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時候,請從客戶的角度考慮

2020-12-22 旭述旭說

我們要去看清客戶的需求,客戶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

如果你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時候,請從客戶的角度考慮。

美國北部的某個城市裡,一家海洋館開張了,門票200美元一張,令那些想去參觀的人望而卻步。海洋館開館一年,遊客門可羅雀,老闆只好以「跳樓價」把海洋館轉讓。新老闆接手海洋館後,海洋館天天遊客爆滿,這些人當中有的是兒童,有的是帶著孩子的父母。僅半年後,新老闆就開始盈利了。

為什麼新老闆能讓海洋館起死回生?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打出的廣告內容只有12個字:「兒童參觀海洋館一律免費。」事實上,海洋館的門票還是200美元一張,不同的是,在讓兒童享受免費參觀的同時,通過兒童帶動了父母,海洋館賺的就是父母的錢。

想要從客戶那裡賺錢,唯一的辦法就是滿足客戶的需求。也許你認為這是一句廢話,可我們身邊到處只見到想客戶錢的,面忽略客戶核心訴求的商家。滿足客戶的核心需求,確躍客戶最在意的人,哪怕看似免費,也能獲得滾滾財源。

很多年以前,華為人就認識到了要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他們的經營理念是「華為的追求是實現客戶的夢想」。今天,華為形成了無線、固定網絡、業務軟體、傳輸、數據、終端等完善的產品及解決方案,給客戶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全球有700多個運營商選擇與華為成為合作夥伴。

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說:「為客戶服務是華為生存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這既是華為的企業戰略核心,也是華為人一直以來的共識。華為的立身之本就是靠滿足客戶的需求,提供客戶所需的產品和服務並從客戶那裡獲得合理的回報。只有真正了解客戶的需求,了解客戶的壓力與挑戰,並為其提升競爭力提供滿意的服務,客戶才會與企業長期合作。

「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這樣的口號每個企業都會喊,可真正能做到的卻不多。或者說,很多企業想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但是不知道怎麼做?下面我就針對這個問題,分享幾點經驗。

不要太超前,只要當下,客戶當下需要什麼,你就滿足客戶什麼

曾經有一段時間,科技領域的一些企業痴迷地崇拜技術,就像篤定的教徒,這導致了很多公司全面破產。從統計分析上可以得出,很多公司並不是因為技術不先進而死掉,恰恰相反,而是因為技術先進到客戶不能完全認識它而死掉,技術太先進的後果是沒人買帳,產品賣不出去,企業白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喪失了競爭力。我這樣說並不是否定技術在企業競爭中的重要性,而是說技術要對路,要讓客戶感到稱心如意。

那麼,技術在什麼階段最有效、最有作用?這就要看清客戶的需求了,客戶需要什麼,企業就做什麼。企業賣出去的東西,或是當下客戶最需要的,或略領先於市場同類產品,才是客戶最需要的。超前太多的技術是人類的瑰寶,但在客戶眼中是沒有價值的。

以華為公司為例,他們對技術的態度是:在產品技術創新上,華為要保持技術領先,大致領先同行對手半步。任正非更是直白地指出,領先同行三步就會成為「先烈」。為此,華為不斷強調產品的發展路標,即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通過對客戶需求的分析,提出解決方案,以這些解決方案引導開發出低成本、高技術含量的產品。

所以,不要一味地追求技術上的超前,更不要讓你的產品所蘊含的技術超前太多。認清客戶當下最需要的產品以及對應的技術,客戶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就是企業應該集中精力去生產和滿足的。

正確「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因為不是所有的顧客都是對的

1975年,大型零售商 Nordstrom的店面裡,一個人提著爆了的輪胎要求退貨。可是 Nordstrom壓根兒就不賣輪胎,也不可能賣給他人輪胎。但結果是 Nordstrom接受了退貨,退還了顧客買輪胎的錢。

這一事件不僅是 Nordstrom 公司內部引以為豪的品牌故事,更成了業內傳誦的經典。30多年後,美國沃頓商學院營銷學教授 Peter Fader在出版的作品中再次複述這個故事,但他的結論是:這個故事的做法有待商榷。

在接受《成功營銷》記者採訪時, Fader教說:「毫無疑問,他們是非常棒的公司,服務一流並有著很高的顧客忠誠度。但 Nordstrom似乎並沒有了解「顧客服務」和「以顧客為中心」的區別。

以顧客為中心」的概念是由直銷之父萊斯特·偉門在1960年提出來的,得益於業界人士和媒體的傳播,如今「以顧客為中心」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句經營理念。然而,關於「以顧客為中心」的定義和操作標準,學術界和企業界一直沒有定論。而且很多人對「以顧客為中心」的定義彼此此矛盾,相互不能苟同。這其中,最流行的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就是「顧客服務」。

什麼是「顧客服務」?它的理念就是「為所有的顧客提供一流的服務」「顧客永遠是對的」「顧客即上帝」,這種理念一度在全球風靡,成為眾多企業的經營聖經。

然而, Fader教授指出,這並不是真正的「以顧客為中心」,「顧客服務」只是「以顧客為中心」的一部分。相比於「顧客永遠是對的」顧客服務理論,「以顧客為中心」理論更是直截了當地指出「不是所有的顧客永遠都是對的」,因為世界上有兩種顧客,「好顧客」和「一般顧客甚至是壞顧客」。

兩種顧客對於企業的價值是不同的,所獲得的待遇也不應該平等。儘管也有一些顧客永遠是對的,但不是所有的顧客都這樣,因為有好的顧客,也有一些價值普通的顧客。因此,有區別地對待你的顧客,才是做到真正「以顧客為中心」的關鍵,也是「以顧客為中心」最核心的含義。當然,這並不是讓你忽視或看輕後者對他們態度傲慢,只是說你要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在好顧客身上。

引入顧客終身價值的衡量標準,正確地區分好顧客與一般顧客

明白了企業有好顧客和壞顧客之分,你肯定很想知道:什麼樣的顧客才是企業的好顧客?什麼樣的顧客又是企業的壞顧客?其實,區分好顧客與壞顧客的標準很簡單,即顧客的生命周期價值,即在顧客與企業品牌接觸的整個過程中,顧客可能為企業品牌帶來的價值。

以往企業通常只關注一個活動獲得的新顧客的數量,而不關心這些新顧客的質量,也不記錄他們在哪裡、在什麼時間、通過什麼活動獲得的這些顧客。在此之後,他們買的第一個產品是什麼,之後他的購買頻率是多少等,通過後續的品牌行為數據的積累,企業就可以分辨出這些顧客的價值。

基於這個衡量標準,企業有必要從組織構架、產品開發、激勵機制、銷售等各個層面進行「以顧客為中心」的策略轉變。在公司組織架構上,以往很多公司圍繞產品線來進行組織設計,現在需要圍繞顧客群進行組織設計;在激勵機制上,以往很多企業基於產品開發和銷售情況而制定薪水的模式,現在需要依據從某個顧客群體中獲得了多少利潤而制定薪水模式;在投資決策上,思考的起點也應轉變為「在某個顧客群體中企業能獲得多少利潤」。

有了這些轉變之後,企業的經營思路就會變得更加有針對性。比如,對於銷售團隊來說,以前他們最重要的任務是推動產品的銷量上升,現在他們要深入了解顧客關係,利用數據發現哪些顧客是好顧客,哪些顧客是一般性顧客甚至是壞顧客。

同樣,公司決策層的每一次決策也要有更具體的依據。比如,通過對每一次營銷活動獲得的顧客進行記錄和追蹤,了解哪種營銷活動帶來的好顧客更多,最終依據他們帶來的新顧客的價值,以及在老顧客中額外擴展的價值,作為是否進行下一次同類營銷活動的決策依據。

相關焦點

  • 顧客說:「我還要再考慮一下的時候」客戶到底是在考慮什麼?
    同理心能幫助我們做什麼?當顧客告訴你,「我還想再考慮一下的時候。」他真的只是單純的考慮嗎?不,之所以讓顧客考慮的原因一定不外乎產品、服務或者銷售人自己。從這點出發,銷售人員保持同理心的優勢就立竿見影。記住,同理心是情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當客戶說「考慮考慮」的時候,作為銷售的你應該怎麼挽回?
    前段時間,很多做銷售的朋友在我們後臺留言,說最近特殊時期,自己跟客戶只能夠通過微信電話等遠程手段溝通,無法現場逼單,導致很多客戶都更加理性了,成交率大幅下降。相信不僅僅是留言的朋友,大部分銷售都會有這樣的困惑,當過往的銷售手段不適用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更新自己的方法,去應對不同的情況呢?
  • 客戶說考慮考慮,怎麼辦
    作為知乎專欄作者,經常被邀請回答「客戶說考慮考慮,應該怎麼辦?」在和銷售人員溝通過程中,也碰到很多類似的問題。在此一併跟大家交流,不僅按摩椅行業,其他家電家具產品銷售人員也可以借鑑。實際這是兩個問題。我們要首先判斷是不是客戶。從零售的角度看,客戶是指購買產品或服務的人或者家庭。如果不是客戶,說考慮考慮,那麼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 論站在客戶角度思考問題的重要性《總結一二》
    做業務陸續近十年,起初的時候,我沒想過轉介紹,也走過不少彎路,最近兩年,自從遇到過不少客戶的理賠,我全心協助客戶,客戶最後主動給我介紹了好多客戶,我才知道站在轉介紹的魅力,也更知道站在客戶的立場是多麼的重要。
  • 別相信屢教不改的男人,他如果在乎你,他會站在你的角度考慮
    別相信屢教不改的男人一個男人如果在乎你,他會時常站在你的角度上去考慮。男人層教不改有幾種情況,需要你區別對待。一個男人如果在乎你,他恨不得爭分奪秒地努力工作,好為你創造更加幸福的生活,他哪裡還有閒工夫去賭博、打遊戲?他會時常站在你的角度上去考慮,這樣做的話,你會不會高興?看看下面這個朋友的故事吧。相信你會另有一番體會!
  • 做生意必死絕症一: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客戶是誰?
    做生意首先要定位自己的目標客戶群體,這是做任何一個生意的一個前提。不清楚自己的目標客戶是誰。你的目標客戶是誰?他們基本都描述不出自己的目標顧客的屬性。甚至很多人都在講,我的目標客戶,很多人都是我的目標客戶啊。他老年人也需要我的產品,小孩子也需要我的產品。什麼上班的也需要我的產品。當你感覺所有的人都是你的目標客戶的時候。只能夠說明你的生意也沒有進行任何的定位。你找不到任何的差異化。你也沒有找到任何定向吸引你目標客戶的賣點。
  • 銷售心理學:做銷售,當客戶說「我考慮考慮」時,該怎麼辦?
    做銷售,「我考慮考慮」是經常會從客戶口中說出來的一句話,聽起來也確實很合理,但銷售心理學認為,「我考慮考慮」在大多數時候代表的是拒絕,是個打發你且又不失尊重的藉口。明明自己已經竭盡全力地向客戶介紹了產品,客戶卻只說「我考慮考慮」。
  • 客戶說「考慮一下」怎麼辦?使用這3種方法,客戶立刻掏錢!
    我們應該知道銷售的技巧有很多,當銷售人員詳細地向客戶介紹完產品之後,通常會問「你覺得怎麼樣」?客戶會說出「我要考慮一下」此類的話。銷售應該怎麼做呢? 客戶說「考慮一下」怎麼辦?使用這3種方法,客戶立刻掏錢!
  • 什麼時候可以否定客戶?什麼時候應該主動冒犯客戶?
    有些人就是這樣,你對他好了他是不認同的,你揪出來他做得不對的地方,狠狠教訓他一頓,他卻會忽然間轉向,認為你的確是對的,應該聽你的。而在我們準備淘汰客戶的時候,否定和冒犯他們,幾乎就是一件必須做的事情了。
  • 銷售疑惑:為什麼客戶總是說,我要考慮一下?
    今天,一位妹子是幫企業申請商標,專利,她問我,客戶總是說考慮一下,怎麼辦?怎樣約單,籤單?其實,客戶說考慮一下,原因很簡單,你給的價值,不能足夠的打動他申請商標,專利,只能長遠來看對公司發展有利,不能馬上產生利潤所以很多老闆就想,今年疫情導致的,生意不好做
  • 給顧客建議的最好的辦法是:客戶要什麼,你給什麼
    她說簡單啊,我跟進一下,問考慮得怎麼樣啦?是不是價格有問題啊?價格問題可以商量,我申請給你再降一點.....我聽完瞬間明白了,這就是個機器式的跟單員,跟客戶玩問答遊戲,但是客戶不跟你玩了,也就完了。最多算是「客服型銷售」。什麼是真正的銷售,必須要具備六種能力,少一樣,你都很難成交。
  • 如果職場上的你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試試這3個職業規劃工具
    在大二的時候,我參加了學習舉辦的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準備了兩樣東西:個人簡歷和一份20多頁的個人職業規劃書。準備初賽作品個人簡歷的時候,我意識到,過去自己做的事情,能過濾放到簡歷上的並不多,而你未來要做的事情,至少需要考慮,這件事情值不值得放在你的簡歷上,放在簡歷上,有沒有含金量。
  • 「我不知道畢業後該做什麼,很迷茫怎麼辦?」
    最近經常收到這樣的諮詢:「今年畢業,現在對找工作完全沒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 如果你請客戶吃飯,客戶前後叫來5桌人,買單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前不久,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某公司的銷售經理因業務需要,請客戶吃飯。這個客戶是個女老闆,有個小廠,本來只是請這位女客戶吃飯的,想著花個百十來塊就能解決。沒想到她帶了兩位朋友和3位工人。這就算了,關鍵的是在吃飯的時候,她那兩位朋友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叫人來吃飯,沒完沒了的打。來人了就添酒,添菜,加桌子,最後居然來了五桌人,全都是這位經理不認識的。
  • 如果你不知道你喜歡什麼,請繼續尋找,直到找到為止!
    以至於,畢業後最怕人家問我大學學的什麼專業幹嘛的,不要說你不知道,連我自己都不知道這專業到底幹嘛的。工作後,我仍然在彷徨。只不過這種焦慮、迷茫像火山一般,隨著日積月累,可能隨時會崩塌。當能力撐不起野心的時候,人依然會感到焦慮。從小到大填寫了這麼多次個人信息報告,每次填寫興趣愛好和特長的時候都是矇混過關。到今天即將30歲時才知道,曾經躲過去的今天都要加倍償還。以前讀書時不會的東西,以為考試的時候都輕鬆地躲過去了,一輩子都會躲過去,沒想到工作了都要重新撿起來。
  • 如何從管理學角度看待客戶需求
    從管理角度看,我們不要以對錯來區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而是要看哪些看法更有效。說話的自由可以捍衛,但說活的後果也需要承擔。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認知世界中,客觀世界因我們基於不同立場和角度的解釋有著不同的意義。
  • 客戶說我考慮好了再跟你聯繫 該怎麼辦?
    在銷售員竭盡全力地向客戶介紹產品之後,客戶有時會說:「知道了,我考慮考慮。」或者是:「我考慮好了再跟你聯繫,請你等我的消息吧!」     客戶說要考慮一下,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表示他真的有意購買,只是現在還沒有考慮成熟呢?如果我們這樣認為,並且真的指望客戶考慮好了再來購買,那麼就上了客戶的當了。其實,「我考慮考慮」是一種拒絕的表示,意思相當於「我並不想購買你的產品,請你趕快走人吧」。
  • hr:「請客戶吃飯不報銷,你會怎麼做」應聘者該如何回答?
    今天分享的內容是,hr:「請客戶吃飯不報銷,你會怎麼做」應聘者該如何回答?(本篇純乾貨,建議耐心讀完)面試過程中hr會問一些比較尖銳的問題,這些問題並不是空穴來風。有的是實際情況,有的只是為了考驗應聘者的臨場發揮能力,挖掘應聘者身上處理問題的水平。從這個問題來看,基於兩點考慮。一是這個企業本身對請客戶吃飯的費用不報銷。
  • 深度好文:換個角度考慮問題!
    大家好,我是小編依稀淺薄的愛,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換個角度考慮問題的故事。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很多問題,其中遇到讓我們感到困擾,感到棘手的問題更是難以避免的,遇到這種時候的時候,如果只是固守以往的方式,那只會繼續困擾,換一個角度考慮問題,你會發現困擾你的問題已經解決。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 當客戶說考慮考慮時,銷售應該怎麼做?
    換句話說現場就應該馬上條件反射的問客戶:您考慮的是什麼?您還有哪些顧慮?您的顧慮能告訴我嗎?這一套流程銷售要爛熟於心,要對節奏有充分的把握,倒過來,這也對銷售提出了要求,所有客戶有可能存在的疑慮,你都要提前想到,並且準備好答案。以上說的是不是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