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寫了一篇關於5歲「神童」王恆屹背500多首古詩的文章,講解了如何給幼兒進行古詩「巧讀」,發揮古詩詞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益處。
有讀者留言說:「強行讓五六歲孩子背《楚辭》,沒有多大益處」這句話他不能夠贊同,他認為孩子背《楚辭》本身就是有很大益處的。
我覺得他的這個質疑很有代表性,所以,我覺得還是寫一篇文章來進一步陳述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
(上篇文章可點擊下方連結閱讀。)
讀古詩詞自然是好處多多,不論從眼睛看不見的促進大腦發育上,還是對孩子知識的豐富度和記憶能力的提高,乃至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是大有裨益。
但是,讀古詩背古詩依然要按照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能力大小來選擇,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
《楚辭》雖然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在文學史上具有不能替代的位置。但是對於五六歲的孩子而言,不僅難以理解,也難於記憶。「撫長劍兮玉珥,謬鏘鳴兮琳琅。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就這些句子,連大人都不敢說自己特別理解,何況是幼兒呢?
我說能背下《楚辭》的幾歲孩子除了能證明記憶力好之外,證明不了別的,確實有點極端。準確地說,能背《楚辭》的幾歲孩子確實有的不僅是記憶力好,腦力等各方面也都是優秀的。但是,我依然認為,沒有必要強逼著幾歲的孩子去背《楚辭》。
現在腦科學有了這麼大的發展,我們家長應該明白:讀古詩的意義大於背古詩的意義,讀圖文並茂的古詩比單純認識字的古詩效果更好。
如果家長還是要填鴨似地逼著孩子背一些晦澀難懂的古詩,也許能夠逼出一個像董卿那樣美麗、優雅、知性的優秀人物(董卿的爸爸就是這麼做的)。也有可能把孩子逼上另一個極端,那就是厭學、棄學。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家長累得半死,氣得半死,而孩子卻長進不大,這又何苦呢?
所以說,做家長還是要懂一些科學的教育方法,不要為難自己,為難孩子。
古詩詞要讀、要看、要學習,但要巧讀、巧看、巧學習。
這套《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特別推薦給家長們。
這套書將古詩詞與地圖相結合,地圖又與故事相結合,故事與古詩詞又結合,讓古詩詞變的好讀、有趣。
一套書讀下來,不僅學了古詩詞,歷史、地理、故事、傳說、名人、風俗和文化也都學到了。
《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整套書共4冊,以地圖為點,以時間為線,帶著孩子們乘坐時光列車,穿梭在古詩詞的時光地圖上。
每一首古詩詞都能夠在地圖上精準定位,讀這套書,孩子是帶著好奇和探索的精神去旅行。而嚮導是李白、杜甫、蘇軾這些大家,地點是黃鶴樓上,泰山之巔、赤壁旁邊……
整套書帶著孩子去往88個地方,拜訪到40位詩詞名人,吟詠到180首詩篇,聆聽200段歷史。
這是一套不僅適用於3~6歲的孩子與爸爸媽媽共讀,也適合7~10歲的孩子自主閱讀的圖書。
書中還有貼心的《名人足跡圖》,告訴你: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他們都曾經去過哪裡,創作過什麼名篇。
還附贈一張大尺寸的《中國古詩詞地圖》,讓孩子們,從一張完整的中國地圖裡找到全套書籍中錄入的近一百首詩詞,並準確定位。
更有著名主持人賀超叔叔的配樂朗誦。用動人的聲音、高雅的音樂、韻律的詩篇和美妙的故事,讓小朋友百聽不厭。
現在這樣一套優質好書,四冊才58元,特別超值。作為六一兒童節禮物,送孩子送親朋好友都不錯,趕緊下單吧。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評論、點讚、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本文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多平臺籤約作者。一個走過南闖過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煙火氣的倆娃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