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學霸?大數據表明:父母通常是這3種職業

2020-12-13 小婷老師育兒觀

各位家長好,我是小婷!今天想和大家說一說「教育」這件事。

每年各省的高考狀元都會備受關注,他們的學習方法,他們父母的教育法方式都會被問起。

也有很多家長好奇,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學霸?

其實關於這一點,早就有多調查。

歷年高考狀元父母職業調查:

歷年高考狀元中,父母從事教師職業的佔比35.09%公務員佔比18.62%工程師佔比12.62%。

其餘33.67%的歷年高考狀元,他們的父母則從事工人、農民、醫生、金融、律師、財務等職業。

其實這三種職業並不是說可以給孩子提供多好的物質條件,畢竟醫生、律師、金融等家庭收入肯定是要比這3種家庭要多的。

之所以這3種家庭更能夠培養出學霸,主要原因還是給孩子提供的學習氛圍更濃烈。

美國數據研究:

其實在美國也做過一項調查研究者調查了1000所學校的學生。在大數據的基礎還是那個,用科學的方式分析,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明顯影響的相關因素。

其實結果是比較顛覆我們的認知,但是也在情理之中的。

1、父母是高學歷,且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而不是經濟地位;

2、家庭的完整與否對孩子的成績影響並不大,小區的地段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大;

3、家中有很多藏書的而不是每天給孩子讀書。

1

其實第一點就和我國出最多狀元的家庭結構很相似。教師、公務員、工程師都是屬於高學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這些父母不僅會對孩子的教育更重視,同時也知道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學習是最有利的。

像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本身就一名中學語文教師,熟悉學校教育。她的女兒圓圓在她的培養下非常的優秀,在16歲的時候就考上清華。

尹建莉的教育方式:

重視孩子的內驅力:迫於外界壓力而學習的孩子,一旦外界壓力不在,這個習慣就會立即消失。

正向鼓勵比批判和責罰管用:孩子帶著輕鬆、欣喜的心情去學習,肯定是比帶著羞愧和恐懼的情緒更容易投入在學習中,思維和動作都會更精細化和準確化。

家長要多身教,少言傳:家長是個自律的人,孩子在環境的影響下,自律性也不會差到哪去。父母堅持學習的人,孩子也會對學習這件事新生嚮往。

2

能夠成為學霸的孩子,都是愛讀書的孩子。

《社會分化和流動研究》雜誌上也曾經發布過一項調查研究,研究發現,家中藏書數量越大的孩子完成大學學業的可能性越大。

家中有藏書,說明家中一定有愛看書的人,是媽媽、爸爸,亦或者是爺爺奶奶,這份對讀書的熱情以及形式不自覺流露出的習慣,都足以讓孩子對這些書感興趣。

並且隨著孩子的識字量、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孩子也可以從眾多藏書中去選擇,知道自己喜歡哪一類的書籍,進而充分激活內在驅動力,愛上閱讀。

韓國首席媽媽全惠星,把6個孩子全都培養成人才,全都畢業於哈佛和耶魯,他們的家庭還被美國教育部選擇為「亞裔美國人家庭教育研究對象」

全惠星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會給孩子創造一個在什麼地方都能打開書本的環境。在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房間極其狹小的時候,家中也一定要有書桌。

並且,孩子們的房間首先要布置的就是書桌!

想要孩子愛上閱讀,一定是要循序善誘,書籍的趣味性是最重要的。

書單推薦:

《歷史畫中話》現在教育界對歷史越來越重視,語文題目當中也包含越來越多的的歷史。

這套書的作者是曾獲得「金漫獎」終身成就獎、《時報》白金作家獎的漫畫作家蔡志忠。

歷史故事從遠古時期,具有神話色彩的女媧神農時代到宋元明清。故事內容全都選自《戰國策》《史記》《漢書》等權威的史學著作,具有絕對的權威性。

最主要的是以漫畫的形式來詮釋歷史故事,讓史書當中枯燥的文字全都活了起來,更生動立體,孩子很容易就沉浸在故事當中,甚至願意反覆閱讀。

涉及到和這個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故事也會標註出來,幫助孩子去了解的更透徹。

幫助孩子從中汲取傳統文化精華,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的談吐氣質。

《爆笑科學漫畫》一本漫畫形式的科普書。包含八大科學領域:物理、地理、人文、動物、昆蟲、植物、宇宙、人體。

文字部分由文字故事由喬冰和曾桂香共同編寫。喬冰是曾經創造了《賽爾號》系列的暢銷兒童讀物作家。插畫部分則是享譽國際的知名畫家呂忠平老師負責。

再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同時,也讓孩子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物理、化學知識,也是幫助孩子做啟蒙了。

《世界城市地圖》讓孩子開啟世界城市大巡遊。既可以在巴塞隆納吃著冰激淋,漫步在栽滿棕櫚樹的海濱長廊,也可以在阿姆斯特丹參觀梵谷博物館,在NEMO科學中心研究外星人……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如果你對「教育」有什麼見解,或者是有什麼好的書單推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美國大數據研究表明:多具備這6種特徵
    文 | 青青的育兒秘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什麼樣的家庭容易出學霸呢?我想大部分的家長都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吧!像梁啓超先生的9個兒女就都個個成才,被稱為是:「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而且,這樣的學霸家庭並不少,可見子女有怎樣的成就,離不開家庭環境的影響!
  • 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學霸?美國大數據研究結果,顛覆了傳統認知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身邊有不少家庭為了培養孩子付出了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有一擲千金買學區房的、有放棄升職機會在家陪讀的、有全家老小齊上陣輔導作業的……不過,到底什麼樣的家庭才更容易培養出學霸呢
  • 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3種家庭很難養出優秀的孩子
    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過:「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家庭教育中無小事,每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擴展為孩子的一個好習慣或壞毛病。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3種家庭很難養出優秀的孩子!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父母,一時得不到解決 ,情緒低落,甚至會自暴自棄,而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父母小時候沒有給孩子鍛鍊處理事務能力的機會,所以孩子長大後,一旦面對困難就不知道該怎麼辦,經受不起一點風浪。溫室裡的花朵是經不起風雨的,只有獨立得越早,孩子才越能承受住生活的風雨。要相信,對孩子放手,從來沒有孩子適應不了,只有父母做不做得到。
  •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美國大數據研究結果,或許跟你想得不一樣
    但事實或許跟你想得不一樣,美國大數據的研究結果顯示,上述的所有因素都與孩子成為學霸無關。這項大數據研究來自美國教育部的「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除了收集家庭的結構、經濟地位、父母的教育水平、種族、性別這基本調查。
  • 什麼家庭更容易養出學霸?這種職業父母組合最好,農民家庭墊底
    在很多人眼裡,學霸是天生的聰明者,他們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考出好成績,別人玩他們玩,別人學習他們還在玩,卻依舊有出色的成績,這樣的人實在是讓人羨慕。其實並非所有學霸都是「神童」,也有很多人付出了不少努力。其實,那些學霸受父母的影響很大,如果父母在教導上更科學,能精心對其培養,孩子成才的機率更大一些。有人問,什麼家庭培養學霸的概率更大?父母什麼職業,對孩子學習成長更有幫助?在一個調查中發現,學霸父母45%都是本科學歷,10%父母是碩士學歷,且這些父母的職業不同,培養的學霸數量有所差異。
  • 什麼樣的家庭最容易培養出「學霸」?不是家裡多有錢,而是這4種
    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來學霸呢? 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學習成績密切相關,哪些家庭更容易出學霸呢? 1、父母雙方學歷高的家庭容易出學霸
  • 文化水平高的家長更易養出學霸?大數據給的答案,讓不少家長意外
    經統計顯示,這些學霸的父母,大多都是從事以下這幾種職業的。 而且,這些學霸們的父母的學歷也都不會太低,有45%以上的學霸父母是本科學歷,有10%的學霸父母是研究生學歷。 所以說,從大數據給的結果來看的話,父母的職業和學歷,對孩子的學業有著很大的影響。
  • 什麼類型的家庭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答案沒準和你想的不一樣
    項目調查了1000所學校,每所學校抽取了20名從幼兒園到五年級的學生作為樣本,對調查取得的大數據進行研究分析,最終表明父母自身對於孩子的成績有一定的影響,而且研究表明這幾種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學霸類型的孩子,一起來看看吧。
  •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大數據研究結果,顛覆你的認知
    ,小琪的爸爸說:情願用自己的上市公司去換取這笑容啊!可見家裡不是有錢就能培養出學霸來,而是這幾種家庭,我們一起來了解吧!01父母都是高學歷的家庭高曉松也是娛樂圈裡的一股清流,網友們調侃他能混娛樂圈,靠的不是顏值,是才華。他曾經是清華大學的學霸,在小編的眼裡能考上清華大學的人,都是值得膜拜的,都是神一樣的存在。
  • 差生與學霸之間的差距,不是智商!大數據表明3點,都與父母有關
    也許有人會認為普通孩子與學霸之間的差距是因為智商,因為讀書是個腦力活,智商越高悟性越高,學習更容易得法;或者父母學歷,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影響非常大;還或者家庭條件,近年來人們都相信「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確實不假,無論好的學位還是優質教育資源,都與家庭的社會地位息息相關。
  • 專家直言,這4種家庭最容易培養出學霸,家長能決定孩子的一生
    專家直言,這4種家庭最容易培養出學霸,家長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學霸這個詞我們都已經不陌生了,所謂學霸,指的就是那些能夠輕輕鬆鬆取得好成績的學生,如果家裡擁有一個學霸,那好處是說不完的,家長培養出了學霸孩子,走到老師和家長中間就是焦點,老師喜歡,家長羨慕,學霸自己也能得到更多來自老師的關心,還有同學們的羨慕嫉妒。
  • 「學霸」都有的5個特點!什麼樣的家庭最容易培養出「學霸」?
    2懂得堅持、知難而上任何一項能力的提升都伴隨著痛苦,正因如此學習這件事本身註定不會太「舒適」,打破自己現有桎梏的過程往往是漫長而迷茫的,就好比一道大家都解不出的難題:有人放棄,最終停在原地;也有人咬牙堅持,最終打通了「任督二脈」。堅持是學習中最重要的品質,沒有一個「學霸」會在遇到困難時輕言放棄。
  • 學霸出自什麼樣的家庭?美國大數據研究結果,或許跟你想得不一樣
    美國教育部的大數據「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顯示:上述的這些因素都與孩子成為學霸無關。這項研究當時調查了2萬多名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五年級,為了更精確地推測出能成為學霸的孩子,與家庭哪些因素有關,調查都非常詳細。除了收集家庭的結構、經濟地位、父母的教育水平、種族、性別這些基本調查。
  • 教育心理學|《少年的你》:這3種家庭生態,最易養出霸凌者
    本文4551字,預計閱讀時長10分鐘,讀完這篇文章,你會了解:哪些行為屬於校園霸凌哪3種家庭生態,最易養出霸凌者父母怎樣做,可以避免孩子成長為霸凌者接下來,我會以影片情節為線索,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從這三個方向:1.哪些行為屬於校園霸凌、2.哪3種家庭生態,最易養出霸凌者、3.父母應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成為霸凌者,來為大家剖析這部豆瓣評分8.3,獲獎無數,關於校園霸凌的經典之作——《少年的你》。
  •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這5個特徵很關鍵,第1點就讓人意想不到
    能培養出了學霸的家庭,大都有這5個共同點,學習起來,大家的孩子也可以被培養成一名學霸。1.要對孩子有&34;的期望很多家長都在喜歡在教育孩子時說,&34;,這個理念看上去更民主、自由和先進,其實學霸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和對孩子的期望,遠高於一般的父母。
  • 教師和公務員家庭更容易出學霸!智商並非主要原因
    近日,一則關於「教師和公務員家庭更容易出學霸」的新聞熱傳:某新聞機構向全國高考學霸考生發出了一份「2018年高考問卷調查」。分析調查數據發現,這群學霸考生中父母的職業以教師和公務員居多,29.63%的受訪考生父親為公務員,29.63%的受訪考生母親為教師,而父親為教師的佔比也接近兩成。另外超過四成的受訪考生父母為本科學歷,超過16.67%的受訪考生父母為碩士及以上學歷。
  • 這幾種家庭,最容易養出優秀的孩子,看看你的家庭有沒有中招?
    這幾種家庭,最容易養出優秀的孩子,看看你的家庭有沒有中招?對孩子而言,家庭是其最好的港灣,父母是其最好的引路人。一個孩子,能否贏在起跑線上、能否充分開發自身的天賦,將來變得有出息,家庭環境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身為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 3種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第2種家庭很常見,影響孩子的婚姻觀
    3種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第2種家庭很常見,影響孩子的婚姻觀二:父母愛哭窮的家庭愛哭窮的父母也難養出幸福的孩子,在很多孩子眼中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出生家庭,但是卻可以決定給孩子什麼樣的家庭,所以父母即使給不了孩子好的物質條件,但是卻可以教給孩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而不是一味的向孩子哭窮。
  • 老師總結:「學霸」大多來自這幾種家庭,和大多數人想的不一樣
    李明的班上有一位「傳說」級的學霸,初中三年長期穩居榜首,只考過一次第二名,李明的父母聽說了,千方百計想打聽,這位同學到底請了什麼樣的家教。「學霸」大多來自這幾種家庭,和你想的一樣嗎?他們從小就明白了想學習一樣本領,就必須投入大量精力,這就為之後艱苦的學習生涯做好思想準備,不容易輕易放棄。2. 父母均為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我國貴州某大學為研究父母學歷與孩子成績的關係,發放過944張調查問卷,結果顯示:班級排名前5%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均值上明顯高於班級排名後50%的學生家長。
  • 特級教師表明:這種家庭最容易出「學霸」,快看你家在其中嗎?
    從家庭教育方面來講這樣的父母無疑是失敗,但錯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這樣的家庭也註定培養不出學霸。而許多特級教師在多年教學經驗中,發現容易培養出學霸的家庭,大多不是錢堆出來的3.尊重孩子想法的家庭學霸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尤其是能夠時刻保持領先的地位,不僅需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知識儲備,更應該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學習積極主動,充滿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