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六個月了依賴奶睡,寶媽後期想培養自主入睡,想參考培養自主入睡的經驗。那麼我從這幾個方面幫忙分析一下,希望對寶媽有幫助:1、奶睡都必修戒除嗎?2、戒除奶睡,培養自主入睡的目的?3、什麼時候不適宜培養自主入睡?4、培養自主入睡的原則。5、培養自主入睡的方法。
1、奶睡都必修戒除嗎?
我們先來看看奶睡的好處和壞處,在來決定是否要戒除奶睡。
①奶睡的好處:
孩子出生後前幾個月,媽媽可能覺得奶睡太好用,一給奶娃就睡了,也不是很辛苦。
②奶睡的壞處:
a、睡眠環境不一致易驚醒
好比一個人在家裡的床上睡著了,睡醒了在公園的長椅上,是不是感覺很恐怖。
孩子睡覺前有媽媽的陪伴含著媽媽的乳頭了,睡醒了嘴裡的乳頭沒有了,媽媽不在身邊了,孩子一樣會覺得特別不安全。
睡覺前後環境發生了改變,就容易驚醒,而且孩子的嘴唇、口腔特別敏感。
b、過飽、食物消化易醒
奶睡時,孩子不可能只是含著,他是要吃奶的,這樣就很容易吃飽,吃撐,對於大人吃的太飽睡覺是不是也睡不安穩,孩子也是一樣的。
c、消化系統負擔過重
因睡前吃得太飽了,消化系統壓力太重,會影響睡眠系統的。
d、齲齒
e、入睡依賴,遲遲不能自主入睡
有的奶睡可能5分鐘、10分鐘就睡著了,但是有的奶睡時間可能需要半小時或者更長時間。
f、間接影響夫妻的關係
g、媽媽很辛苦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孩子睡覺的時候必須有媽媽的奶,而且中間容易醒,醒了繼續要奶,媽媽被牢牢地拴在孩子身上無法脫身。
③奶睡都必修戒除嗎?
上面我們分析了奶睡的好處和壞處,那麼奶睡都必須要戒除嗎?
也不一定,如果媽媽和孩子都很享受奶睡的過程,沒有覺得不適,而且還很開心、很滿足那就不需要戒除。
如果孩子入睡時,媽媽有事不在家,其他看護人也可以很輕鬆的把孩子哄睡,那也可以不戒除奶睡呀。
那麼,是否需要戒除奶睡,還需要看媽媽和孩子的感受,如果兩個人很享受這個過程就不需要戒除,如果媽媽覺得很辛苦、孩子睡覺也不踏實就考慮戒除。
2、戒除奶睡,培養自主入睡的目的?
如果決定戒除奶睡,培養自助入睡,要先弄明白我們做這個改變的目的,不要在執行過程中違背了我們最開始的目的。
①孩子睡得更好,發育更好,健康成長
②媽媽育兒更輕鬆快樂
3、什麼時候不適宜培養自主入睡?
我們決定培養自主入睡,目的也想明白了,那麼什麼時機開始合適呢?如果時機不對,培養自主入睡路上阻力重重、事倍功半,可能自主入睡沒有培養好還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下面我們看看什麼情況下不宜進行自主入睡培養:
①孩子對睡眠環境沒有信任感的時候
比如:新搬家、回爺爺家、回姥爺家等。新環境下孩子需要較多的時間來確認它是安全的。
②孩子對睡眠沒有信任感的時候
比如:睡覺前後環境不一樣;鬧覺的時候媽媽發脾氣了,他可能覺得睡覺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③分離焦慮期
比如:爸爸出差、自己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拿走了、或者平時穿的衣服不見了。
④生病、出牙期
⑤孩子沒有自我安撫能力、媽媽也沒有其他哄睡技巧的時候
孩子和媽媽只會用奶,不會其他的辦法,那如果不給奶了,孩子怎麼睡覺呢
總之,挑選培養自主入睡時機的時候,要在條件成熟,孩子狀態良好的情況下進行,事半功倍。
4、培養自主入睡的原則。
培養自主入睡的時機我們選好了,那麼培養自主入睡時我們需要遵守哪些原則呢?
①循序漸進的過程
一定要記住奶睡不是一天形成的,培養成自主入睡也不會一蹴而就。給孩子時間,給自己時間,孩子會慢慢接受新的安撫方式的。
不能說我決定今天開始培養自主入睡,睡覺時孩子哭得死去活來,就是不給奶了,我們在重視孩子身體發展的同時更需要重視孩子心理發展。
②平和堅持
在培養自主入睡時,媽媽以及其他看護人要和平,不急躁,不發火,理解孩子,接受孩子。只要孩子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接受新的安撫方式時間越來越長,睡覺時給奶的時間越來越短),堅持下來一定可以成功。
③適度的哭泣
適度哭泣,不要一哭就給奶。6個月以後孩子就可以用哭聲控制大人,所以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大人可以讀懂孩子的哭聲,他真正需要什麼,幫他解決問題。
讓孩子適度哭泣,而不是哭20分鐘、30分鐘不管任由他哭,也不是在孩子感到恐懼、悲傷、害怕、孤單的時候不管孩子。是真正幫他解決問題,給他所需要的。
④其他看護人的協助
5、培養自主入睡方法。
培養自主入睡的原則我們掌握了,那麼具體怎麼做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培養自主入睡的5個步驟:
①建立新的安撫方式
在前面我們提到了,如果孩子和媽媽沒有其他安撫方式是不能進行戒除奶睡這個動作的,所以首先我們需要學習新的安撫方式,孩子和媽媽都需要學習哦。
a、什麼時間學習呢?
在白天,孩子心情愉悅的時候。不要等到晚上,孩子困了,脾氣不好的時候,我們來學新的安撫方式吧,放誰身上誰也不願意對吧。
b、學習多種安撫方式
學習多種安撫方式,孩子適應能力更強,看護人還可以隨機應變。
那麼其他安撫方式還有什麼呢?最高級的奶、抱、搖,中級的撫觸、輕拍,低級的音樂、陪伴。
c、不同看護人安撫
另外家裡其他看護人也試試,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讓媽媽放鬆一下,這個事情可能很輕鬆就解決了。
②睡前情緒穩定
孩子睡覺前情緒穩定,比較好哄著。那麼什麼是睡前情緒不穩定呢:
大哭、大鬧。爸爸下班回家抱抱舉高高又興奮了。看護人因為孩子不睡覺說過:在不睡狼把你叼走、媽媽不要你了等恐嚇的話,孩子一到睡覺就感覺害怕。③把握入睡時機
睡的太早和過困了(揉眼睛、打哈欠、哼哼、打挺)都不好,需要在孩子剛困的時候哄睡,那麼哪些信號說明寶寶開始犯困了:
眼睛無神、發呆、眼皮耷拉了身體發軟變安靜對周圍事物興趣降低開始打哈欠粘媽媽不餓也想吃奶④啟用夜晚的入睡流程
6個月以上孩子參考入睡流程:吃奶->提示(我們一會兒睡覺了)->口腔清潔->沐浴更衣->哄睡->入睡。
建立一套適合自家孩子的入睡流程,需要注意的是把吃奶和哄睡分開,流程建立好後就按照這個執行不要總變。
這樣按流程執行一段時間後,孩子就知道做完什麼事情後就準備睡覺了,他會提前進入狀態。
⑤新舊安撫方式並行與替代
培養自主入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執行時新舊安撫方式交替進行,看寶寶的心情,千萬不要在孩子困的不行已經嗷嗷大哭的時候還堅持用撫觸就是不給奶。
總之,是否需要戒除奶睡、培養自主入睡需要您和家人決定,如果要培養自主入睡切記不要著急、不要焦慮、不要讓整個氣氛都異常緊張,放鬆下來慢慢改變,每天進步一點點輕輕鬆鬆就做到了。
你可能要問需要多長時間呢?因人而異,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強,有的媽媽情緒穩定平和靜待花開,可能1、2周就好了;有的孩子可能異常敏感(洗澡都嗷嗷大哭),有的媽媽可能煩躁、易怒、焦慮可能用的時間就比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