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界傳來喜訊,一幅唐代草書在敦煌問世,其價值無法估量!

2020-12-09 書法網

古人學習書法跟今人是大不相同的,書法在古代絕對能夠稱得上是貴族藝術。魏晉時期能夠掌握書法筆法的人,往往是一些高門大姓,比如「王氏家族」「謝氏家族」等等。

這些筆法通過「王葆入關」傳給北朝之後,極大促進了北朝書法的發展,這當然也僅僅是在貴族之間傳播。到了唐代,「筆法」則一直靠著家族和師徒之間流傳,在拓片與印刷術並不普及的時代,筆法的傳承靠的是手把手傳授,所以一時間大師林立。

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

對於後世的書法家來講,能不能得到了一件晉唐名家真跡,往往決定了他的書法成就的高低,比如宋人黃庭堅見到了張旭、懷素、高閒的墨跡之後,才悟出了筆法之妙。

而對於今天人來講,能夠流傳下來的晉唐真跡如鳳毛麟角。而往往能夠「吃透」其中一件,便足以名世了!

1900年,王道士在無意間開啟了敦煌藏經洞,這一人類文明的寶庫,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其中數量最多的乃是唐代人抄寫的經卷,這些經卷是極為寶貴的書法作品,只可惜在上個世紀絕大部分已經流落海外。

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

而在機緣巧合之下,書法界傳來喜訊,其中一件極為罕見的唐代草書經卷,回歸國內,此帖一出,便引發了書法界的強烈反響,如今此帖被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此帖便是著名的唐代草書經卷《法華經》。這卷《法華經》乃是地道的唐代風度,讓人不服不行。如今,其價值也無法估量!

大唐王朝有著萬國來朝的盛況,宗教文化甚為昌盛,以至於有著大量的經書需求,於是便衍生出了一個「抄經」的行業,「抄經生」的人群很廣,一般有寺院的僧侶,也有落地的秀才,還有一些專門為皇家抄寫經書的職業書法家。

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

比如鍾紹京為玉真公主抄寫的道家經卷《靈飛經》,比如劉弘珪為武則天抄寫的小楷《金剛經》。作為一個職業,「抄經生」都是經過層層考試和選拔的。

所以如今能流傳下來的經卷,都是極為精彩的書法作品,為當代人探求古人筆法提供了一個絕好的範本!

草書乃是隸書系統第一個成熟的獨立書體,其用筆之法同樣串聯起了後來的行書跟楷書,所以從筆法貫通的角度來講,草書乃是行書與楷書的基礎。所以草書乃是每一個書法家所繞不過去的一門重要書體。

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

這件草書經卷《法華經》我們已經無法考證是唐代的哪一位書家所寫,但是其筆法之精巧,結字之多彩,整齊的氣度都是唐代草書中的頂尖水平,此作直接能夠媲美孫過庭的《書譜》,氣格之高,甚至猶有過之!

這件作品上的結尾之處,有著名的文字學家羅振玉與大書法家康生的收藏印和題跋文字。此作能夠在今草當中同時融匯章法筆意,在妍美的風貌中注入古雅之態,可謂是初唐時期的頂級書作了。

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

在小草領域,晉人有《十七帖》,隋人有《出師頌》,唐人有《書譜》,而這件《草書法華經》的問世,又為當代人探求晉唐筆法,提供了一件絕好的法帖!

此作書寫氣度嫻雅,有著濃厚的書卷氣,用筆極為精妙,在極為細小的筆觸當中具備森嚴之法度,此為當代書者所不具備的品質。堪稱無價之寶,其價值難以估量

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

如今,我們將藏於北京故宮的這件《草書法華經》按照原作大小進行1:1超高清複製,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與真跡一模一樣。

欲購此唐人草書《法華經》,請點擊下面惠購:

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

相關焦點

  • 唐代一幅舉世無雙的行書,此作禁止出境展覽,是書法界的「至寶」
    但是杜牧的書法之名卻被其詩名所掩,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也是一位不世出的大書法家,其行草書作品絲毫不輸於晉唐名家,他存世有一件《張好好詩》,這幅唐代大詩人寫的字,充滿了「魏晉風度」,是真正的才子書法!杜牧《張好好詩》草書長卷唐朝人留下來的書法墨跡極少,並且能稱得上一流名品的更是如鳳毛麟角。此作便是唐代行書中的佼佼者,比之著名的初唐名帖,絲毫不遑多讓!
  • 馬大悲一幅仿古草書因何被賣到8000萬
    馬大悲一幅仿古草書因何被賣到8000萬時間:2017-05-19 10:02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大悲一幅仿古草書因何被賣到8000萬 2007年6月,多位國內知名書法家和書畫鑑定大師為了鑑定一幅草書,齊聚琉璃廠。
  • 中國十大草書書法家,不愧是歷代書法的典範!
    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讚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並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於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 草書四大家,無法逾越的四座高山
    就草書而言,以下四大家,成為今人無法逾越的四座高山。好書法,最擅章草。張芝曾臨池學書,池水為黑,家中衣帛書而後練,於此可見其功力之深。被後人稱讚「超前絕後,獨步無雙。」尊為「草聖」。張芝在書壇上,一直享有極高地位。《書斷》卷中列張之章草、草書為神品,曰:「尤善章草書,生諸杜度、崔璦。龍豹變,青出於藍。又創於今草,天縱穎異,率意超曠,無惜事非。若清澗長源,流而無限,縈迴崖谷,任於造化」。張旭、韋誕、索靖、王羲之父子、張旭、懷素之草法,均源於伯英。
  • 魏晉草書與唐代草書之比較
    學書法的人都知道,草書應該從王羲之的《十七帖》,智永《千字文》、孫過庭的《書譜》入手,米芾說草書若不格徒從下品,草書的傳承怎樣,究竟魏晉唐宋各自的好處和差別在那裡,學書者未必真正看得清楚,往往後人只重優點,而忽略其不足。
  • 在書法界中,草書和草稿書有什麼不同?
    首先,草書是地地道道的「草稿」,這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草書產生於漢代末年我們知道,漢字的進化演變的基礎,沒有別的,就是書寫速度問題。如何找到較好的書寫速度,從甲骨文已經開始就探索了。這樣就產生了草書。我們今天看到的的陸機的《平復貼》,就是一個草書的墨跡。在陸機之前,草書已經比較流行了。這些草書,一般都不屬於正式的官方流通文獻。比如說《平復貼》就是一封私人信件。
  • 敦煌九大遺書:這才是真正的寫經書法藝術瑰寶
    敦煌因曾經的輝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聞名於世,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反映了我國近千年的文化和藝術的發展。敦煌藏經洞數萬卷古代文書引起了各科探索者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視,敦煌書法的出土對研究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發展史和藝術價值,特別是隋唐,乃至魏晉、秦漢書法藝術發展史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
  • 日文竟是山寨中國唐代樂譜
    2005年秋,筆者與張永山、羅琨、劉一曼等人在敦煌陳列室內看到一幅唐代「樂譜」,其上的譜符與假名(主要是片假名)極為相似。樊錦詩的《燦爛佛宮》第51頁刊登「敦煌樂譜」(唐代)。為論述起見,今將樂譜公布於下。
  • 中國書法-楷書、行書與草書
    中國古代書法從古至今為世人所喜愛和推崇,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淺述楷書、行書與草書的相關收藏知識,使您對楷書、行書和草書有更為深入的了解。這一時期一些書法大家對楷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並且開創了端莊工整的楷書體,為後世所學習的典範。這些書法大家如世人熟知的王義之、王獻之、鍾繇等。唐代是楷書大力發展的鼎盛時期。唐代的楷書風格是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法精華,形成了唐代自身的風貌。唐代的楷書是後人所學習的範本。
  • 宋徽宗寫的一幅草書,據估計能值10個億,因太過珍貴被限制出境!
    如何判斷一件書法作品的藝術成就?對於沒有書法經驗的人來講,一件作品的市場價格從每一種程度上會反映這件作品的藝術成就,越是年代久遠,越是稀少的作品,往往越價值不菲,也往往會是藝術價格較高的作品。而宋徽宗書寫的這件《草書千字文》無論從書法的技術,還是從其本身的文物價值,甚至於這件作品所採用的紙張,都是無與倫比的。
  • 現代草書學習的必修字帖,筆法古樸格韻新穎,極具實用價值的書法
    草書出現在楷書之前。這是章草。今草由章草脫出,所以我們看它的很多簡化符號,不能和楷書符合,經常會想,這不對啊,但是看過章草,就明白了。章草如正書,很謹嚴的。大草在盛唐。單純從草書符號上來說,它是可以單獨學的,雖然脫於正書,但是是獨立的符號體系。正因為如此,才有日本文字,用草書符號,形表音。
  • 從敦煌莫高窟出土的12件古藏文寫經完成修復看敦煌寫經
    現存於敦煌市檔案館的《敦煌寫經》是唐代吐蕃統治敦煌時期的作品,共計12件,21面,由黃麻紙製作,有梵夾裝、貝葉裝等裝幀形式,多數為雙面寫經,少量為單面寫經。內容均為古藏文抄寫的經書書籍,有珍貴的文物價值和文獻價值。」修復專家對敦煌市檔案館《敦煌寫經》進行修復。
  • 古代最狂的一幅草書,這字霸氣十足,囂張了1000多年!
    我們之前探討過關於書法審美的問題,很多沒有練習過書法的人總認為書法就是要寫得好看,寫得美才叫好字。我們今天談中國草書史上最狂的一幅草書,這字霸氣十足,囂張恣肆,獨步書壇1000多年!這就是黃庭堅的《諸上座帖》!
  • 千年草書,不過25人!
    敦煌龍勒(今甘肅敦煌)人。西晉將領、著名書法家,敦煌五龍之一。為世宦家族,歷任州別駕、駙馬都尉、尚書郎、雁門太守等職。索靖善章草,傳張芝之法,其書險峻堅勁。其章草書,自名「銀鉤蠆尾」。時人稱「瓘得伯英之筋,靖得伯英之肉。
  • 從章草到狂草——唐代中期草書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張旭狂草書法的生成是伴隨著唐代草書的發展應運而生的,因此在研究張旭之前,我們必須先要理順玄宗時期唐代草書的發展狀況。在中國書法史中,任何一種書體的產生與發展,都是在時代的影響下從一個書法家群體不約而同的共鳴開始進而形成了一種時代特色而被歷史所記載。
  • 草書委員會王厚祥,一件書法作品估價8千到一萬,感覺字勢沒放開
    草書委員會王厚祥,一件書法作品估價8千到一萬,感覺字勢沒放開。在當代書壇,中書協草書委員會的書法名家王厚祥是一位很有名氣的草書大家,他的草書學懷素,鐵點銀鉤妙於瘦,筆筆相生很有精氣神。他的草書的成名,在於書展的推動,十幾前年,書法界的書法展覽很火,為一些書法家成名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王厚祥的書法在許多書法展覽中不斷顯示出不俗的實力,所以通過書法展的表現,他的書法名氣漸漸為人所知,成為草書界的一流書家,特別是他的書法很受當代書壇領導者沈鵬老先生的推崇,所以更顯有資糧,在書界當代有名望。
  • 王羲之真跡在西安出土,雖然有一半被毀,但其價值依舊無法估量!
    王羲之的書法在書法界乃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也是每一個書法人所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這是因為魏晉書法乃是中國書法史上的最高峰,而王羲之的書法乃是晉人書法的最高峰!從梁代的梁武帝時期楷書,王羲之的書法便已經奠定了其歷史地位,所有書法界的人士都將其奉為宗師,其書法也是大收藏家所青睞的極品。當然皇家也是如此,從梁代到唐代這一段時期,由於皇家不遺餘力的搜集和變相的「巧取豪奪」,在皇宮大內已經積累了相當數量的王羲之法帖。
  • 「文朝聖殿墨舞敦煌——朱明山書法展」在敦煌開展
    中國經濟網記者 牛新建 攝  中國經濟網酒泉9月30日訊(記者牛新建)正值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期間,28日,由甘肅省政府文史研究館、甘肅省文聯和甘肅省書協聯合主辦,敦煌市博物館承辦的「文朝聖殿墨舞敦煌——朱明山書法展」在敦煌開展。
  • 5種字體,3種創新,2種復興,書法在唐代是如何繁榮發展的
    北宋的文學家歐陽修就對顏真卿有很高的評價,「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北宋書學理論家朱長文,在《續書斷》中這樣寫,「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態,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可見,顏真卿的楷書雄秀大氣、風格獨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 寫好書法草書的最佳狀態,唐代的張旭、懷素做得最好,學學吧
    另一方面,重複又是藝術家形成自己風格的必要條件,沒有重複就沒有規律,沒有規律就不成其為風格。張旭草書重複和創新這一矛盾,是藝術家終生相伴的難題。對中國書法來說,由於創作時的書寫性(寫意),藝術家在重複同樣的作品時也能在書寫過程中得到情感的宣洩和心靈暢快的滿足,作品重複的現象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