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扶貧第一書記:為了心中那片希望綠洲

2020-12-17 金臺資訊

「幫助貧困戶早日把貧困的沙漠變成充滿希望的綠洲。」周培偉駐村以後,心裡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要引領村民們發展產業,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

作為淅川縣巿場監管局駐大石橋鄉畢家臺村第一書記,剛到村裡,周培偉就深入走訪摸底調查,逐個到村裡的老幹部、老同志、貧困戶家,與他們促膝長談,了解村情、戶情、了解村裡致貧的原因,為精準扶貧把好第一手脈。

來到李家溝,年過七旬的老黨員李國庭拉著他的手說:「我們村現在沒村部,吃水難,出路又差,都是待解決的問題啊!」和李國庭一樣反應問題,建言獻策的村民很多,白天,他就挨家挨戶,走訪群眾,深挖貧窮根源;深夜,他坐在燈下苦苦思索,分析比較琢磨治窮方案。兩個星期,畢家溝村的溝溝岔岔都留下周培偉的身影。沒有路,吃水難,缺產業,經過反覆走訪、調研考察、徵求群眾意見,他定下了先建設村基礎設施,讓村民能走出去,吃住安心,後發展產業,生態農業抓果(杏李花椒等為主的林果業),生態養殖抓蟲(黃粉蟲特種養殖為主的養殖業),長線產業抓遊(鄉村生態旅遊)的發展思路,給畢家臺村脫貧致富開出了第一張「處方」。

為此周培偉和村幹部一起,多次放棄休息時間做產業規劃,在他的組織下,畢家臺村先後成立了黃粉蟲養殖合作社、杏李和花椒等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充分調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2018年,他先後帶領畢家臺村兩委班子、貧困戶代表,多次赴西峽和上集、馬蹬等鄉鎮學習杏李種植技術,學習黃粉蟲的養殖經驗。組織外出考察,學習外地的先進經驗,看到人家發家致富,讓村民們開闊了眼界,激發了熱情,增強了幹勁。經過考察和大討論,貧困戶統一了意見,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

物質脫貧是基礎,精神脫貧也關鍵。讓富起來的農民強起來,才是農村的希望。周培偉在強力改善民生,加快脫貧步伐的同時,特別注重扶志、扶智,讓貧困戶精神脫貧,精神富裕。在全村開展「清潔我家文明我心」和評選「最美大石橋人」活動。評選出了「最美鄉賢」、「最美扶貧幹部」、「最美家庭」、「最美致富帶頭人」。並組織開展弘揚好家風家訓活動,在村內製作「朱子家訓」大型宣傳欄,在全村營造了戶戶踐行「朱子家訓」濃厚氛圍。

畢家臺村富了,貧困戶脫貧了,周培偉卻倒下了。2019年5月19日早上不到8點,周培偉早早召集扶貧工作隊員、幫扶責任人、村幹部進一步安排扶貧大走訪和村級互查工作,正當大家專注聽著他的工作安排時,一向字正腔圓、聲音高亢的周培偉忽然吐詞不清,嘴朝右邊斜了許多,手上拿的資料也掉在地上。緊急情況下,鄉村幹部立即將他送往醫院治療。經診斷是過度操勞引發腦血栓,多虧治療及時,只是血栓導致嘴歪說話不清、拴住左胳膊無力。周培偉雖然人在醫院治療,但心裡仍然牽掛著畢家臺村的扶貧工作,不時打電話問情況,想對策,出主意,總問醫生啥時候能出院,啥時候能去村裡。住院不到兩個月,周培偉的病稍有好轉,就讓家屬辦出院手續,又投入扶貧一線中去。

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一心為民」不是嘴邊說說的。幾年來,他所駐的村由過去的落後告狀村變成現在的先進和無訪村。提到「周書記」, 畢家臺村的村民無不稱讚,一道身影深深地留在了大家心裡。(淅川縣委宣傳部 冷新星供稿)

相關焦點

  • 湖北武陵山區:為了心中那片「桃花源」
    恩施州通過立軍令狀,建責任單,開資金閘,因地施策、因人施策,開展旅遊扶貧、電商扶貧、「兜底」扶貧,實行「掛圖作戰」,全力扶貧攻堅。  恩施州州委相關領導介紹,扶貧地圖既是作戰圖,又是路線圖,還是軍令狀,更是承諾書。只有這樣,才能夠統一思想,進一步營造有利於精準脫貧、競進脫貧、競進小康的氛圍。
  • 大唐國際駐村第一書記:牢記心中大寫的「扶」
    這是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所屬企業定點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們的內心獨白。他們不負組織的信任與重託,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相關要求,牢記心中大寫的「扶」,將駐村當成住家,將村民當成親人,噓寒問暖,排憂解難,更是深挖「病根」,斬斷「窮根」,因地制宜,扶持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動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到戶到人,讓貧困村民戶戶有門路、收入有提高,實實在在過上好日子。
  •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2020-12-15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駐村第一書記丘凱:初心點亮扶貧路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後勤辦公室幹部丘凱,自2018年3月20日到青龍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至今已有2年9個月。駐村的一千個日日夜夜裡,他用雙腳丈量著青龍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贏得了群眾的肯定,用辛勤換來了群眾生活的改善,他也成為青龍村村民心中最親的「親人」。
  • 丹水深情寫忠誠——追憶優秀科技扶貧工作者陸錫芳
    1987年春天,南陽提出「科技興宛」戰略,47歲的陸錫芳主動請纓到淅川縣進行科技扶貧。實地考察後,他決定將荊紫關鎮作為科技扶貧點。因為這裡地處丹江河畔,沿河灘涂多,氣候溫潤,非常適合發展桑蠶業。然而,當時村民對發展桑蠶業認識不足,各種牴觸掀起不小的「風雨」。「為解開群眾心裡的疙瘩,陸錫芳豁出去了。」
  • 從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
    在忙碌的人群中,有個年輕「村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幫助村民摘瓜果、聯繫收購商、指揮裝車運送……他就是嘉禾縣人民法院派駐龍潭鎮龍旺村的第一書記雷龍生。1991年出生的他畢業不久就通過公務員考試被縣法院錄取成為一名法警。2016年初,僅入職四個月、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他毅然選擇了報名參加駐村扶貧,從此走上了基層扶貧之路,實現了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的「大變身」。
  • 彭水「第一書記」羅雲劍:腳下有泥土 心中有真情
    中國網8月21日訊  8月13日,彭水靛水街道長溝村第一書記羅雲劍在5組組織村民就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鄉風文明建設與村民開展座談。他一邊聽一邊在扶貧日記本上記錄下村民的意見建議。這是羅雲劍擔任長溝村第一書記第105天,他的扶貧日記整整寫滿了142頁。「寫扶貧日記是為了儘快熟悉村情,了解村民所想所需所盼。」
  • 鎮平縣第一書記薛宗普馬崗村扶貧記
    7月20日早上6點,王崗鄉馬崗村駐村第一書記薛宗普便早早起床了,因為他心中記掛著貧困戶蘇天成家中剛出生的幾頭小牛仔,連日來的陰雨天氣,不知道他家的牛棚是否受到影響。前幾年,貧困戶蘇天成夫婦倆同時出了車禍,肇事車輛逃逸,為了治病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薛宗普根據政策,先後給他們爭取到戶增收補助資金一萬元,並幫助他到銀行辦理小額貸款五萬元,發展養殖業,如今老蘇家的幾頭牛膘滿肥壯,去年已經光榮脫貧了。2015年10月,薛宗普來到王崗鄉馬崗村擔任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日記】雁江金星村第一書記劉順:「對症下藥」才能精準...
    19日,記者跟隨保和鎮金星村第一書記劉順來到貧困戶劉道炳家中。劉順像往常一樣和劉道炳16歲的女兒嘮起了家常,關心她最近的學習情況。劉順和劉錦利交流  泥濘鄉村小路穿上了4.5米寬的「水泥外衣」,飽經風霜的土房有了磚瓦「外套」的庇護,貧瘠的土地種上了「致富苗」…… 這是資陽市雁江區水務局駐保和鎮金星村第一書記劉順紮根基層
  • 青山猶待燕歸來 追憶「最美扶貧書記」黃詩燕(一) 他的心中裝著百姓
    2019年11月29日,時任炎陵縣委書記的黃詩燕同志猝然倒在了工作崗位上,永遠告別了這片他奮鬥長達8年多的熱土。對炎陵的老百姓來說,黃詩燕是帶領他們摘掉「貧困帽子」的領路人,是人們永遠銘記在心的「最美扶貧書記」。青山猶待燕歸來,一起來緬懷這位為脫貧攻堅事業鞠躬盡瘁的好書記。
  • 山東省國資委第一書記的文化扶貧經:扶貧先得「走出去」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如果說資金項目是扶貧工作的筋骨,那文化引領則是扶貧工作的靈魂。由張慶旭、王彤、盧永生、肖永達和柴哲組成的省國資委第一書記工作隊,不僅想辦法幫助村民物質上脫貧,還組織村民外出參觀學習,從思想上轉變村民發展理念。
  • 北投扶貧故事⑤ | 我們走在大路上——記駐相堯村第一書記黃松濤
    為更好完成扶貧產業項目編報工作,像這樣的走訪、推進、落實、核實,黃松濤不知道走了多少次。脫貧攻堅越是到緊要關頭,越要真抓實幹。每天晚上,顧不上休息的黃松濤正將忙碌了一天的入戶數據輸進電腦。作為第一書記,他不僅要負責大量的資料收集、歸檔、上報,還要完成很多突擊任務。
  • 「精準扶貧」的「頭雁效應」——林口縣委選派第一書記打好扶貧...
    在龍爪鎮向陽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陳德福的駐村日記中,這樣的思路躍然紙上。 陳德福入村後,首先從鄉路、排水邊溝著手。兩個月內,他從縣扶貧辦爭取到資金8.9萬元,修整了4.5公裡街巷;爭取到2.51公裡的邊溝修整扶貧項目,結束了向陽村「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的歷史。 作為貧困村,僅僅修路遠遠不夠,陳德福又組織村民進行沙棘種植和玉米種子繁育。
  • 南陽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盧志文一行到淅川縣開展扶貧慰問活動
    12月22日,南陽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盧志文,校長張寶峰一行到淅川縣毛堂鄉老溝村開展幫扶和愛心捐贈活動,為該村的貧困群眾送上關愛和溫暖。縣長楊紅忠,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李建兵先後陪同。活動中,南陽師範學院向老溝村愛心超市捐贈1萬元的扶貧物資,為今年的脫貧戶頒發了光榮證,向村小學學生捐贈了嶄新的校服。隨後,盧志文一行深入該村貧困戶家中和扶貧產業基地,與他們親切交談,噓寒問暖,詳細了解子女上學、健康狀況和產業發展的情況,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克服困難,樂觀面對生活,早日過上幸福生活。
  • ...我的付出是為了帶給他們希望丨安龍縣普坪鎮講埂村第一書記韋富森
    「韋書記下來我們村當領導,我們就有希望了……」我在同黔西南州醫療衛生檢查組同志入戶走訪時群眾說。這一番話既是群眾對我的極大信任和期望,也激起了我內心為群眾多幹事、幹好事的雄心壯志。  我叫韋富森,是安龍縣科協的一名幹部,2017年10月,被縣委派任安龍縣普坪鎮講埂村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脫貧攻堅一線指揮長。
  • 扶貧精準發力 致富力拔「窮根」——山東科技大學省派「第一書記...
    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小王莊村將省派第一書記配套產業扶貧資金60萬元作為村集體和貧困戶資金直接入股合作社內,在充分尊重村民意願的前提下,讓貧困戶優先加入「合作社」,按照每年「300元/畝+分紅」流轉方式,流轉土地200畝,建設優質榛子基地示範園。在駐村第一書記於海峰的多方協調努力下,合作社與企業展開深度合作,發展訂單農業,土地經濟效益實現成倍增長。
  • 理塘縣漢戈村第一書記:丁真火了,我們村也有希望了
    來源標題:「丁真火了,我們村也有希望了」 丁真的走紅是理塘人近日來最津津樂道的話題,距離理塘縣城43公裡的濯桑鄉漢戈村的第一書記文雪松也開始「摩拳擦掌」。
  • 海南918名第一書記駐紮貧困村精準扶貧 75人獲推薦優秀
    918名第一書記從機關奔赴偏遠貧困村,為村莊帶來新面貌和新希望  用忠誠和擔當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裡」  -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打聽個事,裴書記在村裡還能留任一年嗎?千萬別調走了。」
  • 招遠市夏甸鎮前路家村第一書記李建光帶動下的扶貧公益行
    他們為村委、貧困戶和貧困學生送來了液晶電視、糧油和慰問金等物品,希望能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困難家庭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豐富村裡的精神文化生活。    「當朋友們得知我調省定貧困村任第一書記,都紛紛聯繫我想為貧困村和村民貢獻一份愛心。今天的捐贈都是朋友自發的,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
  • 四川擬表揚一批第一書記和扶貧幹部
    4月2日,四川觀察記者從省委組織部獲悉,全省將集中表揚一批省內對口幫扶、涼山州綜合幫扶以及第一書記、一線扶貧幹部。>市婦聯發展部四級主任科員,簡陽市石鐘鎮民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周明星簡陽市武廟鎮黨委書記(二)自貢市盧 菲市扶貧開發局扶貧開發科科長羅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