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好,我是小婷!今天想和大家說一說「教育」這件事。
每年各省的高考狀元都會備受關注,他們的學習方法,他們父母的教育法方式都會被問起。
也有很多家長好奇,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學霸?
其實關於這一點,早就有多調查。
歷年高考狀元父母職業調查:
歷年高考狀元中,父母從事教師職業的佔比35.09%,公務員佔比18.62%,工程師佔比12.62%。
其餘33.67%的歷年高考狀元,他們的父母則從事工人、農民、醫生、金融、律師、財務等職業。
其實這三種職業並不是說可以給孩子提供多好的物質條件,畢竟醫生、律師、金融等家庭收入肯定是要比這3種家庭要多的。
之所以這3種家庭更能夠培養出學霸,主要原因還是給孩子提供的學習氛圍更濃烈。
美國數據研究:
其實在美國也做過一項調查。研究者調查了1000所學校的學生。在大數據的基礎還是那個,用科學的方式分析,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明顯影響的相關因素。
其實結果是比較顛覆我們的認知,但是也在情理之中的。
1、父母是高學歷,且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而不是經濟地位;
2、家庭的完整與否對孩子的成績影響並不大,小區的地段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大;
3、家中有很多藏書的而不是每天給孩子讀書。
1
其實第一點就和我國出最多狀元的家庭結構很相似。教師、公務員、工程師都是屬於高學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這些父母不僅會對孩子的教育更重視,同時也知道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學習是最有利的。
像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本身就一名中學語文教師,熟悉學校教育。她的女兒圓圓在她的培養下非常的優秀,在16歲的時候就考上清華。
尹建莉的教育方式:
重視孩子的內驅力:迫於外界壓力而學習的孩子,一旦外界壓力不在,這個習慣就會立即消失。
正向鼓勵比批判和責罰管用:孩子帶著輕鬆、欣喜的心情去學習,肯定是比帶著羞愧和恐懼的情緒更容易投入在學習中,思維和動作都會更精細化和準確化。
家長要多身教,少言傳:家長是個自律的人,孩子在環境的影響下,自律性也不會差到哪去。父母堅持學習的人,孩子也會對學習這件事新生嚮往。
2
能夠成為學霸的孩子,都是愛讀書的孩子。
《社會分化和流動研究》雜誌上也曾經發布過一項調查研究,研究發現,家中藏書數量越大的孩子完成大學學業的可能性越大。
家中有藏書,說明家中一定有愛看書的人,是媽媽、爸爸,亦或者是爺爺奶奶,這份對讀書的熱情以及形式不自覺流露出的習慣,都足以讓孩子對這些書感興趣。
並且隨著孩子的識字量、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孩子也可以從眾多藏書中去選擇,知道自己喜歡哪一類的書籍,進而充分激活內在驅動力,愛上閱讀。
韓國首席媽媽全惠星,把6個孩子全都培養成人才,全都畢業於哈佛和耶魯,他們的家庭還被美國教育部選擇為「亞裔美國人家庭教育研究對象」。
全惠星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會給孩子創造一個在什麼地方都能打開書本的環境。在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房間極其狹小的時候,家中也一定要有書桌。
並且,孩子們的房間首先要布置的就是書桌!
想要孩子愛上閱讀,一定是要循序善誘,書籍的趣味性是最重要的。
書單推薦:
《歷史畫中話》現在教育界對歷史越來越重視,語文題目當中也包含越來越多的的歷史。
這套書的作者是曾獲得「金漫獎」終身成就獎、《時報》白金作家獎的漫畫作家蔡志忠。
歷史故事從遠古時期,具有神話色彩的女媧神農時代到宋元明清。故事內容全都選自《戰國策》《史記》《漢書》等權威的史學著作,具有絕對的權威性。
最主要的是以漫畫的形式來詮釋歷史故事,讓史書當中枯燥的文字全都活了起來,更生動立體,孩子很容易就沉浸在故事當中,甚至願意反覆閱讀。
涉及到和這個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故事也會標註出來,幫助孩子去了解的更透徹。
幫助孩子從中汲取傳統文化精華,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的談吐氣質。
《爆笑科學漫畫》一本漫畫形式的科普書。包含八大科學領域:物理、地理、人文、動物、昆蟲、植物、宇宙、人體。
文字部分由文字故事由喬冰和曾桂香共同編寫。喬冰是曾經創造了《賽爾號》系列的暢銷兒童讀物作家。插畫部分則是享譽國際的知名畫家呂忠平老師負責。
再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同時,也讓孩子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物理、化學知識,也是幫助孩子做啟蒙了。
《世界城市地圖》讓孩子開啟世界城市大巡遊。既可以在巴塞隆納吃著冰激淋,漫步在栽滿棕櫚樹的海濱長廊,也可以在阿姆斯特丹參觀梵谷博物館,在NEMO科學中心研究外星人……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如果你對「教育」有什麼見解,或者是有什麼好的書單推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