,「秋菊」是絕對的核心人物,影片對人性的深刻挖掘離不開鞏俐對這一農村婦女形象的成功塑造。

秋菊一出場,一股「土味」便撲面而來:頭裹墨綠色圍巾,身穿豔紅色棉襖,黑布肥腿大棉褲,一雙大紅布棉鞋,挺著大肚子,走路外八,顯得嬌憨笨拙。

除了化妝師的功勞,鞏俐那舉手投足流露出的質樸憨厚:神似村姑的獨有的眼神、語氣更渲染了秋菊形象的真實感。

一個單純得有些執拗的農婦形象立現,以柔克剛、以弱勝強。

中國傳統婦女必須遵循的就是「三從四德」,即對男權絕對的服從和賢良,像秋菊這樣拋頭露面,一路打官司的女性形象實屬罕見。可以說,從秋菊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女性意識的萌芽。

秋菊不但是妻子,而且是準媽媽,她讀過中學,算是家庭中的「知識分子」,因而可以代替丈夫出面,在家中也有十足的話語權。

為什麼秋菊非要討個說法不可呢?原因有二:

一是維護丈夫,村長踢傷丈夫下體,使其臥病在床、無法勞作;二是為了後代,事情發生的背景是計劃生育已實行,肚中的孩子不知是男是女,倘若丈夫再有個三長兩短,婆家就有絕後的危險。

從這個角度來講,秋菊所作所為歸根到底還是為了丈夫,一意孤行,一而再、再而三地上訪,甚至最丈夫都不再支持她:「你要去告就別再回來」。

因此,秋菊作為女性的地位雖較之前有了較好的轉變,但根本上還是不同於當今社會所致力於的男女平等。

女性意識不能等同於所謂的「女權主義」,女性意識的發展並不是否認男性,甚至於「閹割男性」,而是要承認男權制社會,關照男性意識。

二十世紀上半葉,新中國成立之初,人們對於女性意識究竟應當如何發展還很不明晰。著名農民作家趙樹理的《「鍛鍊鍛鍊」》中,有一處情節值得我們深思:

到處都在強調男女平等,社會上普遍認為男女平等就是讓女人也出來勞動,並且一定要做和男人相同的活。在農村,男人拉磨、施肥,那麼好,女人也要拉磨、施肥,共分同一個標準計算。

原本那些精細些的工作,比如拾棉花、針線活、做飯,反倒沒人去做,讓男人做,則常常粗心大意鬧笑話,女人則整天叫苦連天,整個農村生產活動陷入一片混亂。

男女平等並非具體事務的絕對「平等」,而是一種發自內心根深蒂固的觀念。保護女性、尊重男性,也是維護了男女平等。

儘管秋菊作為女性的主體地位開始得到彰顯,但始終未能深刻反映女性真正的生存狀態,改善女性的弱勢地位,在這一點上,我們全社會還是任重道遠。


既看到眾生,又看到自己

不得不說,《秋菊打官司》這部電影對人性的挖掘是淋漓盡致的,它讓觀眾在影片中不單單看到了眾生相,還發現了自己的影子。

電影中的一個鏡頭,初來乍到城市的秋菊置身於洶湧的人流,對周遭環境的陌生、狀告無門的迷茫、丈夫臥病在床的無助......所有這些感情一股腦砸向了秋菊這個身懷六甲的農村婦女。

她和小姑一起,時而與人群擦肩而過,時而逆人流而上,人們看上去快要把二人吞沒。無數人經過她們,卻無一人在意她們。她們雖身處其中,卻像極了被剝離人群之外的,這種極端孤獨感,即使在後工業的今天,也能引人共鳴。

秋菊孩子滿月酒,村長卻被定罪逮捕,秋菊心中又急又悔,慌亂地沿著山間小路一路跑一路追,電影最後一個特寫鏡頭便對準了秋菊茫然失措的臉上,這種對現實巨大的無奈和悲涼,相信每位成年人同樣能感同身受。

秋菊一路打官司,一路強調自己只是想「討說法」:

「我今天來,就不是來要錢的,我就是要個理。」

「事情本來就算過去了,村長把錢扔在地上,還說那些難聽的話,我就不信沒個說法了。」

「錢不錢我都不在乎,我就是要個說法。」

「我就是不服,你看,這事情,我告到鄉上,縣上,又到你這裡(市裡),結果都一樣,都沒有讓村長給我認個錯,我就不是多圖個50元錢,我就是不明白,村長怎麼就不能給我認個錯,我是老百姓,你們都是公家人,誰知道你們是不是底下都商量好了。」

......

從秋菊的話裡可知,秋菊是基本不在乎經濟補償的,他不在乎錢,從頭到尾就是為了一個心理安慰,所謂的「討說法」不過是替自家人爭口氣。

不知各位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

世事既艱,金錢當然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但說實話,很多時候,我們想要的可能並不是那一點錢,而是「一個說法」,是我們作為人應得的尊嚴;或許是愛人的陪伴、來自於他人的感謝和肯定、對未來的信心和希望......

時代確是一刻不停地在變,但我有時打心底裡願意做一回「秋菊」。

相關焦點

  • 鞏俐拍《秋菊打官司》時給全組洗衣服:紅不紅跟做家務沒什麼關係
    她是行走在國際上的傳奇女星,上世紀九十年代,西方人說起中國,都知道三樣東西——天安門、長城、鞏俐。不過當年的鞏俐兩年藝考,四所學院,結果都以失敗告終,第三次也是跌跌撞撞才進入中央戲劇學院。鞏俐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
  • 老照片;九十年代電影《秋菊打官司》、《霸王別姬》,《喜宴》等
    一,1992年張藝謀導演的《秋菊打官司》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拍攝該片時,鞏俐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感冒發燒狀態下拍戲的,甚至發生了昏倒在雪地裡的事件。但這是鞏俐與張藝謀合作電影中演技發揮得最為出色的一部,她不論從外形還是神態,都將秋菊這個農村婦女演繹得極為生動傳神。
  • 房價漲自己反虧幾十萬,丈夫不服花積蓄打官司,不聽勸妻子要離婚
    法院判決收回房子還要付違約金,李先生不服判決,放下了生意一心想討回公道,妻子卻對此非常反感兩人引發矛盾。他們究竟經歷了什麼呢?李先生不服氣想繼續討回公道,妻子不希望丈夫繼續打官司,錢已經都要被丈夫拿來打官司,危及到整個家庭未來。李先生為打官司託朋友幫忙想找個律師,朋友卻要求李先生捐三萬塊錢修路,再幫他找律師。對於這樣的要求李先生答應了,這件事也沒有跟妻子商量過。
  • 男子做眼部手術,8年後發現眼球是假的打官司,法院判決令人吃驚
    就把愛爾眼科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要求醫院賠償其誤工費、護理費等共計159萬餘元。就這樣開始了訴狀之路。愛爾眼科醫院得知後,堅決不背這個黑鍋。他們提供了小胡住院期間病歷。證明小胡在該院住院期間,患者的左眼球未被摘除。還有很多資料證明。該醫院負責人也說了這種情況可能是術後沒有恢復好導致的後遺症。對小胡的賠償不予認可。
  • 九四年,山東農婦撿到鑽石賣了27萬,卻被告上法庭,最後歸誰?
    九四年,山東農婦撿到天然鑽石賣了27萬,卻被告上法庭,最後歸誰?看過一篇報導,講到鑽石其實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世界產量也很大,但因為被一家公司壟斷,這才有了如今昂貴的價值。其實很有道理,鑽石是「碳」的同素異形體,大自然很普遍,只不過是時間侵蝕的產物。現如今,新人結婚都要花大價錢購買作為信物,微小的一克拉就是上萬,其價值可見一斑。
  • 「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判決結果出來了!還能這樣?
    海底撈狀告河底撈的案件被駁回了。法院一審判決後雙方都沒有提起上訴,事情估計已成定局了。這也讓許多網友表示應該弄個「湖底撈」,「江裡撈」,「江底撈」,等一系列「撈「。商標的分辨不能只從表面看,還要看他們的背後,前天蘋果公司狀告了一個「梨「,今天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失敗是否說明部分商業公司濫用商標的霸權呢?我是小萌芽,有趣的評論比有趣的靈魂更為可貴,你說呢?
  • 荒唐夫妻:空姐「出軌」後,反而起訴丈夫侵權,法院的判決亮了
    李梅是一名空姐,不久前她卻把自己的丈夫告到了法院,理由是侵犯名譽權。原因是她的丈夫王強在發現李梅和別人的預約開房的聊天記錄後,一氣之下把聊天記錄截圖後發給了她的親朋好友。不但如此,他還向李梅的單位舉報她出軌。結果這件事對李梅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李梅也因此被單位停了職。
  • 村支書城管兒子夜闖人家遭「反殺」,兩人判死緩,農婦為丈夫兒子申冤11年
    河南新鄉的農婦常衛雲說出這句話時,斬釘截鐵。11年來,她在外四處奔走喊冤,獄中的丈夫和兒子也不斷申訴。他們認為,當年在家中反制深夜上門肇事者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希望撤銷故意殺人罪判決,無罪釋放。最近,此案的翻轉迎來契機。
  • 關山牧場、秋菊山莊二日遊
    第一天早上7:30乘車出發赴秋菊山莊,行車350公裡左右,約12:30分抵達秋菊山莊,中餐後遊覽秋菊山莊,遊關中最後一碾水磨,水車,湖心亭,張藝謀拍《秋菊打官司》實景地——秋菊之家,秋菊家園等景點,你也可以在森林氧吧消署避夏
  • 親子活動中家長受傷 狀告幼兒園索賠9萬餘元
    一家長在參加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中意外受傷,為此狀告幼兒園及致害的另一名家長賠償損失。日前,江蘇省宿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原告郭女士訴稱,2011年4月,其接到幼兒園通知邀請自己及女兒到蘇州某公園參加學校組織的戶外親子活動。在遊戲過程中,由於人多、場面混亂又沒有專業的活動老師指導,造成郭女士在背著孩子追逐遊戲中和其他家長迎面相撞而摔倒,腰部受傷。
  • 打官司的時候法官有收受賄賂的行為,生效判決能否申請再審
    隨著法律的不斷健全,去法院打官司已經成為了人們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必然選擇,然人們去法院打官司,最怕的就是法官偏心,想得最多的也是對方找人找關係給法官送禮了怎麼辦,人們這種擔心也是不無道理的,必經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人情社會,人都是感情動物,法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外界的因素也是會受到影響的,然從另一方面來說,作為法律的執行者,一旦因為外界因素在審判過程中融入了過多的感情因素
  • 男子與女友發生衝突受傷,狀告對方養其30年!法院判決亮了
    導讀:海南男子李偉和女友劉清因感情問題發生衝突後受傷。後來,劉清給了李偉8000元,並要求他們以後不要互相干涉。但在李偉收了錢後,他把劉清告上法庭,要求法庭判決他劉清是他的老婆並養他30年。案件詳情:2018年9月14日,李偉與劉清因感情問題發生衝突,導致李偉受傷。
  • 山村農婦隱姓埋名49年,丈夫是正國級,為何卻與一老光棍共度餘生
    1983年7月,廣東一位75歲高齡的山村農婦積勞成疾,一病不起,於2個月後,在家裡安靜地走完一生,沒人知道,她已經隱姓埋名了整整49年,沒人知道,她的丈夫在建國後曾官至正國級幹部,更沒人知道,她究竟為何會淪為一名普通的山村農婦,又為何會與一個老光棍共度餘生。
  • 江西贛州全國首例狀告婚檢機構案判決 原告敗訴
    今年7月27日,贛州市全南縣陂頭鎮農民廖文德在法院判決其婚姻無效之後,一怒之下將當地的婚檢機構——全南縣婦幼保健院告上了法庭。9月10日,該案開庭審判,本報曾對這起全國首例狀告婚檢機構案做了跟蹤報導。10月31日,全南縣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作出了一審判決:駁回原告廖文德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480元由廖文德承擔。
  • 1994年農婦撿到鑽石,27萬賣掉後卻被告上法庭,結果如何?
    1994年農婦地裡撿到鑽石,27萬賣掉後卻被告上法庭,後來結果如何?有一個名叫魏元紅的農婦,像往常一樣在地裡幹活,沒有想到好事竟然會發生。當時她拿著鋤頭,在地裡不斷翻動,讓莊稼疏鬆一下,希望來年長勢會更好。無意中感覺碰到一個堅硬東西,剛開始以為是石頭打算將其扔掉,不過她發現這塊石頭的長相很奇特,顏色有些不對。
  • 打官司的程序是怎樣的?打官司需要多少時間?
    打官司其實就是訴訟,在我國具體包括了民事訴訟、刑事訴訟以及行政訴訟。而無論是打哪一種官司,其流程基本上是一樣的。通過打官司,能夠解決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糾紛,從而維護我們的合法利益。接下來,就打官司程序的問題為大家做詳細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一、打官司的程序訴訟程序是由法律規定的,它是一個非常嚴肅也非常嚴謹的一系列訴訟行為。
  • 農婦田間地頭遭強姦,用藥桶軟管勒死男子,法院判正當防衛
    ,最終失手用軟管將男子勒死,檢察院認定農婦為正當防衛。,意圖與她強行發生性關係,面對施暴的許某某農婦周某某極力反抗,先是用手將許某某頭面部抓傷,後來用藥水箱上的一根軟管將許某某頸部纏繞住。許某某被軟管勒住脖子以後暫時停止侵害並且站了起來,接下來周某某為了防止許某某再次對自己實施強姦行為,就一直用軟管控制著許某某的行動,防止他繼續侵犯自己,兩人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分別在稻田裡、田埂上、三輪車上對峙,最後許某某提出軟管勒的太緊,要求周某某將軟管放鬆一些,結果農婦周某某剛把軟管放鬆
  • 500萬棄獎者不服終審判決 要繼續告到最高院
    相關閱讀: "500萬棄獎案"終審判決 彩民錯過兌獎期敗訴 500萬棄獎案一審宣判 彩民狀告彩票中心敗訴 雲南體彩一彩民中聽到法院的判決後,汪亮解顯得很安靜,昂起頭稱要繼續打官司。 2007年7月29日,汪亮解購買了4注七星彩,後發現中了特等獎500萬元。9月18日,汪亮解到北京體彩中心兌獎,被告知彩票超過28天兌獎期限,不能兌獎。汪亮解起訴北京體彩中心,一中院一審駁回後,汪亮解上訴至北京高院。
  • 妻子拋棄無能丈夫案,看看顏真卿是如何判決的
    顏真卿是唐朝中期的名臣和書法家,其為人貞固純厚,剛正凜然,受到歷代人們的敬仰,在其任臨川內史時,敦風俗,厲名節,曾判決過這樣一起妻子拋棄丈夫的案件。在臨川境內(也就是現在的江西撫州),有一個窮書生叫楊志堅,楊志堅人如其名,特別喜愛讀書,每天除了看書,別的事情都不放在心上,鄉裡鄰居覺得他就是一個標準的書呆子,他的妻子王氏跟他過了好些年,平時連頓肉都吃不上,於是天天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