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遇事不願打官司,原因何在?

2020-08-28 期貨頻道

很多朋友有這樣一個疑問: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遇到糾紛,不願意打官司,要麼吃啞巴虧算了,要麼採取極端手段。為什麼這麼多人不願意打官司呢?

分析起來,主要有這樣幾種原因:


第一個原因:對司法公正缺乏信任。

多數群眾對司法是否公正持懷疑態度。在老百姓心裡,有人有關係才可以打贏官司。長期以來,立法執法的一些環節難免十全十美,導致人民群眾對法律公信力的不信任。百姓自古對官府就沒有什麼好印象,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官府都是貪汙腐敗的代名詞,與其打官司找官府,不過是是與虎謀皮,徒增煩惱。

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西安張扣扣案,張扣扣的母親被鄰居打死,最後法院處理的結果是,打人兇手因為「未成年」從輕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後來又假釋出獄;民事賠償方面,除了支付喪葬費,僅僅「賠償」了1500元了事。這種處理,直接導致了二十年後,張扣扣利用春節對方回家祭祖,揮刀將仇家父子三人殺死。



司法公正

第二個原因:傳統觀念以和為貴。

中國人的傳統歷來就是主張和為貴,忍為高,餓死不做賊,冤死不告狀,講究人情世故的,大家都把面子看得很重,一般情況下,寧可吃虧忍讓,也不願意對簿公堂,否則上了法院那就是撕破臉皮,今後肯定是不再往來了。另外有不少人覺得打了官司,就會流年不利,注釋不宜。因此不到萬不得已,沒人願意將矛盾訴之法律而與人對薄公堂。

例如某甲借了某乙兩萬元錢,後來某甲意外死亡。從法律上講,某乙完全可以起訴某甲的繼承人要求在遺產範圍內還款,但是某乙考慮再三,還是沒有起訴,而任由這筆債權超過訴訟時效完全喪失訴權。



和為貴

第三個原因:對簿公堂耗時花錢,代價巨大

一個官司,從起訴到判決,經歷立案、開庭、判決、上訴等環節,還要調查取證、請律師代理,繳納訴訟費、鑑定費等等,程序複雜,費用高昂,令很多當事人望而生畏,而一些法院不模範遵守法律規定,使群眾對於法院產生不少誤解。


以訴訟費為例,其實對於訴訟費的承擔,法律有明確規定,由敗訴方承擔或根據輸贏比例由雙方承擔,後來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省高級法院又專門發了通知,要求各地基層法院在判決做出後,原告勝訴後應當及時清退由對方承擔的訴訟費,但是這些通知規定下發很長時間了,現在很多基層法院仍以各種理由拒絕勝訴方退訴訟費。



訴訟費

第四個原因:「法律白條」令人望而生畏

「法律白條問題」,是百姓不願意打官司的重要原因。執行是訴訟的最後階段,是生效法律文書得以實現的保證 ,是國家法律得以具體貫徹和執行的保障,直接關係到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儘管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對執行做出了統一部署,各級法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執行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時至今日,法院執行難依然存在。例如,截至2019年底,納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的「老賴」有1700萬之多,後來,針對一人多案、一人多次進入名單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將統計口徑進行調整,將一人多次、一人多案等情形予以合併,就這樣壓縮統計,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中收錄的「老賴」還有596萬之多(2020年7月15日數字)。很多人耗費了大量的精力終於盼來了一紙判決,卻轉眼之間成為「法律白條」,這樣的話很多人就會說,花了幾萬律師費,耗費兩年時間,只是拿到了一張「法律白條」,打官司何用?



法律白條

小結

國人遇到糾紛,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到法院訴訟的。但是,近幾年,隨著法治的健全,司法環境的改善,以及國人公平意識、維權意識的抬頭,群眾懼訟惜訟的觀念有所轉變,國人怕打官司的狀況,很可能會成為歷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儘量不要打官司
    借款20萬,只拿回15萬,就私了,為什麼老百姓寧可少拿錢也不願打官司?一、打官司比較專業,自己弄不來,要請律師,律師費最少也得幾千塊,而法院也要交訴訟費用。四、時間成本,打官司是要一個流程的,受理立案開庭判決上訴執行,從會計成本上來講,今天的15萬等於一年以後的16萬。所以都希望把錢儘快裝進口袋。
  • 古代官員判案時,總以「重打幾十大板」作為處罰,原因何在?
    古代官員判案時,總以「重打幾十大板」作為處罰,原因何在?文|悠悠歷史風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古裝的影視作品,這些作品一般都是根據歷史上曾經發生的事,或者根據歷史人物編出的故事。不知道大家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古代官員判案時,總以「重打幾十大板」作為處罰,原因何在?想必大家在電視劇中沒少看到這樣的場景,百姓們有什麼不公平的事情都會去衙門告狀,不管是家裡東西被偷了,還是大街上的商人缺斤短兩的,都有被告上衙門的例子。而在這個時候,衙門裡的官員就開始升堂,想必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想到公堂上的官差們必須要喊的兩個字了吧!
  • 打官司三十六計之以靜制動
    打官司猶如打仗,兩軍對壘,劍拔弩張,除兵馬炮齊備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打仗必然有勝敗,打官司當然也會有輸贏。然勝敗輸贏者何?戰事未開,誰都不好預計,但如果亂了方寸,則勢必去矣,鬥志不存。
  • 星鬥市民打官司之路
    我當時感覺對方說話有點不靠譜,但是也沒轍,傻傻等了兩個月,杳無音信。國慶過後,我想盡各種辦法投訴,他娘親的一點鳥用都沒有。首先打上級法院電話,前臺扔了一個座機給我,各個時間段我都打過,無人接聽。打上級檢察院電話,對方直接踢皮球回來,讓我找區法院溝通。打12368,美女態度不錯,但只是留了言,讓法院回復我,結果也是沒了下文。看來不去一趟法院不行。
  • 網際網路法院讓「打官司不再繁瑣」
    在線立案、遠程庭審、電子送達……當全流程在線的訴訟方式為越來越多法律工作者和百姓群眾熟悉、接受之際,作為我國首家網際網路法院——杭州網際網路法院也悄然走過了3年的探索之路。「如何用網際網路方式治理網際網路空間?」
  • 你可能不知道,打官司其實可以墊資,相當於免費打官司了
    墊資訴訟,從字面意思來看可以理解為墊錢打官司。所謂的墊錢打官司就是我們出錢幫你打官司,那麼這裡面就涉及兩個問題了,第一個是墊錢。第二個是打官司。傳統的律師和律所均只有打官司這一個功能,那麼墊資訴訟就滿足這兩個功能。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最近律師行業的公司化改革,墊資訴訟模式逐漸浮出水面。他將為當事人提供更加可靠的法律服務。
  • 衡陽在全省率先出臺一項決議,減少老百姓打官司次數
    是動輒訴諸於法律打官司?還是通過非訴訟途徑來化解?8月27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深入推進訴源治理工作的決議》給出了答案,強化從源頭化解矛盾糾紛,讓老百姓少到法院打官司。此舉在全省尚屬首次。日常工作生活中發生了糾紛怎麼辦?記者了解到,人們可以選擇調解、仲裁、行政複議。這些非訴訟途徑當然可以化解一些糾紛,但如果解決不了,最終只能到法院打官司了。
  • 馬英九吶喊:公理何在?公道何在?
    ▲馬英九在臉譜網發文痛斥:公理何在?公道何在?臺北檢方14日依違反「通保法」、「教唆洩密」等罪嫌起訴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馬英九剛剛在臉譜網發文「公理何在?公道何在?」以下為馬英九臉譜網全文:公理何在?公道何在?臺北地檢署今天宣布的偵查結果,顯示「關說司法」個案的「立委」沒事,但是處理「司法關」說醜聞的人被起訴,這真是公理何在?我一定會到法院為公理奮鬥到底。很遺憾在檢察官的偵查階段,他並沒有了解我對於這件事情的說明。
  • 法律和訴訟是解決公正的最佳途徑,為什麼古代中國人不愛打官司?
    其實我國古代人不愛打官司是一種誤解,關於訴訟這種事情也是分時期,分階段的。例如大宋朝人民就普遍愛打官司,也不懼怕與人對簿公堂,一起跟白羽了解一下。不光是平民百姓,就連講究清靜無為,普度眾生的僧俗、僧道之間,也常因爭奪土地、田產、山林等資產,相持不下,互不退讓,最後至公堂。士人胥吏與百姓爭財,商舖小販之間奪利,動輒就要告諸衙門,請地方官裁決。「輕利重義」的說教,「親親不訟」的美德,一下彷彿消失得無影無蹤。宋朝自己也發現了本朝人好打官司的特點。
  • 從追捧到追打,電子菸被禁原因何在?
    從追捧到追打,電子菸被禁原因何在?
  • 2020年西安鐵路局運費調整原因何在?
    我的煤炭網>新聞>統計數據>煤炭運輸>2020年西安鐵路局運費調整原因何在? 2020年西安鐵路局運費調整原因何在?
  • 打官司到底用不用請律師
    關於打官司要不要請律師的問題,相信是很多人在打官司的時候最糾結的問題,隨著物價的飛漲,律師費也水漲船高,這也是很多人不想打官司不願意請律師的原因,官司還沒開始打就扔了一大筆錢,相信誰都不想,沒辦法律師費很多情況下都是先給的,而且這個費用又不能判給對方承擔,這一定程度上也就給當事人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到底打官司需不需要請律師,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具體分析分析。
  • 從晚清到民國,百姓怎樣打官司——《龍泉司法檔案》還原捲紙背後的...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記者馮源)7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從晚清到民國,百姓怎樣打官司——《龍泉司法檔案》還原捲紙背後的司法史》的報導。「升——堂——」「威——武——」「堂下何人,所為何事?」
  • 詩琳通公主向西哈莫尼國王行禮,拉瑪十世卻偷偷笑,原因何在?
    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原因為何,只有拉瑪九世知道。有人說,不是拉瑪九世想傳位於女兒,而是他看兒子拉瑪十世太不爭氣,而女兒詩琳通公主太優秀,想用女兒來激勵兒子,意為,你要是再胡鬧下去,我就把王位傳給你妹妹。話轉正題,在拉瑪九世(蒲美蓬大帝)登基60年慶典上,拉瑪十世和詩琳通公主都表現得彬彬有禮,對客人十分周到。
  • 「遇事找法」成為社會共識
    在這個過程中,「遇事找法」逐漸成為基層群眾的普遍意識和主動選擇。  過去,「遇事找人」心態在基層比較普遍,相比走法律途徑,群眾更願意去找幹部、找信訪部門。究其原因,除了法律知識和法治意識相對薄弱,通過法律解決問題的經濟成本高、時間成本高的現狀也是制約因素。  通過法治宣傳的大力開展,基層群眾知曉了更多法律知識,法治觀念也逐步提高。
  • 打官司不請律師?其實打官司請律師的作用只有1個而已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他們對法律的理解不明確,或者對訴訟的理解不徹底。只要他們認為自己是不公正的,他們就認為可以找到律師出庭解決。但是,律師不是神,不能幫助所有人。為什麼律師拒絕接受您的案件?實際上,打官司請律師的作用只有1個而已1.律師甚至不知道我的案件能否勝訴?
  • 打官司的程序是怎樣的?打官司需要多少時間?
    打官司其實就是訴訟,在我國具體包括了民事訴訟、刑事訴訟以及行政訴訟。而無論是打哪一種官司,其流程基本上是一樣的。通過打官司,能夠解決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糾紛,從而維護我們的合法利益。接下來,就打官司程序的問題為大家做詳細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一、打官司的程序訴訟程序是由法律規定的,它是一個非常嚴肅也非常嚴謹的一系列訴訟行為。
  • 慶餘年,五竹擊殺林珙,是否和男主有關,其原因何在?
    慶餘年,五竹擊殺林珙,是否和男主有關,其原因何在?古裝大型電視劇《慶餘年》,已經播放完畢了,可謂是相當經典之作,不僅僅是男主的演技飆升。裡面的配角也是相當帶感的。,就拿五竹來說,雖然只是劇中的一個小小配角,但是這個配角也是給出了十分的戲。
  • 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交保險不給報銷,鼓勵生育意義何在
    2017年7月張萌在街道辦申請《計劃生育證明》被拒,原因是因為沒有「夫妻雙方的婚姻狀況證明」。2018年1月23日,張萌向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申領生育保險待遇被拒,原因是因為沒有《計劃生育證明》。
  • 打官司這樣書寫民事起訴狀才有效
    來法院打官司,肯定少不了一樣東西——民事起訴狀,可以說一紙訴狀拉開了訴訟的序幕。可以說民事訴狀就好比一女子的面容,民事訴狀寫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法官對你的案件的第一印象。正如人的面部由五官組成一樣,民事起訴狀由三部分組成:當事人基本信息、訴訟請求、事實理由。