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道|代表人訴訟時代 上市公司和董監高將面臨更重的賠償等責任

2020-08-30 新浪法問

《穿越火線》終於告一段落。

結局演員的表現發揮實在讓人大吃一驚。

擔憂中的高開低走並未出現,相反越發緊湊、熱血的劇情反而將劇情推上了頂峰。

前期留下的懸念、遺憾也一一填上,劇情的走向發展基本符合預期。

甚至某些高光時刻的拍攝尤其能夠吸引觀眾的眼球。

1. 永不缺少的爽點

觀眾最關心的應該就是肖楓甦醒的事情了。

小北進入遊戲世界,意圖帶回肖楓,但卻造成遊戲世界崩塌毀滅,最後一刻意識回歸,把肖楓的意識送了出來。

甦醒的肖楓卻盡顯落寞。

被迫接受從25歲到36歲的空白人生,世界的飛速發展,讓他與這個世界顯得格格不入。

不會用現代電器、玩不來通訊軟體,十一年的信息差讓他很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最讓人低沉的是,連他最熱愛的遊戲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他只能無奈的承認這個現實「現在的電競圈,我可能適應不了。」

那個鬍子拉碴、耷拉人字拖、糙得沒邊兒滿口騷話在遊戲裡卻意氣風發carry全場的肖楓終是回不來了。

見慣了他盲目自信收穫勝利,見慣了他的直脾氣說幹就幹,見慣了他為了勝利不顧一切地衝鋒陷陣。

再看現在處處小心翼翼的他,這可能是全部「楓友」的意難平。

儘管肖楓最終答應了小北的邀請擔任教練,幫助CT連續多年奪冠,但最終站在演講臺上一臉滄桑的他,還是成為了歷史。

儘管這樣的角色安排是最合理的,但巨大的轉變依然讓人跨不過這之間的落差。

不過,這也是劇中角色定位改變中唯一的不算缺點的缺點。

更多的還是意料之中的驚喜。

路小北神助攻,在當初肖楓答應安藍去的那家麵館裡同時約兩人。

視線相交、BGM響起的那一刻,十一年辛苦等候累積的情緒瞬間爆發,但安藍也只是默默地走到肖楓身邊,安靜坐下。

這種抒發情緒的表演恰到好處,於靜中醞釀,雖無聲,但卻迎面撲來一股猛烈的情緒,深入人心。

小北邀請肖楓擔任教練,兩人手拉手、踢足球,奇怪的cp又增加了一個。

鋼鏰戰隊十一年後再聚首,麒麟、老沙、猴子、阿明重新歸隊。

王凱回歸,CT戰隊在引力作弊的情形下逆風翻盤,拿下全國總冠軍,小北金槍王,而後,King正式加入CT戰隊。

這一系列的劇情發展真的毫不拖沓,飛快進展。

CT戰隊不斷晉級,電競的熱血+真相大白的如願以償讓劇的爽點不斷提高,淚點多、笑點也不少。

2. 不得不說的槽點

不過,雖然結局發展深得人心,但還是有大量槽點不得不說。

引力強行製造矛盾,王凱待不下去回了CT,走的時候就莫名其妙,回來更是隨心所欲,況且這一段的出現並沒有什麼意義,如果只是說要突出悽慘過後對朋友的認知,那之前抵住誘惑豈不更好,這種背叛後洗心革面,東家不計前嫌笑臉相迎的橋段實在多此一舉。


還有比賽時,真人散打式的對戰就先不吐槽了,但是掏敵方的槍、搶敵方的道具就真的過分了吧。

另外,或許是想凸顯比賽時的大起大落,所以選手一挑三、一挑四成了家常便飯,尤其是對戰日本隊時,日本隊隊長拿把狙滅了一隊,這操作,跟真實電競比賽差了十萬八千裡。

如果說想要增加觀賞性的話,也從戰術方面下手,過於誇大單個選手的個人技術,就顯得太假了。


國際比賽中,解說偏袒嚴重,喝馬桶水這種Flag都能隨便立,雖然最後打臉確實很爽,但這毫無顧忌的亂語在現實中多半會被封殺吧。

小北手被砸骨折,縫了十幾針,依然上場打比賽,還贏了老牌強隊日本隊;

再說選手King,人設的建立一點不具厚度。

前期和小北拍了相當長時間旗鼓相當的對手感情戲,實力自是毋庸置疑,但在世界賽中他就像打了個醬油,手骨折的路小北都比他耀眼,這麼嚴重的主角光環讓人看得也十分彆扭。

對於賽事這一塊來說,「穿越火線」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許多不合理並非影視和遊戲的側重不同而引起的不可調和的衝突,更多的還是可以優化的部分。

不過從整體來說,這還是一部頗具誘惑力的電競劇。

時間線並未局限在某一段時間,而是極限拉長,十一年、兩個時代的對比,將電競老將的心酸歷程表現出來,感同身受。

在最後,把真正電競選手放在螢屏上,讓觀眾看到了更真實的一面。

另外,劇中呈現的友情、愛情也是一大看點。

愛情方面,表現得較好的還是肖楓、安藍這一對,十一年的等待一度成為最大的淚點,而其他人的配對成雙要麼略顯倉促,要麼進展佛系,都不是很完美。

友情方面,還是08年這些人之間更顯深刻,不是說小北這邊「狗血」,而是缺少了相應的惡劣環境,編劇只能將表現手法換成心理活動,一會吵、一會鬧,就會顯得過於矯情。

而肖楓這邊,隊伍雖然也經歷過解散、重組,但多了十一年的時間發酵,情誼依然珍貴如初,這一點,是短時間的大起大落沒辦法表現出來的。

總的來說,「穿越火線」雖然有很多槽點,但優點也更多。

瑕不掩瑜,是我對它最終的評價!

相關焦點

  • 集體訴訟來了 讓投資者得到賠償是關鍵
    也正是基於這種狀況,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證券法》引入了代表人訴訟機制,也即中國版的「集體訴訟」,以解決個人投資者所面臨的訴訟難、訴訟貴等問題。而高院《規定》的出臺,則是將《證券法》第九十五條規定付諸實踐,是代表人訴訟制度的具體落實。同時它也意味著,從7月31日起,中國式「集體訴訟」作為保護投資者的利器可以正式付之於法律了,這對於保護投資者利益意義重大。
  • 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
    根據《公司法》相關規定,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造成損失,以及董監高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司章程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均應承擔賠償責任。常見的損害公司利益行為包括關聯交易、挪用公司資金、違反競業禁止義務等。該類案件與商業行為密切關聯,導致個案審查中對公司利益衡量缺乏統一標準。現結合典型案例,對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進行梳理、提煉和總結。
  • 瑞幸咖啡事件中所談論的董監高責任險,到底是什麼?
    討論最多的便是,瑞幸咖啡的上述財務造假行為,可能會面臨巨額賠償的集體訴訟。又有媒體透露,瑞幸咖啡在赴美上市前便已經投保了董監高責任險,國內約有十多家保險公司以共保體形式參與了此次承保。【參見澎湃新聞:偽造22億銷售額的瑞幸咖啡此前投保了董責險,會得到賠償嗎】那麼,瑞幸咖啡事件中所談論的董監高責任險,到底是一種什麼保險?
  • 類案裁判方法|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
    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件中,利益受損方為公司,但在董監高等公司內部人員損害公司利益時,顯然無法由董監高自己決定是否以公司名義對損害行為提起訴訟。為此,《公司法》規定公司未就其所受損害起訴的,股東可代表公司以公司獲得賠償為目的而提起訴訟,即股東代表訴訟。因此,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件的原告包括公司和股東。
  • 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黃勇:深化...
    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黃勇出席會議並致辭。黃勇表示,投服中心作為投資者保護公益機構,促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職責所在。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工作面臨新挑戰、新機遇,投服中心為助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做好了多方面的準備工作。  投服中心主要從兩個方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助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 股東雙重代表訴訟:掀起你的蓋頭來
    所謂代理問題,對於不熟悉經濟學家行話的讀者來說,用最通常的話來表達,即當被稱為「委託人」一方的福利,取決於被稱為「代理人」一方的行為時,如何制約代理人為了委託人的利益而不僅僅是為了代理人自身的利益行事。[4]隨著公司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公司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在公司股東治理中相對於公司董監高而言居於委託人地位。
  • 上市公司虛假陳述案,立信一審敗訴,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原告季燕華訴訟請求:1.判令金亞科技公司賠償季燕華損失459532.14元;2.判令立信所對金亞科技公司的賠償責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事實和理由如下:金亞科技公司系一家發行A股的上市公司,季燕華系二級市場的普通投資者。
  • 律道|員工與公司就扣繳股權激勵個稅產生糾紛,能走訴訟解決嗎?
    出於分析探討的目的,我們不妨對仲裁裁決的內容做一點假設——以金錢給付方式履行違約責任,通常而言不外乎三種情況,一是繼續履行,二是違約金,三是損害賠償。因此,將王某本初從事的行為所應取得的應稅收入的性質「映射」到該等違約金上,仍然認定為股權激勵項下的所得,似乎更具合理性。
  • 股東代表公司訴訟,「前置程序」能否決定勝負?
    王某發現問題後,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倪某將王某出資款50萬元和倪某侵佔的款項326893元返還給傑美雅公司。【處理結果】 法院認為王某不能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應當以監事的身份提起訴訟,列傑美雅公司為原告,最終駁回了王某的起訴。
  • 「後浪們」的而立之年:已有近300人出任上市公司「董監高」
    當很多人還在盤算著能過幾年青年節的時候,部分「90後」已開始在資本市場扮演起重要的角色。《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了解,在A股上市公司中,最年輕的董事長是一名「95後」,共計18位董事長的出生年份在1990年之後。在上市公司董監高的陣營中,「90後」人數已經達到100人。
  • 中國版集體訴訟第一案要來了?康美藥業索賠案將走向何方
    參與康美案件索賠的投資者數量最終可能會非常多,特別代表人訴訟程序一旦啟動,所有符合持股條件的投資者只要沒有明示退出的,都自動參加訴訟,上市公司將會無力賠償。另外,王虎認為,啟動特別代表人訴訟程序,也不應由廣州中院審理,而應當由交易所所在地的法院,即上海金融法院進行審理。
  • 賀銳驍:證券發行董監高籤字制度立法論 ——以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
    公司直接負責人的董監高不僅在民事責任範圍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也會受到行政處罰或承擔刑事責任。要求全體董監高籤字的嚴格責任要求,並未考慮追責輕重差異。二是公司債券執法案件很少直接處罰董監高個人。三是債券執法案件中被處罰董監高人員範圍窄、措施輕。從上述公司債券信息披露違規案件的執法特點來看,執法機構較少追究董監高的個人責任。雖然法律規定董監高需要承擔連帶責任,但實踐中通常不被認定為責任人員,更談不上連帶賠償責任。對公司債券發行文件真實、準確和完整性的要求,應當處理好投資者保護與信息披露義務人正當權益兩者之間的平衡關係。
  • 股東派生訴訟規則之司法解釋的邏輯和要點
    未來仍有發展的空間,但將提出申請的股東列為共同原告,已經成為《公司法司法解釋(四)》的一大亮點。  (二)公司之「第三人地位」的確立  有學者提出了區分形式原告和實質原告的主張,認為公司是派生訴訟的實質原告,股東只是公司代表或形式原告,判決書應列公司為原告並將股東列為公司代表。其實,若公司願意並能夠起訴董監高,完全可以直接提起訴訟,根本無需股東提起派生訴訟。
  • 瑞幸造假將董責險推向前臺,「將軍的頭盔」管用嗎?
    4月3日,又進一步跌至5.38美元,兩日累計跌幅超過90%,投資者面臨巨額虧損。據了解,目前美國已有多家律所宣布將對瑞幸咖啡和特定管理人員提起集體訴訟,而瑞幸咖啡在赴美上市前投保了董責險,國內約有十多家保險公司以共保體的形式參與了此次承保,包括平安、太保、人保、中華聯合、國任保險,以及安聯、美亞、蘇黎世等國際險企。
  • 五洋債賠償案代表人訴訟—審開庭 無爭議的法律保障時間還有十月
    (一)開庭2020年9月3日至4日,投資者時浻等496人訴五洋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陳志樟、德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大信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等六被告因五洋建設發行公司債券「15五洋債」、「15五洋02」之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系列案件之代表人訴訟四案在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證據交換並開庭
  • 中意財險袁穎暉:美國上市公司的必需品而非奢侈品
    來自中小股東、僱員、環保組織、監管部門、債權人、銀行、客戶及供應商等的索賠請求都有可能使公司董事及高級職員個人承擔損害賠償及法律費用。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的董事及高級職員的私人財產和職業形象將面臨嚴重的危機。
  • 關聯交易損害公司利益,小股東如何訴訟維權?
    第一百四十九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請求後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前款規定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上市公司虛假陳述,券商責任幾何?
    四、裁判理由1、信息披露義務人虛假陳述,構成共同侵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虛假陳述司法解釋》)第二十七條規定:證券承銷商、證券上市推薦人或者專業中介服務機構,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虛假陳述,而不予糾正或者不出具保留意見的,構成共同侵權,對投資人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
  • 中友律所夏孫明:註冊制下可通過市場化法治方式完善代表人訴訟制度
    可以通過市場化的法治方式來完善代表人訴訟制度,不再以行政處罰為前提,增加中小投資者通過正常訴訟維護合法權益的途徑,加速刑事立法或者司法解釋,配套行政監管法規及民事保護法規,形成多層次的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體制。  註冊制背景下更強調投資者保護  面對註冊制改革,投資者要不斷提高對上市公司的鑑別能力及價值投資水平。
  • 《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重點內容的解讀
    根據《最高院證券代表訴訟規定》第三十五條,在特別代表人訴訟中,投資者保護機構可以依據公告確定的權利登記範圍向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調取權利人名單,並據此向法院申請登記。此規定是對《證券法(2019年修訂)》第九十五條第三款的細化。這將使得虛假陳述賠償責任可能不僅僅是「呈幾何倍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