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華麗轉身——白血病細胞成熟變身無害巨噬細胞

2020-12-17 生物谷

2015年3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表示,當白血病細胞在體內肆虐攻擊,解決方案可能是就讓它們發育成長。研究人員通過實驗室觀察發現了使危險白血病細胞成熟並轉身為無害的巨噬細胞的方法。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最新的PNAS上。

含有一個名為費城染色體(the Philadelphia chromosome)的突變的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極具侵略性的癌症,往往預後不良。研究人員一直試圖尋找潛在的治療方法。

Majeti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從病人身上收集的白血病細胞,並試圖保持細胞在培養皿上存活下去。「我們給他們餵了各種可能的東西,來幫助他們生存下去。」Majeti博士表示。隨後他們發現有些白血病細胞在改變形狀和大小,變成巨噬細胞類似的樣子。他們確定了這一發現,卻不知原因,直到他們想起了一個古老的研究論文曾表明早期的小鼠B細胞祖細胞如果暴露於某些轉錄因子,可能被迫轉為巨噬細胞。研究人員隨即確認了骨髓分化促進細胞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promoting cytokines)就是這個關鍵分子。轉化後的白血病細胞,在外觀上,基因表達上以及功能上都類似於正常的巨噬細胞。更重要的是,這些轉化的B細胞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體內後,不會引起白血病!這直接證實了白血病細胞重新編程後,已經失去了它的致癌性,這無疑提示了白血病治療的一種新策略。

研究人員下一步將看看是否能找到一種藥物,可以誘發同樣的反應,並以此為基礎,用於治療白血病。其實曾有一些類似治療的先例:視黃酸是通常用於另一種稱為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它能把白血病細胞轉變為成熟的粒細胞。這種治療是之前唯一使癌細胞「成熟」的癌症治療方法。或許不久將來,我們能發現更多。(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就在生物谷資訊APP。

doi: 10.1073/pnas.1413383112

PMC:

PMID:

Reprogramming of primary human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B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cells into nonleukemic macrophages

James Scott McClellan, Christopher Dove, Andrew J. Gentles, Christine E. Ryan,and Ravindra Majeti

Abstract

BCR–ABL1+ precursor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BCR–ABL1+ B-ALL) is an aggressive hematopoietic neoplasm characterized by a block in differentiation due in part to the somatic loss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required for B-cell development. We hypothesized that overcoming this differentiation block by forcing cells to reprogram to the myeloid lineage would reduce the leukemogenicity of these cells. We found that primary human BCR–ABL1+ B-ALL cells could be induced to reprogram into macrophage-like cells by exposure to myeloid differentiation-promoting cytokines in vitro or by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the myeloid transcription factor C/EBPα or PU.1. The resultant cells were clonally related to the primary leukemic blasts but resembled normal macrophages in appearance, immunophenotype, gene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Most importantly, these macrophage-like cells were unable to establish disease in xenograft hosts, indicating that lineage reprogramming eliminates the leukemogenicity of BCR–ABL1+ B-ALL cells, and suggesting a previously unidentified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this disease. Finally, we determined that myeloid reprogramming may occur to some degree in human patients by identifying primary CD14+ monocytes/macrophages in BCR–ABL1+ B-ALL patient samples that possess the BCR–ABL1+ translocation and clonally recombined VDJ regions.

相關焦點

  • PNAS | 在活細胞中無痕合成磷脂質導致濃度依賴性細胞凋亡效應
    最近,光保護的磷脂類已被開發用於將磷脂類遞送至巨噬細胞,但其生物活性和其他細胞系的功效尚未見報導。 然而,在本文中作者開發了一種策略,該方法是通過使用兩種細胞滲透性和化學選擇性結合配偶體原位合成天然磷脂類來克服這些問題。在生理條件下,作者運用脂肪酸水楊醛酯,鞘氨醇選擇性地反應在細胞中產生天然磷脂類,作者將這種方法定義為TCL(無痕磷脂類連接)。
  • 白血病幹細胞相關研究進展——白血病幹細胞的特性
    研究認為,AML患者體內存在少數白血病始動細胞,通常被稱為白血病幹細胞(Leukemic stem cells,LSCs),白血病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和抗藥性,是白血病病情持續和復發的主要原因。研究白血病幹細胞的生物學、免疫學、遺傳學特性以及它們的異質性,對於AML的靶向治療及改善AML的預後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 PNAS:重大突破!科學家在蝙蝠機體中發現白血病病毒的史前祖先
    圖片來源:www.phys.org2017年3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格拉斯哥大學和捷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在蝙蝠的基因組中發現了引發罕見類型白血病的病毒家族的古老
  • PNAS:鼠白血病病毒(MLV)相關病毒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發病原因
    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輸血醫學部,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細胞與基因療法部等處的研究人員破解了慢性疲勞綜合症的可能發病機理,這種疾病雖然之前發現是由細菌感染導致,但是其發病機理至今未知。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同期PNAS也配發了相關的評論性文章。領導這一研究的是著名的血液學專家Harvey J.
  • 2019安徽醫療骨髓細胞化學染色的表格記憶法
    2019安徽醫療骨髓細胞化學染色的表格記憶法 骨髓細胞化學染色在臨床血液學檢驗中佔重要一部分,也是事業單位檢驗考試常考的高頻考點。今天中公衛生人才網的小編就帶我們來總結一下本文中三種化學染色,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複習。
  • 巨噬細胞中的細胞間線粒體轉移調節白色脂肪組織穩態
    巨噬細胞中的細胞間線粒體轉移調節白色脂肪組織穩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7 16:51:14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Steven L.
  • 科學家發現,衰老細胞誘導巨噬細胞產生的CD38消耗了NAD+
    原來,在衰老組織中,由衰老細胞導致的慢性炎症會誘導M1巨噬細胞中的CD38表達,而CD38正是減少NAD+合成、促進NAD+降解的關鍵。通過senolytics藥物消除衰老細胞,則能顯著提升NAD+水平。看來我們又找到了一個新的抗衰老靶點,CD38!
  • Blood:靶向白血病幹細胞才是治療白血病的關鍵
    研究人員解釋道,現在一些治療急性白血病的新藥攻擊白血病細胞表達的一些特定蛋白,但是他們發現隨著疾病進展,白血病幹細胞(白血病的根源)會出現變化,經常表達一些在癌症初期並未出現的其他蛋白,或者在癌症復發階段關閉一些基因的表達。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Blood上。
  • 高糖環境下腎小管上皮細胞來源外泌體誘導巨噬細胞激活的作用與...
    外泌體(exosomes)是由膜衍生而來的納米級囊泡,已被證實可由多種細胞分泌,通過將其攜帶的蛋白質、脂質、RNA轉入受體細胞而成為細胞間的交流信使。多個研究證明,外泌體在DN的發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DN患者腎小管功能障礙往往出現較早,其程度與血糖水平直接相關。
  • 水餃華麗轉身,變身美味煎餃,冰箱的凍餃子這樣做,不破皮更美味
    水餃華麗轉身,變身美味煎餃,冰箱的凍餃子這樣做,不破皮更美味!但凍餃子煎熟卻完全不一樣了,完全不輸於新鮮餃子的美味,而且由於是煎出來的,餃子皮反而比新鮮的餃子更耐嚼好吃,還能吃到底部酥香的口感,真的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水餃華麗轉身,變身美味煎餃,再也不擔心速凍餃子水煮會破皮了!你也試試這樣吃速凍餃子吧!
  • 史上最全的CAR-T在難治或復發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中的臨床...
    前言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是成人白血病中最常見的類型。CLL的病程變化很大,總生存期為2年到20年。儘管有很多有效的療法,但傳統療法CLL無法被治癒,病情惡化亦不可避免。雖然可通過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來治癒部分患者,但這也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並且有許多CLL患者不適合移植治療。
  • 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還是急性白血病?
    血片顯示:白細胞總數明顯增高,見大量異常細胞,建議骨髓檢查。初步診斷:急性白血病可能?病毒感染待排?立即骨髓穿刺檢查,兩小時後骨髓初步報告:急性白血病?當患者父母拿到初步報告時,如晴天霹靂。孩子父母拿著檢驗報告單來到醫生這問:真的是白血病嗎?我的孩子一向很健康。醫生建議到上級醫院檢查。
  • 工作細胞:白細胞帥,巨噬細胞溫柔,血小板可愛,它們最中二
    最近小夥伴們有木有被《工作細胞》刷屏呢?有沒有喜歡血小板喜歡到無法自拔呢?作為二次元視頻大佬,B站七月番買的最成功的就要數這一新番了,簡直太好看了。而這部動漫最成功的就是各個擬人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帥氣的白細胞,溫柔的巨噬細胞,迷糊的紅細胞,可愛的血小板,以及中二的它們等等。
  • 新方法高度特異性地高效消除白血病幹細胞!
    2020年5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健康捐贈者的造血幹細胞可以幫助患有急性白血病的病人。然而,治療的副作用往往是嚴重的。由蘇黎世大學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現在展示了如何通過免疫療法而不是化學療法在小鼠體內更有選擇性地清除健康的和癌變的造血幹細胞。
  • 白血病最新研究進展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據報導,我國各地區白血病的發病率在各種腫瘤中佔第六位。按起病的緩急可分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細胞分化停滯在早期階段,以原始及早幼細胞為主,疾病發展迅速,病程數月。慢性白血病細胞分化較好,以幼稚或成熟細胞為主,發展緩慢,病程數年。按病變細胞系列分類,包括髓系的粒、單、紅、巨核系和淋巴系的T和B細胞系。
  • 基因突變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的臨床意義
    基因突變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的臨床意義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volume 114, pages 849–854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是惰性B細胞惡性腫瘤,其特徵在於成熟CD5
  • 工作細胞:千面女郎之巨噬細胞,要不要這麼美麗動人呀!
    工作細胞第十集中,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巨噬細胞,其實在前面的集數中我們發現了,不管在哪兒都可以看到一個笑著,穿著白色女僕裝的巨噬細胞。你的秘密是穿著黃色衣服口帶防毒面具,誰又想到這是你呢?你是幼師,面帶微笑,溫柔的幼兒園老師,會在紅細胞迷路而哭泣時,安慰她,巨噬細胞,我想讓你當我的老師啊。不當老師,當大姐姐可以嗎?作為殺手的你,幹練,利落,實力強勁,和你的外表不符的殺手本領。初見時,手拿大刀,面帶微笑,單挑眾人。美麗動人又實力強勁,宅男心中的女神啊!
  • 體腔中的巨噬細胞直接促進組織快速修復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卡明醫學院(Cumming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研究了這些細胞,並且發現它們在組織快速修復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體腔中發現的幾種類型免疫細胞中,這項研究特別地研究巨噬細胞---在清除體內有害的物質和微生物(如毒素和細菌)以及清除死亡組織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的免疫細胞。在研究肝臟周圍的腹腔時,這項研究證實巨噬細胞在腹腔內巡邏,一旦發現器官損傷,就將它們自己附著到受損區域以便快速修復損傷。
  • 一例「獨特」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異常細胞胞體圓或類圓形,核圓,可見扭曲、摺疊,染色質細緻,核仁清晰或隱匿,胞漿量豐富,布滿顆粒,漿內可見柴捆狀奧氏小體,考慮異常早幼粒細胞(圖A、圖B所示),腦海中初步診斷意見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ML-M3)。
  • 高考結束後,少年查出白血病……
    高考結束了~大多數人都在為迎接大學生活做準備,而有的人卻轉身駐紮醫院與病魔做鬥爭……在滿屏的xx狀元、考神、學霸消息中,這則衝上熱搜的消息,令人格外的難過。想必,他正滿懷欣喜與期待為入學做準備吧,沒想到轉身就躺在ICU與病魔做鬥爭;而他的父母總算盼到孩子考上大學,沒想到轉身就砸鍋賣鐵,為孩子的醫藥費發愁……他是韓成龍,一名剛參加完高考的體育特長生。從他的名字中,足以看出父母對「望子成龍」的期盼。高考結束一周左右,他出現口腔出血、低燒等症狀,並且臉色難看,牙齦青腫,像是得了重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