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現有補償方案只會「越拆越窮」,拆遷戶該怎麼辦?能拒籤嗎?

2020-10-10 徵拆沈律師89

一、拆遷信條:有徵收必有補償,無補償則無徵收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依法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也可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但必須對土地使用權人和房屋所有權人給予補償,而不能只徵收不補償,也不能只給予不公平不合理之補償,也不能將補償問題進行不合理的拖延。徵收補償應當遵循及時補償原則和公平補償原則。補償問題未依法定程序解決前,被徵收人有權拒絕交出房屋和土地。

顯然,國家在徵地有關法律與政策時,是明確並堅定的要給予被拆遷人保障的,拆遷不僅不得降低百姓原有之生活水平,還有使其有所提高。然而回歸實踐,當我們在接收一些關於拆遷的諮詢時,人們更多的還是在反映補償不合理的問題,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不言而喻,主要還是因為違法徵收行為的存在。

那麼究竟怎樣的拆遷補償標準才是合理的呢?而面對無法接受的可能會「越拆越窮」的低補償標準,被拆遷人又該怎麼辦?能拒籤嗎?

二、法律規定的徵地拆遷補償標準

1、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之規定,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補償方式可以選擇貨幣補償或是產權置換。貨幣補償包括被徵收房屋的價值,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選擇產權置換的話,標準為相同地段按面積最低1:1進行置換。

2、集體土地徵收

對於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來說,我國並沒有明確的法律具體規定,但可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為:該集體土地已納入城市規劃區範圍之內

房屋所在的集體土地已經被納入城市規劃區的,房屋周邊的房價已經城市化了,如果只按照農村集體土地的標準進行補償,顯然是無法保障被拆遷人的正常生活的,是不能保障被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因此如果房屋所在的土地已經被納入城市規劃區內的,合理的標準是參考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進行補償。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2條第(2)款規定:「徵收農村集體土地時未就被徵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進行安置補償,補償安置時房屋所在地已納入城市規劃區,土地權利人請求參照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標準的,人民法院一般應予支持,但應當扣除已經取得的土地補償費。」

第二種:未納入城市規劃區範圍內的

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基本原則是保障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 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係、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並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徵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後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願,採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並對因徵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徵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於符合條件的被徵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三、補償標準低不合理,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首先,如果補償不合理,千萬不要籤補償協議。因為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本質上是徵拆方與被徵拆方就各個事項達成意見一致的產物。一旦你在上面籤了字,便意味著認可協議上的各項內容,意味著拆遷方可以對房子著手進行動拆事宜。籤訂了的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日後若是反悔,維權很被動。但是拒籤之後也不能消極無作為,該行使的救濟權利要積極行使,不然極有可能等來司法強拆。

同時,對於房屋權屬證明、土地證等相關文件材料要保存好,不要提交給拆遷方。房屋的原貌要通過照相、攝影等方式保存下來。對於拆遷方下發的一些文件、材料,也要保留或拍照留證。

其次,積極主動地與拆遷方協商。儘管相對拆遷方而言咱們老百姓歸於弱勢,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談判成功的可能。如果拆遷方主動找來談判,這說明他們希望通過談判的方式來解決一些爭議,如果說拆遷方有談判的誠意,那麼我們就要抓住每一次機會,冷靜、理智的去協商,儘可能的爭取合理的補償。

最後,通過法律程序來維權。獲得公平合理補償,這是百姓理所應當的、符合法律法規的基本訴求。所以,若協商無果咱們一定要積極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合法權益。通過信息公開等方式,我們能充分的獲取徵收拆遷項目的有關信息,找到拆遷方的違法點。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同時還要及時通過複議、訴訟等法律程序來維權。

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的拆遷補償不合理或者有相關疑難問題,可以私信聯繫我,提供免費諮詢!進入文章尾部「了解更多」免費諮詢,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相關焦點

  • 接受現有補償標準只會「越拆越窮」,拆遷戶該怎麼辦?能拒籤嗎?
    一、拆遷信條:有徵收必有補償,無補償則無徵收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依法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也可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但必須對土地使用權人和房屋所有權人給予補償,而不能只徵收不補償,也不能只給予不公平不合理之補償,也不能將補償問題進行不合理的拖延。徵收補償應當遵循及時補償原則和公平補償原則。
  • 接受現有補償標準只會「越拆越窮」,被拆遷人該怎麼辦?拒籤嗎?
    ,但必須對土地使用權人和房屋所有權人給予補償,而不能只徵收不補償,也不能只給予不公平不合理之補償,也不能將補償問題進行不合理的拖延。然而回歸實踐,當我們在接收一些關於拆遷的諮詢時,人們更多的還是在反映補償不合理的問題,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不言而喻,主要還是因為違法徵收行為的存在。那麼究竟怎樣的拆遷補償標準才是合理的呢?而面對無法接受的可能會「越拆越窮」的低補償標準,被拆遷人又該怎麼辦?能拒籤嗎?
  • 補償標準達不到市場均價,如果會「越拆越窮」,拆遷戶該怎麼辦?
    拆遷法律內容的設置,無論是從徵收方式,還是從徵收補償上看,均充分的表達了對於被徵收人合法權益的保障。那麼經過一番徵地拆遷,被徵收人應該是可以實現生活水平的有所提高的。然而回到實踐中,當我們在接收一些關於徵收拆遷的諮詢、經辦一些案件時卻發現,反映問題的被徵收人更多的還是在反映「補償不合理」,「越拆越窮」的案例並不少。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很大程度上源於徵收方的不守法徵收。
  • 補償標準不到市場均價,如果會「越拆越窮」,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拆遷法律內容的設置,無論是從徵收方式,還是從徵收補償上看,均充分的表達了對於被徵收人合法權益的保障。那麼經過一番徵地拆遷,被徵收人應該是可以實現生活水平的有所提高的。然而回到實踐中,當我們在接收一些關於徵收拆遷的諮詢、經辦一些案件時卻發現,反映問題的被徵收人更多的還是在反映「補償不合理」,「越拆越窮」的案例並不少。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很大程度上源於徵收方的不守法徵收。
  • 補償遠低於法律標準,也許會「越拆越窮」,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國家法律對於徵收拆遷內容的設置,無論是從徵收方式,還是從徵收補償上看,均充分的表達了對於被徵收人合法權益的保障。既然如此,那麼經過一番徵地拆遷,被徵收人應該是可以實現生活水平的有所提高的。然而回到實踐中,當我們在接收一些諮詢、經辦一些案件時卻發現,反映問題的被徵收人更多的還是在反映「補償不合理」的問題,不少的被徵收人面臨「越拆越窮」的窘境。
  • 補償遠低於法律標準,擔心會「越拆越窮」,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國家法律對於徵收拆遷內容的設置,無論是從徵收方式,還是從徵收補償上看,均充分的表達了對於被徵收人合法權益的保障。既然如此,那麼經過一番徵地拆遷,被徵收人應該是可以實現生活水平的有所提高的。然而回到實踐中,當我們在接收一些諮詢、經辦一些案件時卻發現,反映問題的被徵收人更多的還是在反映「補償不合理」的問題,不少的被徵收人面臨「越拆越窮」的窘境。
  • 避免越拆越窮,不合理補償協議一定要拒籤,可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我們作為專業的徵地拆遷律師,經常能聽到被拆遷人在反映拆遷補償不合理、拆遷方式不合法的聲音。在補償方面,很多時候拆遷方給出的補償遠低於市場價,更不能支撐現有生活水平,而在方式方面,部分拆遷方總是不惜以暴力逼拆、強拆等違法手段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作為相對弱勢的被拆遷人,面對不公,尤其是補償不合理情況下的逼拆,又該怎麼辦呢?
  • 遇到徵地拆遷,補償標準明顯偏低,無法接受該怎麼辦?能拒籤嗎?
    然而回到實踐中,當我們在接收一些關於徵收拆遷的諮詢、經辦一些案件時卻發現,很多人都在反映「補償不合理」的問題,「越拆越窮」的案例並不少。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很大程度上源於徵收方的不守法徵收。那麼究竟怎樣的拆遷補償標準才是合理的呢?而面對無法接受的可能會「越拆越窮」的低補償標準,被徵收人又該怎麼辦?能拒籤嗎?
  • 越拆越窮,拆遷戶的生活水平該如何保障?4條法律原則是定心丸
    常常聽到有人說「越拆越窮」,事實上,合法的徵收拆遷項目是不可能帶來這樣一種結果的,徵收拆遷從情理上、法理上都應當給被徵收人帶來「使生活水平提高」的好處。下面就給大家講一講法律規定的一些重要補償原則,希望能夠廣大被徵收人帶來一定的參考與幫助吧。
  • 房子面積越大,拆遷時補償就會越多嗎?
    300平的給的補償要多,農村會通過擴建、搶建的方式增加房屋的面積,以求能多拿補償,是不是房子面積越大補償就會越高呢?如果實際面積大於房屋證件登記面積的,應該怎麼辦?當然房屋面積的大小可以決定補償的高低,但是並非是所有的面積越大越好,需要根據實際面積和登記面積分析比對決定,法律也規定了如果登記面積大於實際面積的,雙方協商確定補償,如果不能達成一致的,按照實際測量計算。
  • 宅基地上房屋遇拆遷,房子大人口少怎麼避免越拆越窮?
    絕大多數項目的補償安置方案都採取「數戶籍人口數」的方式來確定安置房屋面積,每多出一個本村的戶籍人口,安置面積就有望增加40-50平方米不等。如此一來,「房大人少」的戶就只能幹瞪眼、白吃虧,甚至越拆越窮,越補面積越小。而在農村房屋的種種複雜背景下,與之相類似的矛盾還有很多,農民朋友又該樹立怎樣的權利救濟原則呢?
  • 無論拆遷方給出怎樣的理由,只要補償不合理,拆遷戶就有權不籤字
    ,這一塊都這麼補,不可能再提高了,對於政策我實在是沒有辦法,只能默默接受無奈籤字。可是後面有好幾家拆遷戶卻通過法律維權提高了大幾十萬的補償,我能反悔當初籤的協議嗎?能要求和他們一樣的拆遷補償嗎?」拆遷訴訟當然找北京楹庭!
  • 律師解讀:為什麼在農村徵地拆遷中,會出現「越拆越窮」的問題
    我在翻看後臺私信的時候,有一位熱心網友問了我這麼一個問題「袁律師,您如何看待農村拆遷越拆越窮的局面發生」。其實一般來說,徵地拆遷應當認為是改善被徵收人的生活居住條件,將相關的公共設施、生活設施建立齊全,周邊的交通也會更加的便利與快捷。
  • 拆遷補償低,拆後生活水平將倒退,拆遷戶該如何去爭取合理補償?
    現今社會,提到拆遷人們並不會一味的想到所謂的「暴富」,「補償低」、「補償不合理」也越來越成為大眾現實討論的話題。實踐中,部分拆遷方習慣於用一些違法的手段去進行徵收拆遷工作,其目的就是借壓榨被拆遷人的利益來實現自身的利益追求。被拆遷人無法得到真正合理而公平的補償,拆遷過後必然會出現生活水平倒退的情況,這是沒有人願意看見的。那麼,被拆遷人究竟要怎麼應對,才能爭取到合理的補償標準?
  • 「是窮是富在此一拆」房屋拆遷話題
    房屋拆遷補償關係到被拆遷人切身利益,以後是窮是富在此一拆。合理的補償能保證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反之會造成永無休止的拆遷糾紛。中國未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多少,只有原則性及指導性的規定與意見。如:保證被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先補償後拆遷原則、房屋拆遷補償等等。今天我們就圍繞這三個話題分析一下。
  • 拆後拆遷戶生活水平出現下降,這是否意味著拆遷方違法了
    百姓為公共利益做了重大貢獻,既然如此,那麼進行徵地拆遷就必須要保證被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補償上要足夠的公平合理,無論是補償標準、補償數額,還是補償方式等都要側重於保護被拆遷人。而法律在保護被拆遷人合法權益的問題上,其規定原則也確實充分的彰顯著公平正義。
  • 按現有補償標準,拆遷後生活水平不升反降,能否說明徵收方違法了
    既然這樣,那麼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進行徵地拆遷都必須要予以公平合理補償,要先補償後搬遷,補償方式、補償標準等側重於保護拆遷戶,這彰顯著法律的公平正義原則。沒有道理說被徵收人為公共利益作出了貢獻,拆遷之後生活水平卻反而下降了。
  • 為什麼有人越拆越富,而有人卻……
    二、銅山萬達旁有2塊地也有動靜了:東寶糧油地塊徵收補償公示,可選擇安置到萬科新都會和三盛中城;原中華商場地塊也將收儲。2020年8月13日,根據公告,東寶糧油地塊舊城區改建項目房屋徵收補償方案徵求意見,詳情如下:此外,就在銅山萬達南面,地鐵3號線玉泉河站西北側、三盛中城西側還有一塊地開始收儲。
  • 拆遷補償必須遵循以下5條原則,不得侵害廣大拆遷戶個人利益
    只有徵收方依法進行徵收工作,被徵收人最終才有可能拿到合理可觀的補償。然而實踐中,違法操作特別多,並且陷阱重重。對拆遷法律與拆遷信息缺乏足夠了解的普通老百姓必然將在這場博弈中成為被動方、弱勢方,沒有辦法認識到其中的各種錯誤,重大環節常常疏漏,最後不得不接受一個補償不公平的結果。
  • 面對補償協議,被拆遷人首先需了解這七種陷阱,其次該拒籤要拒籤
    拆遷過程本身是極其複雜的,其中每個階段、任一環節都有可能存在陷阱,即便是到了籤訂補償協議的環節,一樣有著很大的操作空間,被拆遷人若是放鬆警惕落入了陷阱,極有可能面臨一個拿不到合理補償而維權艱難的窘境。這裡盤點了與補償協議有關的種種不公正之處,提醒廣大被拆遷人面對補償協議,首先需了解這六種陷阱,其次該拒籤的要拒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