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別人的角度實際上是自己的角度

2021-01-11 新到消息

生活中經常碰到這樣的話,「我這是為好,我這是站在你的角度上考慮的」,諸如此類,實際上,所謂的站在別人的角度終究是站在自己角度的。同理心只是在嘴上說說,真正實現同理心難度不小。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大致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主觀感情上不允許出現自我存在差異。勸說別人,一方面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想問題,一方面又難以擺脫自己固有的想法,從設定上,兩者是矛盾的,即便會偏向對方角度進行思考,本質上還是從自我出發。

第二,事不關己,自私居多。自私的基因從人類誕生起就存在,自私讓人在聽與說之間產生較大的浮動空間,即使是認真聽別人說,也難以實現集中精力的情況,會不自主的對自我進行檢查,看自己是否有類似情況發生。

第三,別人徵求你的意見,不代表別人沒有想法。也就是說,外界對於當局者來說,只是增加堅定自身想法的信心而已,如果有一天,朋友問你的看法時,千萬不要太實誠,有時言語表達不到位或者意見相左可能導致永久失去這個朋友。

綜上,自私的本質讓人更加考慮自己的感受,這就從根本上產生了隔閡,正如歌詞唱的,別人說的話隨便聽一聽,自己做決定。

相關焦點

  • 人很少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很少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自說自話,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有的甚至為此而不理解別人,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那麼,在如此的教育和就業環境下,還會產生很多站在別人角度思考問題的人嗎? 當然不會。如果只是站在別人角度思考問題,就會把自己帶溝裡去。大多數人都知道,站在別人角度思考問題,就會同情別人,進而幫助別人,進而把自己的一部分利益讓渡出去,反倒讓自己吃了虧。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簡直就是自殺。
  • 你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嗎?
    我們只要有一點不順心就對整個世界上的人抱有強烈的敵意,認為他人一點也不理解自己,整個社會是那樣的冷漠與殘酷。事實上,每個人都在小心翼翼地等待別人靠近,也對人有太多的提防與猜測,卻恰恰沒有想到:應該常常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將心比心,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也是自己修為的升華。
  • 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會事半功倍
    過年在家,給爺爺包的紅包,我媽媽說:給他那麼多幹啥,給的多了他就給別人小孩發紅包了。一瞬間,覺得好像我媽說的挺對的,不就等於把錢間接給了別人小孩。等她回家,發現一直是別人在玩她的泡泡機。當下有點生氣,覺得都是別人小孩在玩,自己的小孩都沒玩。準備質問她,為什麼不自己玩,要給別人玩。轉念一想,咱們自己跟朋友玩的時候,也捨得把自己的東西讓她們玩,開心就好了。
  • 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物,多為別人著想,你的路才會走得更遠
    生活中,我們要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要學會體諒別人,理解別人的不容易!在生活面前,不是每個人都是光鮮亮麗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容易。你只有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才能充分體諒到別人的不容易,在自己的生活中,為人處世才能從靈魂深處感悟到生活的真諦!
  • 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設身處地想一想
    於是,我們談的,就都是自己,我們關心的,就都是自己的利益。可是,我們很在乎自己,別人也很在乎他自己!如果我們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為自己的立場謀取利益,那麼,人與人的交往,就容易發生矛盾和糾紛。這個時候,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相互之間為對方的利益作出讓步,最終達成互惠互利,不也很好嗎?明白對方常說看不懂某人、搞不懂某人的做事方式,感覺對方像神經病。
  • Walk a mile in my shoes不是要你走一英裡而是要站在別人角度想
    英語中常見以shoes當作自己處境、立場的代表,所以walk in one's shoes指「替人設想」,而這裡的數字a mile就是把此短語具體化。B 我們應該要站在他的角度想,他這樣做一定是有原因的。
  • 當你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尤其是阿姨,她又說起幹活時候的髒累與辛苦,說爸爸出力費勁,像是幫自己家幹活一樣勤快……一開始我也認為,應該去跟村書記溝通一下,表示抗議,要求加工錢,靜坐三天,他們應該會鬆口,畢竟這個錢太少了。他說上次他也做過類似的事,但是出頭的是他,得益的是大家,別人也沒感謝他,所以他這次又何必再去「出頭」。最後我們適時轉移了話題。我說,今天來吃飯開開心心的,開心最重要,無論今天吃飯,還是幹活掙錢,何必為了這些,把本來開心的事,變成不開心呢?
  • 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自己所面臨的問題
    他在「利」這邊的下面寫下「舞廳空下來」幾個字,然後說:「你把舞廳租給別人開舞會是最划算的,因為像這類的活動,比租給我作講課場所能增加不少收入。如果我把你的舞廳佔用20個晚上來講課,你的收入當然就要少一些。」  「但是,現在我們來考慮壞的方面。
  • 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生氣:不管我們因為什麼生氣,跟誰生氣,根本上來講,我們都是在生自己的氣。表面上是對事件和他人不滿意,對已經出現的結果不滿意,其實都是對自己不滿意。不是別人使我們煩惱,是我們拿別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 「時評」「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是個好習慣
    讀完李永軍的事跡,最讓我欽佩的是,他在工作中總是能「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對於供電服務站來說,所謂「對方」,就是所有用電的人,包括居民和企業。李永軍令人感動的那些表現,就是他從「對方」角度考慮、為「對方」著想所結下的果實。
  • 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往往能看清事物的本質
    文/康衛軍人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這是人內在的心理機制,本質是要維護自戀。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與外界認識、接觸、交往和行事的。要打破這種認知不易,可一旦打破,你就擁有獨特的視角。有時,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往往能看清事物的本質。
  • 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他們的內心
    與孩子交流真的是一門學問,父母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時不但要做一個傾聽者,還要在傾聽過程中時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去體會孩子這樣說的原因、孩子這樣說為了什麼。因為孩子終究是個孩子,他們的思維和大人們的思維有著很大的差別,如果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那麼家長就會對孩子產生一系列的誤解。
  • 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換位思考!
    我經常從老公的話裡,可以讀取到,他的父母把所有好的都留給了他,自己卻捨不得吃不得穿,給老公買房子,為他操辦終身大事,反正公公婆婆把老公拉扯大,還幫助他成家立室,很不容易。但有些事情,自己自發的去做,和別人要求你去做,是兩碼事,後者只會讓人產生牴觸情緒。記得剛跟老公結婚沒幾天,老公就經常在我面前念叨,要我好好孝敬他的父母,然後每次去吃飯,總是會說,要帶著他爸媽去。我突然覺得老公很陌生,感覺他太自私了,永遠都是自己的父母,卻對我的父母,未提半字。
  • 高情商說話方式就是站在對方角度,讓別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你的高度
    本書收錄了包括馬雲、柳傳志、孟非、汪涵、易中天、王石、黃渤等著名企業家、主持人、明星的說話案例,從不同角度分析,讓讀者學習到最為實用的說話方式,提升自己的高度。義大利但丁:「語言作為工具,對於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於騎士的重要,最好的駿馬適合最好的騎士,最好的語言適合於最好的思想。」
  • 如何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關鍵詞:無法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問:這是一段開始不久的戀愛關係,我211大三在讀,準備保研C9,他top2直博在讀,兩人身高、樣貌均七八分,家境、三觀接近,戀愛經歷都極少。
  • 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
    首先,父母應該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有時候就會收穫不一樣的東西。曾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叫史蒂芬·葛雷的醫學科學家。有一次,他嘗試著從冰箱裡拿出一瓶牛奶,因瓶子很滑,他一失手,瓶子掉在地上,牛奶濺得滿地都是——像一片牛奶的海洋!母親來到廚房,並沒有對他大呼小叫、教訓或是處罰,她說:&34; 他的確這麼做了。
  • 如何與他人相處——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早年的時候,他學到惟一一個能影響別人的方法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談論別人想要的。雖然,他只讀過四年書,可是他卻學會了如何和別人打交道。有一次,他的嫂嫂擔心她的兩個兒子擔心得生病了。她的兩個兒子都在耶魯上大學。他們各自忙於自己的事情,忽略了給家裡寫信,也沒有意識到他們母親信中的焦急。
  • 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下屬的角度思考問題
    這時主人才明白:原來小狗是喜歡吃魚肝油的,只是自己用的方式不對,沒有考慮小狗的感受。這個故事讓人聯想到管理中類似的現象:員工進入公司,不管是為了生計,還是為了目標和理想,大都是想好好幹的,對工作也是有熱情的。但是有些管理者卻忽視員工的工作感受,強迫員工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去完成任務。
  • 生活很平庸,《多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很多事情都可以解決!
    老闆正好在休息老闆娘讓我自己操作,本著我之前大學學過一些,於是很爽快的答應了,可以鼓搗了半天也沒弄好。最後換了一個瀏覽器,沒想到就正常了!其實有很多事情就像列印這件事情一樣,我們著重的去關注了事的本身而忘記了換個角度,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
  • 論站在客戶角度思考問題的重要性《總結一二》
    1、做保險需要站在客戶立場思考嗎話說人心都是相互的,你對別人真心好,別人也能感受到,反之亦是如此。做業務陸續近十年,起初的時候,我沒想過轉介紹,也走過不少彎路,最近兩年,自從遇到過不少客戶的理賠,我全心協助客戶,客戶最後主動給我介紹了好多客戶,我才知道站在轉介紹的魅力,也更知道站在客戶的立場是多麼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