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留守男童比同齡人矮10多釐米 專家提醒:心理因素也影響身高發育

2020-12-24 合肥網

  6周歲的男童小華(化名)是名留守兒童,「總是比同齡的孩子矮,今年過年回家看他,已經比同齡人矮一個頭了。」3月24日,安醫大四附院兒科舉辦生長發育義診活動,胡女士知道消息後,特地回老家將孩子接到帶到了醫院。「孩子多年留守老家,性格內向,心理因素一樣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的。」安醫大四附院兒科主任醫師楊利琦介紹,除遺傳、營養、運動、睡眠外,心理因素也是影響身高的重要因素,「不僅是農村留守兒童,城市裡的孩子如果父母是『媽寶』、『手機黨』,也有可能矮小。」

  內向男孩比同齡人矮一個頭

  經過測量,小華身高僅107釐米,「6周歲的男童,身高均值是117.7釐米,113.1釐米是偏矮,108.6釐米以下是矮小,小華屬於矮小範圍了。」義診現場的工作人員了解了小華的遺傳因素,小華父親身高163釐米,母親157釐米,「小華6歲時的遺傳身高應該是高於107釐米,現在造成矮小肯定是有其他因素。」

  經過了解得知,小華來自皖北農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瘦小內向,不愛說話,甚至和母親也不說話。「現在有不少留守兒童存在這種情況,和父母不親密。」楊利琦介紹,孩子從出生時起,和母親最親密,但是留守老家後,最親密的人不在身邊,孩子心情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生長激素的分泌,身材瘦小,最後可能造成矮小患者。

  「媽寶」父母可能會帶出矮小孩子

  也有留守兒童在爺爺奶奶的不斷餵食下,成為小胖墩,楊利琦介紹,其實那也是在溺愛的環境下缺愛的表現,「能吃,其實有時是孩子對自己的一種『安慰』。」

  當日義診中,有約30名孩子因為身材矮小需要幹預幫助,「不僅僅是留守兒童,現在很多城裡孩子也因為心理因素影響身高發育。」楊利琦介紹,很多年輕父母是獨生子女,所謂的「媽寶」一代,「只管生,不管養」,孩子都交給奶奶或外婆照顧;也有工作繁忙,白天不在家,晚上回家把孩子當「玩具」,拍幾張照片;更有不少是「手機黨」,一回家就窩沙發上玩手機,把孩子放一邊,這都會讓孩子因為「缺愛」而影響生長激素分泌,造成身材矮小。「父母應該多陪伴孩子,尤其是0-3歲,這個時期的陪伴不僅能促進身高的發育,也會對孩子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吃好睡好玩好才能長高

  數據顯示,我國兒童生長發育遲緩發生率高達9.9%,總數居全球第二,兒童發育遲緩將導致體格和智力發育遲緩、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發生率增加。楊利琦介紹,如果孩子的生長速度3歲前小於7釐米/年、3歲到青春期小於5釐米/年、青春期小於6釐米/年均考慮是生長緩慢。

  楊利琦提醒家長,孩子有以下症狀需要引起重視:挑食、偏食、不長個子;在班裡總是坐前排,身高明顯落後於同齡孩子;孩子是早產兒、小於胎齡兒、高危兒,存在異常發育落後;兒童期每年長高不超過5釐米等。

  「想讓孩子長得高,最簡單的秘訣就是『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楊利琦提醒,孩子要有均衡的營養,每天8小時的充足睡眠,每天戶外活動一小時。

  付豔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汪漪

聲明: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周霞

相關焦點

  • 男童睡太遲比同齡人矮10釐米 1288溫州娒生長遲緩
    溫州網訊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生長發育情況是父母最為關注的。昨日,溫州市婦幼保健所發布了2015年全市5歲以下戶籍兒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在376605名孩子中,低體重兒童1982人,生長遲緩1288人,超重和肥胖的有10437人。與全省平均相比,我市兒童營養健康狀況情況較好。
  • 大連12歲男孩比同齡人矮20多釐米 基因檢測揭曉病因
    班裡的孩子排隊,12歲的大連男孩小諾(化名)每次都排在「排頭」。開始,家人並沒有在意,以為小諾只是晚長。可是,這兩年同學都在「躥個兒」,小諾的身高卻增長緩慢,比同齡人矮了20多釐米。醫生表示,一個孩子最終能長到多高,有70%依靠父母遺傳,30%受到後天和環境的影響,身材矮小最佳幹預期為3歲至12歲。 男孩比同齡人矮20多釐米 小諾今年12歲,身高僅有1.25米。正常來講,12歲男孩的平均身高本應是1.52米,正常身高的最低限也應該達到1.38米。在小諾一兩歲的時候,家長發現他的身高比同齡兒童矮。
  • 三歲男童比同齡人矮了近5釐米,竟是和上早教班有關,別不在意
    導讀:三歲男童比同齡人矮了近5釐米,竟是和上早教班有關,別不在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三歲男童比同齡人矮了近5釐米,竟是和上早教班有關,別不在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兩歲多男孩比同齡人矮了近5釐米,竟是和上早教班有關……
    所幸,她發現得還算及時,目前通過改變作息時間,孩子的生長發育還有望追趕上同齡人。2歲多孩子天天晚上10點多才睡楊女士的兒子小名樂樂,今年3周歲不到。一直以來,楊女士都致力於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不管是吃的、穿的,還是用的。然而最近她卻發現,樂樂和周圍的同齡孩子相比明顯矮了不少。
  • 寶寶個子矮 四歲就該找原因
    家住江西萍鄉的文杰萍是個活潑好動的男孩,然而11歲的他身高僅有1.18米,足足比同齡人矮了30釐米左右。「從小就比同齡的孩子矮,就連班上的女同學個個都比他高。」傑萍的媽媽說,開始認為男孩子發育較晚,沒有過多擔心,後來隨著其他同齡孩子越長越高,而傑萍一年僅僅長一兩釐米,於是家長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這才知道孩子個子矮是由於生長激素完全缺乏引起的矮小症。
  • 2歲男孩身高比同齡人矮了一大截!一查竟是早教班惹的禍!
    不少年輕的爸爸媽媽,也許從沒有想過,自己習慣性晚睡的同時,還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孩子長個子,長得太快不行,長得太慢也不行,為了自家寶貝的「幾釐米」而斤斤計較、發愁的家長們不在少數。2歲孩子上早教班,課業繁多晚上10點後才入睡,身高落後同齡人醫生:9點前睡覺!
  • 12歲女孩愛用化妝品患矮小症 比預測身高矮10釐米
    (記者 黃宇)12歲女孩因長時間不恰當使用成人化妝品,導致內分泌失調患上「矮小症」。記者今(20)日從西南醫院內分泌科獲悉,近三年來,重慶兒童患內分泌疾病的增長率大幅增長,增幅已接近20%,估計約有10%的兒童有患內分泌疾病隱患。專家提醒,除有先天性氣質性病變需要治療的兒童,過多攝入激素對於兒童正常健康發育有很大負面作用。
  • 男童不分泌生長激素 12歲只有5歲身高(圖)
    旁邊兩個玩球的孩子只有9歲,卻都比他高。圖/記者朱輝峰  完全不分泌生長激素 12歲男童只有5歲身高  瀟湘晨報2月22日訊 (記者 劉少龍 通訊員 李奇)「以前1.1米,現在我有1.17米了。」在湖南省兒童醫院泌尿外科的病房,12歲的程程很驕傲自己長了7釐米,即使比同病房的5歲的熊熊還要矮。
  • 濟寧九歲男娃患上"矮小症" 個子比同學矮一頭
    「孩子上幼兒園就比一般的孩子矮小,現在都9歲了個子比班裡矮的還低半頭,一年只長兩三釐米。」楠楠的父母都在濟寧城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日常飲食也不錯,父母的身高也都不算矮,即使是孩子發育晚,身高和同齡人差得也太多。
  • 最新兒童身高標準表快收藏,男童女童有差異,7歲以下都可對照
    在青春發育期期間,個別孩子甚至能達到10—12釐米之多。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孩子長個高個子是許多媽媽一直期盼的事,畢竟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高是硬傷」。孩子的身高主要是在成年以前就基本「定型」。
  • 最新兒童身高標準表快收藏,男童女童有差異,7歲以下都可對照
    對於 6 歲~青春期前的孩子,男孩每年身高增長至少 4 cm,女孩至少 4.5 cm。在青春發育期期間,個別孩子甚至能達到10—12釐米之多。 在媽媽眼中,孩子長得矮那肯定和自己照顧不周有關係,日常叮囑多吃飯、多運動,已經快要把孩子的耳朵「磨出繭子」了,生怕孩子比同齡人矮,那麼在孩子各個年齡段,多高才屬於發育正常呢?
  • 身高只隨父母?了解這幾個影響身高的因素,您的孩子一定不會矮!
    首先是從出生到3歲,每年最多可以長出25釐米。二是青春期,9~14歲的男孩每年會長8~10釐米,10~13歲的女孩每年會長7~9釐米,10~15歲的男孩會長到終身高。
  • 身高只隨父母?了解這幾個影響身高的因素,您的孩子一定不會矮
    >首先是從出生到3歲,每年最多可以長出25釐米。二是青春期,9~14歲的男孩每年會長8~10釐米,10~13歲的女孩每年會長7~9釐米,10~15歲的男孩會長到終身高。大多數兒童在3歲前就會長出40%的終生高,而青少年時期的高增高只佔兒童終生高的20%-25%。青少年期一般持續3-4年,可長高25-30釐米,但部分兒童,性發育過快,性發育2-3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完成青春發育。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偏矮 專家:長多高4周歲就能看出
    怎麼判斷自家孩子是否偏矮?5月是孩子長個黃金期,連日來不少家長領著孩子到市區各大醫院查骨齡。日前溫州市婦幼保健所發布去年溫州5歲以下戶籍兒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在376605名孩子中,生長遲緩的有1288人;而在日常門診中,身高偏矮患者佔到一半以上。市中心醫院統計顯示,去年5000多例門診中,矮小佔了32%。對此,市中心醫院特意邀請了上海專家來溫,解答孩子身高問題。
  • 10歲男孩常看帶碼圖片 身高1米25鬍子卻1釐米長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報告指出,少年兒童的生長速度一年中最快的時間在3-5月,這3個月,身高增長是9-11月的兩倍。其中5月增長最多,平均0.73釐米,10月少,為0.33釐米。一個人的高矮,與遺傳因素、營養狀況、骨骼發育和激素水平有關,可以說,身高是「7分天註定,3分靠打拼」,那麼在這個季節,怎麼幫助小孩子長高呢?
  • 睡覺甜食化妝品都影響長個兒 九歲兒童患上矮小症
    」楠楠的父母都在濟寧城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 日常飲食也不錯, 父母的身高也都不算矮, 即使是孩子發育晚, 身高和同齡人差得也太多。 在濟醫附院內分泌生長發育門診, 經過相關檢查,楠楠被診斷為患有矮小症, 是身體缺少生長激素所致。
  • 經常責罵會影響孩子身高!專家:良好的家庭氛圍才利於生長發育
    說起身高,不少人認為是遺傳因素,與生俱來,無法抵抗的。但你們一定不知道的是,家庭環境,也對孩子的身高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3、青春期小於6釐米/年。生長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導致身高不能正常生長,如果不進行生長激素替代治療,最終身高只能達到130釐米左右。
  • 6歲男童變聲 一測骨齡竟然已經13歲
    門診一天碰到十幾個性早熟兒童「孩子乳房已經發育,並且出現月經初潮,做過磁共振頭顱也沒有發現異常,茜茜其實是特發性性早熟!」山東省立醫院小兒血液內分泌科主任戴雲鵬說,在門診上時不時就會碰到性早熟的孩子,一個月能接診二三十例。據介紹,一般認為女孩在8歲以前出現乳房發育,在10歲以前月經初潮;男孩在9歲以前,睪丸開始增大等第二性徵出現,稱為性早熟。
  • 揚州13歲男孩身高145cm 以為發育晚診出矮小症
    原標題:13歲男孩身高僅145釐米 以為發育晚其實是矮小症 昨天上午,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一個13歲男孩因身高問題,被家人帶來就診。該男孩身高145釐米,比同齡人矮十幾釐米。而家長卻一直以為孩子是發育晚。「暑期是學生群體來看矮小症、性早熟的高峰期。」
  • 推廣 女孩初次「大姨媽」時身高不足1米5,永遠長不到1米6!
    女孩只要月經初潮時身高低於150CM,長高的空間就只剩5-7.5CM了!也就是說,每早發育一年 ,身高少長7釐米!此外,如果處理不好,性發育問題還會影響學習成績!★ 早發育一年,身高少長7釐米《中華兒科雜誌》根據對10萬例不同年齡組的男女青少年跟蹤研究證明,孩子早發育一年,身高平均少長7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