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古鎮發現「御茶園」石碑

2020-12-20 醒獅看臺

近日,在邵武市和平古鎮西北部的坪上村,發現一塊清康熙五十八年間豎立的題額為「龍橋記」的石碑。石碑高約1.5米,上方橫刻「龍橋記」三個楷體大字,整個碑文陰刻300餘楷體繁體字,碑左上角有缺失,字跡清晰可辨。

據當地村民說,石碑原來一直立在村頭龍橋橋頭的一個石龜上,這塊石碑還有另外一半,現不知去向。

石碑為捐助造橋立的功德碑,記錄了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興建該村「龍橋」捐贈人員所在的山村、金額及名字,以示表彰,其中捐贈最多者為「觀音坑御茶園」。

邵武市政協文史委委員、文物藝術品鑑定師趙國進說,經綜合考證,可以確定碑的真實性,也可以直接證明和平鎮坪上村「觀音坑御茶園」的存在。趙國進說,石碑上鐫刻的「觀音坑御茶園助銀卅兩」字樣佐證,至少說明康熙五十八年造此「龍橋」時,這裡的「御茶園」仍在生產貢茶。

「觀音坑御茶園」坐落於坪上村一側,海拔800餘米,山腰以上生長著茂密的針葉林,山腰下部是大片的毛竹林。觀音坑裡的老茶樹,足有數百畝。

負責管護這片「御茶園」的邵武市沁園春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素英說:「這裡的古茶樹樹種是小綠茶,樹齡都有好幾百年,採摘的茶青葉面像綢緞一樣柔軟厚實,村子周邊山上的古茶樹面積有1.7萬畝」。

目前,坪上村的沁園春茶葉專業合作已開發出350多畝古茶園。

相關焦點

  • 邵武和平古鎮發現清康熙年間「御茶園」石碑
    近日, 在邵武市和平古鎮西北部的坪上村, 發現一塊清康熙五十八年間豎立的 題額為「龍橋記」的石碑。
  • 福建邵武和平古鎮「御茶園」
    2019年12月30日 11:38:36 來源:福建日報 總管廟,是為元朝負責御茶園管護的邵武路總管高久建立的。
  • 走進福建之和平古鎮: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街巷!
    和平古鎮保留了完整的古街巷。城堡內有兩條分別連接東西城門和南北城門的街,街道兩側縱橫交錯的大小巷道都是中間鋪青石板,兩邊鋪河卵石,有的全部鋪河卵石。貫穿古鎮南北的舊市街,被譽為"福建第一街"。古街全長600餘米,寬6-8米,街中心全以青石板鋪築,因北高南低的地形關係,街道隨形就勢形成"九曲十三彎",宛如一條騰空欲飛的青龍。
  • 和平古鎮:閩北最美的古鎮!
    和平古鎮:閩北最美的古鎮!大家好,歡迎關注小米的旅行時光。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福建,古鎮當然少不了,永寧古鎮、嵩口古鎮、崇武古鎮等等都是福建著名的古鎮,都是有名的旅遊勝地。不過今天小編要介紹給大家的這個古鎮,算是比較小眾,但一定值得朋友們細細品味,那就是邵武的「和平古鎮」!
  • 「三朝元老」仙遊鄭紀之子鄭主忠的武夷《御茶園》詩品讀
    「三朝元老」仙遊鄭紀之子鄭主忠的武夷《御茶園》詩品讀吳斌「他在遊武夷時,留有一首題為《御茶園》的茶詩:御園此日焙新芳,石乳何年已就荒?應是山靈知獻納,不將口體媚君王。詩的意思就是說:我來的真是很巧,御茶園裡的茶農,今日正在焙制新茶。
  • 百年矮腳烏龍茶園:臺灣青心烏龍茶的原種地
    中新社建甌12月18日電 題:百年矮腳烏龍茶園:臺灣青心烏龍茶的原種地  中新社記者 孫賢迅  福建省建甌市東峰鎮鳳凰山北苑御茶園附近的百年矮腳烏龍茶園,立有一塊石碑,上書「臺灣青心烏龍茶品種之原種園」。  23年前,臺灣大學教授吳振鐸到福建參加「閩臺茶葉學術討論會」期間,專程考察了東峰鎮桂林村這片百年茶園。
  • 貴州非常具有詩意的古鎮,遍布茶園花海,被譽為「大山中的奇蹟」
    這次我來介紹一下貴州非常具有詩意的古鎮,遍布茶園花海,被譽為「大山中的奇蹟」。當你聽到這個小鎮的名字時,你會感覺到它的與眾不同,仿佛它的名字能給人帶來香氣,奢香古鎮的名字來源於明代著名的少數民族政治家奢香夫人,為了紀念她對團結少數民族和維護國家統一的貢獻,當地政府以她的名字為她命名,此外,當地還有佘香公園和佘香廣場,可見人們對她的崇拜和喜愛。
  • 福建最美的「城堡式古鎮」——和平古鎮
    和平古鎮以物質形態呈現的文化包括古建築、祠堂、牌坊、古街區、住宅及其相互影響下所形成的獨特的歷史文化環境,亦即人文景觀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而構成的整體文化氛圍。據考證,和平古鎮擁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和平古鎮發展文化旅遊有利於我們對於歷史的了解,達到精神層面的滿足,對和平古鎮旅遊業發展有借鑑意義。和平古鎮文化旅遊資源分析。和平古鎮位於福建閩北的邵武市,它走過了四千多年的漫長歲月,古時是一座城堡,盛產糧食(禾),地勢又平坦(坪),所以被稱為「禾坪」。如今,境內有浦建高速,鷹廈線鐵路,可進入性良好。四周與江西、泰寧、武夷山等地相鄰。
  • 行走和平古鎮
    我在和平古鎮鵝卵石鋪砌的小巷中閒行,讓高低不平的路面摩擦著足底。而刺激著眼部神經的皆是精美的鏤空雕飾、精緻的銅製門扣、別致的燭窗、幽深的祠堂家廟,以及古樸的鄉風民俗……這分明就是一首歌,一首歲月長歌,在低沉而凝重地吟唱著,連綿不絕。和平,舊稱禾坪,顧名思義就是盛產穀物的坪地。這個位於福建武夷山南、邵武縣境內的小鎮,其獨特的城堡式村落亦是福建唯一、全國罕見。
  • 千年古鎮煥新顏,福建邵武和平古鎮即將新裝亮相!
    在千篇一律的人造古城古鎮泛濫的當下,有強大文化內涵和原生風格的古鎮顯得格外稀缺。地處閩西北邵武市的和平古鎮就是這樣一座文明的世外桃源。   和平古鎮建置始於唐朝,擁有中國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近300棟明清民居建築,是福建省歷史最悠久的古鎮之一。
  • 和平古鎮:福建唯一的「城堡式古鎮」
    11月13日,記者走進這個全國罕見、福建唯一的「城堡式古鎮」,仿佛穿越了千年時光,讓人留連忘返。和平古鎮位於邵武市南部,擁有全國罕見、福建唯一的城堡式古村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福建省最美麗鄉村。
  • 邵武和平古鎮:這是一座有韻味的古鎮
    邵武和平古鎮,有1400多年歷史,擁有近300幢明清民居建築,被譽為「全國罕見的城堡式大村鎮」。經多年矢志不移的保護開發,和平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生態鎮」「中國特色小鎮」。
  • 和平古鎮,再續芳華
    地處閩北的邵武和平古鎮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擁有200多棟明清民居建築,被業內人士譽為國內「罕見的城堡式大村鎮」。縱然如此,在城市化進程的衝擊下,曾因地理位置優勢而商貿發達、輝煌一時的和平古鎮,一度飽受「髒、亂、差」的困擾,陷入瀕臨破敗、蕭條的窘境。
  • 邵武旅遊:體驗和平古鎮裡的「和平豆腐」!
    和平豆腐和平豆腐的發源地在福建邵武的和平古鎮,邵武市的和平鎮是一座有著千年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鎮區內,南北方向有一條用青石板鋪築的主街,長達600米,被叫做街的盡頭,有很多家都是經營了好幾十年,可以說是祖傳的豆腐產業,但是小編今天介紹的這家不簡單,許多人就是為了這一口豆腐特地驅車來到和平古鎮,甚至有些人還沒開門就過來等了,因為這家店裡面的豆腐真的是閩北一絕!
  • 和平古鎮書香濃
    這裡歲月滄桑疊印,古蹟星羅棋布,不僅有城堡、分縣衙門、古民居,有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煥題寫塔名的聚奎塔,還有縱橫交錯、苔蘚斑駁的大小巷道,以及閩北歷史上最早的宗族書院——古樸蒼老的和平書院。可喜的是,和平書院至今仍挺立在古鎮之西的深巷間。這是後唐工部侍郎黃峭歸隱故裡創辦的。現存的建築是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時,於當地文昌閣闢地復建。
  • 福建省邵武市和平古鎮,不僅古色古香,而且還免費
    你去過邵武市和平古鎮嗎?在和平古鎮有一塊大石雕,石雕上刻著「禾坪賦」這幾個大字,和平古稱「禾坪」,不僅如此,石雕上還刻有和平古鎮的介紹,看著這些文字,能深切感受到歷史的痕跡,這些文字仿佛有溫度,讓人的心為之震撼。
  • 《三十而已》取景地被曝光,茶園風景如畫,千年古鎮無限風華
    但是作為一名資深旅行者,小編注意到的只有顧佳實地考察時的那片「茶園」。切換到顧佳前去茶園考察的鏡頭,一片原始的古村莊和風景如畫的茶園交織映襯,安靜且優美,絲毫沒有繁華的大都市氣息,實在令人心動。回想起從顧佳原本打算放棄到決定收拾攤子、重振茶園,帶領淳樸的村民一起努力,最後創造奇蹟,這段過程實在震撼,同時也讓人忘不了這齣眾的自然風光。
  • 福建城堡式古鎮,1500多年歷史卻鮮為人知,這個古鎮就是和平古鎮
    福建城堡式古鎮,1500多年歷史卻鮮為人知,這個古鎮就是和平古鎮,說到古鎮,大家率先想到的一定是鳳凰、烏鎮、西塘、宏村等廣為人知的古鎮。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一個古鎮,雖然小眾但十分值得一去,它就是位於福建的和平古鎮,是全國少有的城樓式大村鎮,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古代民居建築群之一。
  • 邵武和平古鎮的古樸、幽遠、溫情
    邵武和平古鎮是福建省歷史最悠久的古鎮,,是一處全國罕見的城堡式大村鎮,其眾多古建築是中國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群。鵝卵石鋪就的小路、長石方磚砌成的臺階會告訴你它的古樸和幽遠。歷久彌新的「大夫第」彰顯古鎮曾經被譽為「進士之鄉」的美譽不是假譽馳聲。
  • 你知道歷史上著名的北苑御茶園在哪嗎?陸遊曾二遊北苑,並留下墨寶
    以鳳山為中心,方圓30裡,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北苑御茶園。在唐朝末年,建州剌使張廷暉看到鳳山宜於植茶,就在此地開闢了大片茶園。五代時期,王審知在福建建立閩國,張廷暉把鳳山茶園歸官,鳳山茶園成了專門生產貢茶的官家茶園。由於閩國地域以福建為境,鳳山位於福建北部,於是便把鳳山茶園稱為「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