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表的重點
利潤表也叫「損益表」,它是最受資本市場追捧的表,上市公司在發布年度財務報表時,會特意單獨發布一份「年報摘要」,其中展示的大部分數據都來自利潤表。
市場為何追逐利潤表
市場之所以重視利潤表,是因為股價由市盈率和每股收益的乘積決定的。
P(股價)=PE(市盈率)×E(每股收益)
因為PE=股價÷每股收益,這個公式是永遠不會錯的套套邏輯。它提供了一個看問題的角度,引導意圖獲取股票價差的投資人永遠關心兩個數字:市盈率和每股收益。
對這兩個數字的不同側重,產生兩種不同的投資體系:體系一,追逐市場參與者心理變化,捕捉市盈率從低到高或從高到更高的股價變動,另一種體系分享企業成長,尋找每股收益從低到高或從高到更高的收益。當然也有集大成者,追求市盈率和每股收益雙增長的「戴維斯雙擊」。
我們要理清自己的投資體系到底是A追逐市盈率變化,還是B追逐企業收益變化,或是C集大成。
A流派,對企業收益的把握能力要求稍低,追求收益不下降或降幅小於市盈率增幅即可。至於B和C,投資收益本就是以每股收益變化為基石或基石之一,需要我們特別關心。
每股收益,就是利潤表要匯報給股東的重要信息。如雙匯發展2019年報中顯示:
雙匯發展2019年報中告訴市場,2019年每股收益為1.6382元(2018年是1.4798元)。
這裡顯示的每股收益有兩種: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前者是按照現有股本算的每股收益,後者是按照現有股本加上潛在股本(發行在外的認證股權,股份期權,可轉債等工具可能增加的公司股本)計算的每股收益。因為雙匯沒有認股權證,股票期權,可轉債之類的東西,所以這兩個數值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