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本人在中國「臥底」六年,刺探中華料理奧妙,發現十大驚奇之處!

2021-01-18 牛小切士兵的餐桌


如果一個人想了解另一個國家,他會怎樣做?看書、上網,閱讀相關資料訊息,或者去出國旅遊,親身感受。然而,上述方法都對於一位叫西谷格的日本年輕人來說都不能滿足,他的方式是直接去那個國家「臥底」,從事各行各業的工作,獲得不同的生活體驗,而他的目標國就是中國。

為了深入了解中國人的生活,西谷格來到中國,在各行各業「臥底打工」。他曾經從事的工作五花八門,相當奇葩,比如壽司店店員、夜店牛郎、日本購物旅遊團導遊、山寨遊樂園人偶演員、抗日神劇臨時群演等等,經歷那是相當豐富,一般中國人還真體驗不來。西谷的「臥底」生涯持續了六年之久,而對中華飲食的感受是他的重要收穫之一,可以說徹底顛覆了他來中國前對中華料理的觀念,歸結起來就是:在中國國內吃的中華料理與日本人印象中的中華料理竟有如此大的差異!


▲ 西谷參加某部抗日劇時拍攝的照片。他扮演一位日本士兵,不過,沒有一句臺詞。

▲ 在中國某個遊樂場擔任人偶演員(那身裝束不會是白雪公主吧)。

▲ 在中國某牛郎夜店打工時的西谷桑。偶爾有人問他脖子上戴的項鍊名牌是否是Chrome Hearts(著名好萊塢奢侈品牌),其實是他在原宿買的冒牌貨。更重要的是他一點也不受歡迎。


西谷桑在到中國前對中華料理滿懷期待,認為在中國吃到的中華料理肯定更正宗更美味!然而,在進出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檔中餐廳品嘗一番後,常常與想像中的味道頗有差異,而且也吃到不少出乎意料的料理,讓他好奇心倍增。為此,他根據自己的經歷,總結出中國飲食的十大驚奇,每一個都能令日本人高喊:「是真的嗎?!」(本文僅從日本人的角度敘述)。


在日本的中華料理店中,「天津飯」是必有的一道料理,米飯上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蟹肉蟹黃芙蓉蛋,然後澆上厚厚的醬油味芡汁,其中再以香菇、竹筍等點綴裝飾,那嫩滑香軟的味道,想必沒有哪個日本人會不喜歡。

從「天津飯」的名字來看,無論如何都會讓人以為其誕生地在中國天津,實際上卻是在日本誕生的日風中華料理。換言之,天津飯在天津甚至在中國內地基本不見蹤影。西谷桑在中國到各種餐飲店就餐,一次也沒有看到「天津飯」這道料理。

 


關於「天津飯」的起源,《中國飲食文化研究 天津篇》一書中介紹了兩種起源說,一是東京起源說,二是大阪起源說,但無論哪一種說法,出現的時間均為二戰後不久由日本廚師發明的。

東京起源說認為,八重洲一家名為「來來軒」的餐館應一位客戶「儘快上菜」的要求,廚師製作了一道速成料理:將蟹肉芙蓉蛋覆蓋在米飯上,澆上醬油味的糖醋醬汁。

大阪起源說認為,名為「大正軒」的餐館的大廚從天津的「蓋澆飯」獲得靈感,用天津多產的螃蟹製作蟹肉芙蓉蛋,並將之放在米飯之上,「天津飯」由此而來。


▲ 天津沒有「天津飯」,這是西谷的第一個「大發現」。


此外,在「天津飯」誕生的背景中也能看到這樣的表述:二戰結束後不久,許多日本人從中國大陸撤回日本,其中不少人經由天津返回。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天津這個地名讓他們覺得很親近。出人意表的,「天津飯」的起源背後也有很深的意義。

 

在日本人的印象中,中國茶=烏龍茶。烏龍茶是中國茶葉中最主要的品種之一。但是,西谷發現在中國,無論是餐館還是茶館,都很少有人喝烏龍茶,相比之下中國人更偏愛茉莉花茶、普洱茶、鐵觀音等。也許日本人會問,普洱茶什麼的不是烏龍茶嗎?有人說,鐵觀音也是烏龍茶的一種。不過,中國人喝的鐵觀音是綠茶味,與一般的烏龍茶是不同的茶。

 

▲ 在中國點茶水,就會給你拿上茶壺和茶杯並無限續水。意外的是,極少遇到熟悉的烏龍茶。


原本烏龍茶只在中國南部福建省和臺灣省流行飲用。1895年日本入侵臺灣後,烏龍茶也流入日本。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紅遍大街小巷的日本二人女子偶像組合「Pink Lady(粉紅淑女)」為了美容飲用烏龍茶,一時之間成為熱門話題,在偶像引領的潮流下,烏龍茶迅速獲得日本國民的喜愛。1981年,日本三得利公司開始出售烏龍茶飲料。

 

▲ 上世紀70、80年代紅透日本的二人女子組合「Pink Lady」,在她們的帶動下,烏龍茶風靡日本。


到了80年代中期,大街小巷的居酒屋等開始提供「烏龍高球」(一種雞尾酒,以烏龍茶兌烈酒),之後就一直在日本人酒類飲料的榜單之上。因此,烏龍茶成為日本人熟悉的飲料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距離現在也不是那麼久遠。



日本人心目中的餃子必定是那種麵皮又脆又薄的煎餃或是煎得焦黃的煎餃。西谷桑也堅信中國的餃子也必然如此。然而來到中國後,他發現中國人不咋吃煎餃,甚至可以說沒有煎餃。雖說有類似煎餃的名為「鍋貼」的鐵鍋餃子,但是皮與水餃一樣厚,不脆,卻有另一番風味。


▲ 日本人心目中的餃子=煎餃,餃子皮必須又脆又薄。西谷不理解,為何中國人不喜歡煎餃。


對中國人來說,餃子指的就是水餃,而且還是正兒八經的主食。餃子被視為一種「完美的食物」,通過餃子皮可以攝取碳水化合物,其中包著的餡又能同時攝取蛋白質和維生素。煮餃子剩下的餃子湯,可以伴著餃子一起吃,那感覺類似日本的蕎麥湯。

這裡要說一下,日本餃子的代表「王將餃子」曾經嘗試在中國推廣,但在2014年就撤出了中國市場。據說撤出的原因之一便是「過於拘泥煎餃」。對於習慣了口感軟柔的厚皮餃子的中國人來說,或許日本的煎餃讓他們在口感上感覺生硬。西谷桑表示,中日兩種餃子他都喜歡。

 

▲ 日本著名的餃子連鎖店,曾進軍中國卻失敗而歸,原因在於「過於拘泥煎餃」。


日本的上班族經常在下班之後喜歡與同僚一起去喝酒,待喝到微醉之後才會歸家。近年流行的千元系居酒屋、立食系酒館正是上班族的最愛。西谷桑表示自己也經常這樣做。

 

▲ 居酒屋是日本上班族最愛光顧的地方,西谷也不能免俗。


但是,這樣的光景在中國基本看不到。中國人通常在家裡用晚餐,只有聚餐的時候才會在外用餐(這一點小切本人是不同意的)。即使是聚餐,也常常不飲酒(本來沒有酒的小吃店也多)。 

那麼,中國人在什麼場合喝酒呢?明確來說,是「宴會」和「接待」的場合。在公司聚會的聚餐上,就像日本大學生的迎新聯誼會上,一杯接一杯地乾杯,一口一杯。來中國公幹的日本上班族如洗禮一般見證了這一幕幕。有時,在酒席上中國人喜歡用擲骰子、划拳猜碼等酒桌遊戲來分勝負,加速飲酒的速度及刺激性,不少人因此倒在酒桌上。要麼不喝,要喝就喝到底。這就是中國式飲酒。

 

▲ 中國人的酒席,桌面上林立的空酒瓶肯定讓西谷桑感到壓力山大!


在日本的中華街上,面點店出售的肉包子如漢堡般大小,相當有口感和勁道,也是西谷桑的心頭好。

 

由於先入為主,西谷也以為在肉包子的故鄉大小自然是不在話下的。然而,當他看到中國當地出售的肉包子時,他表示所有日本人都會大跌眼鏡。他目測,中國肉包子只有桌球大小。

肉包子營養方便,是中國人早餐餐桌上的常客。在蒸籠裡擺放12~13個,大小適合,一口一個,就跟小籠包差不多。一碟不到10元(170日元),很多人還搭配豆漿一起吃。至於味道,各店各有不同。不過,當你一口咬下去,肉汁會浸入麵皮之中,非常美味!不過,西谷個人還是覺得日本中華街賣的肉包子更好吃。

 


西谷桑的十大美食驚奇還有五個呢?別急,且聽下回,內容更勁爆喲。想知道?點「在看」!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關注更多美食故事,推薦本公眾號歷史文章:

你以為陸軍馬鹿的野戰夥食只有「日之丸」便當?

戰於對馬,食在三笠: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的飲食故事

日本海軍嗜食牛肉的背後,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天皇秘話

這道菜,讓日本吳與舞鶴兩市從爭議上升到了「戰爭」

為何「大和」號蛋包飯上的青豆必須是奇數?

衝繩特攻戰時,「大和」號帶了多少糧食?

其實,陸軍馬鹿的夥食沒你想的那麼糟

海軍料理之萌芽:幕府海軍拿炭爐上艦,三餐都吃醃菜!

海軍兵學校學生最期待的畢業實習:吃法國大餐學禮儀!

歐羅巴美食巡旅:戰火燎原化沃土,糧倉豐裕造美食:烏克蘭歷史與美食的對話


■ 手機用戶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有兩個辦法。

一、直接打開手機微信,點擊最上方的放大鏡圖標,搜索公眾號「牛小切士兵的餐桌」,點開之後再點擊「關注」。

二、請長按下面這個二維碼圖片,然後點擊「識別二維碼」,即可進入公眾號「牛小切士兵的餐桌」,之後請點擊「關注」。

■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牛小切士兵的餐桌」之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可以閱讀更多歷史文章。


蘋果IOS系統用戶或安卓系統用戶如懶得點擊打賞,也可以掃描或識別下方二維碼打賞,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日本有「中華料理」和「中國料理」,哪個正宗?一字之差有大不同
    日本街巷裡還林立著許多不同的「中華料理」店鋪,這些店鋪大受日本人歡迎,但眼尖的朋友會發現,在日本的中華街上又有另一種「中國料理」店,你們知道其中的不同嗎?中華料理店和中國料理店中華料理店和中國料理店,乍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不同,只是店鋪招牌上有一字之差,常去日本旅遊的朋友,或是剛到日本留學上班的朋友,肯定經常會搞錯這些店鋪。
  • 日本人的「中華料理top3」,根本不是中國菜,全是日本自創的
    日本遍地都是中華料理店,卻又是被中國人吐槽最多的美食店。一般人認為,中華料理店售賣的食物,自然是中國風的美食。但進了料理店才知道,中華料理店和我們的中國美食相差甚遠,就連端上來的食物也絲毫沒有中國菜的樣子。為什麼中華料理店常被中國人吐槽呢?
  • 日本人的中華料理秘術,什麼水平?
    但,相信我,這 「中華料理」,尤其是日本的中華料理,你可真不一定吃過,在日本,中華料理和中國菜還是有不小的區別的。中華料理指按日本口味改編的中式菜,中國料理才是「正宗」的中餐。在了解他們的秘術之前,有必要先簡單解釋一下日本的「中華料理」,它主要是指面向日本人烹飪和調味的「中國風」料理。
  • 「中華料理」不是中國菜?「中華料理」和「中國料理」有啥區別
    在日本,經常都能聽說「中華料理」,然而日本的「中華料理」卻也很奇葩,其中有很多讓中國人感到陌生的地方。雖然中華和中國代表的都是中國,但是「中華料理」為啥不叫「中國料理」?日本人:它們不一樣。中華料理日本人說的「中華料理」,其實是在中國菜的基礎上,迎合日本人的口味和習慣,而做了改變的菜餚。中華料理有一個特點,就是又大份又便宜。通常都是拉麵、煎餃、天津飯這些菜式。
  • 中華料理天下第一?別忘了,中華料理≠中國料理
    現代中餐用餐,基本5人一小桌,10人一大桌。20人以下用餐,一個包廂就夠了。而分餐制多為2~4人一桌,20人用餐就得包一個大廳。畢竟分餐制,每個人的餐盤數量與菜品數量一致,而合餐制,每人一個餐盤,最多再加一個碗就夠了。 合餐制的三大缺點: 一、不衛生。大家同盤取食,但很少有人做到使用公用筷子。
  • 日本人做的「中華料理」,韓國人做的「中華料理」,差距咋這麼大
    中華料理日本最常見的「中華料理」三大菜,分別是拉麵、煎餃和炒飯。如今我們總是以為拉麵是日本的,其實日式拉麵從中國學過去,逐漸演變成日本大眾食品。餃子也是中國的拿手好菜,只不過,日本人更喜歡把餃子做成煎餃,當成下酒菜來吃,而且餃子餡只有一種,那就是豬肉白菜餡。
  • 從中華料理,我看到了日本人並不「死板」!反而善於學習
    有人問我:日本到底有多少中華料理店?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沒有具體的統計過。但是我所到之處,幾乎都可以看到「中華料理」的字樣,大大小小的城市都能夠尋找到「中華」二字,可見中華料理店在日本真的很多。中華料理是什麼?首先有一個問題我想提前說明,那就是在日本的中華料理是什麼?
  • 日本豆腐:在中國才有的日式料理?天津飯:在日本才有的中華菜?
    日本豆腐起源於日本傳統的「雞蛋豆腐」,又名「玉子豆腐」(日語中,「玉子」即「卵」,也就是雞蛋的意思),但是傳到中國的時候,中國人民運用了更科學的方法,輔之以清水、植物蛋白、各類調味品(如麻、辣、酸、甜等)等製成,既蘊含了雞蛋的清香,又增加了原本的品質、營養、健康和方便性等。
  • 日本人最喜歡的4道中國菜,圖3可以稱得上是中華料理的代名詞!
    日本人最喜歡的4道中國菜:肉包子 日本包子起源於中國,做法與中國包子類似,但在餡料上並不像中國包子那樣剁碎,而是形成塊狀,可以單一從視覺上就可以判斷是什麼原料製作,而麵皮以及製作工序與中國包子均無差異。很久以前,包子就在日本各地被廣泛食用。
  • 日本人最喜歡吃的中華料理 麻婆豆腐居首
    近日,日本2CH論壇列出了日本人最喜歡的中華料理排名,儘管在中國人看來,不少都是家常小菜,根本難登飯店大雅之堂,但日本人卻趨之若鶩,情有獨鍾。一般在便利商店和超市賣的肉包子和我們中國早餐店賣的差不多大小,但有些中華料理店會推出特大size肉包子,一個蒸籠就蒸一個肉包子,有張開的男人手掌那麼大,一般都是日本家庭逛街時買一個,一家人分著吃,一副共享天倫的幸福狀,羨煞旁人。
  • 中國料理不同於中華料理,究竟有什麼區別,看完你就懂了
    在外國大家會經常發現中式料理的身影,但是世界各地的中餐都會因為當地的飲食特點而做了些許的改動。就像非常受外國人喜愛的左宗棠雞,但是中國卻沒有這道菜。日本是我們國家的鄰國,在許多文化上面都受了我們的影響,大家可以在日本發現有各式各樣的中國菜館。
  • 這些日料號稱中華料理,卻由日本發祥!國內也沒有賣
    日本料理以精緻美味著稱,許多國人前往日本旅遊,一大樂趣就是品嘗日本的各種料理。日本拉麵味道濃厚製作精良,日本壽喜鍋更是湯汁鮮美入口即化。日本料理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融合」,日料當中能夠看到不少外國菜品的身影,傳統和式當然有著一席之地,可是在料理界,西洋料理以及中華料理也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 日本中華料理店「餃子王將」老闆公司門前遭槍殺
    源自網站截圖 人民網東京12月19日電 日本頻道綜合《產經新聞》報導,日本時間19日上午7點左右,在日本各地擁有分店的連鎖餐廳、以銷售日式煎餃為拳頭產品的中華料理公司「王將食品餐飲服務」的社長大東隆行遭槍殺倒在了血泊之中,最終醫治無效身亡。
  • 日本的中華料理是怎麼傳入日本的?都有哪些好吃的東西?
    和國內有很多日本料理店一樣,在日本也有數不清的中華料理店,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麻婆豆腐和青椒肉絲,幾乎成了中華料理的招牌,當然也逐漸演變出了一些只有在中國的日本料理店和日本的中華料理店裡才見得到的菜色,比如杏仁豆腐,那麼中華料理在日本到底是怎麼發展的呢?
  • 被日本人「改良」的各國料理
    因此,現在在日本可以品嘗到各個國家的料理,除此之外,很多料理都為了更加符合日本人的口味,而被日本人進行了改良,成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異國料理。這樣被改良的料理種類非常豐富,今天簡單給大家分享幾個。02、那不勒斯意面在很多日本的西餐店都能吃到義大利麵,而其中有一道那不勒斯意面非常特別,這是以番茄醬為主要配料的一款日式意面,儘管和真正的那不勒斯義大利麵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其實這是從美國傳過來的,並且也被日本人進行了改良。
  • 日本小姐姐挑戰中華料理,連皮蛋都讚不絕口,網友:實在是佩服!
    日本小姐姐挑戰中華料理,連皮蛋都讚不絕口,網友:實在是佩服!說起中國菜,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說,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吃中國菜長大的,從古至今我國就是一個飲食文化,大國擁有非常豐富的美食,隨著現在時代的快速發展,美食的種類更是數不勝數,而且許多中國美食也都走向了國際化,受到許多外國友人的喜歡,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中華料理,一位日本小姐姐要挑戰中華料理,其中包含了不少正宗的中國菜,這位小姐就是大家熟知的日本大胃王木下佑香
  • 樹枝日本語丨「天津飯」,「冷中華」…聊聊那些風靡日本的中華料理
    在被中華料理徵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 韓國料理,日本料理,中國料理,越南料理,四個國家料理一目了然
    中國料理,就是中國菜與中華飲食文化。在日本和韓國稱為中華料理或中國料理,歐美稱之為唐餐,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深遠的影響了東亞地區的飲食文化。菜譜來源於中國各個地區和民族的菜餚。中國菜的特點被總結為色、香、味、意、形。被稱為國菜五品。
  • 日本十大美食動漫作品,名譽中華20年的《中華小當家》僅排第八
    在日本的動漫中,有一種題材一直擁有很高的人氣,那就是美食動漫,如《中華一番!》、《孤獨的美食家》等等。最近根據日本網站CHARAPEDIA調查數據,日本的十大美食動動漫經過投票產生:10《妙廚老爹》荒巖一味高超的料理技藝,日常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如何取得平衡點,譜出的一幕幕家庭喜樂的情景,讓觀看者會心一笑。
  • 日本打工人高攀不起的中華料理:三不粘
    每一個品嘗過的NPC,也頓時如同三花聚頂一般綻放出炸裂級笑容。右滑查看服用效果中二老中青年讀者們,也都被這種奇特夢幻的甜品所吸引,老二刺螈望梅止渴不成,紛紛按著漫畫線下實操。YouTube的美食區,製作中華料理S級夢幻甜品「三不粘」最多的是日本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