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保險需要站在客戶立場思考嗎
話說人心都是相互的,你對別人真心好,別人也能感受到,反之亦是如此。做業務陸續近十年,起初的時候,我沒想過轉介紹,也走過不少彎路,最近兩年,自從遇到過不少客戶的理賠,我全心協助客戶,客戶最後主動給我介紹了好多客戶,我才知道站在轉介紹的魅力,也更知道站在客戶的立場是多麼的重要。
從業保險行業合計近4年的時間,跨年算的話,也差不多5年的時間了,一直站在客戶的立場思考解決問題,從未沒有考慮過給客戶盲目的亂推薦不匹配的產品方案,自然也沒想過給客戶推薦高佣金的產品。很多客戶問我,你給我推薦的都是小公司的啊,都沒聽過,能不能給我換家大公司的,難道是小保險公司給你們利潤高嗎?
還真不是,相反,知名度不高的,尤其是一些網銷產品,首傭和續傭都相對較少,那麼我們還為什麼推薦,因為,性價比高,而且保障全面。我小白入職的時候,遇到過幾位明亞專業的經紀人,特別為客戶考慮,甚至一一塊錢都要給客戶節省掉。最後,自己卻窮的叮噹響,因為只推薦給客戶高性價比的啊,沒什麼收入,最後,他說還是願意給客戶推薦性價比高的,保障全面的,起碼N多年過後,客戶不會後悔,也會考慮給我轉介紹,我覺得有一些道理。
事實上,對一些觀念比較超前的客戶來說,確實認同,如果這個客戶不領情,你也沒辦法。在展業過程當中,我們遇到過很多客戶,直接上來就說推薦大公司的產品,我後來就反問客戶,何謂大公司、何謂小公司,您眼裡的大小是怎麼區分的呢;大部分客戶是這樣說的,知名度高的,網點多的,實力強的,理賠快的,服務好的。事實上,大家擔心的主要問題就是這些。在這之前,我都會一五一十的告訴客戶保險公司分為合資、外資、內資保險公司等,事實上部分大小,保險公司具有十大安全機制等。這樣的回答,對於理性的客戶或許有一些感知,如果也對於感性的客戶,根本聽不下去,這個時候舉例子或許是最合適的方式,比如家電,家用轎車等類別,用品牌和性能對比等。
···········
後來,我總結髮現,事實上,很多客戶的觀念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的,尤其是陌生客戶,哪怕是熟客,還糾結半天呢,甚者半個月,一個月,一年的都有。我個人覺得,我們把專業的建議給她就可以,再三強調一下各自的優缺點,客戶怎麼選擇,那是他自己擁有的權利,我們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好了。另外,不由自主的想到客觀、中立角度思考的明亞,明亞主張專業化路線、主張扁平化的佣金發放模式,大部分產品佣金基本都一樣,所以,本公司經紀人不論怎麼推薦,對經紀人損失並不大,保證業務員的收入,經紀人也就自然而然的可以做到客觀、中立、公正的角度幫護客戶。
···········
2、再說一下,我作為客戶的親身體驗
昨天一早,就去拍職業照等,本來覺得會很快,沒想到遇到這個銷售和預想的不一樣,在我聯繫之前不夠熱情,我沒說什麼,我說確定去拍,並交了定金,後來就立馬轉變了態度。態度轉變也很正常,畢竟成為他的準客戶了,其實,我內心想說,這根本不是一個好的銷售,好的銷售熱情不會因為是不是他的客戶,都不會減去那份熱情的。大家都不容易,我就沒多想,後來她給我介紹的方案和我去之前說的完全不一致,一直在推銷她的新方案,今天墨跡了一個多小時,還沒進行拍,已經浪費掉了不少時間,後來,我想既然來了,我也不跟你計較了,直接交錢,開始拍吧。
整個化妝,拍攝的過程都很滿意,化妝師和攝影師還是非常專業的,聊天也是幽默風趣的。就是到了最後選片,又遇到了各種不適的推銷。首先是,銷售幫助我們選片沒有什麼耐心,你給我建議當然可以,起碼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看完底片,表現的很敷衍,又急於推銷她那個會員卡,以及充值等,關鍵是,定金和今天的所需費用我已經支付了,已經足夠用了,推銷可以,不用那麼著急,起碼要站在我們的立場思考一下問題。我們心情好了,才有機會充值啊。
另外,在溝通的過程中,該銷售和我們溝通的時候還挺逗,在三分鐘以內的時間,一連串問我十多個問題,問到住址,買房還是租房,家是哪裡,在哪裡上班,搭車還是租車,反正,作為客戶的我體驗很不好,這哪是正常溝通啊,一直保持提問的模式,這是銷售話術背多了嗎難道···········
總結
我覺得,站在客戶的立場非常重要,起碼客戶回過頭來看你給他推薦的方案,客戶不會後悔,不會輕易埋怨你,如果推薦的好,還是感激你,贏取轉介紹的機會還會很大。就比如我今天所感受到的一切,本來打算在後期多拍一些家庭版的照片等,看來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也許,我們剛開始做銷售的時候,也可能會發生這樣或者那樣的方案介紹不明白,說法不統一,溝通沒有互動,看似有多個提問,可是沒有效果,還會讓人產生反感,還總是埋怨客戶不回復自己的信息,一定要首先從自我角度出發思考問題。銷售是一門學問啊,說話不要著急,要多聽少說,多聽聽客戶的想法,最後再給出合理的建議即可。
另外,在多說幾句,帶團隊更是一門藝術··········哪怕你確實為他著想,也會遇到各種組員愛答不理你。我覺得這樣的人很難做好保險銷售,不管做什麼,人品第一,感恩之心一定得有。還有很不少人,找藉口說自己沒時間,哪怕是兼職從業,也可以擠時間,要麼就根本沒把保險這份事業放在心上。希望每一位夥伴都能擺正心態,用一個端正的態度去做人和展業,這才是一個更加健康良性的循環。不管做的好與壞,自己都是最大的受益者,連掙錢都被人鞭策,何談理想、只能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