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國際化程度與日俱增,推廣國際理解教育勢在必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提到的「國際理解」作為其基本要點之一,包括培養學生具有全球意識和開放的心態,了解人類文明進程和世界發展動態;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積極參與跨文化交流;關注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與價值等。為此,江蘇省無錫市旺莊實驗小學以國際理解教育為契機,積極進行國際合作教育,促進師生多元文化認同、開闊師生國際視野等,全面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多措並舉 營造國際理解教育校園氛圍
學校通過營造校園文化環境、豐富校園節慶活動,開展特色學生社團活動,創設國際理解教育校園氛圍。
構建立體國際校園。充分利用板報、櫥窗及校園角落進行校園雙語環境建設,走廊、草坪隨處可見英語標識牌;各教室全部使用中英文標牌,雙語電視廣播欄目每周固定時段出專欄;雙語校報全方位介紹學校特色活動和外國民俗風情;「多彩英語城」雙語專題網站,全面實現雙語教育資源共享,使師生不出國門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國際文化氛圍,開闊國際視野。
豐富校園節慶活動。學校深入挖掘「校園六大節」潛力,將每年雙語節定位為學生成果展示平臺,塑造學生科學精神,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去年,以「燃情巴西,開啟雙語嘉年華之旅」為主題的校園雙語節成功引領師生感受南美洲文化魅力。無錫教育電視臺、江蘇教育網、《無錫日報》等社會媒體的廣泛關注報導,提升了學校國際理解品牌影響力與美譽度。
打造特色學生社團。學校設有雙語社團,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有定期開展的「走進社區當志願者」活動,有與企業共度西方傳統節日的活動,有外籍志願者擔任口語指導教師的每周校園雙語角活動等,對提升學生國際語言交流能力和文化交際技能具有積極意義。
立足課堂 豐富核心素養教育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學校始終將豐富國際理解課堂教育放在首位,立足課堂,放眼課外,積極尋求課堂內外平衡點,培育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學生。
開設英語口語課程。學校將國際理解活動課程和校本課程納入學校課程計劃。一至六年級全面開設外教口語課,讓學生感受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三至六年級加設雙語校本課程,拓寬學生國際視野。多元化、全覆蓋的課程體系,有力促進了國際理解教育的全面推進。
深化校本特色課程。學校編制了具有針對性、獨特性和適切性的校本教材《我的新區我的家》和《飛越大洋》,把本土文化和世界文化有機融合。每周一次的課程帶著孩子們飛越國界、飛越大洋,領略自然風光,了解各國歷史,感受異域文化,有力增強了國際理解意識。
開展多元文化課程。與區域內國際學校合作、引進韓國人學校在我校開設第二外語選修課課程和跆拳道課程;與伊頓國際學校開展體育等文藝活動比賽;與德國博世公司的「博世樂學堂」等校企合作項目也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通過聯合國際學校、跨國企業開設多元文化課程,培養具有國際素養的學生應該具備的技能和品質,增強學生的國家認同感。
拓展平臺 創新國際理解教育合作渠道
學校搭建了廣闊的國際教育合作平臺,不斷創新國際教育合作渠道,積極為學校更好地開展國際理解教育提供保障,努力夯實核心素養教育。
拓寬教育合作領域。學校將校聘外籍教師納入學科組教科研活動,在校內推廣同課異構教學模式,英語學科組教師與外籍教師開展教學競賽,促進中西方教學理念的融合,力爭通過對國外優秀教學經驗的引進和吸收,提升課程實施水平,同時還鼓勵學科組成員借鑑外教先進教學理念、方法與經驗,融會貫通,洋為中用,踐行核心素養。
深化海外夥伴工程。堅持國際化戰略,積極構建國際合作網絡體系。學校已與韓國、英國、新加坡等數所學校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英語學科組青年教師連續第四年作為阿聯杜拜孔子學院「漢推教師」在海外任教,推廣中國文化,提升了學校國際理解教育影響力。
十多年來,旺莊實小把教育現代化、特色化和國際化作為辦學目標,國際交流合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成效卓著。學校組織參演的英語表演唱連續10次蟬聯無錫市英語口語比賽一等獎。學校被評為無錫市首批雙語教育實驗學校、江蘇省小學英語課程改革先進集體、江蘇省國際交流合作先進學校,獲得首批「無錫市國際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項目」單位稱號。學校將抓住開展國際理解教育的契機,打造一所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現代化學校,培養一批批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優秀學生。(顧萬春 李志芳 朱晨錚)
(責編:閻夢婕、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