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美國大數據研究表明:多具備這6種特徵

2021-02-08 青青的育兒秘笈

文 | 青青的育兒秘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什麼樣的家庭容易出學霸呢?

我想大部分的家長都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吧!

像梁啓超先生的9個兒女就都個個成才,被稱為是:「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而且,這樣的學霸家庭並不少,可見子女有怎樣的成就,離不開家庭環境的影響!

美國教育部在20世紀90年代末就曾展開過一個名為「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大數據研究調查,希望能找到學霸家庭的共同點。

最終的結果發現,養出學霸的家庭,多具備這6種特徵:

1、父母具有高學歷

有更多的機會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水平、更科學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教育更重視。

2、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讓孩子接觸更優秀的人群。

3、父母更熱衷於參與學校活動

父母和老師之間相互配合,對孩子的教育更全面。

4、父母生育第一胎的年齡在30歲以上

多數生育年齡在30歲以上的父母,社會地位、學歷以及工作狀態都要更好。並且30歲以後,父母的經濟條件更好、心理更成熟,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5、父母講英語的家庭(美國有大量非英語母語的移民家庭)

換到國內來說,講普通話的家庭,孩子在學語文時也更有優勢。

6、藏書多的家庭

藏書多說明父母熱愛閱讀,家庭學習氛圍更濃,孩子多半會受此影響更愛學習。

當然,這個結果只能說明具備以上特徵的家庭,更有可能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但並不意味著不符合這些特徵的家庭中的孩子就一定成不了學霸!

就像養出了兩個學霸兒子的這對平凡夫妻一樣,爸爸是計程車司機、母親是下崗工人,文化水平都不高,但他們的兒子一個保送進清華讀博,另一個被保送進中科院讀博,實實在在是「寒門出貴子」了!

而他們家的教育秘籍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一個愛讀書的父親,孩子爸爸說:「平時除了工作,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而且不光自己喜歡看,還愛陪著兒子一起看。

剛好就符合了上面特徵中的第六點,父母們即使不能滿足高學歷、經濟條件好等條件,盡力做到某些能做到的,也能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

尤其是讀書,若是父母能以身作則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抽出課餘時間、假期時間少玩遊戲、少看電視,而是多讀一點書,積少成多定能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兒子的寒假書單,適合小學生:

《爆笑科學》

主題:小學生課外閱讀、科普、漫畫(共8冊)

《爆笑科學》這種題材幾乎沒有孩子能拒絕,它以漫畫為載體,以孩子的同齡人(幾個10歲的小朋友),配合驚險刺激的情節,再加上科普內容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這套《爆笑科學》我兒子看得津津有味不說,他身邊的朋友也都或買或借幾乎,就沒有不喜歡的!

《歷史畫中話》

主題:課外閱讀,歷史科普、漫畫(共20冊,分兩輯)

它按照時間遠近將歷史中流傳的故事通過漫畫的形式展現,人物活靈活現、故事跌宕起伏,特別吸引人,有時候我翻起來也不願意放下。

不過,這套漫畫中的形象可能更適合男孩子的審美,兒子朋友中的女孩都說裡面的人物醜。

我家孩子現在看了兩輯,第一輯包括遠古時期、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東周;

第二輯包括秦帝國、西漢、東漢、三國。

整套《歷史畫中話》看下來,孩子了解了一百多個歷史典故,認識了不少歷史上的人物,更是懂了不少道理。

《小學生人文旅行讀本》

主題:人文地理科普讀物、課外閱讀(4冊)

這套書以主人公「米加」環遊世界的遊記為題材,通過米加的描述幫孩子了解世界72個國家。

書中將每個國家的內容分成了三個板塊:

①米加的遊記,記錄風土人情;

②知識大闖關,與當地相關的地理、歷史、自然、人文等問題。

③特別闖關題,算術、迷宮等讓孩子開動腦筋的思辨題。

《小學生人文旅行讀本》中的內容篇幅都比較短,每個國家大概一兩頁的遊記內容,其餘都是一些常識知識之類的內容,所以很適合閱讀能力不是很好的孩子。

這裡是青青的育兒秘笈,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學霸?大數據表明:父母通常是這3種職業
    今天想和大家說一說「教育」這件事。每年各省的高考狀元都會備受關注,他們的學習方法,他們父母的教育法方式都會被問起。也有很多家長好奇,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學霸?其實關於這一點,早就有多調查。其實這三種職業並不是說可以給孩子提供多好的物質條件,畢竟醫生、律師、金融等家庭收入肯定是要比這3種家庭要多的。之所以這3種家庭更能夠培養出學霸,主要原因還是給孩子提供的學習氛圍更濃烈。
  • 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學霸?美國大數據研究結果,顛覆了傳統認知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身邊有不少家庭為了培養孩子付出了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有一擲千金買學區房的、有放棄升職機會在家陪讀的、有全家老小齊上陣輔導作業的……不過,到底什麼樣的家庭才更容易培養出學霸呢
  •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美國大數據研究結果,或許跟你想得不一樣
    但事實或許跟你想得不一樣,美國大數據的研究結果顯示,上述的所有因素都與孩子成為學霸無關。這項大數據研究來自美國教育部的「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從幼兒園到小學五年級,為了更精確地推測出能成為學霸的孩子,與家庭哪些因素有關,這個調查非常詳細。
  • 學霸出自什麼樣的家庭?美國大數據研究結果,或許跟你想得不一樣
    然而,經歷了這些的孩子,就真的一定能成為學霸嗎?或許你會認為,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理應學習成績比別人好!但事實或許跟你想的不一樣。美國教育部的大數據「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顯示:上述的這些因素都與孩子成為學霸無關。
  •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大數據研究結果,顛覆你的認知
    ,小琪的爸爸說:情願用自己的上市公司去換取這笑容啊!可見家裡不是有錢就能培養出學霸來,而是這幾種家庭,我們一起來了解吧!01父母都是高學歷的家庭高曉松也是娛樂圈裡的一股清流,網友們調侃他能混娛樂圈,靠的不是顏值,是才華。他曾經是清華大學的學霸,在小編的眼裡能考上清華大學的人,都是值得膜拜的,都是神一樣的存在。
  •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這5個特徵很關鍵,第1點就讓人意想不到
    能培養出了學霸的家庭,大都有這5個共同點,學習起來,大家的孩子也可以被培養成一名學霸。1.要對孩子有&34;的期望很多家長都在喜歡在教育孩子時說,&34;,這個理念看上去更民主、自由和先進,其實學霸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和對孩子的期望,遠高於一般的父母。
  • 科學研究:這幾種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結果跟你想的不一樣
    再加上傳統的名利觀念的影響,許多父母認為,只有將自己的子女培養為「學霸」,他們才能在未來有所作為。所以,父母早早開始為孩子報許多課外補習班,希望他們能成為真正的「學霸」。為了研究孩子的學習成績取決了哪些因素,美國「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調查組織於1998年聯合多個部門,縱向追蹤了來自不同家庭的22,000名兒童。
  •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這個研究結果,顛覆你的認知
    20世紀90年代末期,美國教育部開展了一個意義深遠的項目,名為「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該項目意在測算2萬多名兒童從幼兒園到五年級期間的學業進展,研究對象從全國各地抽取,準確體現了美國小學生的構成結構。
  • 老師總結:「學霸」大多來自這幾種家庭,和大多數人想的不一樣
    李明的班上有一位「傳說」級的學霸,初中三年長期穩居榜首,只考過一次第二名,李明的父母聽說了,千方百計想打聽,這位同學到底請了什麼樣的家教。「學霸」大多來自這幾種家庭,和你想的一樣嗎?他們從小就明白了想學習一樣本領,就必須投入大量精力,這就為之後艱苦的學習生涯做好思想準備,不容易輕易放棄。2. 父母均為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我國貴州某大學為研究父母學歷與孩子成績的關係,發放過944張調查問卷,結果顯示:班級排名前5%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均值上明顯高於班級排名後50%的學生家長。
  • 研究發現:這種家庭往往能培養出學霸,孩子成績差不了
    現代社會已經很先進,但是受傳統的功名觀念影響,許多父母仍然認為,只有將自己的子女培養成「學霸」,他們才能在將來獲得成功。為了讓孩子們學習得更好,大多數父母還向孩子施壓,告訴他們:「如果現在不努力,長大後就要去討飯了... 「好像孩子在學業上取得了多少成就,完全取決於孩子自己。但是,一些研究發現,家庭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影響不容忽視。
  • 什麼樣的家庭最容易培養出「學霸」?不是家裡多有錢,而是這4種
    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來學霸呢? 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學習成績密切相關,哪些家庭更容易出學霸呢?家庭中,如果把一個孩子撫養成人,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其實如果細心你會發現,近些年高考出狀元的大多來自經濟發達的城市,幾乎很少再有以前的寒門出貴子這樣的事例,這就是在相關經濟發達城市,孩子的教育投入會很大,孩子得到的教育資源也會很多。
  • 大數據研究表明:生活越規律 平均而言學生學習成績越好
    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科研團隊一份研究表明,學生校園生活的規律性和成績顯著相關。該項研究首次揭示校園生活的規律性和學生成績的顯著關聯,其相關論文《生活規律性預測學業表現:校園生活的行為分析》已於9月19日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發表。26日,成都商報記者聯繫到該論文通訊作者、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周濤教授,為我們解讀了這份研究數據。
  • 什麼類型的家庭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答案沒準和你想的不一樣
    現如今,幾乎每個中國家長的內心都希望能夠培養出成績好的孩子,所以「學霸」一詞越來越火熱,其實,學霸是代指那些成績出眾,能夠輕輕鬆鬆取得好成績的學生,是所有老師和家長都喜歡的類型,同時也是所有學生都羨慕嫉妒的對象。所以家長都把「學霸」當成模板,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成為一名「學霸」。先來看一項研究報告吧。
  • 哈佛研究: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而且在學習過程當中,右腦發達的孩子往往更容易獲得好成績,成為一個學霸苗子。在知乎上有一問題是在這樣的:右腦發達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獲得高贊的一個回答就是:高中的時候地理模擬考基本都是全校第一第二,就是腦子裡想像出一個地球隨時可以根據經緯度準確定位並判定季風氣候洋流等情況。哈佛大學醫學院瓊斯教授也曾研究發現,寶寶智力開發,右腦特別重要。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有沒有發達的右腦呢?
  • 右腦發達的孩子, 多有這3種特徵, 將來很可能成為「學霸」
    自從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裡博士通過著名的「割裂腦實驗」提出了左右腦分工理論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左右腦在功能上的不同。
  • 考上985大學的學生,高中是什麼樣的?老師:具備這2個特徵
    很多人都很好奇,考上985大學的學生,高中階段都是什麼樣的?有哪些特徵?作為一名長期奮戰在 高考一線的老師,今天來說說這個問題,希望能夠給大家培養孩子,提供一些參考。所以,能夠考上985大學的,我們稱之為「學霸」,完全沒有問題!那麼,這些學霸,在高中階段,都是怎麼樣的呢?高三老師歸納了一下,主要具備這2個特徵。
  • 通常都具備這2種特徵,看你有沒有
    那麼很多人就好奇,能夠考上985高校的學生,在高中的時候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一位資深的班主任告訴了我們的答案,他表示通常考上985高校的學生都具有這2種特徵。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 心理學家耗時45年研究發現:「智力超群」的孩子多具有這6大特徵
    這其中年紀最小的是榮獲全國奧數大賽一等獎的方厚玉,當時連跳幾級後被老師招進了大學裡的少年班。#育兒有方法#這樣的天才少年在生活中雖然並不多見,但卻真實存在。這些智力超群的孩子通過心理學家耗時45年的研究,他們大都具有這6大特徵。生活富足優越很多孩子在上學的時候就知道,老師的子女都很會讀書,這跟遺傳基因和教育環境脫不開關係。
  • 優秀的家庭都具備五種特徵,擁有一種都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眾所周知,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從出生到6歲最為關鍵,這段時期正是孩子性格、行為、道德、規矩樹立關鍵時期,孩子能否在身體、心理、行為、品質等方面打下好的基礎全要看父母如何教育。這就是顧老所說的榜樣的作用。
  • 調查表明: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都是潛在「學霸」,父母別忽視
    作者/英英編輯/英英儘管學習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然而讀書卻保證了孩子的下限,畢竟從無數的數據可以看出一個有高學歷文憑的人,比沒有文化且沒學歷的人在社會上更能立足腳跟,因此,每個家長自然會格外注重自己孩子是否是個學習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