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血病幹細胞相關研究進展——白血病幹細胞的特性
作者:劉加軍 中山大學附屬三院血液科 摘要: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類高度異質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以骨髓與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細胞異常增生為主要特徵。
-
白血病最新研究進展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新研究揭示出AML白血病復發之謎doi:10.1038/nature22993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學健康網絡(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和多倫多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將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復發的起源追蹤到稀少的治療抵抗性的白血病幹細胞,這些白血病幹細胞在疾病確診時尚未開始化療之前就已存在於體內
-
Blood:靶向白血病幹細胞才是治療白血病的關鍵
研究人員解釋道,現在一些治療急性白血病的新藥攻擊白血病細胞表達的一些特定蛋白,但是他們發現隨著疾病進展,白血病幹細胞(白血病的根源)會出現變化,經常表達一些在癌症初期並未出現的其他蛋白,或者在癌症復發階段關閉一些基因的表達。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Blood上。
-
Science子刊:小蘇打增強T細胞對抗白血病的能力
科學家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T細胞對AML不起作用,但是,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美國和奧地利的研究人員揭示了其中的機制,此外還提供一種簡單而又廉價的重新激活這些T細胞的治療方法:碳酸氫鈉,又稱小蘇打。
-
Oncotarget:科學家鑑別出特殊白血病幹細胞 有望開發出新型靶向性...
2020年1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是成年人中最常見的一種白血病,其主要特徵為未成熟細胞(成髓細胞)的病理性擴展,這些細胞會侵入骨髓並擴展到血液中,從而影響機體其它健康細胞的產生;儘管患者通常會對基於化療的治療手段產生反應,但很多患者最終會出現疾病復發或對療法表現出一定的耐受性。
-
J Expe Med:對抗白血病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3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Griffith大學Glycomics研究所和洛杉磯兒童醫院Saban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白血病細胞中一個關鍵弱點在,為開發白血病新的治療方法鋪平了道路。該研究小組已經證明,通過刪除細胞表面的糖修飾白血病細胞可以被根除。
-
PNAS:華麗轉身——白血病細胞成熟變身無害巨噬細胞
2015年3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表示,當白血病細胞在體內肆虐攻擊,解決方案可能是就讓它們發育成長。研究人員通過實驗室觀察發現了使危險白血病細胞成熟並轉身為無害的巨噬細胞的方法。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最新的PNAS上。含有一個名為費城染色體(the Philadelphia chromosome)的突變的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極具侵略性的癌症,往往預後不良。研究人員一直試圖尋找潛在的治療方法。
-
中國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斷與治療指南(2016年版)
(二)WHO 2016版前體淋巴細胞腫瘤分類1.原始B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具體見表5。2.原始T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根據抗原表達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階段:早期前T、前T、皮質T、髓質T。建議分類:早期前體T淋巴細胞白血病(Early T-cell precursor lymphoblastic leukemia,ETP)。
-
Nature:重大突破!靶向BCAT1蛋白逆轉白血病侵襲性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是一種血癌,具有三種主要的臨床階段:慢性期、加快期和急變期。慢性白血病通常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藥物治療反應良好。但是如果這種癌症不加以治療或者產生耐藥性,那麼突變將最終促進這種疾病進入更加侵襲性的急變期,而這經常是致命性的。
-
漲姿勢:腫瘤生物治療|特異性|腫瘤|細胞|疫苗|-健康界
由於高度特異性,沒有任何毒副作用,降低了腫瘤患者術後復發、轉移的機率,提高了患者對放化療的敏感性及耐受性,使得腫瘤生物治療成為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之後的第四大腫瘤治療技術。包括細腫瘤生物治療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細胞因子治療、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腫瘤疫苗治療、腫瘤基因治療、分子靶向藥物治療、抗新生血管生成治療等。根據腫瘤生物治療的原理可以將其分為四大類(見表1)。
-
...CD19特異性CAR-T細胞治療CD19表達的復發/難治急性非B細胞白血病
CD19 CAR-T細胞治療在復發或難治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中取得了顯著療效。然而,目前還沒有一種較好的CAR-T產品治療非B細胞白血病。本次EHA大會上北京博仁醫院童春容主任團隊劉雙又主任匯報了CD19特異性CAR-T細胞治療CD19表達的復發/難治急性非B細胞白血病的初步探索成果。我們特邀劉雙又主任對研究內容進行分享。
-
吳鵬團隊揭示檢測腫瘤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方法
我們在此介紹FucoID,這是一種可檢測內源性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通用平臺,可用於研究其生物學過程及功能。通過這種依賴性相互作用的標記方法,可以檢測到腫瘤內TSA反應性CD4+、CD8+ T細胞,以及TSA抑制性CD4+ T細胞。根據旁觀者T細胞的細胞表面酶促巖藻糖基生物素化作用,可將這些細胞從旁觀者T細胞中分離出來。
-
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4期)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將人幹細胞植入到人造小鼠卵巢中產生人卵子前體細胞doi:10.1126/science.aat1674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多家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人類幹細胞成功地在人工小鼠卵巢內部產生了人卵原細胞(oogonia)。
-
白血病怎麼分類?看看你是哪種類型的吧
按細胞分化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可分為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和慢性白血病(chronicleukemia,CL)兩類。其中,AL的細胞分化停滯在早期階段,多為原始細胞和早期幼稚細胞,病情發展迅速,自然病程僅幾個月。CL的細胞的分化停滯在較晚的階段,多為較成熟細胞和成熟細胞,病情相對緩慢,自然病程為數年。
-
CAR-T細胞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機遇與挑戰
201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發布的《ASCO年度報告:2015臨床腫瘤學進展》,再次將嵌合性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T淋巴細胞(CAR-T細胞)治療技術作為實現復發性白血病治療突破的前兆。
-
瑞金新技術(十二)| 急性白血病和髓系腫瘤基因突變組合(panel)檢測
01急性白血病和髓系腫瘤基因突變組合檢測瑞金新技術急性白血病和髓系腫瘤基因突變組合(panel)檢測是血研所臨檢實驗室在前期臨床研究的基礎上,自主開發的基於液相探針捕獲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的覆蓋急性白血病是起源於造血幹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其特徵為異常的(白血病性)原始細胞及幼稚細胞大量增殖而正常血細胞生成障礙。急性白血病主要分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和浸潤等症狀,進展迅速,自然病程僅數月。
-
NEJM:臨床試驗表明CD19 CAR-NK細胞療法在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中...
2020年2月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I/IIa期臨床試驗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導利用臍帶血來源的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體(CAR)自然殺傷細胞(CAR-NK)進行治療可導致大多數患有復發性或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患者出現臨床反應,
-
臍血幹細胞不僅能治白血病 罕見病、神經系統疾病中也能應用
大會主席、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主任方建培教授表示,臍血大會就是要共同地探討臍血造血幹細胞以及相關的成分在人類健康治療兒童以及成人的各類疾病過程中,它的一些新的理念、新的突破和新的想法。「臍血將會使我們有更多的武器來治療疾患。」大會主席,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專家方建培教授分享了應用臍血治療晚期神經母細胞瘤成功的案例。
-
一例「獨特」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第二考慮是這類細胞是形態不典型的異常早幼粒細胞,可分片歸類時,再次猶豫了,形態這樣的異常早幼粒細胞,也沒有遇見過。綜合考慮後,最終把所有異常細胞歸類為白血病細胞,比例達85%,POX染色:(-)2/100;(+)2/100;(++)13/100;(+++)72/100;(++++)11/100,骨髓診斷意見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3可能性大)。
-
聽說小蘇打能治白血病?莫不是在逗我!
1970年,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科研團隊在巡回醫療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民間療法——砒霜能治白血病!(對!你沒聽錯,就是那個劇毒砒霜!) 例如,伊馬替尼可使慢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的18年無病生存率達到88%,甚至有50%的患者可以實現停藥;CAR-T細胞療法也開創了急性白血病治療的新紀元。 當然,擁有武林秘籍,並非意味著我們已經可以像戰勝天花一樣戰勝白血病了。 目前仍有30%-40%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尚未實現治癒,仍需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