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核心素養當「立言」

2020-12-13 中國教育新聞網

立言,亦即著書立說,泛指創立精要之言論、學說,永為後人傳誦。在基礎教育愈來愈重視核心素養的當下,立言教育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

中國是一個高度重視立言的國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知識分子就把立言視作傳名、追求不朽甚至永恆的重要手段。《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曾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立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生存習慣和生活方式。

立言雖非易事,卻是人人宜作之事,將立言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範疇,意義重大。

首先,可成就完美人生。完美人生是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有限性是指生命個體的自然性,無限性是指生命個體的思想性。自然性是暫時的,思想性則是永恆的。永恆的思想須通過立言來表達。立言教育就是引導學生將自己立德做人、立功做事經歷中發生的思想、經驗、矛盾和方略用文字記載其要,傳之與世,供人欣賞、借鑑,給人以啟迪和鞭策。我們應促使學生通過「立德立言」的社會實踐活動來解決生命的有限性問題。

其次,可培育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種品格和能力可直接通過立言教育而達成。比如通過立言可以抒發志向,傳承文明,樹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家國情懷、社會責任。再如,批判性思維往往通過立言表現出來。因為立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深刻的思考、質疑、否定、批判的過程。它要求立言之人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實事求是的態度、革故鼎新的意識、獨立思考的能力,努力使自己的言說著作更具有獨創性,以影響啟迪後人。而家國情懷、社會擔當和批判性思維正是核心素養中最重要的素養。

再其次,可鍛鍊精細思維。最奢華的瑞士手錶是私人訂製全手工製作的。歷史上大凡善立言、立好言的人,都具有條分縷析的精細思維和十年磨一劍的耐力與韌勁: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經過22年才完稿,摩爾根研究《古代社會》前後歷時40年,歌德寫《浮士德》用了60年,司馬遷編《史記》用了18年,司馬光編《資治通鑑》用了19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30年,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寫了18年,曹雪芹寫《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未及完稿,便撒手人寰。這些偉人的立言之作在人類思想史上至今熠熠生輝,其根本,源於他們的精細思維和打磨功夫。中小學實施立言教育,對於學生養成立言者的這種精品意識、釘釘子精神和專注能力,摒棄熱鬧與喧囂,很有裨益。

那麼,如何在中小學教育中實施立言教育呢?我以為,需要注重可操作性,並賦予其新的涵義,其核心目標應該是培養能說會寫的立言者。

一是鼓勵學生敢說話、善表達。口舌可以興邦、口舌可以治國。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說話、不善於表達的人。基於此,應以語文課為主渠道,創造機會和平臺讓學生多說話、多表達。課外通過開展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辯論賽等活動,讓孩子們盡情地表達意志,抒發感情,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談古論今,吟山詠水,練就能說會道、能言善辯的本領。

二是鼓勵學生立真言、立實言。敢說話、善表達是立言教育的基礎,立真言、立實言是立言教育的關鍵。應當鼓勵學生從小「唯真理而叩首,視公義為最要,培育質疑精神,養成獨立思考」,在各種場合杜絕說假話、謊話、空話,大膽說真話,立志做真人。

三是鼓勵學生寫文章、立著作。一位西方作家說過,一個人一生至少寫一本書,哪怕只有幾頁,生命才會不虛此行。應當鼓勵學生從小立志著書立說做學問,培養書卷氣質,讓「讀書—寫書」、以言立命成為學生孜孜以求的境界。

在中小學實施立言教育,意義重大,但是如何確定立言教育的標準體系、實施內容以及目標定位等,尚需進一步思考和探討。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

《中國教育報》2016年07月13日第11版 

相關焦點

  • 培育核心素養投身高考改革
    培育核心素養投身高考改革陽信縣第一中學張豔飛面對新高考的新形勢,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曾有過不解和困惑。新高考著眼於中國教育的未來,立足於立德樹人的目標,能夠發展學生特長,適度減輕壓力,促進全面素養發展,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是極其有利的。我們處在新高考的最前沿,是山東高考改革的先行者,一定要在堅定信念後,努力地將新高考的理念貫徹下去。
  • 浙江加強培育中職學生核心素養意見出臺
    ­  2017年7月,浙江省教育廳出臺《關於加強培育中職學生核心素養的指導意見》,提出「培育優良品德、打造精湛技能、促進身心健康」的育人目標。11月下旬,浙江省中職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工作推進會在紹興上虞召開,進一步明確了核心素養的內涵。在核心素養成為浙江省職業教育改革「新風向」的今天,學校應該怎麼做?核心素養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軟著陸」?
  • 為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
    學校在特色高中創建過程中,探索出一條特色辦學的有效路徑:以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為價值追求,構建DIY學園體驗平臺,圍繞DIY綜合實踐課程的建設,全面提升高中生綜合實踐能力,從而實現「善德博學、健體尚美、靈動創意」的育人目標。DIY學園的內涵DIY,一個古老而又時尚的話題。
  • 核心素養培育,教師先行
    今年,張店區小學各學科教材備課會以「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為主線,採取集體研討和分散實踐的形式,通過「教材解讀、課例研究、專業展示」幾個環節,讓全區近5000名教師在各自學科的備課會上體驗到了「變」的魅力。    角色「大翻轉」:課例研究教師秒變「學生」這天,張店區祥瑞園小學會議室內,講臺上正在講課的是華潤實驗小學的數學教師黃家碩。
  • 科學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徐匯提升教師關鍵能力
    ,徐匯區於去年年底啟動了「高品質優化基於核心素養的區域課改實踐體系」的行動研究,以此作為落實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載體。  聚焦教與學方式的改進  在《學科教學指南》《學科教學手冊》等工具推廣與完善基礎上,重點推進信息化環境下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為重心的課堂教學改進行動,形成課堂新範式  「信息化環境下指向核心素養培育的區域性教學改進研究」攻堅項目,以單元教學設計為突破口,聚焦學習活動設計、學習支持方式建構、學習評價設計和學習資源的開發,探索信息化環境下指向學科核心素養
  • 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引領學校優質發展
    在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養體系」這個概念。2016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在京發布。教育界普遍認為,根植中國傳統文化、回應中國現代化召喚、緊跟中國實際和學生需要,又從基礎教育改革中吸取營養的「核心素養」,將為中國新時代教育發展指引方向。
  • 高中政治課教學怎樣培育學生核心素養?重慶四十二中開題研究
    (原標題:高中政治課教學怎樣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基於核心素養培育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實踐研究」開題會現場 重慶四十二中供圖 華龍網發
  • 乾貨分享|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研學旅行具有哪些特徵?
    同時,青少年完成社會化離不開群體性交往,再好的父母和老師都無法替代夥伴的作用,研學旅行能讓學生擁有更多與社會和團體接觸的機會,有利於青少年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和核心素養的提升。中小學生從自然科學、社會知識和生活常識等領域選取的研學內容和課程,在研學導師的組織與指導下,促進了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深度融合,推動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但並非所有中小學生校外活動就是研學旅行實踐課程活動,能夠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教育,培育核心素養。
  • 北師大研修心得(3)丨核心素養培育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探索(上)
    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背景下培育背景下課堂教學變革趨勢探索(上)——核心素養的統領性北京師範大學 教育學部課程與教學研究院>闞維 副教授(一)核心素養的培育到底有多重要?中國學生素養存在「結構性失衡」:學科基礎知識學習過多,跨領域的素養培育嚴重不足。
  • 永州一中:挖掘當地歷史文化 助力培育核心素養
    為響應時代主旋律,弘揚永州歷史文化,培育學生的人文底蘊等核心素養,日前,永州一中蘋洲文學社舉辦了「從柳宗元揭秘永州歷史文化」主題講座。講座由語文正高級教師、零陵區作協主席、永州市柳文化研究學會理事成少華老師主講,學校200餘名師生激情參與,收穫良多。
  • 聚焦課堂觀察與評價,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秀洲區新塍鎮中學...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對錄像課磨課、觀課、評課過程,引導教師關注課堂,重視研究教學行為,突破學科關鍵問題,提升課堂實效,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嘉興市社會法治教研員康益明老師蒞臨指導,新塍鎮中學全體社會法治老師參與了本次活動。活動前,社會法制組內做了一些準備。
  • 北師大研修心得(4)丨核心素養培育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探索(中)
    自主發展,重在強調能核心素養培育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認識和發現自我價值,發掘自身潛力,核心素養培育應對複雜多變的環境,成就出彩人生,發展成為有明確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質的人。3核心素養的培育到底有多難?
  • 李慎中 相煒|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培育的基本路徑與實踐策略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凝練了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明確學科教學的目標即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如何實現從知識教學到核心素養培育的轉型升級?怎樣將高度概括的地理核心素養落實、落細、落小為具體的、可操作的、指向關鍵結果的教學路徑?這是當前高中地理教學面臨的重要課題。
  • 深化國際理解教育 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提到的「國際理解」作為其基本要點之一,包括培養學生具有全球意識和開放的心態,了解人類文明進程和世界發展動態;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積極參與跨文化交流;關注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與價值等。為此,江蘇省無錫市旺莊實驗小學以國際理解教育為契機,積極進行國際合作教育,促進師生多元文化認同、開闊師生國際視野等,全面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解讀 核心素養咋培養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特別強調核心素養的實踐指向。有研究指出,決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於父母學校能否幫其培養一系列性格特質,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責任心、勇氣以及自信心」。美國和世界其他發達國家,已將類似認識納入學校課程與教學實踐。但我國以考試成績為主要評價標準的問題,影響了行動實施。
  • 銅川市耀州中學教師付偉:從學科核心素養到核心素養
    從「素養」到「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到「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再到「素養」。這一條路是一條先認知、再學習、然後培育、最後養成的路。如果關於「核心素養」的認知我們還僅僅停留在「要變教案上的三維目標為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教學目標」、抑或是「課堂小結部分必須加上本節課培養了哪些學科核心素養」,再或者「核心素養」只是自己並未與教學時代脫節的證明而已。這樣的淺薄的認知必然會成為日後教育教學的「掣肘」。
  • 人本——核心素養的「核心」
    作為一名大學教授,同時身為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國家督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堅研究核心素養已有數年,這一次,他並沒有給出「學院派」的回答。劉堅表示,不論是已經公布的「3個方面、6大素養、18個基本要點」的中國學生核心素養,還是包括溝通與合作、批判性思維等在內的最受全球關注的七大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提出都是為了解決當下教育中最突出的問題。
  • 「課程與學校——核心素養培育視域下」中英基礎教育高峰論壇在天津市南開中學召開
    面對21世紀人才培育新需求,立足國際教育發展與課程變革的大視域下,為進一步深化我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 「四大工程」提升核心素養
    邀請全國知名德育專家示範指導,在實驗中學推出「1268」學校德育工作框架,即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文明學生,建美麗校園」為主題,發揮黨員幹部、骨幹教師帶頭作用;著力構建核心價值引領人、主題教育激勵人、校園文化薰陶人、實踐活動鍛鍊人、自主管理培養人、三位一體共育人的6大德育框架;分別從道德評價激勵、主題升旗、主題班會、趣味「五早」、多彩「五操」、「三個創建」、班級文化、全員育人8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