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真跡在西安出土,雖然有一半被毀,但其價值依舊無法估量!

2020-12-11 三餘書社

王羲之的書法在書法界乃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也是每一個書法人所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這是因為魏晉書法乃是中國書法史上的最高峰,而王羲之的書法乃是晉人書法的最高峰!

從梁代的梁武帝時期楷書,王羲之的書法便已經奠定了其歷史地位,所有書法界的人士都將其奉為宗師,其書法也是大收藏家所青睞的極品。當然皇家也是如此,從梁代到唐代這一段時期,由於皇家不遺餘力的搜集和變相的「巧取豪奪」,在皇宮大內已經積累了相當數量的王羲之法帖。

八大山人行書《臨興福寺半截碑》

到了唐代李世民時期,褚遂良負責鑑定這些經典法帖,經過總結和整理,其數量已達3000多紙,蔚為大觀。

在玄奘和尚取經歸來之時,唐太宗敕令,大書法家懷仁和尚並同40餘位頂尖的書法大師集字一篇《聖教序》,最後這件著名的作品被歷時25年編修完成,成為了書法史上的經典之作,成為了千古不易的典範。這件書法「神品」集字所用的字庫乃是皇家內府所藏王羲之真跡。

八大山人行書《臨興福寺半截碑》

不久之後,這些皇家字庫中的王羲之真跡,也被集字而成了另外一件作品,這件作品出土於西安,如今藏於陝西省博物館。

此碑出土之後一直不被重視,所以斷成了兩截,有一半已經被損毀,甚是可惜,但是儘管如此,這件作品依舊是一件無價之寶。

這件作品就是著名的《興福寺半截碑》。

此碑原本不叫「半截碑」,其內容乃是《鎮國大將軍吳文碑》,此碑所集的字皆是唐代皇家內府所藏王羲之真跡,這件作品與懷仁和尚的《集王羲之聖教序》各有優劣!

八大山人行書《臨興福寺半截碑》

總體而言《聖教序》單字選字極為考究,但行氣不足貫通,而《興福寺半截碑》不僅選字考究,在行氣上也更加流暢。兩件作品皆是不世出的經典!

對於書法學習者而言,如此在臨摹《聖教序》的時候,能夠兼臨此碑,能夠彌補「行氣不貫」的問題。

但是只可惜兩件作品皆是碑刻作品,用筆的細微之處還不易發覺,沒有「透過刀痕見筆痕」的功力是不建議臨摹的。

學習書法從墨跡學起,乃是絕大多數書法人的基本學習定律。

八大山人行書《臨興福寺半截碑》

在明代書壇有一位天賦異稟的書畫天才,就是朱元璋兒子朱權的後人——八大山人,作為一位頂級的藝術大師,他對於晉人道統的領悟是卓然於眾人之上的。

八大山人曾經臨摹過一通《興福寺半截碑》,他的這件臨作就像是一個絕好的老師,為你細細講解王羲之的用筆和結字行氣之法。

王羲之的書法醇厚,是一種「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的境界,已經將所有的變化隱藏在平和當中,而書法要學習的便是這種變化,這對於初學者是不太能夠感受到的。

八大山人行書《臨興福寺半截碑》

而八大山人的臨本則是誇張了王羲之的用筆和結字變化,將原碑當中的疏密關係變得更加誇大,加強了原碑中不太明顯的欹側變化,將原碑中的細微變化都做了誇張處理,並且在行氣上更是貫通,彌補了原碑的不足。

當你去臨摹王羲之這件原碑的時候,能夠去參照八大山人的臨本,你的眼界將更上一層樓,你將很快領會到王羲之書法的意趣。而很多人練習幾十年仍舊不入門的原因,就是沒有打開這一層窗戶紙!

八大山人行書《臨興福寺半截碑》

如今,我們將藏於日本的這件八大山人《臨興福寺半截碑》的原作進行了超高清掃描,採用宣紙還原基礎,完美復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

欲購此八大山人的《興福寺半截碑》,請點擊下面惠購:

八大山人行書《臨興福寺半截碑》

相關焦點

  • 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出土值多少錢?網友:值10億!
    但是遺憾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卻憶失傳,我們當今看到的也只是唐朝著名書法家的摹本,說到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到底到了哪裡?講到這裡以後也有網友提出了一個話題,那就是假如王羲之的《蘭亭序》真的出土了那應該能賣多少錢呢?有的網友認為最少值10個億,但是也有的網友不同意這樣的估價,他們認為10個億有點高了,之所以估出10億的天價那都是因為王羲之的名氣大,其實是不值那麼多錢的,那麼各位網友認為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到底值多少錢呢?
  • 書法界傳來喜訊,一幅唐代草書在敦煌問世,其價值無法估量!
    而對於今天人來講,能夠流傳下來的晉唐真跡如鳳毛麟角。而往往能夠「吃透」其中一件,便足以名世了!1900年,王道士在無意間開啟了敦煌藏經洞,這一人類文明的寶庫,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其中數量最多的乃是唐代人抄寫的經卷,這些經卷是極為寶貴的書法作品,只可惜在上個世紀絕大部分已經流落海外。
  • 《蘭亭序》真跡在哪裡?若出土價值幾何?網友和專家難得看法相同
    《蘭亭序》真跡在哪裡?若出土價值幾何?網友和專家難得看法相同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從古至今也有過很多朝代,每一個朝代都有它的燦爛文化。當然,文化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今天小編跟大家講的是書法。歷史上曾有過很多書法大家,他們就像房簷跟前築巢的燕子,現已不知去向,成了過眼雲煙,被人所遺忘。但有這樣一位書法家,就像天上的恆星,儘管已經逝去了,卻仍然高高地掛在天際,並散發出十分耀眼的光芒,後世無數的書法家都深受影響,這個人就是王羲之。
  • 美女上鑑寶節目竟拿出唐伯虎真跡,專家大驚:此畫價值無法估量
    大家對於唐伯虎的了解大概很多都是從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得到的吧,雖然電影非常荒誕無釐頭,但是星爺對於唐伯虎才華的展現還是相當到位的,電影中描寫唐伯虎是大畫家,家門前有非常多的達官貴人想要唐伯虎的字跡,而唐伯虎隨隨便便畫的畫寫的字就能賣出很高的價錢這也不假,究竟唐伯虎在歷史上有多大的成就,後世流傳的畫作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 失傳千年的《蘭亭序》真跡,如果被考古出土,能賣10億元嗎?
    王羲之最擅長的是行書,其中著名的書法作品,要數《蘭亭序》了,這一幅作品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通篇渾然天成,形神兼備,後世人對其稱讚不已。然而這一件「古今莫二」的書法極品,至今仍然下落不明,《蘭亭序》的真跡稱為了書法史上一個永遠的謎題。
  • 馮承素臨摹的《蘭亭集序》曾被視為真跡
    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李世民騙得《蘭亭序》真跡後讓人臨摹,即臨摹,用的是"相拓"的方法,褚遂良、虞世南、馮承素都分別臨摹了《蘭亭序》,馮承素臨摹的是王羲之書法的最神韻,曾被認為是真跡。2009年,馮承素墓誌在陝西西安出土。墓志銘的全稱是:《唐代馮駿墓志銘及主書序》。
  • 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竟在這位帝王陵中,40萬人盜其陵墓都失敗
    要說書聖是哪位,肯定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了!王羲之最傑出的書法作品就是《蘭亭序》,歷代帝王都將其視為絕世珍寶來典藏,甚至是那它來陪葬。直到去世,李世民還將《蘭亭序》真跡帶入棺材,讓其陪葬自己。但是200多年後的五代十國時期出了一位名叫溫韜狂人,他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蘭亭序》真跡並不在李世民的昭陵中!他為什麼知道呢?因為他把李世民的昭陵盜竊一空,但沒有找到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
  • 王羲之唯一的傳世書法真跡,卻流落日本1300多年,日本卻拒絕歸還
    一天晚上,王羲之深夜在房間裡練習寫字,忽然有個老神仙飄進他的房間,老神仙看到王羲之的字後覺得寫得很好,忍不住讚賞起來,便在王羲之手上寫了一個字,告訴他將來要學到這個字的秘訣,老神仙說完就走了,他給王羲之寫的字就是「永」。7歲時,王羲之跟隨女書法家衛夫人臨摹書法至12歲。
  • 王羲之真跡雖28字,卻是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地位堪比蘭亭序!
    ,但是遺憾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不知道下落何處,我們如今能看到的都是臨摹作品!不過在我國的臺北博物館裡有一幅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雖然只有26個字,但是地位堪比《蘭亭序》!如果你是書法愛好者,肯定也知道臺北博物館的作品是王羲之的哪一幅書法作品吧?
  • 王羲之書法被賣3個億,論字賣,單個字價值751萬,而且還不是真跡
    導語:王羲之書法被賣3個億,論字賣,單個字價值751萬,而且還不是真跡哈嘍大家好,今天繼續由小編給大家講歷史,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出了不少著名的書法家,其中就有柳宗元、王獻之、王羲之、蘇軾等人。這些古代書法家的真跡如果拿出來拍賣,可以說是一字值千金, 而古代書法的拍賣價格不斷創新高,價值過億的作品也不少。其中較為出名的就有王羲之的《蘭亭序》,不過王羲之的真跡在現在世上已經很難找到了,甚至有人說《蘭亭序》早就失傳了,而王羲之的真跡在公認的世上也早就沒有了。如果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現世的話,拿出來拍賣,最少價值幾個億。
  • 假如「蘭亭集序」真跡出現了,價值會是多少?真值8個億!
    但其實也有些遺憾,畢竟原作者一生中很有可能會留下很多書法作品,但是傳來傳去,最終留下的可能也只是屈指可數的那麼幾張,甚至是孤本,當然最慘的就是連孤本也沒有,這就要說到我國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了。其實大家一開始認為的,馮承素的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原本,後來經過考究以後,才發現這是一個誤會,只是光憑一個摹本,就已經是難能可貴的珍品,如果是真的蘭亭集序,那麼他的價值會有多少呢?
  • 姚政:量子文物藝術品檢測儀大顯神威——王羲之書法真跡橫空出世
    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
  • 估價五億,王羲之「真跡」《蘭亭序》現世,專家:五塊錢都不值!
    所謂用來做量子檢測的儀器更有自稱是王家後人對這幅作品的價值估計在五個億。毫無誇張的說其藝術價值遠超世界上任何一幅平面作品。估價五個億,大概就是相當於乞丐中了彩票想著能吃一頓好飯,於是去飯店點了碗豆腐腦一樣。在歷史上,《蘭亭集序》是王羲之在醉酒後創作。從現在流傳的。臨摹版本中能看到原作中有著多處塗抹和修改的痕跡。
  • 如果找到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和王羲之蘭亭序真跡,誰的價值更高?
    而在整個元朝以後的五六百年,雖然有玉璽,卻並不有太多人認為,那就是傳承了兩千多年的真品。 因此,這樣一個天下的象徵的存在,也就承載了人們有關於天命、甚至是上升到神話傳說的一種寄託,被視為祥瑞與天命的歸屬。一旦再度出現,必然是軒然大波,舉國上下如獲至寶,在我們今天增強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凝聚力,一定有著相當的作用。
  • 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在哪 價值連城卻難存於世
    王羲之善楷書、隸書、行書、草書、其字體自成一派,由此可見王羲之書法造詣,不過有網友就問了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在哪?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書法,首推《蘭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時候的作品。東晉有一個風俗,在每年陰曆得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
  • 王羲之28字一封信,趙子昂受益終生,一直被誤認為書聖真跡
    我來說王羲之這封28字的信札讓趙子昂受益終生,非是無中生有的杜撰:延祐五年(1318年) 趙子昂第一次見到《快雪時晴帖》並奉敕作跋雲:東晉至今近千年,書跡傳流至今者絕不可得。《快雪時晴帖》晉王羲之書,歷代寶藏者也。刻本有之,今乃得見真跡,臣不勝欣幸之至。
  • 顏真卿真跡首次考古發現,網友驚呼:真是絕了
    當時大家還感嘆說顏體真不愧是「超越王羲之的名筆」,日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唐代元氏家族墓地中的一座夫妻合葬墓裡發掘出土了一方顏真卿手書的墓志銘——圖片來自陝視新聞圖片來自澎湃新聞《顏真卿38歲時的書法亮相了,其書丹墓誌首次經考古出土 》加上另外兩座元氏家族的墓葬,本次發掘共清理出了245件(組)葵花口高足銀杯、陶動物俑、銅錢等以及四合墓誌。
  • 《蘭亭集序》的真跡到底在哪?誰找到這個墨寶,誰就能富甲一方
    全文僅300餘字,但清俊飄逸、超然絕塵、有一氣呵成之妙!王羲之自幼熱愛書法,但他並未完全按照前人的書法字體從中選擇一種進行照抄練習,反而在充分研習了各家書法字體後融入了自己的風格,自成一派。王羲之的字內斂中不失含蓄,蒼勁中不失秀美,對後世的書法帶來了十分深遠的影響。但這之後《蘭亭集序》的真跡到底何去何從了呢?
  • 王羲之《蘭亭序》真跡,集字《智慧楹聯》欣賞,學行書的必修字帖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不是寫了一個字達到登峰造極,而是整篇書法都精彩絕倫。而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真跡是否存在也是一直有很大的爭議。有的人說三藏聖教序,據說是收集了王羲之真跡的字湊成的碑,這個算不算是真跡啊。嚴格說來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