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

2021-02-17 張曉剛小學數學工作室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誌,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本課引導學生經歷豐富的探索體驗活動,在「做」中幫助學生積累和提升數學活動經驗,讓「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清晰而深刻地生成於孩子腦中,不斷提升數學素養。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52、53頁。

學情與教材分析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和釐米,有了一定用尺度量長度的經驗之後進行教學的,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設計有趣有效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不僅認識分米和毫米,同時為進一步學習圖形與幾何領域其他的測量內容積累經驗。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常用長度單位間的進率,能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測量或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2.經歷觀察、測量、估計、交流等活動,培養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與空間觀念,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憶舊引新

師:讀一讀米老師給大家帶來的數學日記,有什麼發現?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師:大家利用釐米和米的知識解決了問題,關於釐米和米,你知道了些什麼?能畫出1米和1釐米嗎?

師:1分米和1毫米填的對不對呢,還需要進一步驗證和學

習。【設計意圖:用數學日記引入新課,不僅激活已有知識經驗,

而且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在趣味中感受數學的價值。】

二、合作探究,建立表象

1.指一指。

師: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1毫米在哪裡?

師:10釐米的長度還可以用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分米表示。毫米是比釐米還小的單位。

2.畫一畫。

師:在紙上試著畫出一條1分米、1毫米的線段,同桌互說你是怎樣畫的。

3.找一找。

師: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分米、1毫米?

四人小組內交流。師:請你比劃出1分米、1毫米的長度。

4.數一數。

師:(出示米尺):1分米=10釐米,在米尺上你還能找到哪些這樣的關係?

學生活動後板書:1米=10分米,1釐米=10毫米

【設計意圖:1分米1毫米的表象的建立依賴細緻而豐富的體驗,本環節通過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長度單位及其關係,不僅豐富學生感知,有效幫助學生建立了1分米的表象,而且積累了豐富的量感經驗,在豐富體驗中培養學生的計量觀念。】

學情預設:學生藉助學習已有的活動經驗積極投入到同桌合作中,有的在數1釐米裡面有幾毫米,1米裡有幾分米,有的找身邊的1分米、1毫米……教師對這些方法都給予認可。

三、匯報交流,評價任務

師: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哪些收穫?

根據學生回答完善板書。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所學內容,整體感知、梳理方法、溝通聯繫,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和良好的認知結構。】

四、實際應用,拓展任務

1.填一填。在(  )裡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鐵釘長2( ) 床長2( )黃瓜長2( )大米寬2( )

2. 量一量。

先估一估再同桌合作量出橡皮的長度和厚度各是多少?

3.寫一寫。課後嘗試用這些長度朋友寫一篇數學日記。

【設計意圖:學生在實際的應用活動中體會測量需要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長度單位記錄,不斷豐富學生的長度表象。】

 設計思路

本節課注重積累和提升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讓孩子們的活動經驗深深紮根,促進分米、毫米概念的生長。

1.尊重學生需要,增強探究動力。

課堂上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找到認知衝突並有效引領,不斷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例如在認識毫米的時候,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由於使用需要而自然產生了新的單位。
    2.關注學生體驗,充分建立表象。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告訴,教學應該是一種過程的經歷、一種體驗和感悟。分米和毫米長度觀念的建立需要學生的深刻體驗,在體驗中實現自主建構,教學中認、比,畫、找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幫學生豐富體驗建立表象。

3.注重學生發展,培養估測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和能力是我們的培養目標之一。教學中從尺上的1分米、1毫米到心中的再到現實的1分米、1毫米,讓學生經歷不斷豐富的過程,逐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

教師簡介

米麗,女,中小學一級教師,太原市新建路小學數學教師。中國教育學會先進工作者、山西省學科帶頭人、山西省教學能手。曾獲山西省優質課一等獎,多次在省、市範圍承擔示範課及送教下鄉等任務,多篇論文獲國家、省級一等獎。

 

 

 

 

 

 

 

 

 

 

 

 

 

 

 

 

 

 

相關焦點

  • 讓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 ——《認識分米、毫米》教學設計與說明
    我將以小明的日記為線索,將米、分米、釐米和毫米聯繫起來。藉助測量 1 分米、1 毫米的長度,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表象。【教學目標】1.在創設的具體情境中,感知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長,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2. 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3.
  • 齊民有約:甜甜的夢—毫米、分米、千米的認識 單元教學設計
    本研究成果未經作者同意授權 不得轉發 違者必究 )(一)學習目標1、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和實際測量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釐米=10毫米,1分米=10釐米,1千米=1000米」,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 (市級優課)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分米和毫米的認識》優質課教案課件
    02—優質課教學設計《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教材注重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先讓學生經理測量常見物體的長度,讓學生感到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測量的需要。然後組織學生觀察直尺,初步感知1分米、1毫米的長度,並感受與釐米和米之間的聯繫。再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畫一畫」及選擇合適單位測量物體長度等實踐活動,在綜合運用的過程中鞏固對分米、毫米的認識,建構新知。
  • 三年級上冊認識毫米分米同步練習
    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較精確時,可以用「(毫米)」作單位,可以用(mm)表示。2、在()裡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6(毫米) 小明身高138(釐米)手腕一圈長約12(釐米) 小兔子身長4(分米) 尾巴長約7(釐米) 3、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 三年級數學:《毫米、分米的認識》你會了嗎?不妨再練練
    講到長度單位,相信三年級的同學們並不陌生,因為早在二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所以對長度單位中米和釐米已經是非常熟悉了。而本節我們講到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3單元測量的第一節,毫米和分米的認識,學習到測量的知識,是跟長度單位分不開的,因此先要進行長度單位的學習,也就是本節主講的內容。其實在學習完釐米和米後,再來學習毫米和分米的知識,同學們是很容易就能夠理解的,同屬於長度單位的知識點。
  • 高清可下載二年級數學毫米分米千米的認識附重難點講解
    今天張老師為大家奉獻一套QD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認識》課時練習,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這個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和「釐米」的基礎上,學習長度達單位「千米」、「分米」和「毫米」。學習了這幾個長度單位之後,同學們對長度單位就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對於今後中高年級學習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打下基礎。
  • 毫米+分米+千米+噸的認識!三年級上冊數學課時+單元練
    人教版三年級上數學第三單元,是測量的學習,在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毫米和分米,認識了千米,接觸了質量單位噸。今天我們分享下這一單元的課時練習+階段練習+單元綜合測試卷!第一節課時練為毫米和分米的認識,為了測量的精準,今天我們就接觸了很小的長度單位-毫米。本節課主要是學會毫米和分米,會在實際生活問題中選擇正確的長度單位,比如我們這裡的第二小題就是這樣的題型。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米、分米和毫米專項練習題
    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聽寫與默寫匯總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期中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組詞、填空、古詩默寫綜合練習題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聽寫與默寫匯總二年級數學下冊米、分米和毫米專項練習題測 >  量認識分米、毫米、千米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寫成1dm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寫成1mm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寫成1km米、分米、釐米、毫米、千米之間的換算1釐米=10毫米或1cm=10mm1分米=10釐米或1dm=10cm1米=100
  • 教育隨筆:三年級數學《毫米的認識》評課稿
    9月26日聽了一節《毫米的認識》的概念課。柳老師上得很精彩,也很紮實,我感觸頗深。下面我就這一節課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毫米,初步建立毫米的概念,並且通過學生自己的估算和實際測量,感悟並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從總體上來看,這篇教案設計重點突出,環節清晰,層次分明,鞏固獨特到位。下面就本節課的總體及細微之處表達一些個人的想法。
  • 單位的換算(毫米、釐米、分米、米)
    10釐米     1dm=10cm1釐米=10毫米     1cm=10mm二、例題31、用尺子量一量,它是2釐米。 想:1釐米是10毫米,     2釐米是2個10毫米。     2釐米=20毫米2、桌子的高是多少釐米?還可以怎樣表示?
  • QD版二年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認識》測試題附答案
    各位家長、各位同學,空中課堂進行到現在,二年級下冊數學學到了第三單元,今天張老師為大家奉獻一套第三單元《甜甜的夢----毫米、分米、千米的認識》單元測試題。本套測試題是由縣教研室命題,題目典型,值得參考,希望對同學們居家學習有所幫助。
  • 毫米釐米分米單位換算專項練習,附答案
    參考答案:毫米釐米分米專項換算練習1 1釐米=10毫米 30分米=3米 1米=10分米 4米=40分米 20毫米=2釐米 90毫米=9釐米 30毫米=3釐米 50毫米=5釐米
  • 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知識點:分米與毫米
    毫米,1釐米,1分米,1米的實際長度,可以舉一舉生活中的例子。 (如:銀行卡、電話卡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數學書的厚度不到1釐米,大約6毫米。 一枚5角硬幣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身份證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10張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 二三年級暑假作業:毫米、釐米、分米、米和千米的計算專項練習,附答案
    孩子二年級開始學習長度單位米和釐米,三年級開始接觸毫米、分米和千米,這幾個長度單位是小學階段最常考的長度單位。
  • 二年級數學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練習題三套,給孩子列印練習!
    五、改錯(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改正)。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天氣雨    今天早晨,我從2分米長的床上爬起來,來到了衛生間,拿起了1釐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後,急急忙忙地洗臉,吃早飯。學校離我家不遠,大約有90毫米,上學路上我看見了一棵高2分米的樹被風颳斷了,連忙找來了一根長1釐米的繩子把小樹綁好。
  • 2020年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分米和毫米》測試卷及答案
    比1米長的是( )4.把1分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 A. 1釐米  B. 1米  C. 1毫米二、判斷題 5.體育場跑道一圈的長度約為400米。12.手機的厚度大約是________毫米。 13.把一根長為180釐米的木料,鋸成同樣長的3段.每段長________分米. 四、解答題 14.填一填.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米、分米、釐米、毫米》練習題及答案(可下載)
    (3)分米=30釐米  80分米=(8)米  6分米=(60)釐米(7)米=700釐米  50毫米=(5)釐米  600毫米=(6)分米(3)米=30分米  8分米=(800)毫米  6分米=(60)釐米(400)毫米=40釐米  2000毫米=(200)釐米600釐米=(60)分米
  • 《周長的認識》教學設計
    《周長的認識》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3頁的內容、第84頁練習。教學重點:認識周長的含義,會計算出周長。教學難點:引導學生了解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一周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周長。教具準備:樹葉、尺子、軟尺、細繩。
  • 西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2.3《毫米的認識》微課視頻輔導+練習
    (1)千米、米、分米、釐米、毫米等都是表示(    )的單位。(2)(   )是比釐米更小的測量單位,毫米可以用字母(    )來表示。參考答案1       (1)長度(2)毫米  mm2        毫米   米      毫米     釐米3      (1)A   (2)A教學設計
  •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米、分米、釐米、毫米》練習題(含答案),可下載!
    (    )分米=30釐米  80分米=(    )米  6分米=(    )釐米(    )米=700釐米  50毫米=(    )釐米  600毫米=(    )分米(    )米=30分米  8分米=(    )毫米  6分米=(    )釐米(    )毫米=40釐米  2000毫米=(    )釐米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