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天的過,到了回家接小學妹和小傢伙的時候了,把事情都解決完,第二天一早,準備好路上喝的開水,到公司附近的加油站加滿了油,檢查了一下輪胎,一路就往家裡開,大清早的開車,果然是一點都不堵,從新塘路世紀聯華出發,車上帶著一些從超市買的螃蟹之類的東西,拿著泡沫箱將釣魚的充氧泵的充氧頭,伸進了泡沫箱,打開了電源,這樣螃蟹之類海鮮就不至於缺氧,這樣就能帶著新鮮的海鮮回家了,從新塘路出發,從杭州到我們家的必經的路就是從之江路走,一路上經過N多個紅綠燈,以50公裡/小時的速度開到杭州南高速路口,開著這輛小起亞上高速,其實回家這段都沒什麼好寫的,大致的路線也就是從杭州南上高速,一路經過千島湖,衢州,龍遊,出浙江就走楓嶺關,出了楓嶺關,就進了福建了,進了福建就基本上沒多少路了,在這一路上,開的速度都是按照限速行進,所以本來才390公裡,進了福建以後,有一段路基本都是山路,不是限速80公裡/小時,就是限速100公裡/小時,這樣的速度對於一個老司機來說,是非常的慢的,慢到可以睡著的那種。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8個多小時過去了,我基本上是一路狂奔,除了到服務區上了個廁所加了一次油以外,完全就是沒有休息,因為時間緊迫,所以容不得一點浪費的,到時候帶著小學妹和小傢伙一起回杭州的時候應該就會很慢了,因為小傢伙長時間這麼做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會很難受的,所以估計過個幾個服務區,就要下車休息一次,其實這是小傢伙第一次出家門,我對於他在車上的表現,還是心裡不是特別有底,下午4點多快5點了,到了家了,一到家,第一時間就想著小學妹和小傢伙,當到了家以後,我爸媽說小傢伙因為感冒嚴重,送去醫院看病了,原因是吹空調吹的,這時候我媽又是在我耳邊開始說著小傢伙這麼小,小學妹又是不顧小傢伙的年齡,非得開空調什麼的,又發了一大堆的牢騷。
說真的,這時候,我已經是一個腦袋兩個大了,這婆媳關係啊!確實是千古不變的一個難題,哎!還是先不說這個了,還是回到我家小傢伙的身上來吧!我一到家,把那些買回來的螃蟹、蝦之類的東西,搬到家裡的陽臺上繼續開著充氧泵,然後我自己騎著電動車,直接上了醫院,到了醫院,看到小傢伙安靜的睡著了,一臉難受的樣子,看著心都揪起來了,經詢問,由於小學妹隨意聽信了網上所說的,小傢伙在小的時候,要讓他利用自身的免疫來抵抗感冒病毒,抵抗過以後,就會身體越來越強壯,然而,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這樣的,當孩子持續高燒並咳嗽的時候,說明很厲害的炎症,這時候,只能說明小傢伙的自身抵抗力已經不足以抵抗病毒,就需要外界藥物以最快雷霆之勢將病毒殺死,否則就不是抵抗病毒,而是被病毒持續傷害了,當時也因為這事我媽跟小學妹發生了嚴重的爭吵,我媽堅持說需要把小傢伙送醫院看,至少要把高燒給馬上退下來,不然腦袋都會燒壞掉,而小學妹堅持相信網上的信息,說小孩子,必須靠自身免疫力抵抗發燒,如果靠藥物退燒,就失去了一個增強抵抗力的機會。
其實,我那時候也確實不算是一個合格的父親,這方面的功課我是完全沒有做足,對於孩子的一些日常所需的知識,我是基本上是個小白,所以到底是我媽說的對呢!還是小學妹說的對,我也完全不清楚,可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醫生給的說法呢!其實我媽和小學妹的說法,各對一般,他們兩個呢!想法都是過於偏激,對於自己的看法盲目的自信,醫生是這麼說的,如果持續低燒,沒有超過39度,那可以讓寶寶自己抵抗病毒至退燒,但是當達到高燒的時候,這時候,高燒就會對腦部神經進行持續傷害,這時候就要及時退燒了。
還有一件更氣人的事情,就是我們老家的醫院的兒科,在給我家小傢伙扎針的時候,醫院派來的是一個實習護士,給小傢伙找血管,血管太小找不到,而且那護士又缺乏經驗,居然扎一針沒找到血管,拔出來又往小傢伙額頭上扎,連著插了5次,還是沒找到血管,這時候,我都快被氣炸了,小孩子的血管是小,既然都插了5次了沒找到血管了,還準備往小傢伙那嫩嫩的頭皮裡扎,我當即就冒火了,這時候我直接開始罵了起來,技術不行,拿我家寶寶來做實驗,練技術,你練的不行了,就應該叫經驗豐富的老護士來,然而,老護士叫來了,確實也說小傢伙的血管比較小,但是她還是一針就扎中血管,看著小傢伙被那個實習護士,扎了一頭的針孔,心疼了我好一陣子。
這次回家,毫無疑問,因為小傢伙生病,也就沒辦法那麼快的去杭州了,還好,我的電腦有帶回家,所以合同什麼文件,我都可以在電腦上完成並以發郵件的形式進行籤訂,也算是沒有落下公司的業務,過了差不多一個星期,小傢伙終於感冒好了,所以,也就終於可以往杭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