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之光 | 傑出人民教師王緒緒:躬耕教學科研三十餘載 匠心育人不忘初心

2021-02-06 福建教育電視臺

王緒緒是回鄉知青,21歲時才進入陝西師範大學化學系學習, 1979年畢業後因成績優異留校任教。在陝西師大期間,他曾三獲陝西師大教學質量優秀獎,還主編出版了70萬字的《物理化學學習指導》教學參考書。為了進一步提升自我,王緒緒1996年赴法留學。在獲得法國裡昂第一大學博士學位後,2000年3月,王緒緒應碩士時期的同學付賢智之邀入職福州大學。



進入福州大學後,在承擔繁重科研任務的同時,他堅持承擔本科生物理化學、催化劑製備與表徵以及研究生現代催化研究生方法、沸石分子篩化學等課程。作為教師,他備課講課認真有激情,把國內外最新進展和研究成果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深受學生喜愛。作為導師,他既注重創新能力又注重團結協作精神培養,注重學生興趣、信心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培養和保護本科生的科研熱情,他曾資助學生報名參加全國「挑戰杯」課外作品競賽;申請並爭取到400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項目,將其全部用於本科生科研訓練。通過該項目,本科生發表近百篇SCI論文,獲得多項國內大學生科技競賽獎,大大激發了全院本科生參加科研的熱情。「我始終認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為社會培養有學識和有責任感的人是教師的最大成績。」


2016年-2017年,王緒緒獲得2項福州大學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7年與學生合著出版了28萬字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科技文獻檢索與應用簡明教程》。



「教學和科研是大學教師的兩大重要使命。如果教學為天職的話,科研則是教學的源頭活水。」從入職福州大學開始,王緒緒就以飽滿的熱情投身於石油化工催化和光催化研究。開始幾年,他幾乎每天工作到凌晨2點才休息,天一亮又忙碌起來,周末和節假日於他而言更是奢侈品。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王緒緒的科研工作很快步入正軌,接連取得系列研究進展。2001以來,他主持了11項國家研究課題、參與4項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在內的國際重要期刊發表SCI論文260餘篇,授權和申請發明專利30餘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福建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和軍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2004年他獲享「國務院特殊津貼」,2009年入選福建省第一批創新創業人才,2014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入選福州大學「盧嘉錫」學者,同時擔任國內、國際3個期刊編委和4個國家或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的學術委員會委員,是國內知名光催化學者。 

在福州大學工作十幾年來,王緒緒始終以強烈的責任心,在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中潛心鑽研,求真務實,創新探索。2009年7月至2016年1月,他擔任化學化工學院和化學學院院長期間,針對阻礙學科發展的瓶頸問題,精心謀劃,大膽改革,創立「一級學科設系、二級學科設所、教師三重身份並重」的管理體制;確立「教師教研雙重考核、教學和科研團隊集體考核」相結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運行新機制;大力推進教學改革,完善和修訂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全面優化課程體系;克服重重阻力,推進教授全部走進本科生基礎課課堂。通過這些改革,調動了全院教職工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學與科研的協同發展以及政風、學風和教風的顯著改進,學科發展突飛猛進。



在他任院長期間,化學學科實力顯著提升:國家級人才由2人增加到12人;學院的國家基金項目獲批量從年低於10項增加到年近30項,科研經費從3000多萬元增長到6600多萬元;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我省省屬高校零突破;化學學科ESI論文全球排名從608提升到168,從世界前7.069‰提升到1.442‰,名列全國地方高校第2名;化學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實現強勢增長,從第三輪學科評估前24%躍升至5%-10%區間,與上海交大、南大、浙大等985大學同列「A-」檔;2017年,福州大學化學學科順利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


「沒有『差學生』,每位學生都懷揣成才的願望而來,老師最大責任在於因材施教,發現學生閃光點,使他們揚長補短,定位人生發展坐標。」2000年以來,王緒緒先後指導了20多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培養了近50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付先亮是王緒緒培養的博士研究生,王教授嚴謹治學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我清楚地記得當年自己的畢業論文,王緒緒教授幫我改了足足有半年多時間。」付先亮如今是安徽淮北師範大學的教授,雖然畢業已近十年時間,但在他遇到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時,他仍不時向王教授求教,王教授給予的幫助讓他銘記在心。



「我們是教師,自己取得的成績再大,也不如學生對自己的認可大。」在王緒緒看來,如果學生願意與老師交流分享成功的喜悅和傾訴遇到挫折時的沮喪,這說明老師是受學生愛戴的。一個好老師,應該與學生是終生的朋友。只有成為學生信任的人,才能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去教育和影響學生。


光陰荏苒,春去秋來,38年傾情投入,38年辛勤耕耘,王緒緒以認真敬業、誠懇踏實、優良師德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同事的感佩。現在,年過花甲的他依然奮鬥在教研前線,他希望能為學校和學科的人才培養繼續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師範之光 | 特級教師劉勝峰:堅定教育初心 堅守教育理想
    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4個教師節。在今年教師節期間,我省將隆重表彰第五屆「省傑出人民教師」32名、省特級教師195名。
  • 【我是共產黨員】成虹:不懼病痛 紮根教育近四十載不忘初心
    央視網消息:成都的夏至雨水和悶熱交替。在一個細雨濛濛的日子,走過雨水倒影、「車間」林立的校園主幹道,記者在成都工業學院模具科技館見到了身材消瘦、面色微黃的該校材料工程學院教師成虹——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同時也是一位與病魔抗爭近20年的患者。一見面,成虹便開門見山地跟記者介紹起科技館裡的館藏模具,聲音圓潤,語速沉穩。若不是他身旁的該校材料工程學院院長邱士安關心提醒,沒有人會知道這是一名術後恢復不久的病人。
  • 福建省第五屆傑出人民教師名單公示
    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評選表彰福建省第五屆傑出人民教師的通知》要求,經各地和各級各類學校推薦,並經省第五屆傑出人民教師評審委員會評選,報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王國光等教師擬評為福建省第五屆傑出人民教師,現予以公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公示時間:  2018年8月25日至8月31日。
  • 西盟代課教師——巖幫興:三十載風雨,仍不忘初心
    經三十載風雨,仍不忘初心——巖幫興三十年堅持付出,並且沒有物質回報,你願意嗎?巖幫興用三十年的時間回答了這個問題。,和他交流沒有長輩的「架子」,能真切感受到三十年經歷帶來的如沐春風般、循循善誘的教育。他三十年來的難處從不主動提起,當有人問起,他也只說因為熱愛,輕描淡寫。
  • 不忘初心 做德藝雙馨的教研員——遼寧省特級教師於金香同志先進事跡
    2004年5月,通過競聘,成為音樂教研員,多年來她一直不忘初心,在教育工作崗位上默默地、無私地奉獻著。工作中,她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的各項能力和業務水平,切實為全區的音樂教師做好服務指導與示範引領,逐步形成了振安音樂教研特色。她多次組織開展音樂教學評優活動,合唱教學研討活動,課堂教學觀摩活動,青年教師培養活動,骨幹教師引領培訓,音樂教師能力提升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提高了音樂教師的備課上課能力和課堂教學水平,提升了音樂教師的專業技能,推動中小學音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 馬鞍山市紅星中學:初心育人 匠心築夢 託舉更多更亮的新星
    」團隊線上製作戰「疫」詩輯十年示範十年堅守不忘教育初心,永葆先鋒本色。如今,黨員示範崗在紅星中學早已不是一個人的稱號,而是一群人的符號,一群銳意進取的紅星人用實際行動託舉起未來的「新星」,他們用奉獻和擔當生動地詮釋著黨員教師的初心。「四十五年來,紅星人一直在傳承,在堅守。」校黨委書記、校長盧丙對介紹,長期以來,紅星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為學校的教育改革和發展事業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
  • 【身邊最美教師】堅守育人初心 匠心耕耘待花開——記寧陽縣第二十一中學首屆「身邊最美教師」張賽男
    堅守育人初心 匠心耕耘待花開——記「身邊最美教師」張賽男張賽男,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中共黨員,現任教於六年級三班,從事語文教學。張老師教書育人二十一個春秋,堅守育人初心,堅持立德樹人,匠心耕耘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用為真、為善、為美的為師之道贏得了學生、家長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 立德鑄魂·奮進擔當丨天津師範大學優秀教師朱柏林:堅持真學實做 不忘育人初心
    堅守師範初心,培根鑄魂、強基固本、涵養師德,在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育人使命中,他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率先垂範,堅守教育報國初心;他們帶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奮進擔當,擔築夢育人使命;他們堅持「停課不停教」,迎難而上,堅守工作崗位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四有」好老師的光榮形象,用愛和奉獻爭做學生的引路人和築夢人。
  • 「教師節」賈曉華:耕耘教壇三十載,不忘初心砥礪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文彬 通訊員 馮克利 位書晨 劉友峰賈曉華老師是教育戰線上的一名老兵,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由師範院校畢業後,懷揣著對教育的美好憧憬踏上了講臺,至今已三十個年頭,一直堅守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為學生傳道
  • 李公樂寄語全市教師:​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無私奉獻 潛心育人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無私奉獻 潛心育人為安陽教育事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記者 王慧敏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9月8日,安陽市委書記李公樂深入安陽市實驗幼兒園新園區、市新一中學看望慰問教職員工,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戰線的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表達真摯問候和深深敬意,希望全市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安陽教育事業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不忘教育初心、踐行育人使命」優秀教師事跡報導:博山一中杜妍
    不忘初心,踐行育人使命          博山一中 杜妍我於一九九七年畢業於師範院校英語專業,工作近二十年來一直戰鬥在教育第一線。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秉承奉獻教育的信仰,踏踏實實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教學成績名列前茅。一、激情滿懷,無私奉獻熱愛自己的工作,站在神聖的講臺上,從不曾忘記自己的誓言,不曾動搖過這顆育人的拳拳之心。憑著這種對教育的赤誠之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在平凡的教學工作中永遠保持著一種崇高的敬業精神、無私的奉獻精神。
  • 華維文瀾幼兒園開展「不忘初心 匠心育人」青年教師主題演講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凝聚力量;為「辦有品質的活教育,打造灣區教育新高地」營造良好氛圍,提高教師的愛國熱情和教育初心,近日,該園開展了「不忘初心,匠心育人——我與祖國共成長」之青年教師題演講活動。
  • 蘇州市第三中學王德明:擔當育人使命要有初心也需要匠心丨奮進擔當新時代
    >這是我讀過的一篇文章中的事例,雖然主人公姓名不詳,但是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既需要初心,也需要匠心。不忘初心是根本。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就是努力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育人者的根本。但在現實中,一部分教師忽略了這個根本,在工作上得過且過,教學設計堅持「拿來主義」,遇到難點問題缺乏探究精神,完全忘記了自己從教的職責和使命。
  • 立德鑄魂·奮進擔當丨天津師範大學優秀教師楊海波:牢記教育初心 踐行育人使命
    堅守師範初心,培根鑄魂、強基固本、涵養師德,在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育人使命中,他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率先垂範,堅守教育報國初心;他們帶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奮進擔當,擔築夢育人使命;他們堅持「停課不停教」,迎難而上,堅守工作崗位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四有」好老師的光榮形象,用愛和奉獻爭做學生的引路人和築夢人。
  • 金山第一屆「匠心教師」名單出爐!看看有沒有你的老師?
    03蒙山中學 沈其英有一種情懷叫不忘初心,有一種態度叫甘為人梯,有一種精神叫匠心育人,有一種守護叫無怨無悔,沈其英老師用二十九年的教師生涯生動詮釋了這些。三十多年來,他堅守初心,熱愛教學工作,注重教學有效性,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教學中,面對不同的學生,會遇到不同的問題,顧老師總能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並在學習上取得很大的進步。顧紀忠老師三十三年堅守農村學校,埋頭苦幹、專心教書,帶一屆學生就優秀一屆,用其「初心」與「匠心」使農村孩子的生命豐盈而燦爛。
  • 師者匠心 30載辛勤耕耘只為科研——蔣興良
    師者匠心 30載辛勤耕耘只為科研   有這樣一個人,他經歷過狂風呼嘯、漫天大雪,啃過方便麵、榨菜,睡過冰冷且溼漉漉的床鋪幾十年來教書育人,精心專研,在電氣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用自己對科研的滿腔熱血,創造了一個個傲人的成就,他就是重慶大學電氣專業的蔣興良教授。   蔣興良教授從事高海拔電氣外絕緣、自然覆冰試驗基地、電網冰災防禦的科研、人才培養和工程實踐近30年,主持完成「973」課題、科技部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青藏鐵路、特高壓等重大工程項目30餘項。
  • 課程思政 | 網上教學不忘育人初心!復旦大學課程思政與抗疫同向同行!
    學校在保證全體師生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一首要前提下,停課不停教、不停學、不停工,實現中央要求的統籌疫情防控與學校事業發展。各單位要按照學校要求,細化落實在線教學準備與實施的各個環節,保障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的質量實質等效。同時做到課程育人不斷線、不掉線、不下線,積極探索網上教學的課程思政方法,在教學設計、課件製作、線上討論、案例收集等各個環節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
  • 安徽師範大學:育人於匠心 聚國之先生
    安青網訊 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全國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人才稱號30人,國家優青2人,全國最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省教學名師、省道德模範等更是成批湧現,層出不窮。在「兩個100年」奮鬥目標的交匯之年,安徽師範大學交出了師德師風高質量高標準建設的傲嬌答卷。
  • 安徽師範大學:育人於匠心 聚國之先生
    目前,省中小學特級教師和管理骨幹中有一半以上是該校校友;近三年我省基礎教師獲評正高職稱的教師,接近一半是該校的畢業生,他們延續著母校的優良傳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串起了九秩師大的師德之光。「講臺是教師傳達智慧的舞臺,而課堂教學是一門要精益求精的藝術。」俞曉紅曾以這樣幾句話概括她對課堂教學的體會。數十年來,她以教育家的匠心打造每一節課,追求能產生師生共鳴的「知音境界」。她每每將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轉化為課堂教學資源,有效地啟發學生的學術思維。
  • 堅守講臺二十餘載 潛心教研匠心育人——2020年廣東省勞動模範江中偉
    從1994年大學畢業投身大埔教育事業至今,韶華26載,江中偉始終堅守育人初心,在成為一名人民認可和滿意的教師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多次放棄外調深圳、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機會,把青春獻給了山區的教育事業, 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祖國花朵,為大埔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