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青的育兒秘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什麼樣的家庭容易出學霸呢?
我想大部分的家長都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吧!
像梁啓超先生的9個兒女就都個個成才,被稱為是:「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而且,這樣的學霸家庭並不少,可見子女有怎樣的成就,離不開家庭環境的影響!
美國教育部在20世紀90年代末就曾展開過一個名為「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大數據研究調查,希望能找到學霸家庭的共同點。
最終的結果發現,養出學霸的家庭,多具備這6種特徵:
1、父母具有高學歷
有更多的機會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水平、更科學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教育更重視。
2、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讓孩子接觸更優秀的人群。
3、父母更熱衷於參與學校活動
父母和老師之間相互配合,對孩子的教育更全面。
4、父母生育第一胎的年齡在30歲以上
多數生育年齡在30歲以上的父母,社會地位、學歷以及工作狀態都要更好。並且30歲以後,父母的經濟條件更好、心理更成熟,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5、父母講英語的家庭(美國有大量非英語母語的移民家庭)
換到國內來說,講普通話的家庭,孩子在學語文時也更有優勢。
6、藏書多的家庭
藏書多說明父母熱愛閱讀,家庭學習氛圍更濃,孩子多半會受此影響更愛學習。
當然,這個結果只能說明具備以上特徵的家庭,更有可能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但並不意味著不符合這些特徵的家庭中的孩子就一定成不了學霸!
就像養出了兩個學霸兒子的這對平凡夫妻一樣,爸爸是計程車司機、母親是下崗工人,文化水平都不高,但他們的兒子一個保送進清華讀博,另一個被保送進中科院讀博,實實在在是「寒門出貴子」了!
而他們家的教育秘籍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一個愛讀書的父親,孩子爸爸說:「平時除了工作,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而且不光自己喜歡看,還愛陪著兒子一起看。
剛好就符合了上面特徵中的第六點,父母們即使不能滿足高學歷、經濟條件好等條件,盡力做到某些能做到的,也能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
尤其是讀書,若是父母能以身作則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抽出課餘時間、假期時間少玩遊戲、少看電視,而是多讀一點書,積少成多定能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兒子的寒假書單,適合小學生:
《爆笑科學》
主題:小學生課外閱讀、科普、漫畫(共8冊)
《爆笑科學》這種題材幾乎沒有孩子能拒絕,它以漫畫為載體,以孩子的同齡人(幾個10歲的小朋友),配合驚險刺激的情節,再加上科普內容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這套《爆笑科學》我兒子看得津津有味不說,他身邊的朋友也都或買或借幾乎,就沒有不喜歡的!
《歷史畫中話》
主題:課外閱讀,歷史科普、漫畫(共20冊,分兩輯)
它按照時間遠近將歷史中流傳的故事通過漫畫的形式展現,人物活靈活現、故事跌宕起伏,特別吸引人,有時候我翻起來也不願意放下。
不過,這套漫畫中的形象可能更適合男孩子的審美,兒子朋友中的女孩都說裡面的人物醜。
我家孩子現在看了兩輯,第一輯包括遠古時期、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東周;
第二輯包括秦帝國、西漢、東漢、三國。
整套《歷史畫中話》看下來,孩子了解了一百多個歷史典故,認識了不少歷史上的人物,更是懂了不少道理。
《小學生人文旅行讀本》
主題:人文地理科普讀物、課外閱讀(4冊)
這套書以主人公「米加」環遊世界的遊記為題材,通過米加的描述幫孩子了解世界72個國家。
書中將每個國家的內容分成了三個板塊:
①米加的遊記,記錄風土人情;
②知識大闖關,與當地相關的地理、歷史、自然、人文等問題。
③特別闖關題,算術、迷宮等讓孩子開動腦筋的思辨題。
《小學生人文旅行讀本》中的內容篇幅都比較短,每個國家大概一兩頁的遊記內容,其餘都是一些常識知識之類的內容,所以很適合閱讀能力不是很好的孩子。
這裡是青青的育兒秘笈,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