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有多動症嗎?兒童多動症病根在孩子?還是家長呢?

2020-08-21 笑朵姐

現在「兒童多動症」很是流行,現在身邊好多過分活潑、淘氣的孩子被貼上了多動症的標籤,甚至有些孩子通過服用藥物來治療這個「病」。


媽媽請不要說我是多動症了,我以後改還不行嗎?

可是這些孩子的「症狀」的原因是什麼呢?他們的家長要麼過分嚴厲;要麼過分寵愛甚至溺愛他們的孩子。我覺得只是家長的教育方法或是教育理念出現了錯誤,正是因為這些錯誤才導致孩子出現了「多動症」的現象。這些孩子僅僅靠藥物我覺得治標不治本,有些孩子在服用藥物後症狀反而更糟,病情愈發嚴重,越發更像一個真正的「病人」了。

我身邊的朋友,一個單親媽媽的孩子就是我們口中的「多動症」孩子,(這個朋友結婚很早,後來因為感情不和兩人在孩子很小就離婚了,一直是她和她的父母帶孩子,孩子的姥爺沒什麼文化,而且脾氣不是很好,孩子一淘氣不是打就是罵孩子,有時罵的很難聽,例如:什麼沒爹的孩子了,)本身是男孩,所以本來就淘氣,讓我的這位朋友很是撓頭。在學校裡打架、擾亂課堂秩序、咬人傷人也是時有發生,老師校長提到他都很頭疼。因此也轉學了幾次。但是每次轉學對孩子來說沒有一點改變,更是到了一個新的學校,新的環境與學生老師相處更是情況百出。後來他的班主任下課多個一個「工作」——下課了看著這個男孩,不然讓跟其他小朋友玩耍,怕他再傷人。孩子每次下課了只能跟老師在辦公室裡度過,看著窗外奔跑嬉戲的小朋友們,很是羨慕但又顯得無奈。好像老師的辦公室此刻更像一間「小牢房」。


我沒有多動症,請相信我。

後來跟這個朋友聊天,她說孩子這樣也怪她,為了生計她得出去上班,孩子平時都是父母幫她帶。因為在農村,農閒時間老人還是有時間看著孩子的,但到了農忙時孩子就屬於無人看管狀態,在家的附近隨意玩耍,或者直接讓其他孩子來家玩,把家裡弄的一團糟。老人本來年齡都大了,再幹了一天活累了,回家看孩子把家裡造的不成樣子,挨打是跑不了的,有時候作為懲罰不讓吃飯也是常事。你說一個小孩子跑了半天了本來就餓了,再不給飯吃,孩子有時候就去鄰居家「偷」拿好吃的,被別人發現告訴老人,回家就又是一頓暴揍。孩子大一些還知道跟老人頂嘴,老人更是生氣打罵的就更厲害了。男孩儼然就是一個別人眼中的「小混混」。

後來孩子的媽媽讓孩子看了心理醫生,醫生告訴她,不只是孩子有「病」,她和她的父母也有「病」。朋友驚訝了!醫生耐心地跟她聊了聊,後來在醫生和她們自己的努力下,情況有很大改觀,現在父母對孩子態度好多了,孩子也變得聽話許多。不過達到正常狀態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相信她們會做到的。


近早給孩子扔掉多動症的標籤


我覺得孩子的「多動症」病根在家長,一部分家長把孩子的活潑好動,偶爾的淘氣看成是一種病態;或者是家長把在外界的壞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此刻孩子的淘氣更是激怒了家長;慢慢的孩子心理創傷越來越嚴重。或是變成無法無天的小混混;或是變成跟別人無法相處的孤僻的孩子;或者是特別聽話的乖乖虎。孩子的自信,安全感已悄然無存了。

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時,家長們要第一時間反省自己,不讓把什麼責任都推到無辜的孩子身上,把你們的錯歸罪到孩子身上。家長首先要知道只有做好父母,才有好孩子。所以家長先改變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讓孩子感覺到被接受感、信任感,安全感。給孩子足夠的改變時間,讓我們用正確的方法,用愛幫孩子改變,早日摘掉「多動症」的標籤。相信通過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再加上醫生的有效疏導和治療,我們都會重獲新生的!讓我們的孩子永遠遠離「多動症」。

相關焦點

  • 多動=多動症?孩子多動症的這些誤區,家長要知道
    其實,很多家長誤解了多動症,孩子好動並不代表就患了多動症,孩子好動,其實是身心健康精力旺盛的一種表現。家長不能把孩子多動作為判定孩子多動症的標準,多動和多動症的表現明顯不同,家長要善於區分兩者的不同,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來解決寶寶多動的問題。如果家長總是把多動症掛在嘴邊來評判孩子,那麼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 孩子多動症切記亂投醫!怎樣判斷孩子多動症?
    什麼是兒童多動症?你了解兒童多動症嗎?相信很多人聽到多動症這個詞兒,第一反應肯定是多動;是的不分場合,停不下來的多動是兒童多動症的明顯特徵之一,但多動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多動症,而安靜的孩子也不一定不是多動症!那怎樣判斷孩子多動症?又如何幫助孩子早日恢復健康呢?
  • 孩子多動=多動症?教你如何區分孩子是好動還是多動症
    「寶寶你的飯還沒吃完,怎麼就去玩玩具了?」「寶寶你怎麼又把小橡皮弄丟了?」「寶寶媽媽在說話你有聽到嗎?」如果這一幕幕經常在你家上映,你就要注意咯!你的寶寶是否很難專注於一件事物,是否經常粗心大意,是否跟他溝通的時候往往心不在焉,如果以上答案都是YES,那你的寶寶就有可能患有多動症咯,快一起來了解下小兒多動症到底是怎樣的吧!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父母最大的願望。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發育出現任何異常都會牽動著父母的心。
  • 多動症離孩子並不遠,關於孩子多動症,家長不能忽視
    但是家長這樣籠統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孩子調皮,注意力很難集中,對學習的興趣不大,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有病,當然不是說孩子有什麼大毛病,這種病主要是跟神經發育有關,這就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那麼好好的一個孩子為什麼會得上多動症呢?
  • 你了解多動症嗎?關於多動症你都知道哪些問題?
    如果家長不能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不能學會一些合理的應對策略,那麼等待家長的就是被孩子們逼瘋。不知道有多少家長因為孩子的問題而絕望,那麼,你多動症的認識有多少呢? 1.孩子搗蛋是故意的嗎?
  • 多動症的五大症狀表現有哪些?多動症孩子在飲食注意事項家長知道嗎?
    多動症又稱「多動症候群」,是兒童常見的一種以行為障礙為特徵的症候群。多動症主要有以下5種症狀:   一、活動過多   活潑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但如果幼兒不安寧,餵食困難,難以入睡,易睡或難以喚醒,就有多動的傾向。
  • 兒童多動症能夠治好嗎?家長要注意孩子的這些表現
    活潑好動這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五六歲左右的男寶寶更是調皮愛動。所以有些家長就懷疑自己家的寶寶這麼愛動是不是得了多動症,其實並不是孩子愛動就是多動症,接下來我們就了解一下小孩多動症表現有哪些。那麼,多動症孩子有哪些表現?
  • 多動症需要治療嗎?治療兒童多動症注意4點
    好動本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過於好動可能是一種疾病。在醫學上,有一種兒童疾病稱之為多動症,孩子患上多動症,會有喜歡惹是生非,喜歡欺負別人,不聽從別人的管教,學習成績差等等。不少家長認為小孩多動症是有階段性的,只要過了多動的階段,就會沒事的,因此不用特意去接受治療。那麼多動症需要治療嗎?
  • 怎麼教育多動症的孩子?多動症對孩子的影響可不止想像的那麼簡單!
    眾所周知多動症的孩子和我們正常的孩子在一些行為習慣上表現的有一些不一樣,也就是說多動症的孩子行為表現異常,比方說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衝動,發脾氣等等。那麼你知道多動症寶寶的危害嗎?在生活中該怎麼教育多動症寶寶呢?那今天就和櫻桃君一起去看看吧!
  • 兒童多動症
    今年孩子上一年級了,老師又跟家長反應,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時不時還會和同學鬧矛盾,家長才覺得該給孩子看看了。最後在別醫院給孩子做了這方面的測試,診斷為多動症。      2、我兒子今年10歲,6歲上一年級的時候,精力就特別旺盛,從來不午睡,上課經常亂動坐不住,還隨便亂說話,見誰都不怕,能跟人家聊上半天,之前一直覺得我兒子是性格活潑,也就沒太上心。
  • 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 多動症有哪些症狀
    生活中孩子總是表現的極不安定,覺得他是患上了小兒多動症,您真的了解小兒多動症嗎?小編今天帶來的話題便是:小兒多動症的症狀、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多動症的原因,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寶寶有多動症千萬不要著急,一半來說多動症就診年齡都在6-12歲,因為在這時期,孩子已經進入課堂,症狀表現會更加突出,能夠更好的對症治療,所以家長朋友們只要在這期間就醫即可。1、父母要正確的對待寶寶多動症的行為,不能歧視,或者是打罵,更是不能過分的遷就,否則就會使得他們更加的任性不聽話。
  • 兒童多動症的判斷標準是什麼多動症的診斷有兩個標準
    (資料圖) 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它的全名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多發於兒童期。由於多動症對孩子的危害非常大,甚至部分患兒到成年期仍有多動症的症狀纏身,不利於其日後發展。因此,多動症的診斷和治療應當引起重視。那麼一般情況下,兒童多動症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多動症的主要特徵(核心症狀)是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有多動行為,但是注意力很專注,一般不認為有多動症。
  • 如何辨別孩子是否有多動症
    在現代生活當中,由於家長的忙碌,教育陪伴的缺失導致孩子接觸的環境過於單一,感覺刺激太少,越來越多的孩子有多動的症狀。這不但家長頭疼,老師也束手無策。那多動症的孩子一般會有怎樣的行為表現呢?多動症(ADHD)的主要症狀,多動、衝動和注意力不集中,實際上只是患有多動症孩子在行為表現上的冰山一角,因為還常常會有其他表現不太明顯。例如:1、患有多動症的兒童通常難以準確處理信息。對於過度活躍的孩子,可能是個人難以充分降低速度(抑制困難)以至於無法準確處理信息。
  • 多動症三大症狀,看看你家孩子都有嗎?家長收藏
    前兩天我在抖音發了一個關於多動症的視頻,收到了很多家長的私信,比較集中的一個問題是:因為疫情的緣故,孩子只能在家裡上網課學習,卻常發現自家孩子上課老是坐不住,經常走神或是小動作多,問我是不是多動症?相信有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孩子為何上課老是坐不住、走神開小差等?是不是多動症?我們今天再來科普科普,什麼是兒童多動症?
  • 上海虹橋醫院怎麼治療多動症
    [摘要]近年來,多動症的發病率高漲,治癒率低下!使多動症成為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而傳統的一些針灸和藥物治療效果並不是很明顯,那麼怎麼治療兒童多動症?李麗曼專家說,兒童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患有多動症的兒童伴會有注意缺陷、過度活動、學習困難等症狀。多動症雖然不會直接危及孩子的生命,但是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早已經超越了疾病本身。說謊、曠課、厭學、打架生事等,是家長朋友最為擔心的事情。近年來,多動症的發病率高漲,治癒率低下!使多動症成為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而傳統的一些針灸和藥物治療效果並不是很明顯,那麼怎麼治療兒童多動症?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動症怎麼辦?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症狀如何確定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呢?最好的辦法就是連續幾天或幾周觀察孩子與同齡人相處的情況。如何治療和管教多動症孩子如果診斷明確,醫生可能會推薦一些行為治療或者藥物治療,不過家長們需要清楚,只有在嘗試用良好的教導控制行為之後,藥物治療才能用於患有更嚴重的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動紊亂的年紀較小的孩子。
  • 多動症不只是「多動」
    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期末考試快到了……所以最近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挑毛病,真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什麼「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作業太拖拉」等,到兒童醫院找原因的孩子也大大增多了。可能你想不到,孩子看上去斯斯文文,看似和「多動」毫無關係,竟然被診斷出有多動症。
  • 如何解決2千萬中國孩子的「兒童多動症」
    確實,最可怕的不是兒童多動症本身,而是社會公眾對它的無知、誤解和漠視。這些不可取的態度,會直接貽誤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期,給這些本就身心疲憊的孩子帶來終生遺憾。另外,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主任秦炯呼籲,提高公眾對兒童多動症的認識,推廣兒童多動症全面解決方案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醫生、患兒、家長、教師、社會力量一個都不能少。「兒童其他神經精神疾病中共患多動症的比例同樣很高,例如癲癇兒童共患多動症者高達20%—40%,哮喘疾病中也有很多孩子伴隨有多動的現象。」秦炯特別指出。
  • 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
    提及多動症,許多家長的反應都是孩子精力旺盛一天動個不停,調皮又不聽話。殊不知,活潑好動並不等於多動,多動症表現多樣且難以辨別。開學以來,許多家長帶著小孩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問診,詢問自家小孩是否有多動症?看完此文,應該可以為你答疑解惑。
  • 兒童多動症越來越多,想了解多動症的原因?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近些年來,多動症患兒數量不斷增加,多動症不僅影響孩子的生活,也令很多家長很煩惱,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期精神障礙很常見的一種,對於一般的患兒來說,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成績差、活動過多和衝的的行為,甚至還會出現不良反應。那麼引發多動症的原因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