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減配門:律師指其涉欺詐 購車者可要求懲罰賠償

2021-01-09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財經

新浪法問 孫劍嵩 王茜

在國內一路順風順水的特斯拉最近「翻車了」。日前,數十位國產Model 3車主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購買的國產Model 3應配置的自動駕駛硬體HW3.0版本被「減配」,換為性能相差21倍的HW2.5版本。

資深律師對新浪法問指出,特斯拉對購車者不予提前告知,構成一定程度的欺詐,購車者可以要求廠家對欺詐行為做出一定的賠償。不過,針對當前部分購車者對特斯拉提出「假一賠三」的要求是否可行,律師們意見不一。

特斯拉減配遭官方約談消費者欲起訴

3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針對特斯拉Model 3車型部分車輛違規裝配HW2.5組件問題約談了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責令後者按照《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立即整改,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確保生產一致性和產品質量安全。

對於此事,特斯拉對媒體解釋道,自2月10日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始復工復產後,基於供應鏈狀況,一部分標準續航升級版Model 3車型安裝的硬體為HW2.5。但對於為何沒有在消費者提車之前就予以告知,特斯拉沒有說明。

特斯拉發布聲明稱將陸續為控制器硬體為HW2.5的國產Model 3的車主提供免費更換HW3.0的服務。然而這一解決方案並未能夠平息消費者的怒火,部分國內Model 3車主表示已在收集證據,準備一同起訴特斯拉公司。

硬體差別有多大?

據資料顯示,HW3.0則是特斯拉自行研發,專門為FSD打造的新計算平臺,單晶片算力72TOPS,具備2300fps的圖像處理能力。而上一代硬體HW2.5搭載的是英偉達Drive晶片組成的計算平臺,圖像處理能力110fps,算力為HW3.0的1/7,而性能則為1/21。

HW3.0晶片被業內認為是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過程中實現交通燈識別功能的核心。

律師:特斯拉很可能構成欺詐行為

有國產特斯拉model3車主曾向媒體表示:「特斯拉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我們不能接受。」

那麼特斯拉減配行為是否構成欺詐行為呢?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律師對新浪法問指出,特斯拉對汽車重要元器件進行改變,顯然對消費者利益會造成損害。這種情況下,特斯拉公司應該提前告知購車人。不予提前告知,構成對消費者一定程度的欺詐。

盈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產品質量法律部主任蔣蘇華律師指出,「對於是否構成欺詐,目前更傾向於有此可能性,但仍需深入調查;如特斯拉生產、銷售車輛的違法性細節與嚴重程度;特斯拉之前的宣傳與對消費者承諾情況,特斯拉對此是否確實故意而為,消費者是否確實是因HW3.0而購買Model3等因素,目前法院對於『欺詐都採取較為謹慎的態度,消費者也應謹慎從事。」

能否「假一賠三」存爭議

針對部分國產車主正在著手聯合起訴特斯拉,要求特斯拉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退一賠三」一事,楊兆全律師對新浪法問指出購車者要求退一賠三不合理。

他表示,特斯拉雖然有欺詐的成分,但是對整車而言,欺詐屬於較為輕微,不適用退一賠三的規則。如果可以進行零配件更換,消費者可以要求廠家免費更換,並要求廠家對前期的欺詐行為做出一定的賠償。

「賠償的數額,可以參照兩種配置的價格差,乘以三倍的係數。三倍的係數,考慮的是特斯拉對欺詐行為應該做出的懲罰性賠償。」他告訴新浪法問。

蔣蘇華律師則認為「退一賠三」存在一定可能性,他對新浪法問表示,「據工信部約談所反映的最新情況看,特斯拉在生產、銷售車輛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違法性,再結合特斯拉之前的宣傳與事發後的公開答覆等材料來看,我不太贊成『可能性不大』的說法。」

但他也指出,據已有經驗看,如消費者期望「欺詐」維權與「1+3」索賠,是沒有通過協商或投訴就能達成最終結果的可能性的,只能訴訟解決;而部分更深入的證據材料,也基本只有在訴訟程序中才能獲得。「消費者在啟動(訴訟)前得做好一定的心理預期與準備,本次事件也涉及眾多消費者,抱團維權、集體訴訟是個較好的選擇。」

減配門會讓特斯拉失去人心嗎

隨著上海超級工廠的正式投產,國產特斯拉在2019年底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之後Model 3銷量快速提升。據乘聯會數據,1月特斯拉Modle 3的銷量成績為2605輛。

那麼「減配門」是否會讓消費者對特斯拉失去信心呢?

乘聯會最新發布的銷售數據顯示,在受疫情影響下,中國整體車市銷量同比下跌78.5%的大背景下,特斯拉model3逆勢上揚,2月份取得了3900輛的銷售成績。

參考去年的現代菲斯塔碰撞門,和上汽大眾帕薩特的「A柱門」,現代菲斯塔在去年7月拿到了中保研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為P(較差)的結果後,八月仍賣出9444輛,增長33.3%,9月則賣出13418輛。而在去年底中保研測試中「A柱」折斷的新帕薩特當月銷量仍居於B級車之首,共售出29390輛。

減配門之下,特斯拉能否維持銷量的高速增長,仍需時間來檢驗。即使消費者依然買單,特斯拉也需要反思自己的「待客之道」,才能在中國市場繼續遊刃有餘。

相關焦點

  • 特斯拉「減配」惹爭議:你的車安了什麼「芯」?
    3月3日,特斯拉在官方微博上發布聲明,承認確實存在整車控制器「減配」交付的情況,並表示目前已提車的國產車車主,只要車上搭載的是HW2.5,都可以預約更換為HW3.0。不過,這樣的表態並未平息所有消費者的不滿,有車主認為特斯拉涉嫌「欺詐」,要求更換配件、賠償損失。而未被納入免費升級序列的部分進口Model 3車主更是不滿,認為特斯拉「區別對待」。
  • 特斯拉回應「二手車案」:不構成「欺詐」將提起上訴
    是否隱瞞「結構性損傷」成爭議焦點12月4日,微博網友「特斯拉維權車主-韓潮」在微博發文稱,特斯拉公司由於向其出售了一輛存在大面積切割、焊接的官方認證二手車,據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一審裁定構成欺詐,需要向車主退還379700元購車款並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賠償1139100元。
  • 出售事故二手車構成欺詐,被判退一賠三的特斯拉不無辜
    該鈑噴中心經過特斯拉的專業培訓,擁有官方授權,並且全程修理過程受到特斯拉的監督指導,修理中的所有配件皆來源於特斯拉中國,這意味著特斯拉中國對涉案車輛具有結構性損失是知情的,已經構成了對車主的欺詐行為。法院的判決中也點明了這一點,給出的結論是:特斯拉對涉案車輛所發生的事故以及維修情況是知曉或應當知曉的,其具備欺詐的主觀條件,判特斯拉退一賠三。
  • 馬斯克私下回應減配門犯眾怒 國內涉事車主欲上訴
    (原標題:馬斯克私下回應「減配門」犯眾怒 國內涉事車主欲集體上訴-證券日報網)
  • 特斯拉車主表示你想多了!
    經「E車匯」詢問得知,Hardware硬體安裝在車內屏幕後方,需要對車輛內飾進行拆解,才能看到其區分2.5與3.0硬體的代碼。估計馬斯克也想不明白,中國車主僅憑隨車清單,就能檢查如此仔細,查出其「偷梁換柱」之舉。
  • 什麼是懲罰性損害賠償,買房存在欺詐,該如何要求賠償?
    目前法律規定的損害賠償一般分為補償性損害賠償和懲罰性損害賠償,違約方承擔補償性損害賠償的範圍包括實際損失和可得利益的損失,實際損失是因違約行為遭受的財產和人身損害,但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可得利益的損失是指利潤的損失,比如獲得機器設備後投入使用所獲得的營業純利潤。
  • 櫻花國際日語培訓存欺詐 消費者要求雙倍賠償
    孫小姐感到很奇怪,經過查閱她發現,該機構《學員守則》中規定:每位學員每周只能開一節小班課,而擴展課程每周可最多同時定三節課。按照這個規定,孫小姐根本不可能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的培訓科目。孫小姐立即和她的課程顧問聯繫,課程顧問表示,需要和該機構的陳校長聯繫,就沒了下文。
  • 售「事故車」被判退一罰三背後:特斯拉在華涉多起產品質量訴訟
    12月4日,在歷經一年多的維權後,天津特斯拉車主韓潮在其個人社交網絡平臺上宣布勝訴。韓潮是特斯拉官方二手車的一位消費者,因購買的二手Model S頻繁發生故障、被鑑定為「事故車」,與特斯拉協調無果後將其告上法庭。韓潮認為,特斯拉隱瞞車輛的真實狀況,使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了這輛「事故車」,這涉嫌欺詐,特斯拉應該退還購車款,並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進行三倍賠償。
  • 「官方」銷售事故二手車構成欺詐?!特斯拉被判退一賠三
    特斯拉和特斯拉車主之間好像一直有各種「drama」的劇情。近日,一位特斯拉車主在在社交媒體宣布「我勝訴了,退一賠三」;而特斯拉方面則表示「不服」,將依法提起上訴。據該車主介紹,自6月份購車道8月24日,該車在特斯拉中心進行過7次維修;且8月24日發生了一起「生死事故」,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突然發出巨響,且剎車和電門癱瘓。車主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鑑定得知,該車輛為事故車,其C柱以及後翼子板有切割焊接。該車主隨後提出了原價換車/退車的請求,不過被特斯拉方面拒絕。
  • 特斯拉暴出「減配門」汽車減配何時劃上休止符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近日,特斯拉「減配」事件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起因是國產特斯拉Model 3宣傳資料以及電動車環保信息隨車清單上明確標註的整車控制器型號與實際不符,由標配HW3.0降為了HW2.5,特斯拉的「減配」事件將汽車行業減配弊病再次暴露
  • 房產開發商有什麼行為可屬於欺詐,房產開發商欺詐的行為有哪些?
    那麼房產開發商有什麼行為可屬於欺詐,房產開發商欺詐的行為有哪些? 網友諮詢: 房產開發商有什麼行為可屬於欺詐,房產開發商欺詐的行為有哪些?
  • 價格欺詐!
    馬律師分析,A商家存在價格欺詐的行為,依據《民法總則》第148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該撤銷權具有一年的除斥期間,應在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一年內請求,故B女士在收到貨之日起一年內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此買賣合同,並要求A商家退還購買奶嘴的貨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 律師大講堂之3•15消費者維權日篇:從網購「福袋」價格欺詐的...
    馬睿程浙江麗陽(縉雲)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福袋的秘密」▼▼▼律師觀點:價格欺詐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或者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法律禁止價格欺詐行為。
  • 消費者受欺詐可要求3倍賠償?看看法律怎麼說!
    但消費者因銷售者的欺詐行為購買產品,是可以要求三倍賠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 中國車主欲集體起訴特斯拉是怎麼回事?馬斯克說了什麼激怒了車主?
    原本,關於特斯拉Model 3「減配門」已經往好的方向發展,然而,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的一句話卻讓事件再次嚴重起來,部分國產Model3 涉事車主甚至打算集體起訴特斯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瀋陽:東北大藥房南塔店被指欺詐 進口保健品無小藍帽標識
    原標題:3000多元進口保健品無「小藍帽」 東北大藥房南塔店被指欺詐 瀋河區食藥監局已展開調查律師:如藥房售賣的並非保健食品則涉嫌欺詐本報消費維權律師團成員、遼寧安行律師事務所律師楊繼新表示,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進口保健食品需要經過有關部門的批准註冊,如果藥房銷售未獲得批准文號的保健食品則存在違規行為,食藥監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責令其整改並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罰。
  • 解讀新《消法》:消費者受欺詐可獲得三倍賠償
    亮點一:  商業欺詐三倍賠償  修改前:商業欺詐,消費者僅獲一倍賠償。  修改後:可獲三倍賠償,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兩倍以下懲罰性賠償,同時增設精神損害賠償。  亮點二:  網購七天無理由退貨  修改前:能否退貨,得看國家對此是否有規定或當事人之間是否有約定。
  • 欺詐行為的認定和撤銷權的除斥期間
    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參考裁判】王先翠玉環清港美貴電動車商行買賣合同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9)浙10民終2013號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先翠,女,1987年3月30日出生,漢族,住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委託訴訟代理人:林均,浙江建策律師事務所律師。
  • 雙十一網購遇下單不發貨,可要求三倍賠償
    雙十一網購遇下單不發貨,可要求三倍賠償 2020-11-13 15: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男子買到假茅臺,向商家索賠10倍賠償,卻被法院駁回,律師這樣說
    為此,甄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玉清商貿部返還購買茅臺酒的價款共24192元,並按照購買價款的10倍賠償。一審法院認為甄某僅舉證證明案涉9瓶茅臺酒系假冒註冊商標產品,產品標籤與產品本身不符,但無證據證明涉案茅臺酒質量不合格或存在食品安全風險,故沒有支持甄某的10倍賠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