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元老」仙遊鄭紀之子鄭主忠的武夷《御茶園》詩品讀

2020-12-11 武夷茶韻

「三朝元老」仙遊鄭紀之子鄭主忠的武夷《御茶園》詩品讀

吳斌

鄭主忠,號三峰,莆田人。嘉靖時人,遊武夷,有詩。」這是董天工《武夷山志》對鄭主忠的記載。意思就是說,鄭主忠,號「三峰」,是福建莆田人,是一位明朝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的人物,曾經遊覽武夷,並寫有與武夷相關的詩歌。

另據《福建通志》中的「選舉志卷三十九,明代貢生舉人進士初授官職錄」記載:「鄭主忠以父紀蔭授州同知。」意思就是說,鄭主忠是以父親鄭紀的功績,承蔭而被授以州同知(類似副市長)的官職。

鄭紀(1438~1513),字廷綱,號東園,仙遊人,明天順四年(1460)進土,歷任翰林庶吉土、國子祭酒、浙江按察副使、戶部侍郎等職。鄭紀一生歷經英宗、憲宗、孝宗三朝,人稱「三朝元老」。鄭紀為官清正,晚年辭官歸隱,在故裡居住達20餘年。鄭紀在家鄉興學勸耕,植樹修橋,反對荒嬉,力戒遊惰,深得鄉民的愛戴,辦了不少好事。時至今日,鄭紀的許多傳說還鮮活地留在仙遊當地的百姓嘴裡,是一位在福建閩南一帶,被神話了的明朝傳奇人物。

鄭主忠作為鄭紀的兒子,也是一位繼承家學,倡導勤儉敬業的儒生。他在遊武夷時,留有一首題為《御茶園》的茶詩:

御園此日焙新芳,石乳何年已就荒?

應是山靈知獻納,不將口體媚君王。

詩的意思就是說:我來的真是很巧,御茶園裡的茶農,今日正在焙制新茶。古人號稱的,猶如石頭中流出的乳汁一般美妙的武夷「石乳品牌」,也不知是在什麼年代給荒廢了。還是武夷的山靈,知道把握敬獻的分寸,在該貢的時候貢,不該貢的時候不貢。不能過分地迎合君王的欲望與口舌的享受,致使君王玩物喪志而疏於國家的治理。

武夷山的御茶園雖然在明朝就荒廢了,但在這之後,還是有許多的文人,拿武夷御茶園做文章,儘管各人切入的角度不同,但御茶園那高大上的形象,卻經由這些文人的筆墨,深深地烙印在了歷代茶人的心中。可見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對一個地方的影響是多麼的巨大與深遠啊。人的一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對此你有什麼感慨呢?說說吧。

相關焦點

  • 從天價拍賣的茶園,到57萬一斤的巖茶,武夷巖茶還能炒出什麼新梗
    那新聞也是關於武夷巖茶的。大概意思是,武夷山正巖的一百多畝茶園,以幾千萬元的價格,拍賣了十年的租賃權。當時有人算了一下,這片茶園,一畝的價格在55萬元以上。以地價來論,這一畝得產多少斤巖茶,這巖茶一斤得賣多少錢,才能把這地價給補齊呢。
  • 武夷名茶自古栽 茶園一夢枕人生(組圖)
    「2007年首屆武夷山國際禪茶文化節即將盛大開幕,夢工坊公司生產的『茶園一夢茶枕』其高貴典雅之特質,有幸被組委會相中為此次活動指定禮品之一,這是我們的機緣啊!我們有信心充分利用好這次活動契機,做好大紅袍茶枕宣傳推廣。
  • 和平古鎮發現「御茶園」石碑
    石碑為捐助造橋立的功德碑,記錄了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興建該村「龍橋」捐贈人員所在的山村、金額及名字,以示表彰,其中捐贈最多者為「觀音坑御茶園」。邵武市政協文史委委員、文物藝術品鑑定師趙國進說,經綜合考證,可以確定碑的真實性,也可以直接證明和平鎮坪上村「觀音坑御茶園」的存在。
  • 福建邵武和平古鎮「御茶園」
    2019年12月30日 11:38:36 來源:福建日報 總管廟,是為元朝負責御茶園管護的邵武路總管高久建立的。
  • 尋茶武夷,吐納山水間
    武夷巖茶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元代開始,朝廷在武夷山創辦御茶園,督制貢茶。不僅如此,它還是烏龍茶的鼻祖,自古以來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如今,它被國家列為原產地域產品,受到保護。武夷山的茶文化不僅可品,而且可觀。
  • 邵武和平古鎮發現清康熙年間「御茶園」石碑
    石碑為捐助造橋立的功德碑,記錄了清康熙乙亥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興建該村「龍橋」捐贈人員所在的山村、金額及名字,以示表彰,其中捐贈最多者為「觀音坑御茶園」。 邵武市政協文史委委員、文物藝術品鑑定師趙國進說,經綜合考證,可以確定碑的真實性,也可以直接證明和平鎮坪上村「觀音坑御茶園」的存在。
  • 仙遊這個村藏著一部「仙遊史詩」!
    仙遊這個村藏著一部「仙遊史詩」!(王伯秀舊居)民國達人徐鯉九在《九鯉湖志》裡對前清拔萃、膠庠人瑞、竹莊詩人王伯秀(名壽衍,字長楊,號伯秀,又號焦民)推崇備至,稱他「詩如香山樂府」「其詩可做仙遊詩史」。
  • 武夷茶香自古聞,源遠流長史可證:至元
    可見當時武夷茶已作為高貴的饋贈禮品,武夷茶葉生產當在此前更早了。武夷茶發展過程:相傳古時神農氏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說明茶葉最早不是作為飲料而是先作藥用,繼而有濮閩貢茶。至唐時才首先出現飲料的「研膏」茶。據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稱「南唐採茶,北苑初制研膏,繼則臘面」。
  • 茶文化旅遊:感受「武夷巖茶」魅力
    眼下,正是武夷巖茶和正山小種紅茶採摘製作繁忙季節,許多遊客紛紛來到武夷山,感受武夷山茶文化旅遊的魅力。近日,來自遼寧的一個26人旅遊團,走進武夷山茶園,體驗了解茶文化魅力,他們踏上巖茶古道,感受茶人的執著和堅守。一路暢遊觀美景,享受悠閒假期的舒適,帶來身與心的享受。河南遊客解景光一家來到武夷山吳三地村,沿著蜿蜒山道,映入眼帘的是兩旁漫山遍野的老樅水仙茶樹。
  • 要喝懂武夷巖茶,不得不讀的15個巖茶詞彙
    《1》對於武夷巖茶來說,身上背的詞彙是在太多了。諸如「山場」、「巖骨花香」、「肉桂」、「桂皮香」、「牛肉」、「馬肉」、「羊肉」……武夷巖茶作為烏龍茶的代表之一,既是烏龍茶的頂級之作,也是中國六大茶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於茶友們來說,尤其是巖茶新茶友來說,武夷巖茶實在是難以喝懂。
  • 尋訪武夷茶道(散文)
    原本武夷巖茶古時多栽種在武夷的峽谷之間,峽谷寬闊,兩邊崖壁高大,山谷裡坡地大,溪流豐沛,植被茂盛,即稱為「坑」;山谷狹隘,頭上只見一線天,兩邊峽谷崖壁挨得近,坡地窄,且水系只是一條山澗,涓涓細流,稱為「澗」倒也妥貼。我恍然大悟,頓感武夷茶農人家的智慧和生動!特殊的丹霞地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不經意間也成就了武夷巖茶的獨一無二。
  • 你知道歷史上著名的北苑御茶園在哪嗎?陸遊曾二遊北苑,並留下墨寶
    以鳳山為中心,方圓30裡,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北苑御茶園。在唐朝末年,建州剌使張廷暉看到鳳山宜於植茶,就在此地開闢了大片茶園。五代時期,王審知在福建建立閩國,張廷暉把鳳山茶園歸官,鳳山茶園成了專門生產貢茶的官家茶園。由於閩國地域以福建為境,鳳山位於福建北部,於是便把鳳山茶園稱為「北苑」。
  • 從美學角度探討詩歌神韻,司空圖著《二十四詩品》
    這部書誕生之初起名為《詩品》,由於南朝北時期的鐘嶸也編著過一部《詩品》,為了以示區分,司空圖編著的這部定名為《二十四詩品》。司空圖是山西永濟人,原本是朝中官員。唐末黃巢起義,他為了躲避戰亂,隱居到中條山。他預感到天下已經大亂,皇帝召他為官,他也隱居不仕。唐哀帝被朱溫殺害後,他自殺殉國。
  • 2018年莆田仙遊納稅大戶排行榜 仙遊企業納稅排名
    黃培強250182仙遊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林德勇148623福建仙遊抽水蓄能有限公司馮伊平12130二王清寰227220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仙遊鯉城街證券營業部張新春221521福建省仙遊億承鞋業有限公司周俊宏219122蓮花木蘭溪財富中心
  • 武夷山茶屆大咖解讀武夷巖茶品牌價值獲評627.13億元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製作技藝傳承人王順明:「對於這次的品牌價值評估,我認為武夷巖茶是實至名歸。我們武夷巖茶有歷史、有文化,有獨一無二的地理環境,還有獨特的製作工藝。武夷巖茶是傳統的品牌、歷史的品牌,是今天市場的馳名商標。而且,武夷巖茶是『珍品』,僅限於我們2183平方公裡區域內可以生產,在2002年就被國家列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其價值可見一斑。
  • 陸啟成《二十四詩品》楷書
    《二十四詩品》是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傳為晚唐司空圖撰,其繼承了道家、玄學家的美學思想,以道家哲學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遠為審美基礎,囊括了諸多詩歌藝術風格和美學意境,將詩歌所創造的風格、境界分類。通篇充盈道家氣息,道是宇宙的本體和生命,生發天地萬物,二十四詩品也是道所生發的二十四種美學境界。
  • 【新詩品】半壁心空詩歌賞析
    這樣的文字似乎也讓我們感受到詩人的母親是一個美麗的女子,讀來令人倍感溫馨與心情愉悅。「如今,娘已走多年/沒人再喊她的名字/只有我,每年在花開的時候/走到桃樹下,輕聲地喊聲「娘」」詩人的娘已經去世多年,所以不再有人會喚她的名字,只有詩人在每年桃花開的時候,就更加想念娘,但是對於這種情感詩人又表現出十分的克制,因此詩人只是在開花的桃樹下,輕輕喊聲娘,讀來不禁使人淚目。
  • 千年皇家茶園的生態復活與億元電商之路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江西省瑞金市日東鄉的觀音崬地處贛江源頭,武夷山脈,曾是明清時期的皇家茶園。 李妮 攝觀音崬位於瑞金日東鄉,處贛閩交界,贛江源頭、武夷山脈,海拔近千米,因雨霧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植被豐富,周圍十幾公裡無人居住,成為茶樹生長的風水寶地。據傳大唐皇帝喜喝觀音崬禪茶,為保護山下3650棵古茶樹築兵營建工事,觀音崬雲霧茶也是明清宮廷貢品。如今,這座曾經的皇家茶園還保留著古城牆、古戰壕、古驛道等古茶園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